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考察北京城市建设
  对近年北京城建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 新华社记者李安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本报记者王彦田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9月18日下午,在洋溢着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喜庆气氛中考察了北京市城市建设工作。江泽民对近年来北京的城市建设特别是重点建设工程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北京变化很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曾庆红随同考察。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市长刘淇的陪同下,江泽民首先乘车考察了平安大街改造工程。这条大街总长7公里,宽阔通畅。沿途点缀着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建筑,两边明清风格的建筑群红灯高悬。江泽民对北京市在加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注重保持古都风貌的做法表示赞同。在平安大街中段绿柳依依、花团锦簇的什刹海边,他下车走到正在湖边休憩的游客和市民中间,大家惊喜地围过来,争着和他握手。总书记抱过一个3岁的男孩,孩子亲热地偎着他的脸,连连问候“江爷爷好!”江泽民指着经过整治变得波光粼粼的湖面对大家说,北京变化很大,湖边有树有花,空气新鲜,是早晨锻炼的好地方。他叮嘱北京市的领导同志,这样的地方要多搞一些,向市民开放。
  改造后的北京二、三环路,高峰时平均车速已从19公里提高到50公里左右。江泽民乘坐的面包车穿过二、三环路驶上新建的东四环路,这条现代化、全封闭的道路连接着机场路、京津塘、京沈、京通高速路,有效缓解了北京外围的交通,被称为北京东部的大动脉。东四环路与长安街延伸线交汇的四惠桥气势宏伟,四通八达,如同飞龙环绕。江泽民站在桥上极目远眺,并听取了北京市道路建设的汇报。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向他介绍说,这座桥占地35公顷,桥面6万平方米,是北京最大的立交桥。建设时不但考虑了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安排了大片绿地,充分考虑了环境建设的要求。
  江泽民在考察沿途,经过新铺的前门绿地、刚刚整治改建的天安门广场、长安街和西直门立交桥时,对北京市在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也给予肯定。
  在刚刚举行开街典礼不久的王府井商业街南端,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东方广场群楼拔地而起。广场主建筑平台前,一个33米宽的椭圆形喷泉正伴着优美的乐曲声水花喷涌,与东方广场的建设者们一起迎接着江总书记的到来。江泽民询问了这里工程投资建设情况,并疾步走上高高的台阶。巨大的玻璃幕墙上映着漫天霞光,暮色初现的长安街车流如梭,华灯齐放。北京首都沉浸在喜迎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欢乐气氛中。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王刚、由喜贵、贾廷安等也陪同考察。(附图片)
  左图:江泽民考察建设中的东方广场。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从国企脱困看信心(1)

  登千山看万马奔腾
  ——辽宁省国有企业减亏增盈纪实
  本报记者 段心强 孟扬 冯奎
  开篇的话
  金秋——收获的季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在召开。此时此刻,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从国企脱困看信心》,追踪东北三省和纺织、石油石化、机械工业实现减亏、扭亏、增盈的历程,反映党中央、国务院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积极成效,报道这些地方和行业干部职工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信心。今天刊登第一篇。
  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三年脱困目标的第二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今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成效显著,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倍。全国大部分地区减亏增盈,多数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其中,国有企业比较集中、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东北三省,实现了大幅度的减亏增盈;作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突破口的纺织行业,6月当月扭亏为盈,一举摆脱了多年亏损的被动局面,有望提前一年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目标;受亚洲金融危机和走私冲击较大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扭亏为盈;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机械工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实践说明,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振奋精神,坚持改革,真抓实干,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就一定能开创新局面。
  千山脚下,辽河两岸。
  辽宁省国有企业在这片老工业基础上进行着一场历史性的决战。国企巨轮正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破浪前进。今年1至6月,实现利税44.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7.9%;亏损额24.7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9%。
  搞好国有企业是一曲十分复杂的“多重唱”,领唱的是经营者中的“一把手”
