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社会主义是过程
  张研农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经历艰苦奋斗、艰难曲折,真正活跃起来、兴旺起来,我们从今昔、前后、内外的实际比较和切身感受中更加坚信和拥护社会主义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较之过去认识的肤浅和贫乏,现在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过程,正是这种深刻性、丰富性之一。在思想认识上,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些困惑。比如,社会主义理想光明,可现实生活为什么还有诸多不如人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可不良现象为什么还有新的滋生;社会主义本质包括共同富裕,可为什么还有收入差距拉开的现象;等等。这种种不解,很重要的就是源于没有真正树立起过程意识。
  事物即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个常识。恩格斯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中国哲学亦有生生日新的观点。所谓“生生”、“日新”,即谓宇宙是一个变化创造的过程。
  把事物看作过程,可以称得上是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存在,以过程为形式;发展,以过程而表现。旧事物的消亡需要过程;新事物的壮大需要过程。人们的计划、方案、设想,依据于过程法则;人们的信念、信心、信仰,建立于过程原理。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美好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一个个阶段的发展去积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展示,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靠一项项体制的改革去发挥;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不可能一日完成,要靠一步步全面的建设去造就。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创造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建设过程。
  不能设想,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都是不需要经过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分步骤分阶段实现的。急于求成曾使我们走了弯路、吃了大亏。也不能设想,社会主义构想和制度在建立之初或在一定阶段上,就都完完全全、不折不扣地展现出来,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或者就怀疑社会主义。正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我们党作出了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作出了通过全面改革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决策。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更是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过程的思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都是“进行式”,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在不断奋斗中胜利实现。只要我们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五十年的过程观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它展示了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总进步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总趋势。从古至今,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发展,何曾有可与之比拟的制度呢?更可以自豪的是,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积累了经验,凝聚了力量,打破了坚冰,疏通了航道,我国社会主义的航船必定乘风破浪地驶向前方。
  运用过程意识理解社会主义,我们能够更加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清醒地把握这个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同时能够更加集聚奋进的意志和力量,满怀信心又脚踏实地地做好正在做的事情。社会主义是过程,这绝不是借口和托词,也不是无所作为,听天由命。因为在过程面前,人们不是完全被动的、消极的。事物作为过程而展开,过程展开受客观规律支配,关键在认识客观规律,推动事物前进。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可以延缓过程,也可以加速过程。这是已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活生生的辩证法。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创造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沿着我们党已经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懈奋进,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更加充分、更加亮丽地展现出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以厂务公开推进企业民主管理
  赵铁锤
  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厂务公开就是近几年来在企业深化改革中,由职工群众创造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对于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和廉政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积极性,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职工群众十分关心和期盼企业的发展,迫切要求落实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但是,受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制约,一些企业管理较为封闭,厂务公开不够。近年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有些企业领导人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反而淡漠了,忽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搞少数人甚至个人说了算。还有些领导以权谋私,搞“暗室操作”,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时有发生,使得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有名无实,公有资产流失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职工情绪低落,企业效益低下。这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桎梏。厂务公开正是消除这一桎梏的良药。
  厂务公开是指企业行为和企业领导行为的公开化。厂务公开的实质是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实行更加有效的群众监督。监督的对象是企业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也集中表现为对企业领导的监督。监督和被监督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只有群众监督的积极性,而没有领导被监督的自觉性,监督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这里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领导既要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又应主动地领导群众进行监督,这种两重性决定了领导在厂务公开中的关键地位,因此也成为实行厂务公开的一个难点。实行厂务公开是企业领导干部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表现,是自我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统一。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干部一方面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大公无私,以人民公仆的姿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还要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厂务公开的组织领导。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关、企业管理部门和工会等协调推动,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厂务公开能否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力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有着很强的法定性。同时,厂务公开也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就要求制定一套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对厂务公开的原则、形式、内容、程序、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全面加以规范,并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以正式文件下发,使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防止和克服随意性,从而使厂务公开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制定了《关于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施意见》,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实施。《意见》提出了厂务公开的四项原则,即凡需职工民主参与的事项必须公开的原则,职工主人翁权利必须得到落实的原则,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制度的原则。规定了企业重大决策事项、财务预算情况、业务招待费、工程招标、设备物资的采购、劳动用工、工资奖金分配、住房分配、评先晋级、民主评议干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及其他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等13项厂务公开的内容。《意见》还对厂务公开的形式、程序等作了具体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进一步丰富了民主管理的内容,拓宽了民主管理的范围,使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更广泛地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有了制度就必须狠抓落实。如果没有监督考核,再好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建立厂务公开的监督考核机制,成立由纪检监察部门、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采用巡视检查、群众评议等形式,对是否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公开,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职工的意见是否得到妥善处理等进行监督,并把厂务公开纳入双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考核,对好的表扬奖励,差的则取消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评先资格。