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满怀信心迎接西部大开发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白恩培 青海省人民政府代省长 赵乐际
  青海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新中国成立50年来,青海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昔日贫穷落后的青海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比1949年增长41倍;财政收入比1951年增长590倍;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374倍。截至1998年,基本建设累计投资505亿元,先后建成了龙羊峡水电站、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三项工程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地方优势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体系。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加强公路、铁路、航空和邮电通讯建设,形成了遍布全省城乡、沟通全国各地的交通通讯网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6元,比1957年增长17倍;农牧区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119.5万人下降到1998年的32.9万人,70%以上的牧民实现了定居放牧。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目前,全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团结一心致力于开创青海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祖国西北省份的青海,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跨世纪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青海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充满信心。我们决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放到“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调整结构创特色”上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力争下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使青海以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屋脊。
  青海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实现跨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资源开发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黄河上游水电资源、柴达木盆地盐湖、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遍布全省的有色金属、非金属和青藏高原特有动植物资源的开发,逐步建立和发展具有鲜明青海高原特色的区域经济。
  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加快治理和改善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青海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已经制定了《青海省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确定在黄河、长江源头地区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草地改良、鼠虫害防治和退化草场综合治理,逐步恢复草地植被;在龙羊峡库区、环青海湖地区及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地区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等措施,增加沙区植被,控制沙化面积;在东部干旱山区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大力实施雨水集流和节水灌溉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逐步根治水土流失;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建设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争取到2010年基本遏制住源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到下世纪中叶,使全省宜林宜草荒地基本做到有林有草,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整治,大部分地区农业、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长江、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区,世居的少数民族群众大都信仰宗教。在青海,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既是50年来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自觉地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依法加强对各类寺院的管理,高度警惕和坚决打击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切实维护全省的社会政治稳定。
  大力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加速科技教育发展,是振兴青海经济的百年大计。面临跨世纪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要继续花大气力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民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度重视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的力度,加快科技兴农、兴牧进程。围绕资源开发、发展优势产业等重点,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青海跨世纪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扎根高原、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高原精神,增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同心协力开创青海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公路连接甘川藏新
  青海省交通厅厅长 桑杰
  解放前,青海省勉强可通车的公路只有472公里,交通的闭塞使幅员辽阔的青海长期处于和外界隔绝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的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50年来,在国家“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指引下,青海省贯彻“民工建勤”、“民办公助”、“以工代赈”和藏区公路扶贫政策,使全省干线公路和地方道路协调发展。青藏、青新、青康等一批国道干线公路改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藏区6州实现了州州通油路的目标。同时,还新建改建了大量的县乡公路,全省442个乡镇有434个通了公路,大大提高了公路的通达广度,公路的质量也得到了普遍提高。截至199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7936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省会西宁为中心、5条国道为骨架、23条省道为分支、330多条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辐射全省城乡牧区的公路交通网。今年,亚洲海拔最高的大坂山隧道已竣工通车,丹拉公路、西宁至兰州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50年公路交通的发展,对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四通八达的青海公路已连结四川、新疆、甘肃、西藏4个省、区的国道主干线,发达的交通将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青海带入21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卫生事业
  突飞猛进
  青海省卫生厅厅长 陈资全
  1949年前,青海全省只有公立及教会设立的医疗机构9处、私立诊所19处、病床100余张,广大农牧区缺医少药,疫病猖獗。新中国建立50年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坚持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和中藏医药三大战略重点,初步形成了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63个,医院病床16432张,平均每千人拥有3.27张病床;卫生专业人员2115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4.21人。实现了县县有综合性医院,农业区有中医院,牧业区有藏医院,村村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站和防疫站“三项”建设进展顺利,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断巩固;预防保健成绩突出,如今已消灭了天花、黑热病、钩虫病,实现了省、县、乡为单位普及儿童计划免疫三个85%的目标。1994年以来,79%的县、市的布病、包虫病、大骨节等地方病都基本得到控制。一批学科带头人和跨世纪医学人才脱颖而出;对外医学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完成与世界各国和各类组织合作项目20多个,得到援助及项目贷款2025万美元。如今,全省人均寿命由解放初的35岁提高到65.6岁。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
  新中国成立前的青海,党的基层组织是一片空白,全省既没有党组织,也没有党员。从1950年2月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起,到1998年底,全省共有党员26万多名,基层党委1207个,党总支714个,党支部14977个。每年党员培训面达到90%以上,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现在,全省一类村党支部上升到59%,三类村党支部下降到3%,农村牧区基层党支部成为带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核心。50年来,全省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不断涌现出像环保卫士索南达杰,谢绝国外高薪、来开发柴达木油田的秦文贵,扎根山乡40年、为山区教育作奉献的刘让贤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关系到全省发展与稳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50年来,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到1998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由解放初的8.8%上升到28.2%。在省级、厅局级、县处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到同级干部总数的48.9%、32.9%和31.6%。目前,全省各地各民族干部团结共事的局面已经形成。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古城托起新的太阳
  ——西宁市五十年发展变化扫描
  中共西宁市委宣传部
