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一往情深几十年
  ——记法国南锡法中友协“三剑客”
  马为民
  不久前同南锡法中友协的三位朋友见面时,我称他们是友协的“三支柱”,他们笑纳了这个称号。现在想,如果改称“三剑客”,岂不更富传奇性?况且,他们从事法中友好的故事,本来就有几分传奇色彩。
  南锡友协是法中地方友协中相当活跃的一个,这跟它的“三剑客”分不开。这三位朋友是,友协主席德尼兹及其丈夫让—皮埃尔·杜布瓦和让—保尔·梅兹先生。
  梅兹1961年读高中时,就向往新中国。当时中法尚未建交,他设法同我驻瑞士大使馆建立了联系,大使馆寄给他的一期中国新闻稿(1961年8月30日),他还珍藏着,高兴地拿出来给我看。1968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创建当地友协,移居南锡附近后,开始同杜布瓦夫妇一道推动南锡地区对中国的友好活动。他深情地回忆说,70年代初,他还没有汽车,常常背上几盘中国影片,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放映。如今满头银发的梅兹笑着说,当时年轻,现在不行了。
  一天晚上,杜布瓦夫妇和梅兹跟我从头谈起了他们的友协。德尼兹说:“我们对中国产生兴趣是1973年,刚读大学一年级。那时的大学生对政治感兴趣,跟现在的不一样。如今的大学生是好好读书,日后找份好工作,非常个人主义。当然,我们也是个人主义者,不过更加理想主义。我们关心世界大事,很想对中国在其中占有重要分量的1968年风暴有所继承,很想提出些不同的东西,所以对中国的一切感兴趣。”杜布瓦补充说,当时友协是非常政治化的。
  不久,中国“文革”结束、“四人帮”垮台,南锡友协同全国的友协一样遇到了困难,有些人走开了。然而此时,中国开始发展旅游业,随后实行改革开放,于是他们把组织去中国旅游当成了主要活动。他们说,到其他国家旅游的,回来后不怎么谈论,而去过中国的人,常常为中国的风物和中国人的好客而兴奋不已,总觉得有许多要说的,想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即使思想属于右翼的人也说,中国确实有许多非常美好的东西。这样,协会又进来新成员。大家交流见闻,抒发感受,并无政治性判断。
  80年代初,南锡来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这是对友协的另一个推动,许多人因此而参加了友协,因为到这里可以接触中国学生,可以建立个人友谊。大家一块郊游、滑雪,组织晚间聚会,还有的人把他们拉到家里度周末。这样,同中国的友谊在具体化,变成了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梅兹说得好:“一生没有见过中国人,就不可能对中国有真正的友情。”
  中国十年前发生那场政治风波,友协受到巨大震动,而“三剑客”坚持对中国友好。可是,开展什么活动呢?由于中国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了解中国的渠道大大增多,友协的活动方式必须改变。比如,随着大量专业旅行社的出现,再以组织旅游为主显然不行了。在这种情况下,友协除了举办报告会和组织同中国学生聚会外,着重搞好开设的中国文化课,而今许多人就是为听这些文化课而参加友协的。
  南锡友协目前开有汉语、书法和烹调三种课,共6个班,约50多人,聘有专职教师,每班每周上课两小时,学员们得以更具体地了解中国。比如上烹调课时,学员们根据文字材料,在教师示范下学着做,做好了就上桌吃,“这是最开心的时刻”。大家边吃边聊,谈些中国的具体事情,由此又常谈到中国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烹调课本应晚8时结束,实际上往往要聊到9时甚至10时大家才肯散去。
  杜布瓦回忆说,当年,要是在政治上谈不拢,不可能加入友协;而今,大家一起学汉语,练书法,做中餐,这些非常具体的事情把人们吸引在一起。他认为,南锡友协成立至今,实际上经历了从政治化到非政治化的转变。我觉得他概括得很恰当,同时想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都是从具体开始的吗?况且,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远不是几个政治符号能够概括的。所以,这种转变实际上意味着友协的基础更坚实,活动空间更广阔了。德尼兹说,友协如今搞得越来越好,其运作完全像个小企业。
  三位朋友多年从事法中友好,都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杜布瓦爱好集邮,但“只集中国的邮票”,即使出国在外,也忘不了寻觅中国邮票。德尼兹是教英语的,看到英美报刊上有关于中国的文章,她总要读一读;听到有关于中国的活动,她总要去看一看。她说:“那年在美国旅行,得知华盛顿在举办一个专门画动物的中国儿童的画展,我们立即赶去参观。”梅兹从1967年起至今一直是《北京周报》的订户,非常熟悉中国的情况。中国有多少贫困人口,澳门哪一天回归,他都能脱口而出,真的“比中国人还中国人”。32年来的《北京周报》,他一期不缺地保留着,他还收藏跟中国有关的其他书刊。我打趣地说,你可搞个展览会。他笑着说,过去没有工夫,如今退休在家,说不定真的会整理一下,日后展览开幕,一定请你来。
  中国这30多年来经历了文革、“四人帮”垮台、改革开放等重大变化,而这三位异国朋友对中国一往情深,始终不渝推动同中国人民的友好,为什么呢?杜布瓦先生的回答大概可以反映“三剑客”的共同心声:中国历来是个迷人的国度,中国的发展不同于传统模式,改革开放又在提供新的经验,通过多年的友协活动,我们发现了一种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爱上了这个文化。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博尔赫斯——
  阿根廷人的骄傲
  兰才基
  在世界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阿根廷人以拥有两支璀璨的艺术之花而感到自豪。一支是风靡全球的探戈;另一支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文学作品。
  今年8月24日是博尔赫斯诞辰100周年,世界各国的文化界都在举办对这位当代文坛巨星百年华诞的纪念活动。由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组织的有关这位文学家和诗人的生平及作品巡回展览,自3月份从威尼斯开展,经巴黎、马德里、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纽约、柏林等十几座城市,将一直延续到2000年。在他的故土阿根廷,政府宣布1999年为“博尔赫斯文化年”,各种新版和再版的博尔赫斯作品包括儿童读物成了阿根廷当前最畅销的书籍。
