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吉林大地绘新图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王云坤 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 洪虎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勤劳、正直、勇敢的吉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吉林这块曾经是贫穷落后、饱受侵略者奴役的土地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吉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52—1998年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倍,达到156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达到5916元。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全省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明显提高。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产业化生产达到新水平。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相继跃上了100亿公斤、150亿公斤和200亿公斤3个台阶,199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250亿公斤。吉林幅员面积只占全国的1/50,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5,而目前生产的商品粮已占全国的1/10,国家专储粮已占全国的1/5,玉米出口量已占全国的1/2,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玉米出口量和调出量连续10多年居全国之首。同时,依托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吉林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形成以粮食、肉牛、生猪、肉鸡、参茸五大重点项目为主体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作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吉林工业摆脱了长期以来产品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低下的落后状况,整体水平和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汽车、石化为支柱,以食品、医药、电子为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多层次、富有吉林特色的工业结构框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迅速崛起,涌现出了长春“汽车城”、吉林“化工城”、通化“医药城”、松原“石化城”等个性鲜明的经济区域。1998年,全省实现工业总产值1708.2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310.3倍。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今年1—7月,全省工业盈亏相抵后净盈利4亿元,国有工业企业盈利3亿元,实现了扭亏目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1980年以来,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44.7倍,达到16.53亿美元。对外签订合同外资金额累计73.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08亿美元。全省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建设进展迅速,已经成为吸引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50年来,吉林省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700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奖。生物工程、高分子化学、交通运输机械、光学仪器、计算机软件、农业科研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居于全国前沿地位。在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多类型多层次教育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从贫困、温饱向小康的跨越。199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83年增长8.3倍和4.2倍,达到了4204.64元和2383.6元。
  吉林5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面对跨世纪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把握吉林的实际,努力把吉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吉林带入21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延边
各民族携手
  创佳绩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之一。在这块4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朝鲜、汉、满、回等19个兄弟民族。在这里,团结的意义渗透在各民族人民的意识深处,民族团结与进步历久弥坚,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
  建州4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民族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28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人拥有科技人才557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44张,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新闻出版、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歌舞之乡”、“足球之乡”享誉海内外。
  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延边已成为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中心,6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延边。容纳万余种外国商品的跨国商品集散中心在延吉、珲春两地建成。延吉机场已开通十几条航线,连接哈大线的长(春)—珲(春)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一个立体化的陆海空交通网初现端倪。
  以长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森工、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化工、电子、纺织、能源矿产等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以长白山为王牌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每年接待海外游客达十几万人。以抗御低温冻害和开发利用冷凉资源为主要内容的适应农业已开花结果,绿色蔬菜、果品、稻米远销海内外。面对新的世纪,延边各族人民将携手创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辉煌。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发达的立体交通
  地处东北腹地的吉林,昔日是与世阻隔的“皇封禁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吉林大大缩短了与国内各地和世界的距离。
  50年前,全省25个市、县(旗)中,能勉强维持通车的公路只有2176公里,且绝大多数是由驿道演变而成的大车道。当时仅有各种汽车1311辆,全年完成的货运量只有4.7万吨、客运量33万多人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公路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全省公路建设平均每年以1100公里的速度递增。截至1998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33812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5倍。1994年,吉林省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现已建成长春—四平、长春—吉林、长春—营城和长春市环城(西段)4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1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3136公里。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实现了所有的乡镇和96.6%的行政村通公路。1998年末,全省拥有载客汽车4万余辆50万个座位;营业性载货汽车10万余辆40万多吨位,运输线路3213条26.7万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省会长春市为中心,各地级城市为枢纽,县级城镇为结点,辐射乡村,连接省外的运输网络。1998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6431万人次,货运量22221万吨。
  铁路四通八达。全省46%以上的货运、40%以上的客运都通过铁路大动脉输送到全国各地。解放初期,作为东北铁路枢纽之一的长春站,每天接送旅客仅8000多人次,现在达到10万多人次。
  航空运输方兴未艾。吉林省现拥有长春、延吉、吉林三个4D机场,国内外干支航线47条,其中国际航线有长春至汉城、海参崴、仙台、明斯克、伊尔库茨克5条,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39个城市和地区通航,连接国内外的航空网络基本形成。
