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继续大力推广普通话
  本报评论员
  经国务院批准,自去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9月12日至18日的一周内,将开展一系列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
  推广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任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推广普通话工作走过50年历程,成效显著。它使我国人民的语言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语言障碍得到有效克服。它对促进社会交往,加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繁荣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普及全国通用的语言,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从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出发,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使普通话的影响日益扩大,使用的人数日益增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需求,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推广普通话的力度。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第一次把推广普通话列入国家根本大法,从法律上确定了普通话“全国通用”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20年,普通话的推广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重要发展:扩展了推广的范围,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完善了分类指导,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和水平测试等工作措施。就全国范围而言,近20年来,全社会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推广普通话走过的历程,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以有力的政府行为组织领导推广普通话工作。其次是实行了积极而稳妥的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包括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三是坚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推动。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跨世纪的宏伟蓝图,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广普通话工作必须与这一宏伟目标相适应,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下世纪中叶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国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
  从全国范围看,我们目前推广普通话的成绩还不能满足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世纪给推广普通话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条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有统一的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中文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语言规范化作为基础工程,人机对话等高科技的实现也需要普及全国通用语言;培养数以亿计的专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重点是提高素质,而语言能力则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随着教育的普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广普通话工作完全有条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全社会都应当关心、支持推广普通话工作,为普通话在我国的全面普及而共同努力。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站起来的感觉
  张振亭
  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不能匍匐爬行,更不能跪着求生。只有站起来,昂首挺胸地站起来,才能感受到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才能发挥创造力。
  然而,近代中国人产生站起来的感觉,还是近五十年的事情。毛泽东主席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上下五千年顶天立地站在世界上,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落伍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瓜分和凌辱。一个国家,在一百年中,与西方列强签订近千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可谓古今中外罕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和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是将中国人踩在脚下、踩入地下的铁证。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满身疮痍的中国人是无力站起,无权站直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华民族才重新昂起头来,获得了新生。
  解放后的五十年,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十年,也是中国人民尽享站起来的崇高和尊严的五十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当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氢弹爆出蘑菇云,当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天遨游,当年轻的共和国子弟兵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全副现代化武装的美国军队,当联合国不能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日益强大恢复我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当我们的经济总量从不计名次到跃居世界第七位,当亚洲金融风暴肆虐致使许多国家货币贬值而人民币却一路坚挺,当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被国际舆论称作“负责任的大国”,“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我们真正感到了站起来的尊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我们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能够昂首阔步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开拓自己的美好前程了。
  回顾站起来的历史,在自豪和欣慰之余,值得深思和记取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就是邓小平同志那句名言,“落后就要挨打”。这包括两方面的意思:落后就无法站立起来;站起来后如果不奋起直追,仍然会因落后再次倒下。世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历史,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记住当今世界还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在横行,记住我们的民族站立起来的历史还刚刚五十年,改革开放也才二十年的时间,中国还是少年的中国。我们国家底子太薄,即使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比起发达国家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恰恰因为还是少年中国,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急起直追,我们就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4版(要闻)
专栏:

  “迈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市场高层论坛”举办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程国慧报道:昨天,在由人民日报社市场报和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举办的“迈向21世纪中国市场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指出,世纪之交,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把握发展机遇,适应和开拓未来市场,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
  与会者认为,影响我国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重大因素有市场化程度和国企改革的走势、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状况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等。而农村市场城市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商品市场知识化、交易手段网络化,将是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上半叶我国市场发展总的趋势。这就需要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金融市场的创新,需要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等。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计委、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张虎生、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出席了会议。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拉开序幕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王向东报道:今天上午9时,随着设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世都百货门前的东城区推广普通话大型宣传活动的开始,以“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拉开了序幕。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开始,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全国各主要城市将举办座谈会、学术研讨会、普通话大赛、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和街头咨询等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还将播出系列专题片《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普通话》。在北京东城区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现场,国家语委的有关领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播音员、演员等回答了过往行人提出的如何学好普通话的有关问题。
  据了解,我国已确定在2010年以前全国初步普及普通话,下世纪中叶全国普及普通话的跨世纪奋斗目标。