  博尔赫斯一生的作品浩如烟海,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或者随笔、小品以及各种文学评论,都闪烁着深邃的哲理,过人的才智,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艺术与语言风格,不仅为阿根廷和拉美各国读者所喜爱,而且被翻译成德、法、英、意、葡、日、中文等十几种文字出版,具有世界影响。世界各国众多的文学史家和评论家称博尔赫斯为“二十世纪天才的小说家和诗人”、“当代最伟大的梦游者”。
  博尔赫斯于1899年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英国“贵族”教育,涉猎大量的欧美文学名著,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随父母到日内瓦,进修法语和德语,直到高中毕业。他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时,逐卷通读《大英百科全书》,并接触了休谟、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在整个青年时代,博尔赫斯随家遍游欧洲,在西班牙居住期间,欧洲正值“迷惘的时代”,各种思潮杂然纷呈,令人困惑无措,在知识分子中流行的不可知论成为青年博尔赫斯早期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
  1921年,博尔赫斯回到阿根廷首都,开始在公共图书馆任职,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手册》等3部诗集。他的初期文学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派思想影响,诗中描写的事物与景色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镜子、迷宫和月亮是反复出现的名词,时间、怀疑和孤独是不断重复的主题。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许多散文和随笔,如《探索》、《我希望的大小》、《阿根廷人的语言》等。
  博尔赫斯的重要小说集有《交叉小径的花园》、《手工艺品》、《虚伪》、《阿莱夫》、《死亡的罗盘》、《布罗迪的报告》和《沙之书》等。这些作品文体纯净,带有新颖奇特的构思和幻想情节。他的小说的结构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故事往往是在“心理时间”内展示;迷宫式的荒诞离奇情节和现实并存,以虚带实,以假见真,成为超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种模式。由博尔赫斯开始,拉美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种类的界限被冲破,散文与小说相融合,诗歌与散文相渗透,客观时间观念被取消,幽默与荒诞结合,写真与魔幻相统一等。不少拉美和欧洲的新一代作家从中吸收了许多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博尔赫斯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人们把博尔赫斯尊为“作家的作家”。他在阿根廷和欧美国家赢得很高的声誉。
  但是,博尔赫斯并非命运的宠儿。据说,他从小视力不佳,中年又遭青光眼折磨,晚年甚至双目失明。这对于以读书为乐,以写书为寄托的文学天才来说,苦不堪言。但他却能以“乘美者游心”的境界,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畅游。它让一个个已知的形象、简单的故事,在多面幻镜般的世界里变幻、延伸、演绎。以心智的力量给读者以巨大的满足。而在他那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里,中国是他最神往的国度之一。虽然他最终没有实现游历中国的愿望,但对中国的许多重要文学作品研究颇深,还为《聊斋》英文版本作过序言。
  50年代以后,博尔赫斯担任过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系教授,还被聘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客座教授,并先后在英、法、西班牙、瑞士等国讲学。1956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福门托奖金,1979年获塞万提斯奖金。1986年6月14日,这位当代文坛巨人在日内瓦默默去世。据他的遗孀玛利亚·戈达玛介绍,博尔赫斯一生以书为伴,他热爱书籍和文学创作胜过自己的生命,直到晚年已经双目失明之后,他还在孜孜不倦地从事创作。许多参观博尔赫斯故居的人都会留下相同的感受:在他的家里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籍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丰碑与坟墓
  龚铁鹰
  在越南北方,有一处深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河内市胡志明主席工作和居住过的高脚屋。
  高脚屋是一栋木结构高脚瓦房,坐落在主席府花园,建成于1958年5月17日。从高脚屋建成后,胡志明主席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和居住。
  这是一幢太过简朴的建筑,就如同我国南方普通百姓的民居。室内摆设简单:楼下会议室,有一张条桌和十把木椅,那是胡志明主席召集会议和会见客人的地方;楼上的卧室和办公室用书架隔开。办公室里只有一桌一椅,卧室里有一张单人木床,床上铺着草席,席上是一枕和一床被单。床边的木凳上是一把葵扇。
  胡志明主席独身一人,终身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陈设正是他崇尚节俭生活的写照。
  胡志明从22岁在法国海船上做杂役起,就立志让祖国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此后,他赴法留学、组织革命队伍,为之奋斗了几十年!1949年9月2日,在主席府花园外的巴亭广场上,胡志明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了!