对有抵制行为、阻挠厂务公开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按党风廉政责任制追究责任,从而保证厂务公开制度的良性运行。实践证明,通过实行厂务公开,把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和自律行为置于职工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对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厂务公开的核心是公开,公开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但公开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厂务公开的目的是为职工广泛参与企业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引导职工从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进而更加关注自己的根本利益和政治利益,即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关注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关注民主管理和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从而调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企业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果只是为公开而公开,一公开就算了事,公开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十分注重厂务公开的实效,做到不图虚名,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搞一阵风。为此,在厂务“公开”之后,还要做大量的工作,除了检查督促职代会各项权力的落实之外,还要利用厂务发布会、民主议事会、厂务公开监督箱、提案处理、职工代表巡视质询等形式,加强信息反馈,对群众的检举和投诉进行认真处理,该纠正的及时纠正,对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合理建议认真采纳,以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学风建设论纲》评介
  王伟光
  在全党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过程中,李新泰撰著的《学风建设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三讲”教育是结合新的实际在党内进行的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三讲”教育必须坚持以讲学习为前提,始终立足于学习提高。而讲学习又必须以端正学风为前提,学风不端正,学习就搞不好,“三讲”教育也就搞不好。正如江泽民同志讲的:理论学习新高潮能不能扎扎实实地兴起来,理论武装工作能不能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党的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学风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为什么说端正学风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关键之一,怎样在“三讲”教育中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该书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重大问题都努力作了回答。
  该书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世界观,党的思想路线等七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学风的内涵。作者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学风问题,紧接着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证了为什么学风是第一重要的问题。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逻辑,从国际共运的兴衰、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社会主义的实践等方面,反复论证了学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本书所论述的这些问题,对于当前在“三讲”教育中,自觉地搞好学习,刻苦攻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都有一定的意义。
  该书还深刻阐述了端正学风与高举旗帜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关系。作者认为,只有端正学风,才能高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才能扎扎实实地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只有端正学风,才能正确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作者认为,端正学风,必须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正是讲政治的关键。我们不但要明确为什么讲政治,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怎么样讲政治。
  该书还联系实际,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坚持努力创造四种优良风气、克服四种不良风气,坚持世界观的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端正学风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和途径、措施。这些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论述,对于人们从理论高度深化对学风问题的思考,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第9版(理论)
专栏:

  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
  朱文根
  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这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条基本经验。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社会矛盾运动的方向,进而决定着时代的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推翻“三座大山”,摧毁落后的反动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一切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联系当时的实际,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个分析从根本上把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抓住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党的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我们的国家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需要,也是我们的人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遗憾的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受到种种干扰,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能够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一段弯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一决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体现了强国富民的迫切愿望。强调生产力问题,强调发展问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讲得最多的一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党坚定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终于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我们的国家就发展,社会就进步;什么时候忘记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我们的事业就要受挫折,人民就要受损失。“文化大革命”期间,错误地批判“唯生产力论”,最后使国民经济走到濒临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二十年,我们始终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取得了辉煌成就。正是基于这种正反经验的鲜明对比,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是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总之,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努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民族利益之所在,国家利益之所在,党的根本任务之所在,也是我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即将昂首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最值得认真总结的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第9版(理论)
专栏:

  着力在最佳结合上下功夫
  ——对繁荣我国出版业几个重大关系的辩证思考
  阳建国
  繁荣我国出版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繁荣出版业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出版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重大关系。
  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
