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 安徽专版

阔步迈向新世纪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回良玉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太华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富有创造精神的安徽人民正以奋发昂扬的斗志、切实有效的行动,迎接新中国50周年大庆。
50年,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然而,旧中国时期灾害频仍、贫穷落后的安徽,却在新中国5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人民凝心聚力、攻坚破难,争先进位、开拓创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进入90年代以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经济增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回顾这50年,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气魄,积极投身于生机蓬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胜利。1978年底,以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代表的安徽农民,毅然推行包产到户,从而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安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安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本省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寻求本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省委、省政府针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适时提出实施科教兴皖、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
“科教兴皖”是我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战略。它的全面实施,使全省科教事业焕发了蓬勃生机,科教队伍迅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化迈出新的步伐,并初见成效。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目前,全省有高等学校39所,有县以上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400多个,全省综合科技实力跃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省会合肥已成为全国重点科教基地之一。
为迎接“浦东开放”这一历史性机遇,1990年,安徽及时作出“呼应浦东,开发皖江,带动全省”的战略性决策,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皖江经济带为“一线”,以省会合肥、旅游城市黄山为“两点”,全方位开发开放。经过10年的发展,“一线两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城市综合改革突飞猛进,经济发展的后劲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收入都居全省前列。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首批对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开发区。在皖江开发的带动下,全省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迅速发展,经济外向度日益提高。
生态、环境、人口等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安徽在下个世纪赶超全国先进水平的重要举措。1989年,我省实施“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规划,年均造林23万公顷以上,全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获“实现荒山造林绿化规划省”称号,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淮河、巢湖和境内其他污染严重水系的治理,正在加紧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计划生育和人口质量也逐渐向全国先进水平迈进。
在迎接新中国50周年大庆之际,我们又适逢千禧之年的历史机遇。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决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昂首阔步迈向新世纪。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安徽,与全国人民一道,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 安徽专版

向工业大省跨越
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已发现的各类矿产有130多种,保存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煤、铁、铜、硫、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为了实现资源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跨越,安徽人进行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解放初,全省仅有一些小工厂和手工业作坊,固定资产不到1亿元,总产值仅4亿元。新中国成立50年来,安徽工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显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工业进一步提高,新兴工业迅速崛起,“轻工业大省”地位确立,工业总产值跃居全国第10位。
为了弥补工业短腿,安徽省几任领导进行了思路上的大调整。建设能源城,发展电、气、化,是安徽人向地下要煤,变煤炭资源为财富之源的重要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淮南、淮北两大煤田成了华东能源供应基地,变煤为电,变煤为气,变煤为精细化工等等,更让两淮振翼起飞。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矿务局、新集集团总公司等等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型煤炭企业。全省已有10家发电厂,年发电量达316.2亿千瓦时。
随着国家一个个大的工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安徽冶金、建材、化工等方面都有了惊人的飞跃。马钢成了国家重要的钢铁基地,2500立方米高炉的建成投产,使钢铁年产量达到双400万吨的规模,年产60万吨的大H型钢厂又于去年建成投产;铜陵成了国家有色金属生产基地,1997年投产的金隆工程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电解铜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0万吨;以宁国水泥厂为核心企业的“海螺”集团,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是中国大型水泥生产基地;安庆石化
“八五”期间建成40万吨催化裂解装置和5万吨丙烯腈纶工程,后者是中国综合规模最大的化纤工程之一。
以美菱、荣事达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业崛起于江淮大地。1998年,安徽省产销电冰箱120.52万台,居全国第三位,产销家用洗衣机212.2万台,居全国第二位。安徽家电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给农业大省的安徽带来“轻工大省”的美誉。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安徽又开始了新的拼搏,集中优势兵力创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78年,安徽仅有大型企业14户,中型企业76户,到1996年就拥有大型企业196户,有19家企业发行A股、B股、H股,共募集国内外资金近140亿元。全省有数百种产品先后获省、国家、国际名牌产品称号。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 安徽专版

黄梅戏:三度辉煌
新中国的50年,是黄梅戏由稚嫩走向成熟的50年,由乡间小戏走向国内外演出大市场的50年。
解放之初,安徽省就大力扶持黄梅戏这个在乡间流传的小剧种,组建起安徽黄梅戏剧团,使这朵艺术奇葩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1954年,在华东戏曲观摩演出中,黄梅戏脱颖而出,《天仙配》和主要演员严凤英、王少舫均获大奖。随着《女附马》、《牛郎织女》等剧目的出现,黄梅戏开始异军突起,广为流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
80年代,黄梅戏再度辉煌。《红楼梦》、《遥指杏花村》、《风尘女画家》等一大批剧目的创作演出,又一次在全国范围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涌现出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枚“五朵金花”和黄新德等优秀演员。《红楼梦》获得了文华奖。
“九五”期间,安徽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黄梅戏迎来第三度辉煌。1998年被确定为“黄梅戏艺术年”,推出一大批多姿多彩的新戏和演艺精湛的新人。今年6月,《风雨丽人行》等5台优秀剧自进京演出,连演16场,场场爆满;8月,国庆献礼剧目《徽州女人》和黄梅戏交响音乐会在京演出,盛况空前。马兰、黄新德、韩再芬、吴亚玲等著名演员继续活跃在一线,李文、蒋建国、余顺、周媛媛等新人又崭露头角。(附图片)
黄梅戏《秋千架》剧照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 安徽专版

