200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守望

  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十大挑战
  张岳
  中国水利在跨入新世纪后,将面临十大挑战。
  (一)人口的增长——面临峰值,人均水资源量降到低谷。未来30年,全国人口每年平均净增以1000万人计,总人口就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50立方米。因此,未来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
  (二)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用水增加,相应废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中国尚未进入工业化成熟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有一个较长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中国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三重压力。
  (三)水的需求增长——供需矛盾尖锐,开发利用更为艰难。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10000—11000亿立方米,但是到21世纪中叶,总人口达到16—17亿时,总供水量就可能达到8672—9214亿立方米,与可利用水量的有限值就很接近了。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四)粮食需求的增长——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进入90年代,长江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已下降到52%左右;长江以北地区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8%左右。如果未来年粮食生产总量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未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五)水利工程的老化失修——进入百年老化期,巩固改造十分艰巨。我国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萎缩衰老的“危机”,二是工程保安、维修、更新、配套任务大。因为中国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到21世纪中叶将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愈加繁重。
  (六)北方水资源的短缺——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在加剧。如果未来50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量增加,不但会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而且将使21世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更加严重。
  (七)科技和管理水平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目前我国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八)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步履维艰。中国水利一直是一项公益性为主体的事业,水利在市场化经济运行中至少有两项受到国家政策性的约束。一是水价,农业用水总量尚占70%,到21世纪中叶至少仍占50%左右。二是劳动力,水利的兴修和抢险要依靠亿万农民。因此,水利经济市场化程度应该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有条件的市场经济。
  (九)管理体制的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一龙治水,多龙管水,或多龙治水,多龙管水,这种管理体制既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和统一管理,又束缚了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全球气候的变化——可能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据专家们分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未来30—50年内,年气温将持续升高,目前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百年尺度的干旱期。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村视野

  庄户人拥抱假日市场
  本报记者 彭俊
  乡村度假风光正好
  新千年的第一个元旦假期三天,久居闹市的上班一族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外出寻找一份清静和悠闲,风光灵秀、民风淳朴的乡村情调自然不可错过。
  1999年11月16日,中国2000年委员会宣布浙江温岭石塘镇为新千年祖国大陆第一道阳光的地理经纬点。“到温岭看千年曙光”成为当地旅游一个响亮的“卖点”。精明的温岭农民早早就准备好了望远镜、微型木船、彩色风筝等旅游产品,宾馆饭店也收拾一新静待远客,新闻媒体更是开足马力齐力造市。结果元旦这一天,3万多人口的石塘小镇挤满了全国各地的10多万游客。“千年曙光”使温岭的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足足挣够了平常半年的钱。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以别具韵味的水乡风情闻名天下。镇党委书记屈玲妮说,我们不仅要以水乡的美景、更要以水乡的风情打动游客。为了迎接千年佳节,周庄人摆下了丰盛的民俗“大宴”:古牌楼前街成了民间艺人一展风采的演艺长廊,唱江南小调的,踩民间舞步的,热闹非凡、引人入胜。镇办公室秘书高道亚和记者一聊起元旦来就兴高采烈:“从去年12月30日到1月2日的4天时间里,来周庄的游客超过2.5万人。宾馆饭店全部爆满,不预定房间根本住不进。这几天,连蹬三轮旅游车的农民大哥一天都要挣上百八十块钱!”
  蔬菜做成礼品套餐
  能够把城里人请到家门口来度假的,毕竟是那些有好山好水的乡村,当然还有一些是都市郊区的农村。更多的农民则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开拓城市假日市场,市民的餐桌成了农民青睐的首选目标。
  元旦这几天,北京翠微大厦超市的“礼品蔬菜”销得格外火爆,购销部经理周爱云说,“一天卖个几万块钱不成问题,有私人买了送给亲朋好友的,也有单位买了发给职工过节的。去年春节我们货架上就有礼品蔬菜了,一年下来卖了80多万元,看来市场认这个!”