  我国的出版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意识形态与产业的双重属性。从出版产品的性质和功能来看,不论是报刊、书籍,还是音像、电子出版物,它们所刊载的内容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是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具体反映,是精神产品,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审视,出版业所生产的产品虽然含有教化功能,但归根到底是商品。它的运作方式仍是经济行为。从市场角度看,出版业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出版业再也不能沿袭过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运作了。亿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版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国际出版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来临,市场经济总体框架的确立,要求我们从内容到形式、从管理方式到管理程序都把出版业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产业部门来运作。因而,重视出版业的产业属性,探索产业发展的道路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出版业的双重属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我国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既相矛盾又相统一。其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它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服务。绝不允许不问政治导向,什么赚钱就出版什么。而作为一种产业,出版业又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现实。因此,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别,确实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一面。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又存在着相统一的一面:首先,其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矛盾冲突是可以调控的。关键在于依法加强经营管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我国出版产业所遵循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别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规律,其意识形态属性又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二者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统一起来。从实践效果来看,国家对出版业的政策也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再次,我国出版业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出版业只有充分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才能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得以较快发展;只有具备了一定产业规模,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事实正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我国的出版业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初具产业规模;而出版业的迅速发展,也给出版物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其有了牢固的根基。
  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
  出版业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决定了出版业生产经营必须接受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
  从意识形态属性角度看,出版业是社会功能十分重要的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社会教化和舆论导向功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影响巨大而深远,在社会转型时期尤为显著。因此,党和国家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出版业实施政策导向,使其确实起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从产业属性角度看,各类出版物是商品,是商品就必须进入市场,实现其价值和效益;而已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绝大多数出版单位,作为经济实体,也必须接受市场导向,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对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对出版业生产经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才能增强出版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出版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不但客观存在,而且既相矛盾,又相统一。所谓矛盾,是指这两种导向不协调甚至对立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依据政策导向,出版业不断生产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出版物,并通过这些出版物使广大读者逐步形成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某些读者因政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较低,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合拍甚至相悖的阅读需求,这些虽然不是主流,但客观存在,而且反映在出版市场导向中。如果单凭市场导向,一味满足这部分读者的阅读需求,势必会违背政策导向,给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造成严重危害。所谓统一,主要是指通过调控,这两种导向可以在满足亿万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向上的各类精神文化需要这一最终目的上协调一致起来,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前所未有的丰富精神食粮。因此,在处理出版业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这两者关系时,必须全面辩证地把握,不可偏废。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两种导向的客观存在。其次,既要坚持政策导向,又要坚持市场导向,就是说,一方面出版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主题和时代精神方面弘扬主旋律;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市场法则,增强市场意识,努力使我们的出版物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实际需要,在题材和表现形式方面提倡多样化。最后,在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的结合点上下功夫。这里的关键在于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管理是基础,繁荣是目的,以管理促繁荣,以繁荣强管理。加强管理就是要加强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依法管理,使出版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促进繁荣就是要坚持市场导向,使出版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不断发展壮大。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不仅决定了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必须接受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还决定了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这是出版产业明显不同于其他经济产业之处。
  出版业作为产业,同样要追求经济效益,在这方面与其他经济产业并无不同。但出版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它主要是通过健康有益的精神创造,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和积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党和国家对出版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出版业本身应尽的天职。因此,判断出版单位生产经营的好坏,不仅要看它实现经济效益多少,同时更要看它实现社会效益的大小。社会效益决定我国出版业的性质和方向,经济效益为繁荣我国出版业,实现其社会效益提供物质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出版单位生产经营的目标。然而,要保证两个效益的顺利实现,还必须从这样几个方面辩证认识和妥善处理两个效益之间的关系:
  摆正位置,使经济效益自觉服从社会效益。在出版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一对矛盾关系中,社会效益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有些精神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能不大甚至是负的,但它们在学术、文化或艺术上的创新价值或积累价值却难以估计,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很大;相反,一些迎合某种庸俗甚至低级趣味的出版物,却有一定的读者面,并可因此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出版业只是“一切向钱看”,而无视社会效益,不仅会压制有一定文化、学术、艺术价值的好出版物问世,而且会直接推动那些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害的出版物出笼。为此,我们在出版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社会效益。
  夯实基础,在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追求经济效益。强调社会效益,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不要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作为产业,已经摆脱了对计划财政的依赖,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路,出版产业的经济效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如果出版产业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出版业的生产就失去经济和物质基础,其社会效益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应该肯定,出版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产业繁荣壮大的重要途径。
  抓好结合,力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统一的。这个条件就是要抓好结合,即抓好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有机结合,从这两种导向的结合点上去策划出版选题,组织出版生产,开发占领市场,把那些既符合党和国家政策导向,反映时代精神,又能满足多层次、宽领域读者精神文化需要,形式、品种和内容丰富多彩的精品出版物、特色出版物、双效出版物、常销出版物及时地推向市场,实现双效的统一。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处理出版业的意识形态与产业双重属性,政策与市场两种导向,社会与经济两种效益的关系,对繁荣壮大我国的出版产业意义重大。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相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相统一的一面,着力在最佳结合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和实施得力的举措,使我国的出版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繁荣壮大,进而由出版大国顺利地迈入出版强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