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中澳合作将谱新章
  ——写在江主席访问澳大利亚前夕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联合记者组
  澳大利亚,这个镶嵌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珍奇的动植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于世。进入9月,此地是一派初春的景象,首都堪培拉的桃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澳大利亚各界热切期待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澳进行的国事访问。
  江主席访澳是中澳关系史上的一件盛事。澳驻华大使石励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江主席的这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澳,具有历史性意义。我相信,通过江主席的访问,澳中两国关系将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几天的实地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澳各界人士对中澳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表示满意,并对江主席的来访寄予厚望。自1972年中澳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保持了经常性互访,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进行了良好的对话与合作,经贸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但中澳两国贸易仍保持了上升势头。目前中国已成为澳第四大贸易伙伴,澳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澳中商会新南威尔士州分会主席何康文以及澳大利亚安保集团亚洲总裁白亚伦均表示,江泽民主席的来访必将推动澳中经贸合作更上一层楼。
  澳工商企业界人士告诉记者,澳中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澳大利亚希望中国人民认识到,澳不仅仅盛产羊毛、矿石和农牧产品,而且技术先进,金融和保险业也很发达。他们希望在保持传统贸易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澳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澳大利亚1997年颁布的外交政策白皮书中,将对华关系定位于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澳外长唐纳认为,澳中之间的这种良好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在教育、文化等许多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目前在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学生有5000多人,双方教育机构之间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今年7月两国还签署了关于教育与培训合作的备忘录。澳大利亚就业、教育和培训及青年事务部长戴维·肯普对记者说,教育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澳欢迎更多的中国学生来澳学习。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双边文化交流,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SBS青年交响乐团等艺术团体近年来陆续访华演出,中国的西藏歌舞团等艺术团体也成功地访问了澳大利亚。中澳文化和教育交流已经成为加深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江主席的即将来访也受到了澳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维多利亚州发展部长哈特对记者说,江主席访澳第一站选择墨尔本,这是维州极大的荣幸。昆士兰州总理贝蒂表示,昆州同中国的关系具有悠久的历史,他热切期待江主席的来访,并希望在科技、贸易、旅游和教育等方面同中国各省区市开展积极合作。
  江主席来访的消息在当地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几家中文报纸都发表文章,盛情欢迎江主席访澳。《澳华时报》的一篇社论说,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华夏儿女对江主席的来访无不欢欣鼓舞。社论还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江主席的这次访问中一睹风采,并向江主席表达我们海外华夏儿女的最崇高敬意。预祝江主席访澳成功!”
  可以相信,江泽民主席对澳大利亚的这次访问将揭开中澳关系新的一页,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扩大双边互利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澳前总理霍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说,“在我1983年至1991年担任总理期间,澳中两国开始高层往来,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势头得到发展。我真诚期待江主席的访问,相信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一定会将澳中关系进一步推向前进”。
  (本报堪培拉9月4日电)(附图片)
  9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泰国普吉岛会见当地华人华侨代表。
  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签署执行怀伊协议备忘录
  以内阁批准以巴新协议
  本报开罗9月5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巴以执行怀伊协议备忘录今天凌晨在埃及西奈半岛南端的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签署,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代表协议的双方签字,埃及和美国作为见证方也在协议上签字。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席并主持签字仪式。