  北京有个“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把蔬菜做成礼品套餐是他们的主意。负责给各大商场大超市送货的小伙子刘力成说,上好的蔬菜,我们给择清洗净了,精心搭配好了,再配上一个好包装,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您再拎上它,挺像回事儿的。小伙子说的“上好的蔬菜”,有茼蒿、香椿、西芹、凉瓜,还有团生菜、紫叶生菜、姬菇、斗白、黑西葫芦、黄西红柿,好些记者听都没听说过。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的人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蔬菜越来越受欢迎,目前这类蔬菜价格都不低,主要销售高峰都在节假日市场。农民也认识到了绿色蔬菜的市场前景,打绿色品牌的积极性很高,当然这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
  鲜花装点都市人生
  成都的冬天总是晨雾蒙蒙的。元旦那几天,每天清晨都有大批大批的花农从四面八方赶往市里的各大花市。每一辆三轮车、摩托车的后面都装满了带着露珠的鲜花。每天几百元钱的毛利,足以使这些辛勤的花农们喜滋滋地起早贪黑了。
  记得早几年,每逢节日,花城广州总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今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喜欢买上几束鲜花装点一下节日气氛,大大小小的花市遍布各个城市。过节买鲜花就像当年小孩子过节买几块糖果一样平常。
  在报社附近的农贸市场,常有一位卖花的河北农民,元旦那天也没闲着。玫瑰2块钱一枝,康乃馨3块钱一枝,能挣钱吗?记者和他聊了起来。“嗨,咱这是大路货,也就图个薄利多销。放假这几天收费的也歇了,挣下的几个子儿还不都是咱自己的?!怎么着,过节了,您不来上两枝……”
  北京海淀区四季青乡田村的花圃车间是远近有名的。办公室主任李加联说,我们主要给花农提供鲜花的种球和种苗,主要品种有彩色马蹄莲和百合。现在花农多了,我们一年能销400多万株,收入400万元没问题。在假日鲜花市场上,像田村这样的是真正的“大户”,他们在装点都市美好人生的同时,也勾画着自己美好的经济蓝图。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好大一块蛋糕
  南方
  很难说眼下中国人已经完全跨入休闲时代。但是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使芸芸都市人渴望拥抱自然、享受人生,已是大势所趋。每年100多个休息日,足以使这种趋势演变成现实。假日市场的大蛋糕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
  农产品越来越多,市场仿佛越来越小。“东西难卖钱难赚”,走向市场经济的农民经常这样感叹。其实,市场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眼光去发现,有没有能力去开拓。精明的城市商人早已瞄准了假日市场:每年只有一天中秋节,月饼市场却年年炒得热闹非凡;元旦、春节、国庆节,只要超过三天假,各大商场打折声就一声超过一声,生怕比别人少了一个顾客;大宾馆、小饭馆以及种种娱乐场所更是各出奇招招揽假日生意。
  如今,更多的庄户人家也开始闻到了假日市场蛋糕的奶油香味。绿色食品、特色鲜花、乡村旅游,是他们献给城市假日的一道道大菜。在都市人尽心品味这些佳肴的同时,朴实的农民也在清点着到手的钞票呐!中国有3亿多城镇人口,每周至少有两天假日,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您就放开胆子想象去吧。这里提醒农民朋友一句:既然是休闲,爱挑剔的城里人自然希望得到高质量、有特色的享受,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您的那些大路货就省省吧,假日市场可不是一顿免费的晚餐!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荔浦八怪
  罗昌爱 陆大荣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荔浦芋头,曾使广西荔浦县远近扬名。而近日记者前往采访,当地干部群众谈起“荔浦八怪”,又使人耳目一新。
  第一怪:“农民养猪不在本地卖”。荔浦是养猪大县,可奇怪的是,尽管农民养猪多,但当地人却很难吃到猪肉,只好从外地调进。细打听,原因很简单:荔浦农民养的猪是“瘦肉型”良种,自然就成了不少城市特别是港澳一带的抢手货,年销往外地生猪达100多万头。仅此一项,就占全县农民年平均纯收入的1/3以上。
  第二怪:“本地旅馆外地人来盖”。桂林素有“山清水秀,洞美石奇”之称,四景之中,荔浦有三个字沾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旅游投资环境的优化,外商投资踊跃。目前,荔浦县90%的中高档旅馆分别由桂林、柳州、广东或台湾人所建。生意兴隆,房客率常在85%以上,双方受益。
  第三怪:“乡里摩托比城里好卖”。荔浦乡下农民拥有的摩托车,要比城镇居民多得多。原因很简单:荔浦是广西第三个乡镇全通柏油路的县,近年来,县里又投资1898.97万元,将92%的行政村公路修通。
  第四怪:“外来人口住进了村寨”。这些年来荔浦农民热衷于农业开发:荔浦芋、荸荠、夏橙、香菇、沙田柚等,都是在国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农业”。外地老板和城里商人纷至沓来,一些人干脆长年住进村里搞收购。
  第五怪:“农民大专班比中学发展快”。荔浦县只有3所高级中学,可这几年来为培养农民而开设的各类大专就有13个,1201位农民成了新一代“泥腿子”大学生,到1998年,已有680人获得毕业证书。
  第六怪:“周边县农产品拉到荔浦卖”。荔浦城乡农贸市场十分活跃,县城农贸市场已跃居广西五大农贸市场之列。荔浦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价格一般都要比周边邻县农贸市场高出20%—30%,周边邻县的农副产品自然都往荔浦市场挤。
  第七怪:“卡车比飞机跑得快”。1996年县里决定在北京召开“荔浦芋新闻发布会”。当代表团乘飞机到达北京时,几位精明的农民早已由荔浦把三大卡车荔浦芋运到了新闻发布会的地点———北京市大钟寺农产品批发市场去了。
  第八怪:“当代知青上山来”。1995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以陈作军为首的5位名牌高校大学生萌发了承包荔浦县三河林场的念头。据评估,目前三河林场的净资产已达3000万元。在陈作军等人影响下,一批荔浦在外经商办实业的有志青年,也纷纷回到荔浦投资办厂。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山乡赏景 果园尝鲜 水边垂钓