科技天地春光无限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认真贯彻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发展科技事业,壮大科技队伍,普及科技知识,改进生产技术,群众性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科技事业初步繁荣。
当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安徽省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决定。“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或破坏的科技管理和研究机构及群众科技团体相继恢复,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正式组建,国家不少职能部门来皖组建科研机构,有的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的成为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有的将所属科研机构迁入安徽,大大提高了安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居皖之中的合肥逐渐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科技、教育优势,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基地。
进入90年代,安徽的科学春天更加明媚,
“科技兴皖”战略的实施,使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崭新局面。到去年底,全省已有22个县(市、区)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13个县(市、区)完成预验收,国家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有16个。
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安徽农业如虎添翼。从50年代开始,安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相继开展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生物防治、耕作制度、杂交技术、冻精配种、三化养猪、黄牛改良、 长江幼蟹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河蟹人工放流、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蟹苗等等方面的研究,都先后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在世界上首先将离子束注入技术引进农作物育种领域,使安徽良种繁育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农业科技部门先后培育出一大批水稻、小麦新品种和甘薯、玉米、棉花、烟草新品系。50年来,安徽省育成并推广应用了4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了3到5次。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及杂交品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在技术水平及应用上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日光温室、大棚温室、玻璃温室的兴起,标志着安徽农业正向高新技术领域挺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不断升级,同样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形成。从1988年实施“火炬计划”,到1998年全省已有321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出口创汇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达11.5%。芜湖市被批准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区域”,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对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伴随着省及国家级高新技术区的发展,安徽民营科技悄然兴起,成为安徽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自1983年2月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成立,到1998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2887家,职工总数5万余人,技工贸收入逾45亿元。(附图片)
图为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 安徽专版

“大包干”推进农业大发展
21年前,被“大忽隆”闹腾得越来越穷的凤阳小岗村人,拼着性命闹改革,带头搞起“大包干”,从此告别了“红芋面,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的苦日子,也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安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到1998年,全省粮食每公顷单产平均增加到4324公斤,年人均占有量增加到435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80.16%和37%,棉、油单产及人均占有量同样大幅度增长。
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刮金板”,原来的破村落变成了新庄园,许许多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圆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解放初期,安徽农村用电、电话、交通、农业机械都是零,到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地方也没有实现“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梦想。“大包干”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党和政府积极帮助农民发展农村用电、交通、通讯和农业机械,四项建设取得日新月异的进展。
1983年,凤阳农民率先自发筹资办电,各地纷纷采取电力部门、地方政府、农民群众“三个一点”的办法大力办电。到1996年,安徽省成了全国第9个村村通电的省份,全省农户通电率由1978年的38.88%上升到1998年的96.7%。到去年底,全省已有29355个行政村通了电话,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5.6%,有80多万农户把电话线扯到了自己家里。电话沟通了大市场,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了解行情,推销产品。“公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快修路”,越来越多的农民弄懂了这个道理,把修路看成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一环。各地农村积极修建机耕路和县乡及乡村公路,截至1998年底,通汽车的行政村已达28135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2.07%。全省农业机械化也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46.58万千瓦,居全国第5位。
枯燥的数字饱含着巨大的含金量,为“大包干”铸造了一枚枚闪闪发光的金牌。然而,最早得益于“大包干”的安徽人,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1993年,从阜阳试点开始,安徽又率先开展了土地第二轮承包,“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逐步完善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市场”,深化农村改革的这一创举,使“大包干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安徽省适时提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实现“规模+特色+品牌=效益”,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目前,全省已有17.3万公顷土地转移到种田能手手里,实现了与其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目的,土地产出率普遍大幅度提高。随着富余劳力的转移,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安徽省为了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实施“扶大、扶优、扶强”工程,促进“两个转变”,到去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已达2966亿元,实现利税291.52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2.5倍、328.6倍和158.7倍,增长速度多年居全国先进行列。
(附图片)
中国最大的洗衣机生产企业——合肥荣事达集团年产300万台的现代化洗衣机生产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