  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张国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国有企业换上好的“一把手”,便发生巨变:瓦房店轴承厂原来技术、设备落后,沉重的生产钟摆缓缓移动。王华彬出任厂长后,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发新产品,一跃成为全国轴承行业的排头兵;丹东造纸厂多年亏损,东北轻工公司总经理王峰租赁经营后,很快扭亏为盈。他们对这些经营者的素质一一剖析,提炼出三个共性:热爱自己的事业,懂得围绕市场生产经营,善于严格管理。于是,按照这些条件对全省1178家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考查,更换“一把手”862人。新的“一把手”在苦辣的咀嚼中告别了依赖,形成了具有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的独立人格,推动着企业稳步前进。
  东北制药集团一直用老机制组织生产经营,人心散了,市场丢了,连续3年亏损,企业面临倒闭。党的十五大前夕,陈钢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他在痛苦中自问:共和国的这位“功臣”难道在我们手中倒闭?他和干部、职工首先进行两个调查:一是市场需求,一是企业现状,在弄清情况后,他主持进行一系列改革:领导干部取消行政级别,改月薪为年薪,收入多少与效益挂钩;职工全员招聘,而且必须有5%从外单位聘用;对科技人员实行学位补贴,并设立科技“小特区”,少者每月补贴260元,多的补贴3500元;组建2000人的强大销售队伍,个人收入按销售额提成。改革调动了千军万马:领导干部严于自律,拼命工作;职工精选上岗,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科研环境优越,使东南飞的“孔雀”纷纷飞回。集团上下,团结得像是大大小小的“同心圆”,很快跨过前进道路上难以跨过的沟坎,人员减少40%,产量增加20%,成本降低30%,出口占56%。去年赢利1300万元,今年上半年就赢利3000多万元。
  辽宁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实践中发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仅是它盛开的花、长出的叶,竞争才是它深埋在泥土中的根。而竞争要靠不断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因此,在产品生产中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要经常调整结构。一汽对沈阳金杯汽车公司控股后,展万金从长春来到金杯担任“一把手”,面对连续3年亏损的困境,决心从实际出发,走出“金杯”自己的路。他们针对“产品太少、质量太差”的现状,按照市场需求,带领职工连续开发出四大系列汽车产品。
  新的产品系列使一汽金杯公司“柳暗花明”:人员没多,设备没增,生产和效益却直线上升——1996年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52.5%,1997年递增72.1%,1998年又递增28.6%。1996年实现利润6724万元,1997年1.25亿元,1998年2.1亿元。
  抓住科技就抓住了通往未来的绳索,而生产这“绳索”的是一百多万科技大军
  辽宁,集中了我国一批科技精英,拥有154万人的科技大军。“九五”期间,全省规划实施164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已有101项启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3%。近几年,每年都开发新产品6000多种,其产值率以12%的速度递增。客观的数字背后却是科技人员的热情创造。
  鞍钢经历了几十年拼搏,把累累果实献给祖国,自己老了:一台台陈旧的机器和古老的产品,显示着这个老企业饱经沧桑面临困境,鞍钢人从中外成功的实践中抽象出一个结论:抓住科技就抓住了通往未来的绳索。因此,面对企业的困境,他们很快作出选择和决定:技术改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出任公司总经理后,带领几千名科技人员,在平炉改转炉、热轧带钢厂、全连铸等重大改造工程中,找到了“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的新路子:建成的新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吨设备的价格由1万美元减少到1.8万元人民币。技术改造后的鞍钢,已有700多个品种、25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6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鞍钢在困境中持续前进。在机床行业面临前所未有困难的情况下,沈阳机床集团在八五、九五期间进行了建厂以来最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实现了“改革、改组、改造”三结合,促进了产品的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设备的改善。这期间他们自行开发了50多种数控机床产品。近年,公司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上升。
  位于浑河南岸的东大阿尔派软件园为老工业基地插上腾飞的翅膀。东北大学计算机专家刘积仁去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办了这个全国著名的软件园。他招聘1000多名技术人才,开发设计出一系列软件,使机械、冶金、电力、电信等十几个行业的许多重大建设实现自动化控制。他们的数字医疗设备——全身CT扫描机,由软件园设计出部件,分别由沈阳机床集团、沈飞公司生产,然后由他们几个技工安装,便成为世界一流产品,除在国内畅销外,还远销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虚拟制造”,把传统的橄榄形的生产模式变成了产品开发人员多、销售队伍大、生产操作人员少的哑铃形结构,建成了我国第一批真正的高科技产业。
  经营者的权力越大、机制搞得越活,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就越需要坚持不变
  记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抚顺特钢厂的“民主议事厅”。议事厅有108个坐席,工人轮流到这里议事,对重大事务进行表决。今年春天,一个工人提出建议:公司每年花在小轿车上的费用多达400万元,不如把小轿车收回来,发给大家交通费,然后租车用。这种意见传出去,有些干部反对。厂长把这个问题拿到“民主议事厅”,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投票表决:86票同意,10票反对,4票弃权。厂长根据职工代表的意见,收缴各种小轿车98辆,一年节省开支100多万元。参加这次民主议事的工人房立伟深有感触地说:“又一次真正尝到了当主人的滋味,肩膀上也多了几分搞好企业的责任!”