  观光农业扮靓乳山
  刘东华 李平 李学兵
  1月2日,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崖子村林果基地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在春意盎然的樱桃大棚里,来自哈尔滨的客商刘先生一行10多人,在欣赏了美景之后,当即与该村签订了400公斤的大樱桃预先订购合同。据了解,去年以来,该村接待这样的旅游“观光团”12个、200多人次,签订果品订购合同900吨,占全村果品总产量三成。这是乳山市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带来的成果。
  地处胶东半岛的乳山市,拥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银滩和省级森林公园岠嵎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胶东半岛重要的滨海城市和旅游度假胜地。同时,乳山市也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大市。如何使农业开发与建设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乳山市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闯出了一条以拓宽旅游空间为目标,以旅游观光为特征,以高效生态为基础,农游互补互促的现代化农业开发新路子。
  以游带农,以农促游,农游互补是乳山市观光农业的重要特点。1997年,连接乳山金岭技术开发区和银滩旅游度假区的“金岭银滩”高等级公路开通后,乳山市按照生态化、高效化的目标,建立高效生态旅游农业带。分别规划种植了大樱桃、杏子、柿子、梨、桃、特菜等6种高效经济作物。高效生态旅游农业带像一条彩带把“金岭”和“银滩”连在一起,使旅游观光和农业开发紧紧融为一体。
  培植闪光点,建设新景点,形成特色各异的旅游点,是乳山市发展观光农业的重要举措。针对境内丘岭地貌特点,围绕发展观光农业,大念山林水“三字经”。
  春夏秋冬,游客度假时,既可欣赏到秀丽的山水风光,又可到果园里采摘品尝时鲜水果,还可到水库、塘坝垂钓。同时,该市还大力发展海上旅游,先后开通了至小青岛、宫家岛、南黄岛三条渔村旅游线路,成为城里人下乡领略渔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好去处。
  旅游观光农业的开发,既使农业实现了增收增效,又拓宽了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去年,乳山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有3000多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干上了导游的行当,年创效益1500多万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有人甘戴“破帽子”
  高云才
  人人喜欢穿新衣,戴新帽。可在一些贫困县,却有人乐于戴“破帽子”。即便是经济发展了,越过了贫困线,还要千方百计通过做数字文章,抓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放。什么原因呢?
  一位贫困县的领导同我推心置腹:你别看贫困县的帽子破,但戴上很暖和。有了这顶贫困县的帽子,国家支持的扶贫专项贷款和以工代赈等资金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就有四五千万元。有了这些钱,一般性的救济扶贫可以搞一些,干部的工资也有保障了。县里对上对下都能讲得过去。
  “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资金搞开发式扶贫呢?”我问这位领导。他说:搞开发扶贫,万一项目没搞成,扶贫资金又花了,责任谁来承担?当干部总要有政绩吧?万一搞不出政绩,那就不如不搞。
  有的贫困县领导之所以愿意抱着“破帽子”不放,看来,一是“破帽子暖和”,二是“戴”起来省力,不冒风险。这种现象的出现,恐怕要我们思考一下现时的扶贫体制和干部制度。
  要促使干部励精图治,可以假定一些办法:一是严格统计,不能让越过贫困线的地区混迹在贫困县之内。二是大胆任用那些有魄力、有能力、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责任心的干部,同时坚决分流贪图“暖和”、不思进取的干部。诚如是,则“破帽子”就会真的四处透风,一点也不暖和了。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到国外种地去!
  玉才 彦春 张云
  去年5月,山东省平原县7名农民踏上了开往俄罗斯的列车,“兴外国人来中国办厂,咱就不能到国外种地?”临行前一名农民自豪地说。
  原来,平原驻黑河办事处了解到俄罗斯阿木尔州人少地多的情况后,与该州马尔科沃农场签订了联合开发600亩耕地的协议,主要从事在高纬地区建冬暖式大棚、玉米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合作。消息传来,全县几百名有种养技术专长的农民踊跃报名参与,最后这7人如愿以偿。
  大棚蔬菜这几年搞得红红火火,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洋品种价钱虽高,可产量不高,还不易管理。这时就有农民产生了到洋品种“老家”学种植技术的念头。在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4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蔬菜种植能手高高兴兴地赴日本北海道学习当地珍稀蔬菜种植技术和农业产业管理经验。出国需要自费1万块钱,谈到钱,他们的家属说得好:“花钱买技术,技术出效益,值!”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 摄于浙江温岭石塘镇(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千年之光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于海南三亚小洞天海滨(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