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普利总理欢宴江主席
  本报克赖斯特彻奇9月14日电 记者赵章云报道:专程从首都惠灵顿陪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到克赖斯特彻奇访问的新西兰总理珍妮·希普利今晚在此间为江泽民主席访新举行欢迎宴会。
  今晚7时30分,江主席一行在新西兰老年公民部长戴维·卡特陪同下抵达贵宾楼饭店。希普利总理和她的丈夫陪同江泽民主席和夫人王冶坪一起步入宴会厅。乐队演奏新中两国国歌。希普利总理和江泽民主席在宴会上先后致辞,共祝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希普利说,江泽民主席对新西兰的访问是新中两国关系中一个崭新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希普利在讲话中回顾了新中两国交往的历史。她说,有一位新西兰人曾为新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就是坎特伯雷人民的儿子——路易·艾黎。路易·艾黎至今还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如果他能够看到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他的故乡,他将会十分高兴。
  希普利说,新中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新西兰坚持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新中两国有信心尊重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坦率交换意见,推进彼此间的合作。
  她说,新西兰希望同那些对新西兰意义重大的国家建立紧密联系,而中国正是这些国家中尤其重要的一个。她说,克赖斯特彻奇和坎特伯雷省是新中关系新导向的代表。坎特伯雷人民积极倡导与中国建立新型的、日益深入的联系。
  江泽民主席在致辞中说,中新两国虽然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本世纪20年代,新西兰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就到了中国,并在中国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新友好的象征,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江泽民说,新西兰所处的南太平洋区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南太各国加快经济开发,加强相互合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南太论坛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扩大。作为南太区域的重要国家,新西兰对本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新西兰多年来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江泽民说,中国一向重视发展同南太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这种关系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面对新的世纪,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双方关系的重要性,积极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我们应该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再接再厉挖掘潜力,继续扩展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看待和处理彼此间的差异与分歧,推动双方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我相信,只要双方高瞻远瞩,共同努力,我们的友好合作关系就一定能够在21世纪取得新的发展。
  江泽民说,中国和新西兰虽然国情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异,但我们两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我们两国都在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在积极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两国都希望亚太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希望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他说,我们两国经济各具优势,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重视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新西兰在这些领域的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中国的市场,对新西兰盛产的羊毛、木材、纸浆和奶制品有着长期的需求。中新两国进一步扩大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前景。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等中方陪同人员出席了晚宴。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江主席做客农家
  本报记者 赵章云
  14日下午,初春的克赖斯特彻奇郊外,天空湛蓝,大地嫩绿,羊群在草地上觅食。一列车队正驶向西南郊30公里外的诺尔斯区。这是一列不寻常的车队: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新西兰总理希普利的陪同下,来到牧羊农户彼得·伯内特家参观访问。
  这是一幢木结构的别墅式4居室平房,掩映在绿树之间。江主席的车队抵达时,伯内特全家都在门口迎候。江主席来到门口,与伯内特一家握手问好。好一个温馨的农家,布置得整洁有序,到处都是花木,屋里还有一架钢琴,屋外有一个网球场。伯内特全家大小热情地招待江主席和夫人,请他们喝茶,喝饮料,还请他们品尝当地的巧克力和蛋糕。江主席像回到了自己家中一样,轻松愉快地同伯内特一家聊起了家常。