  据报道,巴以执行怀伊协议备忘录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备忘录要点规定,在约旦河西岸进行重新部署的以色列军队,于近期内先后撤出西岸11%的地区;到明年1月20日以方完成怀伊协议规定的撤军条款后,巴方在约旦河西岸单独控制和巴以联合控制的地区将占西岸总面积的42%;以色列将分两批释放350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从10月1日起动工兴建加沙港,同时逐步开放加沙与约旦河西岸之间的两条安全通道;从9月13日算起,巴以在1年的时间内完成双方最后阶段的谈判并达成一项永久性和平协议。
  备忘录还规定,双方均不得采取改变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现状的“单方面行动”;巴方履行安全方面的义务,并向以方提供巴警察名单。
  在巴以备忘录签字之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致词,呼吁巴以和谈及中东和谈的其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以便最终在中东地区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协议签字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也先后发表了简短讲话。巴拉克在讲话中表示,应当让阿以之间的灾难永远成为过去。他呼吁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共同努力实现和平。阿拉法特在讲话中指出,和平是巴以人民的共同愿望,应为实现巴以之间的和平共处而不懈努力。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5日电 (记者谭新木)以色列内阁5日下午以绝对多数,通过了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当日凌晨在埃及签署的和平协议,从而为协议的执行铺平了道路。以内阁23名部长以21票赞成、2票反对批准了这一关于执行怀伊协议问题的协议。来自俄罗斯移民党的内政部长夏兰斯基和来自右翼全国宗教党的建设和住房部长利维投了反对票。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务卿访问叙黎
  本报大马士革9月5日电 记者吕志星报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昨天下午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双方就中东和平进程及有关各方为启动进程所进行的接触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奥尔布赖特听取了叙方关于恢复叙以和谈的观点,阿萨德重申恢复叙以和谈必须以1996年业已达成的协议为基础。
  奥尔布赖特于4日上午抵达大马士革,对叙利亚进行几个小时的穿梭式访问,同叙利亚外长沙雷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
  双方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各国记者的提问。奥尔布赖特说,美国准备同叙利亚就包括实现中东全面和持久的和平等问题进行有效的对话。她说,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该地区领导人是否能找到恢复谈判的基础。如果有关各方决定恢复会谈,美国愿意给予支持,并希望会谈取得进展。
  沙雷说,叙利亚的立场是明确的,叙寄希望于公正和全面的和平,相信如果各方抱有良好的愿望,几个月之内就能实现中东和平。
  据新华社贝鲁特9月4日电 (记者符卫建、王波)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4日在此间同黎巴嫩总理兼外长胡斯举行会谈后强调,没有黎巴嫩的参与,中东不会实现持久的和平。
  奥尔布赖特在与胡斯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她对黎巴嫩的访问虽然短暂,但这是她此次中东之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她指出,当天早些时候她对叙利亚的访问是“建设性的”和“卓有成效的”,她希望叙利亚和以色列能找到消除分歧的方式,美国将同有关各方一道为此作出努力。
  胡斯重申,黎巴嫩坚持黎以和谈同叙以和谈同步进行的立场。他强调,以色列必须遵循联合国安理会425号决议,无条件地从黎巴嫩南部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撤军。他表示,只要以色列仍占领黎巴嫩的一寸土地,黎巴嫩的抵抗运动就会继续下去。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媒体关注中国文化周
  据新华社巴黎9月5日电 (记者马芳云)正在法国举办的“’99巴黎·中国文化周”活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法国媒体十分关注,作了充分报道。
  法国第一大全国性日报《费加罗报》在题为《中国:从传统到创新》的报道中说,从9月1日起,“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示,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彩虹般的全景。这个民族从未舍弃她的根,而且从其最古老的传统中汲取了艺术新生的激情”。报道认为,“在2000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希望与其他国家和人民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这一活动是接触这个多彩而又广袤的文化大陆的绝好方式”。
  法新社在报道中详细介绍了这次中国文化周的各种活动,并援引文化周主办单位之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的话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待的是4000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前进的、迈向未来的中国的今天”。
  《欧洲时报》在一篇社论中指出,文化周将向法兰西人民展示的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人民自信的笑容和坚定的脚步”,“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中国已经崛起,她的成就,她的强盛,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她给予人们印象更多的是希望和信心”。
  《巴黎人报》也载文介绍了中国文化周的内容。该报在报道中说,这次举办的科技、教育、艺术展及文艺表演旨在从各个角度展示迈向21世纪的中国。法国经济报刊《回声报》也对文化周进行了报道,介绍了文化周期间举办的各种活动,并通告了每一场文艺演出和服饰文化展的具体时间。


第6版(国际)
专栏:

  普京就俄北高加索南部地区冲突发表声明
  呼吁纷争双方保持克制
  俄官员强调坚决打击车臣匪帮
  据新华社莫斯科9月5日电 (记者盛世良)俄联邦总理普京5日发表声明表示,俄政府将尽一切努力保证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共和国管理。