第4版(要闻)
专栏: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报道

  杭州:优美环境与历史文化交融
  井冈山: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同辉
  本报杭州9月12日电 记者袁亚平报道:“绿色街巷”、“绿苑小区”、“绿美庭院”、“绿洁楼道”、“绿色之家”,这是天水街道的“五绿”文明社区;桂花路、樱花路、香樟路,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花香,这是凯旋街道双菱小区的“闻香识路”……人们生活在杭州这座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城市里,时时感受到“天堂”新形象的魅力。
  杭州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任务,使杭州具有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使人们有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文明感。今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倡导下,建立了“12345,有事找政府”的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和处理网络,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杭州市委专门提出了《关于杭州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意见》,要把杭州建设成为一个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优良文化风尚、丰富文化生活、先进文化设施、发达文化产业的文化名城。市里划定了四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五个文化旅游保护区、五个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并规划建设南宋太庙和皇城遗址公园,重建雷峰塔、鼓楼。清代大学者俞樾的“孤山第一楼”已重修开放,胡雪岩故居、夏衍故居、林风眠故居等也将修复。清末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间杭州商业的象征清河坊,已被抢救下来,规划形成一个能够展示杭州历史风貌的传统街区。坐落在吴山景区的杭州历史博物馆将动工,使全市的各类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多达26座。
  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活动方兴未艾。“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百鱼争跃、百手争巧”,拱墅区长征社区开展“四百”家庭文化系列活动,居民家家户户或养花、养鸟、养金鱼,或做手工艺品。西溪街道党校社区有健身舞队、歌咏队、娃娃京剧队等七个文艺团体,纷纷登场;居民区还经常举办电脑培训班、书画班、写作班、英语口语班、动植物科技讲座等。
  “财富可以包装城市的外表,但更重要的是市民的思想境界要有质的飞跃,并要身体力行地实践文明言行。”从小在杭州长大的市民陆纯珍的公益广告征集信,表达了对美丽家园的祝愿。横河煤气供应站最近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站里有“三帮七备”的服务措施:帮助抬瓶、换瓶、捆瓶;备有毛巾、脸盆、绳子、开水、雨具、药箱、打气筒,还设立了“特殊档案”,长年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老红军、残疾人免费送气。
  在杭州,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全市481个社区全部参与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涌现出60多万户五好文明家庭。下城区的党员服务队、邻里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人员达到2.5万余人。
  本报南昌9月12日电 记者余清楚报道:今天的井冈山青山耸翠,游人如织。“井冈山山好,水好,环境好,人更好!”这是来过井冈山的游客的共同感受。
  在实践中,这个市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格局:“一条红线”,即以井冈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的优势,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三项建设”,即开展军民共建、宅区共建、城乡共建活动,形成以拥军爱民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主体框架。
  井冈山市用“三大工程”支撑起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厦:即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文明单位、文明片区、文明市场的“细胞工程”;文明城市建设的“肌体工程”。在井冈山,文明市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逐年增加。该市积极推进以创“四优”(即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为内容,以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为重点,以单位片区为阵地,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明建设活动,实施“依法治市、科技立市”,大抓市容市貌的整治和建设。
  井冈山市在战争年代英雄辈出,如今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又涌现一批先进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离休老干部毛秉华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义务为游客作革命传统报告2500多场,听众达60万人次。78岁的农民李彧举全家之力,出资数万元,办起文化书舍,书舍有5个活动室、各类书报2100多册,免费为农民开放10年之久,在当地传为佳话。还有受到公安部表彰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沈麒同志等。
  井冈山市着力实现城市的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近年来,投入资金4亿多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投入创建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亿元,使城市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井冈山素有“绿色明珠”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0.6%,去年又投资120万元对挹翠湖进行改造;对城区主要人行道全部铺设彩色道板砖;对临街违章建筑坚决拆除,让出土地绿化、美化;街道两旁种上常青树或花卉,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城区、景区道路硬化率达10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8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54平方米,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和“江西省园林城市”称号,被中外游客称为公园式山城。


第4版(要闻)
专栏:

  ’99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节开幕
  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同日举行
  本报西安9月12日电 记者孟西安、郑少忠报道:今天,一场精彩的仿古迎宾仪式拉开了’99中国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节的帷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参加了今天的开幕式。
  同日,’99中国西安投资与贸易洽谈会也在古城举行。此次投资与贸易洽谈会设有1个序厅和11个展团,近500个摊位,集中展示了西安的科技、商贸、旅游、加工工业等优势,展示新中国成立50周年来西安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西安在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开拓进取的新形象。另外,还有14个省、市和陕西省3个地市也组团参展。会场里摊位林立,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第4版(要闻)
专栏:

  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
  民进农工民主党等举行文艺演出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今天,民进文艺界会员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演出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民进中央名誉主席雷洁琼及王汉斌等同志观看了演出。
  演出节目精品荟萃,既有中外名曲,又有会员佳作;既有欢歌清唱,也有丝竹管弦,会场始终充满欢乐愉快的热烈气氛。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中国农工民主党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文艺演出今天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观看了演出。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喜迎澳门回归、欢度教师节,民盟北京市委昨天在京举行文艺演出。2000多名民盟盟员欢聚一堂,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范圣琦、姜家锵、王蓉蓉等文艺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第4版(要闻)
专栏:

  辉煌的50年(图片新闻)
  黑龙江绥芬河市与俄罗斯陆路相连,如今店铺林立,人流如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边境贸易红红火火,去年,接待俄罗斯游客达18万人次,销售商品总值超过60亿元人民币。绥芬河火车站也有了很大发展,每年都有百万吨货物在此装运。上图:繁忙的绥芬河火车站。右图:50年代的绥芬河火车站只是一个偏远小站(资料照片)。卢传友 孙伟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