  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的主人翁精神还表现在识大体——清楚地看到企业减员增效是生存发展的需要;顾大局——在同样条件下,主动把工作岗位让给同事;挑重担——在市场上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坐标,为国家再创业。沈阳的十几万工人坚决拥护国家减员增效政策,不讲条件地离开自己工作多年的岗位;鞍山5万多工人按计划下岗,组成“万帮会社”,第二次创业;抚顺4000多下岗工人毅然告别城市,上山下乡搞第一产业。辽河油田1万多职工需要剥离出来,仅这一项就节约开支1000多万元,而且劳动效率提高30%,去年在国际油价猛跌、国内原油滞销、洪涝灾害严重三大难题困扰下,仍然赢利,上缴利、税、费27亿元。
  希望在辽宁。辽宁国有工业在中央的关怀下、在辽宁人的奋斗中,延伸着希望!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型文献图书《新中国五十年》出版
  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 朱镕基总理作序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写的大型文献图书《新中国五十年》,由中国统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该书题写书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作序,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任指导委员会主任,有关部委负责人参与指导了该书的编写。
  该书以文字描述、图片再现、统计图表直观对比的形式,描述新中国50年的巨变,展示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让人们感受祖国前进的脉搏。全书约150万字,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地区篇、资料篇四个部分。从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城乡人民生活及国际间对比等方面展示我国半个世纪的辉煌成就。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回顾50年的变迁。从教育、科技、文化和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档案、文物保护、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展现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轨迹。从人口与计划生育、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与开发、减灾与救灾等方面揭示我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这部书资料翔实,既有现实指导意义又具有历史收藏价值。(统计)


第1版(要闻)
专栏: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
  文艺晚会《大道行》在京举行
  李瑞环等和首都各界人士近千人观看晚会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 记者陈晓钟报道:今天晚上,全国政协礼堂披上节日的盛装,洋溢着欢乐昂扬的气氛。人们沉浸在大型文艺晚会《大道行》的壮美旋律中,热烈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
  李瑞环、王光英、吴阶平、何鲁丽、叶选平、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陈俊生、张思卿、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谷牧、雷洁琼、郑万通出席并观看了文艺晚会。
  “一条路从昨天走到今天,五十年风雨越走越宽……”歌舞《四海同欢》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灯光闪烁,五彩缤纷,舞台上方巨大的人民政协会徽愈加富丽庄严。晚会紧扣“爱国、民主、团结”的主题,气势雄壮、欢快。融朗诵与歌舞为一体的音舞诗《大道行》,分4部分贯穿晚会的始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人民政协团结奋斗、创造辉煌的历程。
  晚会上,短剧《协商建国》艺术地再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片断;《日出黄山》通过邓小平登黄山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走改革开放强国之路的决心和信心。这两个短剧表演精彩,主题深远,引起人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深深的回忆和敬仰。
  整场晚会始终响彻着爱国向上的主旋律。歌曲《一个中国》唱出了海峡两岸同胞期盼统一、反对分裂的共同心声;《祝福祖国》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50华诞最美好的祝愿。
  交响合唱《一条大路走得宽》引起全场的共鸣,如潮的掌声表达了观众的澎湃激情:人民政协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将以更加昂扬的时代风貌,阔步行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
  政协委员登台庆祝政协的节日,是这场晚会的重要特色。文化艺术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吴雁泽、万山红、瞿弦和、董文华、冯巩、赵忠祥、关牧村、尚长荣、刘秉义、于魁智、马玉涛、胡松华、李谷一、李维康、郁钧剑、鲍国安、王馥荔、刘敏以及其他著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表演。连任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的马季与刘伟合说了相声《数字与生活》,引起观众阵阵欢笑;郭达、郭月表演的《新任委员》,展现了政协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履行职责的风采。
  在京的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近千人观看了晚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法国参议院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钱彤)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法国参议院议长蓬斯莱率领的法国参议院代表团。
  朱镕基谈到了他1998年对法国的访问。他说,中法两国是友好国家。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交往不断。
  朱镕基说,蓬斯莱1991年就曾经以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身份访华,这次又亲自率参议院代表团来访,为促进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了不少积极有益的工作,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朱镕基指出,法国是中国在西欧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经过双方努力,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很快。他表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基础上与法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蓬斯莱高度评价了法中之间历史悠久的友谊,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表示祝贺。他说:“我这次访问了北京、上海和云南,所到之处我都深深感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蓬斯莱认为,法中两国发展经贸合作有很大潜力。法国希望加快发展和扩大与中国的互利经贸合作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中法友好小组主席陈光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中法友好小组副主席蔡方柏,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法国驻华大使毛磊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与共和国同行

  进城·下乡
  吴茂才
  我的老家在农村,离县城十多公里。过去,交通条件差,去一次县城可真不容易。
  记得一九六○年,我第一次进县城的时候,真比现在出一次国对我的影响都大、印象都深。当时我刚上小学三年级,听说第二天要进县城了,晚上高兴得竟难以入睡,好不容易熬到天蒙蒙亮,就一骨碌爬了起来,穿上妈妈新做的布底鞋上了路。走着走着,不经意抬脚一看,让我吃了一惊,原来新做的布鞋底已经磨去了好多!我心疼得不得了,干脆把鞋脱下来用手拎着,光着脚丫往前走。
  一九七五年,我当兵复员回家,被安排到当时的人民公社文化站。我勒紧腰带,省吃俭用,一年攒了八十多元钱,爱人又回她娘家借了七十元,找公社领导批条子买了一辆长征牌加重的新自行车。第二天一大早,我骑着这辆崭新的自行车到县城开会,一路上总觉车轮下生风,耳边嗖嗖作响,很觉威风。
  八十年代初,我调到县委会工作,那时县委、县政府有一辆嘎斯吉普和一辆小面包车。我跟随县领导隔三差五坐车下乡。记得有一次路过我们村,乡亲们见了啧啧称羡。
  几天前,老家的村支书进城来我家时说,现在农村不少地方也有了小轿车。如果今年我们村办企业收入好,年底也准备买辆小车好联系业务。临走,支书得意地对我说:“二哥,以后回老家办什么事,打个电话,我们来接你!”