  普京是就俄联邦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境内近日发生的冲突问题发表上述声明的。他在声明中呼吁冲突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并恢复秩序。
  普京强调,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境内的各族居民世代生活在一起,对于现在出现的纷争不应通过暴力解决,纷争不利于当地各族人民,也不利于高加索地区和整个俄联邦。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位于俄联邦境内北高加索地区西南部。在共和国43万人口中,卡拉恰伊族人占13万,切尔克斯族人4万。在今年5月16日举行的共和国总统选举中,卡族人谢苗诺夫获得压倒多数票当选为总统。切族候选人杰列夫的支持者以计票有弊为由反对谢苗诺夫就任。9月3日、4日两天,卡、切两族人发生冲突,数十人受伤。
  据新华社莫斯科9月5日电 (记者盛世良)俄罗斯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科列斯尼科夫5日在俄达吉斯坦电视台讲话,表示将坚决打击5日清晨潜入达吉斯坦的车臣匪徒。
  科列斯尼科夫呼吁匪徒潜入的新拉克斯科耶区男性公民全力支持联邦军人和民警歼灭匪帮。科列斯尼科夫认为,车臣武装分子再次侵入达吉斯坦和4日凌晨达吉斯坦布伊纳克斯克的爆炸事件,都是车臣武装分子为干扰俄军剿匪战役而采取的行动。
  据达吉斯坦内务部新闻中心证实,5日清晨,又有大约2000名车臣武装分子渗入毗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使该地区局势再度恶化。他们占领了新拉克斯科耶区的几个村庄。目前,俄军警正在该地区同车臣武装分子激战。包括俄联邦装甲部队在内的援军正向冲突地区开进。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共确定参加杜马竞选纲领
  据新华社莫斯科9月4日电 (记者盛世良)俄罗斯共产党4日在这里召开第六次非常代表大会,确定了俄共参加下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的竞选纲领和主要候选人。
  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会上作报告时表示,俄共是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将成为俄联邦国家未来的领导力量。俄共的施政主张有:改革宪法,以求国家稳定;保证公民富裕安定;停止“无意义的干部大换班”;恢复俄国防能力;复兴农村,停止拍卖农田;防止犯罪分子进入政权机关,铲除极端主义;推动同白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共和国的一体化。久加诺夫说,落实这些措施,将使生产增长7%至12%,使工资上升18%至30%。
  据悉,俄共及其政治盟友将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名义参加竞选,候选人共270名,为首的有久加诺夫、现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及图拉州州长斯塔罗杜布采夫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9月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正式签署了双方就执行怀伊协议问题达成的备忘录。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席了签字仪式。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施罗德表示德愿记取二战教训
  据新华社华沙9月4日电 (记者王京臣)德国总理施罗德3日表示,德国愿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
  施罗德是在与波兰总理布泽克举行会谈时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德波两国人民应共同为建立欧洲人的未来而努力。他还表示,德国愿帮助波兰加入欧盟。布泽克总理强调,应记住过去,但更要面向未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欧洲。
  施罗德是应布泽克的邀请于3日下午来华沙参加二战爆发60周年纪念活动的。访问期间,他同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进行了会见。施罗德已于4日结束工作访问回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爱两党决定参加新一轮和谈
  新华社伦敦9月4日电 (记者黄兴伟)北爱尔兰分属天主教和新教两大派别的新芬党和统一党4日宣布,他们将参加6日开始的、旨在推动陷入僵局的北爱和平进程的新一轮会谈。
  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4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会。经过激烈的辩论,会议决定接受新芬党领袖亚当斯的方案,参加将于下周举行的新一轮北爱和谈。
  新教派最大的组织统一党也于同日在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正式宣布,将有条件地参加重新审议北爱和平协议的会谈。他们要求北爱和谈主席、美国前参议员米切尔首先证实北爱冲突双方的准军事组织是否真正想要和平。
  米切尔定于5日前往北爱尔兰,并从6日起分别同北爱冲突各方进行磋商,重新审议去年4月所达成的和平协议的执行情况。英国首相布莱尔当天也呼吁冲突各方的领导人不要白白丢掉这个可能在北爱实现持久和平的绝好机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大选举行首阶段投票
  据新华社新德里9月5日电 (记者熊昌义)印度第十三届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第一阶段投票5日在全国145个选区举行,每个选区将选出1名人民院议员,共有1088名候选人参加角逐。与此同时,有6个邦将选出343名邦议员。
  首次参加人民院选举的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是第一阶段选举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她在卡纳塔克邦贝拉里选区和北方邦阿梅提选区参加竞选。第一阶段投票是从当地时间5日上午7时开始的。在首都新德里,选民们一大早就陆续前往分布在全市的8668个投票站投票。
  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决定,此次大选于9月5日、11日、18日、25日和10月3日分5个阶段在全国各选区进行投票。参加这次大选的全国性政党有6个,邦一级政党有59个,其他小党600多个,候选人约5000人。预计将有6亿多选民参加投票。大选计票工作将于10月6日开始,10日结束。
