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综合)
专栏:

  让群众吃上放心药
  ——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谈药品分类管理
  本报记者 丁伟
  新千年到来之际,一个全新的名词“OTC”频频见诸传媒。近日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少药店已在醒目位置挂起印有“OTC”字样的招贴画,药品也开始分柜摆放。这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带来的变化。
  什么是“OTC”?药品为什么实行分类管理?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
  “‘OTC’是非处方药的英文缩写,是国际通用的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刚刚开完全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会议的郑筱萸局长开宗明义。分类管理是按照药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以能够解除病患的临床用药为主,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所开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指的是那些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轻微病症的药品,不需要凭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要确保疗效和安全性,包装上要印有专有标识“OTC”,标签和说明书除符合规定外,用语要科学、易懂。
  郑筱萸说,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能驱除病魔,使用不当又会危害健康甚至致人于死地。出于用药安全性的考虑,西方发达国家早在60年代就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在我国,长期以来除对毒品、麻醉品、戒毒药品等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处于自由销售状态。这种状况带来了消费群体的药品滥用,导致肌体产生耐药性,直接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1970年前后出生的许多孩子由于四环素吃得太多而造成“灰齿牙”,就是药品滥用的典型例证。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使处方药在医生的监控下使用,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还应看到,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群众的健康观念正逐步由“健康由国家负责”向“自我保健、自我负责”转变,对自我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药品零售额占药品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已由80年代初期的5%增加到目前的15%,沿海城市超过30%。通过严格监管非处方药,可大大方便消费者安全地自我医疗,引导他们建立“大病进医院,小病到药店”的新型保健观念。因此,推行药品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谈到目前的工作进展和今后的打算,郑筱萸说,一年多来,我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合作,陆续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我国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法规和文件,基本勾画出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框架和体系。按照“安全有效、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药并重”的指导思想和“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药监局组织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在内的200多位专家,经上百次反复评审,从上市的9000多个药品中遴选、确定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其中西药165个品种,中成药160个品种。这些药品全都是药典和部颁标准收载的品种。今年,药监局将进行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的遴选工作,同时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宣传和人才培训力度。
  非处方药是否绝对安全?郑局长的回答是否定的。与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的“安全系数”尽管大一些,但“是药三分毒”,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说明书谨慎地购买和使用。为确保用药安全,药品监管局正着手建立、完善对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报告制度。
  “万事开头难。”郑筱萸话锋一转。药品分类管理在我国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关联面大,改革的不断强化和改革不配套相互制约的矛盾相当突出;现行的市场销售模式和群众的购药习惯根深蒂固。考虑到这些因素,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要遵循“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的方针,按照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方式进行。就拿处方药必须凭处方才能购买这点来说吧,在现有的医药一体化的医疗体制下,持方外购的比重还很小,如果一刀切,许多药品商业企业会因没有足够的处方来源而受到较大冲击,老百姓也不方便。因此我们决定采取“双轨制”,目前除粉针剂和大输液外,消费者可凭处方,也可自行购买。经过三五年的过渡,时机成熟时再实行严格的处方药购买制度。
  “药品无小事,责任重于山。”郑筱萸加重了语气。药品分类管理是我国药品监管模式的重大改革,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只是标志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已初步确立,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并完善”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稳中求进,不负重托,力争在新世纪之初建成一个比较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让老百姓方便快捷地吃上放心药。


第9版(综合)
专栏: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科技旅游逐渐升温,来自省内外的游客逐年增加。图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的专家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早期研究原子弹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第9版(综合)
专栏:

  弘扬传统医学 传播治疗新法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基地建成
  本报讯 日前,中医药治疗保健心脑血管疾病基地在北京昌平长城医院建成。
  面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严重趋势,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院长的周文志教授历时30余年艰辛探索,采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取得显著成果。周文志编著的《周氏洗髓抗栓净血学》一书中提出了洗髓抗栓净血法,这是对人体的调整、修理的一种科学方法,是综合传统医学理论所研究出的新技术,可清血、稀血、抗血稠、调整血液,有效改善微循环,保护机体新陈代谢,恢复各脏器机能,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延缓衰老。
  周文志还延用祖传秘方研制出“周氏洗髓伐毛散”、“周氏抗栓净血素”等八个系列产品,在对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并获得国家专利,有的还荣获二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博览会奖、摩洛哥国王科技奖、中国国家科技奖等。
  据悉,长城医院将传播这种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新法,陆续在国内外著名城市建立培训中心和治疗基地,形成连锁式、覆盖全球的医疗网络,造福患者。(武宪威)


第9版(综合)
专栏:

  1999年12月31日,新疆乌鲁木齐县的广大农牧民在天山脚下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新千年。这是英姿飒爽的姑娘们正表演威风锣鼓。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第9版(综合)
专栏:

  国家环保模范城增至14个
  苏州海口汕头岁尾获殊荣
  本报汕头12月30日电 记者赵永新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今天在此宣布,江苏省苏州市、海南省海口市、广东省汕头市的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先后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至此,我国的环保模范城增加到14个。
  为切实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自1996年起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该活动旨在树立一批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城市优美整洁、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典范,推动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城市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实施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截至1998年底,已有大连、厦门、深圳、威海、珠海、张家港、昆山、荣成、莱州、烟台、中山等11个城市获此殊荣。环保模范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极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为保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先进性,国家环保总局去年对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苏州、汕头、海口成为新标准实施以来第一批通过验收的环保模范城市,并提前一年完成了“一控双达标”工作。
  汪纪戎副局长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将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对已通过验收的城市进行定期复核,并继续对提出创建环保模范城申请的城市进行考核验收。


第9版(综合)
专栏:

  澳门共庆千年大典少儿书画展开幕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喜迎澳门回归共庆千年大典”少儿书画展,今天在中国儿童中心开幕并举行获奖作品颁奖仪式。
  这次展览共收到内地、香港和澳门少年儿童创作的参赛作品7000余幅,孩子们用画笔抒发了对澳门回归的喜庆心情,描绘了想象中的21世纪美好情景。港澳小朋友、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们也踊跃投稿,几个内地农村小朋友精心制作了一个巨大的风筝,在上面画上了喜迎澳门回归的图画,展出后这个风筝将赠送给澳门的小朋友们。
  经过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9名和一个特别奖。


第9版(综合)
专栏:

  上海迎接新千年活动精彩纷呈
  据新华社上海12月31日电(记者刘军)今天上午,上海2000名少年儿童科技活动爱好者和科学家欢聚一堂,拉开了迎接新千年科技系列活动的帷幕。
  “世纪瞬间”——百校千人摄影大赛开拍仪式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大草坪举行,少年儿童们用自己的眼光,拍摄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
  “世纪对话”——院士与少年儿童展望新世纪活动中,中科院院士刘新恒、洪国藩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与上海200余名少年儿童生物科学爱好者共谈生物高科技。
  “世纪钟声”——携手迈进新世纪科普游园活动中,上海200余名少年儿童在新千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欢聚在佘山之巅。


第9版(综合)
专栏:

  成都举办画展迎接新千年
  据新华社成都12月31日电(记者肖林)数千名市民昨天在成都艺术中心争相观看“天府百年国画油画世纪展”,在喜迎新千年的活动中品尝了一道艺术大餐。
  由成都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这次画展共展出了100件精品,这些作品是从成都地区本世纪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400多件名家名作中精选出来的。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抗战爆发后徐悲鸿、张大千等一大批美术家迁至成都或在此活动。
  80年代初,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一批具有强烈反思色彩和人文关怀精神的油画涌现出来,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广泛和持久的影响。


第9版(综合)
专栏:

  福州:力创空气质量一级
  本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空气质量常年稳定在二级的福建省福州市自我加压,去年推出“力创一级空气”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监测数据表明,自6月1日至11月1日,该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有14个周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
  “保护环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福州市委副书记练知轩告诉记者,福州市的空气质量1998年2/3的时间保持在二级水平,其余均为一级。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把创一级空气质量列为去年的十大“民心工程”之首,掀起了新一轮治理大气环境的高潮。
  燃煤污染曾是影响福州市空气质量的“首犯”。到去年10月底,全市的122台燃煤锅炉实现以油代煤。位于市区主次干道及重要路段的3228家饮食业和209家单位食堂燃煤灶,也全部改用清洁燃料。二者相加,年削减烟尘排放量11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近2000吨。
  该市于去年4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年削减铅排放量44.4吨。从11月15日起,福州市开始实施《关于实施机动车排气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告》,进一步加强尾气治理。
  福州市政府去年颁布了《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建筑工地封闭施工,不得随意堆料,对停建、闲置工地要进行简易绿化。市环保局与市建委、房管局、土地局等部门联手,实行日常巡查制度,对408处违章建筑工地挂起黑牌,有效控制了工地扬尘。
  同时,该市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等基础建设。1999年福州市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增园林绿地5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98年底的30.13%提高到33.2%。


第9版(综合)
专栏:

  三亚:空气质量排名世界第二
  本报讯 海南省三亚市打环境牌,吃环境饭,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去年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团对三亚的考核验收认为,三亚的空气、水质、噪声等20项规定指标均达国家一类标准,其中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类标准。在1998年世界环保组织统计的45个国家158个主要城市中,三亚市空气质量排名第二。
  三亚市1996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三年来,该市按照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标准,组织专家编制了《三亚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了60多个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法规,对建设项目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治理了36家污染企业,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工厂。
  目前,该市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100%,城市固体废弃物做到日产日清。同时,投入32.3亿元建设十大生态工程项目,建立了9个自然保护区,提高了三亚生态环境质量,使三亚市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1998年获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称号。全市受到保护的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94.8%,土地退化处理率达73%。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该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麦笃艺)


第9版(综合)
专栏:

  深情奉献 科技之光
  武汉电视台台长 赵致真
  武汉电视台的《科技之光》作为一个地方台的节目,能在中央台的频道中每天播出一小时,并且已经持续了将近5年,这的确是中国电视大格局中的一个特例。
  5年来,我们受到过来自各方面的许多热情鼓励和肯定,也有人说我们是“捡了根鸡肋”。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想到过“激流勇退”,但却又无论如何舍不得放弃这块来之不易的科普阵地。
  “从科学的苍穹上,采来日辉、月华、星芒,每天为我的祖国,深情献一掬科技之光。”这是大家的座右铭。5年间,我们共播发国内外科技新闻13000余条;制作各类专题5000多部;拍摄了360多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人物传记;引进、译制了世界各国优秀科技电视节目1000多小时。有人对《科技之光》做过这样的评价:“长城上的每一块砖拆下来单独看,是普通甚至粗糙的,但垒在一起却变得蔚为壮观,令人惊叹。”今天《科技之光》已经成了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电视品牌。
  我们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热爱科普事业的年青队伍。有人说,“我们这是以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但我们坚持下来了。不能靠优厚的待遇把人拴住,5年来,光荣意识、责任意识在这个队伍中从来没有淡化过。
  我们还十分注意优化《科技之光》的人才结构。特别从大学理工科中陆续甄拔了一批文理兼优的毕业生担任记者。他们在选题、采访和报道中表现出文科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我们《科技之光》的骨干和中坚。注重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以及与广大公众的贴近性和相关性,是《科技之光》5年来宗奉不渝的一大原则。我们的节目定位,便不能仅仅成为孤立静止讲授经典知识的自说自话,而应该成为大量新知识迅速扩散的通道。
  最大程度将现代电视手段用于科技片制作,这是《科技之光》的又一追求。武汉电视台的动画科主要是为《科技之光》服务的。《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当我们站起来之后》、《追寻永乐大钟》等节目里,动画特技所占比重几乎达全片一半以上,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视性、趣味性、通俗性。这也是在国际上频频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还充分利用因特网,在武汉电视台新开通的网站上设立了《科技之光》主页,将每天播出的内容同时用中英文向因特网上传送,从而跨出了单一电视媒体的疆界。
  《科技之光》5年来的另一特色,是坚定不移地批判伪科学。作为一切歪理邪说、封建迷信的天敌,《科技之光》多年来在批判“水变油”、“邱氏鼠药”、“巫医胡万林”等斗争中一向冲锋在前。去年6月下旬,《科技之光》一行三人飞赴长春,拍摄了一部专题片《李洪志其人其事》及6小时的素材带。后来为中央处理“法轮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为中央电视台揭批“法轮功”准备了资料。我们多年来有一个共识,《科技之光》永远应该是反对伪科学的前哨部队。当有些群众可能睡去的时候,我们必须醒着,这是我们职业的素质和责任。
  荒唐得无以复加的“法轮功”居然在中国大行其道。痛定思痛,更应该认识到科普不仅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尊严而自信地走向世界,这是《科技之光》所作的又一探索。科技节目应该以国际大背景做参照系。5年来,我们的记者走遍了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继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儒勒·凡尔纳奖”后,我们多次在国外获各类奖项。去年拍摄的科普专题片《追寻永乐大钟》,在国际电视节上压倒BBC、CNN、NHK等世界大台选送的节目,8个月内连续在巴黎、里斯本、布达佩斯获得3次国际大奖。
  中国有3.2亿台电视机,8亿电视观众,且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如何办电视的确应该提到国策的高度。社会把它的人民“批发”给了电视,电视便不能对自己的地位不负责任。如果科普工作是撒播科学的种子,那么电视科普则是大面积的“空中飞播”。
  在中国电视的播出总量中,科学所占的份额至今尚不足1%。科学在这个世纪里创造了电视,电视却没有很好地传播科学,这应该算一种“忘恩负义”。如何能让电视真正成为良师益友,让电视迷同时有更多机会成为科学爱好者,实在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我们显然不能一味抱怨电视台“把黄金时段都给了黄金”。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应该立即着手开办一个通过卫星覆盖全国的、独立的专业科技频道。让它拥有自己确定的形象、方位和规模,随时在“一键之遥”供人寻找和识别;让它拥有自己的黄金时段尽情款待那些热爱科学的观众;让它成为汇聚各地零星科技节目的贯通的知识长河;让它成为启动科普创作需求、凝聚科普创作队伍的园地。何况弘扬科学精神,催人奋发进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正确舆论导向。
  目前,中国电视的总布局显然是不尽合理的。随着各省级台上卫星,天上一下洒下来几十个频道,但基本都是彼此相似的综合台,甚至出现过十几个台同时播放《天龙八部》的情景。这不能不说是频道资源的一种挥霍和浪费。我们来到一间咖啡厅,站在一大排供应饮料的龙头前,如果看到每个管子都是一会儿放茶水,一会儿出牛奶,一会儿流果汁,那该多么困惑。何不设置成专门放茶水和专门出牛奶的龙头呢?稍大的商店也一定要分商品专柜的。我们应该有新闻频道、经济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等。当然也毫无疑问,应该有个像模像样的科技频道。
  如今,开办科技频道的条件应该说不但成熟,而且已经“烂熟”了。从硬件说,我们的卫星频道资源不是短缺,而是过剩和闲置。从软件说,中央台、各地电视台和众多声像机构生产的科技节目总量已相当可观。去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有过提案,热心的报刊也发出过呼吁,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这一心愿。开办科技频道决非“不急之务”,而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新的千年已经到来。在到处一片迎接新世纪的欢腾之声里,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理智和清醒。为新世纪所做的各种准备中,最重要的是准备高素质的中国人。新世纪不会自动降福于我们的民族,明天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我们今天行为的结果。当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孩子打开国家送给他们的21世纪的礼品盒时,如果能收到一个电视科技频道,那将是最实惠、最珍贵、最美好的馈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