  (作者单位:江苏赣榆县委宣传部)


第1版(要闻)
专栏:时风杯新闻摄影比赛

  千万盆鲜花装点京城。为迎接国庆50周年,北京各主要街道都布置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花坛。图为王府井北口一角。本报记者李舸摄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改革开放颂(2)

  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本报记者 潘岗 李丽辉
  在改革开放短短的2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518亿元,到1998年达到79553亿元。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位。
  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供应日益丰富,总体上改变了以往商品长期短缺的局面。
  我国12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并开始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跨越。
  这一切从何而来?来自于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来自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强国富民之路。
  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新中国诞生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仅迅速恢复了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而且完成了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制度变革。然而,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加上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经济发展有起有落,商品短缺,人民生活的改善不尽如人意。北京市百货大楼老职工何锦江回忆说:“有一段时候,买布要布票,买饼干要饼干票,买尼龙袜子要工业券。”
  “文革”十年浩劫结束后,中国大地百废待兴。王慧芹大妈是北京某街道办事处的退休干部。她说:“那会儿呀,我老伴从‘五七干校’刚回来,闺女还在外地插队。有次闺女返乡为能带上2斤水果糖,我早几个月就忙着满街坊找工业券。”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出路唯有改革。要进一步建立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
  历史不会忘记这个时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帷幕。
  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顺民心;集中精力搞建设,合民意。“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如今已住进三居室的王慧芹大妈,指着满屋子的电器、家具,动情地说。
  划时代的体制创新
  改革开放,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消除贫困,才能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然而,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是个什么样子呢?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又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划时代的体制创新。
  一批批老企业通过走向市场焕发青春。鞍钢,面对近年钢材市场的严峻形势,探索出了“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新路子,使企业由过去追求产量的粗放经营,变成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的集约化生产。目前,鞍钢有700多个品种、2.5万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60%以上达到国际水平。
  提起山东寿光农民,不少人只是知道他们是靠种菜致了富。
  殊不知,没有今天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没有每天上千万斤菜的成交量,21万菜农生产的大量蔬菜哪会销得这么便当。“在这个市场,没有卖不了的菜,也没有买不到的菜。”谈到市场对生产引导,山东省寿光市副市长王茂兴深有感触,“积极培育市场体系,健全流通网络,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5425元,居民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最令人感慨的是,中国老百姓的钱袋迅速饱满:1998年,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由1952年8.6亿元,升至53408亿元。
  事实胜于雄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
  让历史告诉未来
  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座大厦,那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就构成这座大厦的基本框架。
  人们不会忘记,1993年,当经济过热并导致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之时,国家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抑制了总需求膨胀的局面。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使中国经济回落到了适度快速和协调发展的轨道,最终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软着陆”。
  人们更不会忘记,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需求不足的困难,国家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今年以来,又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果断及时地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措施……
  不管是经济过热环境中宏观调控经验的积累,还是在市场需求不足环境中宏观调控的实践,都反映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驾驭宏观经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上具有很强的能力,同时表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党的十四大以后,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大力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我们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但有了框架还不等于大厦完工。我们今天必须像当年“从战争学习战争”一样,从改革学习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才逐步建立完善。我们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行的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才20年,从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才7年,在建立这一新体制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难以完全避免;完善这一体制更是任重道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