  吉林交通如桥梁、似纽带,浓缩时空,连通域外,正托举着吉林走向发达,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丰硕的科教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科学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全省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合理,基本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全省60个县(市)“两基”教育均达到标准,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价为在全国“做出了样子,闯出了路子”;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的成果,涌现出“全国十大杰出教师”赵谦翔等一大批素质教育的教师典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只有接管和恢复建立起来的5个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仅有312人。现在,全省拥有各种类型的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182个,建立了一支有53.7万多人的科学技术队伍。50年来,共取得103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包括汽车智能化产品、稀土永磁合金、碳纤维、基因工程胰岛素、葡激酶等重大科技成果,在汽车、新材料、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制药、中药现代化、电子信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成果为先导,改造了部分传统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全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35%,有56项科研成果与民营企业实现了结合,选定了一批科教兴县示范点。在农业总产值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玉米单产实现了亩产吨粮,最高达到每公顷15840公斤;水稻平均单产每公顷8300公斤,最高达到每公顷11250公斤。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压题照片:俯瞰长春。
  塞北摄
  右图:一汽集团的轿车总装线。 栾雅丽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兴旺的农副产业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农村各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科学种田水平逐年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粮食人均占有量900公斤,每年可提供商品粮150亿公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60%以上,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去年吉林省西部遭受特大洪水,但全省粮食生产仍夺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250.6亿公斤,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年份。畜牧业已经建成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现在不仅肉食实现自给,每年还外销生猪200万—300万头。1998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223.7万吨,牧业产值254.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经形成粮品、矿产、木材、机械、化工、金属制品、建材等7个主体产业。199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391.5亿元,增加值达到378.2亿元,实现利税155.7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粮食、肉牛、生猪、肉鸡、参茸等五大项目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农村中,通电话行政村占全省总村数的84.5%。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已培训农村致富新户100万名,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12万名,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农民3万名。小康建设步伐加快,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3.6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长近12倍。农村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5%以上,整个农村呈现出稳定繁荣的喜人景象。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老工业基地展新貌
  50年的发展建设,使吉林工业展现出崭新风貌,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汽车、石化两大支柱产业,电子、医药、食品三大优势产业,并呈现出重型工业主导、国有经济主导、骨干企业主导的突出特点。
  吉林省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多年来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基础原材料产品,汽车、铁路客车、木材、铁合金、合成橡胶、乙烯、原油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国有工业始终是吉林工业发展的主力军。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全省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6.8%。实施“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正在实现战略性转移,支柱产业中的骨干国有企业在不断创业中发展壮大。50年来,一批骨干企业成为构筑产业和带动产业升级、影响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全局的极为重要的力量。1998年,一汽、吉化、通化钢铁公司、吉林油田、吉林德大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50.2%。
  汽车工业是吉林人的骄傲,一汽的“三次创业”也是吉林工业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真实写照。一汽于“一五”期间建厂,实施了第一次创业;“六五”期间以“老解放”换型为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完成了第二次创业;“七五”、“八五”期间建设了轻型车、红旗轿车、捷达轿车三个新基地,在同行业中率先形成了“中、轻、轿”宽系列、多品种的发展格局,汽车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完成了历史性的第三次创业。
  展望未来,吉林将继续奏响工业经济的强音。把支柱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高新技术产业做大,是吉林工业发展的宏伟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市场化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吉林工业将以奋进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白山黑水笑迎八方客
  改革开放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吉林省旅游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全省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旅游的良好态势。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资源,首推闻名遐迩的长白山。这里有国内独一无二的最大的高山湖泊——长白山天池,有世界罕见的展现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植被的垂直景观带,有险要神秘的大峡谷,有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长白山不仅春夏秋冬景色各异,而且还是珍稀动植物的天然王国和科考、滑雪旅游胜地。西部风景如画的向海和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长春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是游人参与性极强的娱乐园。在此,游人可以乘索道缆车在林海中穿梭,饱览森林风光;冬季来这里滑雪,更是其乐无穷。吉林雾凇被誉为世界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盛名远播海内外;著名的松花湖景区,山清水秀,令游人留连忘返。
  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著名的景观有长春电影城、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汽车厂、伪满洲帝国末代皇帝皇宫,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天外来客——吉林大陨石。四平叶赫那拉古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夫人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也是清末慈禧太后的祖籍地。集安高句丽古迹游,朝鲜族、满族民俗风情游深受海内外旅游者喜爱。截至目前,全省旅游景区(点)已发展到300多处,滑(冰)雪场(馆、基地)达20多处,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已开通中朝、中俄边境旅游口岸6个,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齐全配套,冰雪旅游、民俗旅游、边境旅游以及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旅游、生态旅游和专项旅游等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附图片)
  左下图:长白山天池。
  潘永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