  五十年沧桑,五十年巨变。西宁,这座青藏高原东部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宽阔坦直的“黄金”通道,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园林绿地,勾勒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西宁正在成为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大棋盘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宁解放五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西宁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改革开放,励精图治,把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贫困破败小城,逐步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高原中心城市,在西宁的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九九八年,西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十点零五,首次超过了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长速度,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七点九一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三点一四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一九九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五点八八倍,粮食总产量增长二点九五倍,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四点六三倍,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十七点二四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十六点六三倍。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生产体系逐步扩大。一九九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一九九○年不变价)增长六百八十七点九倍,工业企业数增长八十六倍,形成了以电力、冶金、机械、皮革、纺织等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内外贸易稳步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兴旺。一九九八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五百一十四点九九倍,各类商业网点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七十五点一一倍,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省总额的百分之八十,比一九八○年增长十六点二二倍。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明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铁路、公路、民航事业发展较快,现与全国城市相连。邮电业务总量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五十八点四四倍,电话普及率达十三点八九部/百人。一九九八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三十三点五二倍,比一九五○年增长五百倍。市区铺设道路及其面积分别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百分之九十四点三四和百分之九十四点八五。城区园林绿地面积比一九八八年增长十二点四八倍,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十六点一四。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一九九八年,西宁地区有独立和非独立科研机构四十六个,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比一九四九年增加四十个。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一九九八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一九七八年增长十六点六三倍。数字是枯燥的,但就是这些闪烁着西宁人智慧、凝结着西宁人勤奋的数字,记录了西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回眸过去,古城托起新的太阳。
  展望未来,西宁高歌迈向新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水电开发大西北腾飞的优势
  青海省电力局局长 史天锡
  青海省水力资源得天独厚,可供开发的大中型水电资源为2100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和西北地区的5.3%和45%。尤其是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至寺沟峡河段,被专家们公认为我国水电资源中的“富矿”,规划电站共13座,装机容量为1102万千瓦。青海还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可利用。
  然而,解放前的青海,能源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青海电力工业十分薄弱。新中国建立50年来,青海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青海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截至目前,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324.1万千瓦,年发电量100.9亿千瓦时,已建成330千伏输电线路981公里,330千伏变电所4座,变电容量382万千伏安,城镇居民用电率和农牧区通电率分别达到100%、97.62%。青海电力形成了以龙羊峡水电厂为主力厂,以330千伏网络为主网架的青海电网,并与西北大区电网联网并列运行,使青海电力工业一跃跨入“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的行列。巨大的电能不仅为青海省工农牧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而且电能为青海这个昔日封闭、落后、遥远的地方带来了现代文明,带来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办好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行长 张永革
  20多年来,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中心,不断加大农牧业信贷投入,有力地支持了全省农牧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成就。
  一是大力支持农牧业生产,夺取农牧业丰收。在实施把资源大省建成经济强省的过程中,青海各级农业银行始终把信贷扶持的重点放在支持农牧业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支持牧区草原“四配套”建设和抗灾保畜基地建设上。如今全省牧区6州的40多万牧民实现了定居,1.6亿亩草原得到了改造和改良,30多万亩农田实现了“坡改梯”,农用水利设施不断加强。
  二是积极支持“菜篮子”项目建设。到今年6月底,已累计投入“菜篮子”项目建设的贷款4.6亿元,支持建成了一大批养殖业、种植业基地,建成了一批肉、禽、蛋、奶、鱼、蔬菜等生产基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高原人民吃菜难的问题。
  三是积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多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银行发放农牧业贷款22.2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类资源开发。
  四是加强信贷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近5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银行坚持扶贫到户的方针,到今年6月底,已累计发放扶贫专项贷款7.4亿元,使全省14个贫困县的119.5万贫困人口中有86.6万多农牧民摆脱了贫困。去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26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强化生态建设
  青海省海东地委、行署
  海东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油、菜、肉、禽生产基地。全区农用耕地470万亩,占全省的54.3%;农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43.78%。
  改革开放以来,海东各族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为改革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2708项外援项目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1998年底,4278.27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治理面达29.58%,其中坡改梯面积达189.8万亩,造林154.24万亩,农田林网4822.8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8.9%。农业生态建设的效益充分显示出来。199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1990年增长17.43%,年均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14.86%。
  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战略决策,更加激发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改土治水,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海东地区近几年来狠抓了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的调整,农牧业收入逐年增加。同时,狠抓了黄河上游生态县建设工程和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牧、封山育林育草,推动了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蓬勃发展。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压题照片:西宁市西门口大街一角。
  晃生林摄
  右上图为青海湖鸟岛。王精业摄
  本版由本报青海记者站组稿
  图表数据由青海省统计局提供刘小青绘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向工业大省迈进
  本报记者 马应珊
  青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资源大省。这里有五大牧区之一的5亿亩高原草场,有以“聚宝盆”著称的柴达木盆地,有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水系的源头。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中药材资源、冶金矿产品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无法细数的稀有元素,构成了美不胜收的资源宝库。青海在实施“开发资源、治穷致富、科教兴省”的发展战略中,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农牧民增加收入为主体来总缆全省工作全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开发资源、工业立省、向工业大省前进的征程中,青海立足本省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从而使这个长期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省份,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和跨越。如今工业总产值达农牧业总产值的3倍以上,形成了以资源工业为主体经济的新格局。
  50年的风雨兼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奋斗,目前在青海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年产钾肥30多万吨,从而扭转和缓解了中国钾肥全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在柴达木盆地建成了年产250多万吨的石油基地。在格尔木市建成年产100万吨的炼油厂。三条总长达600多公里的天然气输送地下管道,将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运到了格尔木市和甘肃省的旅游名城敦煌市。在黄河流域建成了龙羊峡、李家峡等30多座大、中、小型水电站,使全省每年的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在湟水流域建成了20多家硅铁生产企业,年产硅铁达16万吨。还建成了设计年产能力达百万吨的青海铝厂。在西宁市和农牧区各州县建成了青海明胶、三绒集团、上新庄藏毯厂等60多家畜产品加工企业。金诃藏药集团、三普药业等一批中药材加工的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产品销往国外。青海的特色经济已发展成强势经济,青海这个资源大省开始迈上工业大省的征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