  为保证大选顺利进行,印度政府在全国各地部署了100多万名军警和准军事人员,在首都德里地区就部署了5万名警察和5000名准军事人员。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东帝汶走向独立
  本报记者 吴迎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布,东帝汶8月30日全民公决结果表明,78.5%的当地居民支持东帝汶独立。安南秘书长希望这是和平地过渡到独立进程的起点,他呼吁东帝汶各派开始和解进程。
  东帝汶全民公决结束后,当地的气氛紧张,支持和反对独立的两派不断发生流血冲突,受雇于联合国的3名当地雇员被害,一名联合国民事警察顾问腹部中弹受伤。安南日前强烈谴责暴力事件,要求印尼警方立即逮捕肇事者。印尼警方宣布,为维护东帝汶局势,将向东帝汶增派警力。此前,为保证全民公决顺利进行,印尼政府向东帝汶派出了约两万名武装警察和治安人员,联合国也派出了460名民事警察和300名军事联络人员。
  东帝汶全民公决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投票率高,约45万(包括境外2万东帝汶选民)登记选民中,98.6%的选民参加投票,他们希望通过公决确定东帝汶的地位和未来,早日结束动乱。
  东帝汶原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975年葡萄牙撤出后,印尼出兵占领。1976年7月,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宣布将东帝汶归并印尼,成为印尼的“第二十七个省”。但国际社会一直未承认印尼对东帝汶拥有主权。据统计,在过去20多年中,派驻重兵的印尼政府为维持秩序耗费甚巨,印尼中央政府每年给东帝汶提供2000多万美元。
  前总统苏哈托去年5月下台后,继任的哈比比政府对东帝汶无力顾及,于今年1月决定让东帝汶人民在自治和独立间作出抉择。为此,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于1月28日在纽约举行会谈,讨论东帝汶问题,三方于5月5日达成关于东帝汶未来地位问题的一揽子协议。协议规定:在联合国的主持和组织下,于8月8日举行全民公决。后因安全等方面的原因两度推迟到8月30日举行。
  现在,东帝汶人选择了独立,下一步印尼就要修改法律,撤消1976年合并东帝汶的法律,准予独立,印尼从东帝汶撤军,东帝汶管辖权暂交联合国接管,联合国负责组织过渡政府,经过一个过渡期后再把权力移交给东帝汶。
  有报道认为,这一公决结果会带来新的问题:首先,在今年6月大选中获胜的印尼民主斗争党主席梅加瓦蒂曾率领代表团访问东帝汶,呼吁东帝汶人民保留在印尼的大家庭中。在今年10月新组成的人民协商会议(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上,如果审议东帝汶独立提案,她可能率先反对,这给东帝汶独立提案将增加不确定因素。
  其二,东帝汶亲印尼派和独立派多年积怨很深。亲印尼的民兵领导人古铁雷斯曾经说过,他永远不会接受东帝汶独立,这反映了亲印尼派的心态。但是,如果投票结果赞成独立,各方都表示接受,古铁雷斯则主张将东帝汶一分为二,独立派和反对独立派各居一方,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
  鉴于东帝汶全民公决后出现的动荡局面,人们希望有关各方继续为保持东帝汶局势的稳定做出努力。(附图片)
  4日,一些倾向于独立的东帝汶人在首都帝力互致祝贺,对全民公决结果表示满意。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东帝汶
  位于印尼南部、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东帝汶,面积约1.48万平方公里。人口84万,居民主要是巴布亚人和马来人的后裔,多信奉罗马天主教,通用德顿语。
  16世纪和17世纪,帝汶岛先后遭到葡萄牙和荷兰的入侵。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东部归葡萄牙,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1942年,东帝汶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二战后,葡萄牙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
  1975年8月,东帝汶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同年11月,东帝汶独立革命战线宣布独立宣言,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2月,印尼政府出兵强行占领了东帝汶。1976年,印尼总统苏哈托签署特别法案,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二十七个省”。此后,要求独立的东帝汶人同印尼军人的流血冲突时有发生,在23年里有20万人丧生。为解决东帝汶问题,联合国安理会1975年至1978年四次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但印尼宣称此决议对它没有任何约束力。此后,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印尼与葡萄牙举行过多次谈判,但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今年1月,印尼政府提出允许东帝汶享有广泛自治的建议。5月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主持下,印、葡两国外长签署了东帝汶自治方案协议。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全民公决。(胡志红)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委总统举行重要工作会晤
  巴西总统卡多佐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四日在巴西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举行了重要工作会晤,相互通报两国的国内情况,并对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地区合作以及解决本地区存在问题的途径,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第6版(国际)
专栏:

  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在芬召开
  欧盟十五国外长四日开始在芬兰北部伊纳里县的萨里山举行为期两天的非正式会议。欧盟扩大和加强控制危机能力,以及巴尔干地区局势,是会议的主要议题。在当天的会议上,外长们原则上一致认为,提高欧盟控制危机的能力需要建立新的包括军事专家参与的决策机制,但未能就决策的具体问题形成共识。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非将向刚果(金)派观察员
  南非总统发言人帕克斯·曼卡拉纳四日宣布,南非政府已决定向刚果(金)派遣观察员,以监督刚果(金)冲突各方实施不久前签署的停火协议。(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