  用完茶点,江主席同伯内特一家步出户外,来到花园嫩绿的草地上。伯内特3岁的侄孙女埃玛拉着江主席的手直往前走,原来她要邀请江主席一起喂她那只可爱的小羊羔。他俩一老一小,先后拿起奶瓶,喂那只“咩咩”直叫的小羊羔。草青树绿,羊欢人笑,草地上顿时呈现一派乐融融的景象。随行记者问江主席面对如此的田园生活有何感受时,江主席连声说,“感觉很好”,并吟诵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给羊喂完奶,江主席一行又在希普利总理陪同下,来到一顶临时搭成的帐篷内,观看牧羊犬表演。伯内特不愧为一个驯犬牧羊的能手,他几声口哨,就能让牧羊犬驱赶羊群前进、后退、入栏、出栏,完全可以顶替一个牧人的作用。江主席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表演,不时地鼓掌欢笑。
  最后,江主席来到剪羊毛房。在这里,伯内特父子表演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剪羊毛。先是他的儿子用电动羊毛剪剪羊毛。他一手提羊,一手推剪,不到10分钟,一只大绵羊的毛几乎全部脱下来了。这时,伯内特请江主席试试剪羊毛。江主席登上剪羊毛台,在伯内特父子的帮助下,学着为大家演示剪羊毛。
  51岁的伯内特开始表演他的绝招——用传统的剪羊毛刀剪羊毛。他一手拿着旧式剪羊毛刀,一手提起一只驯服的纯种羊,只见他手起刀动,不到10分钟,就给绵羊脱了一层“毛衣”。江主席连连称赞道:“了不起!好技术!技艺高超。”
  此时,希普利总理带着满意的笑容,拿着一把刚剪下的羊毛向江主席介绍新西兰羊毛的质量。两位领导人笑谈羊毛的场景,让在场的中新两国官员惊喜不已。中国是新西兰羊毛最大的买主。在国务繁忙之中,江主席到卖主家实地考察,学习和借鉴新西兰发展农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货源。而同样忙于国务活动的新西兰总理,也不失时机地向江主席介绍羊毛的质量,以推进新中两国的经贸关系和互利合作。(本报克赖斯特彻奇9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亲近中国
  ——巴黎中国文化周回眸
  本报驻法国记者 果永毅
  “中国文化离我们不再遥远”,“我们和中国更亲近了”。“’99巴黎·中国文化周”临近结束的时候,不少参观者向中国参展人员表达了这样的感受。的确,历时12天的中国文化周成功地向法国和世界观众展示了辉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从而缩短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心理距离。
  积极主动地走出国门,与世界沟通,全方位地介绍中国,是举办“中国文化周”的宗旨。组委会主席赵启正作的主题演讲——《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用事实和数字勾勒出本世纪中国百年风云和新中国50年足迹。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高级官员激动地表示:“我曾经在这里工作多年,在这个大厅里,听过不少名人的演讲,其中有诺贝尔奖得主,有许多政界要人,像今天这样座无虚席,掌声经久不息的场面是不多见的。”另一场主题论坛《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向世界勾勒出下世纪初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轨迹,同样引起极大反响。法国观众及其他欧洲国家的观众对中国文化表现出的热情令人感动。据法方专门机构统计,正式开展以来,日均参观人数在万人上下,不少人看了不止一遍。《辉煌的中国青铜时代》、《中国古代城市的整体设计观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和《京剧艺术的美学特征》三个文化讲座,场场座无虚席,提问十分踊跃。“中国编钟音乐会”、“中国民族舞蹈表演”和“中华服饰文化展演”三场演出更是场场爆满。
  这次中国文化周活动,是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合作主办的,同时,又得到法国主流媒体的支持与合作。这是探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从文化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到整个活动结束,组委会始终注意与法国主流媒体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法国主要电视台、电台及报刊均十分关注中国文化周,并给予充分报道。
  在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展台前,彝族干部沙玛·加甲现身说法,他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直接受汉、彝两种语言的教育。不少法国参观者对此很感兴趣,他们说,法国也有布列塔尼人和科西嘉人等少数民族,但至今没有像中国那样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形成一套完备的双语教学体系。剪纸、根雕、风筝、农民画,正是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让法国观众具体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为扶持大众艺术而作出的不懈努力。自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21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上列世界第四。照片展示出这些遗产都受到了妥善保护。很多观众认真阅读说明,仔细端详照片,露出欣慰的笑容。面对“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6000米深水下机器人”等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许多人感叹新中国50年的飞速发展。
  观众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中国文化周。很多法国朋友表示,这样的活动应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以不断地帮助法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
  (本报巴黎9月1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新西兰总理希普利在惠灵顿新西兰总督府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