  热爱人民的人便会同样受到人民的热爱!今天,胡志明主席已经逝世30年了,人们仍不断地前来瞻仰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在参观的人群里,我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小姑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高脚屋的木梯,忽然,她的一只鞋带断了。她脱下两只鞋,用手提着轻轻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走过……像是怕打搅了胡爷爷的工作。
  一幢朴素的高脚屋,但却是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越南南方胡志明市也有一处历史遗迹——原西贡政权的总统府。这里原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总督府,建成于1870年。1962年被炸破。当时的吴庭艳总统下令拆除,另建新总统府。建筑完成后,吴庭艳已在政变中亡命,真正使用的是后来的总统阮文绍。
  总统府的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100多间房屋。地下为防弹军事指挥室;地上三层,包括会见厅、内阁会议室、大宴会厅、呈递国书室……三楼是家人活动的场所,有电影放映室、夫人会客厅、娱乐室,中间还有一个室内花园。楼顶是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建筑结构呈汉字“吉”字型。
  阮文绍本以为在美国的扶持下,南越的政权可以吉字当头长治久安。他哪里想到,美国也有撑不下去的一天!1975年阮文绍看到大势已去,于4月21日辞职,继任的陈文香作到28日又交权给杨文明,杨只当了两天总统就投降了!4月30日,北越203坦克团390和843号坦克撞翻了总统府围墙的大铁门,将一面越南国旗升起在总统府楼顶!
  这豪华的总统府就成了葬送总统前程的坟墓!
  历史就是这样告诉了我们这个朴素的道理:为民族独立奋斗的人,即使住过的普通的高脚屋,也会成为人民心中的丰碑!挟洋自重的人,纵然住的是固若金汤的金銮宝殿,也不过是埋葬自己的坟墓!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建筑艺术欣赏

  借一片东山美景
  ——日本的庭园(之一)
  日本的庭园建造方法乃公元7世纪后由中国及朝鲜半岛引入,经十几个世纪的消化、吸收,今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日本,无论是寺庙、公园、茶社或是饭店、居家,都不难见到池水、花木、山石营造的庭园,它们或泛着大海与岛屿的情怀,或守着茶道、禅宗的静谧,一沙、一石、一水间,升华出东方文化的魅力,让西方人着迷。
  图为日本近代庭园建筑家小川治卫兵设计的别墅庭园,它借东山为景,引湖水为瀑,凭窗望去,情怀尽在山水间。
  (慧)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钓鱼赛与水监测
  果永毅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巴黎市政府举办的“塞纳河节”,使得塞纳河两岸风光更加妩媚。九月四日,记者来到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图尔耐尔码头,观看“塞纳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钓鱼赛”。
  只见一百多米长的河岸上,搭起了一排色彩艳丽的帐篷。岸边,坐满了十来岁的孩子们。他们人手一根钓竿,聚精会神地盯着浮漂。靠近桥头处,河水中安置了一个大型网箱,里面放满了虹鳟鱼。原来这里是专门为六岁以下的幼儿准备的垂钓区。几位青年正在手把手地教幼儿们如何钓鱼。一个小家伙不大会儿就学得蛮像回事儿。只见他钓上一条三十多厘米长的虹鳟鱼,提上岸后,在叔叔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摘下鱼钩,用胖乎乎的小手捧着鱼儿放回河里。
  随后,记者来到帐篷里的展览区,找到活动的组织者“巴黎地区维护城市清洁跨省公会”。公会联络及发展部负责人高萨伊先生说,举办这个活动,目的是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巴黎地区的一千零八十三万居民,每天要排放三百万立方米的污水。这个水量等于塞纳河三公里长河道上的流水总量。为使这些水能够在变清洁之后再排入塞纳河,公会拥有四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公会成立于一九七○年。当时,塞纳河水污染十分严重,河面一片乌黑,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城区河段里只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下来。经过近三十年的治理,河水终于重新变清了。现在从岸上可以看到水深三四米处,清石、水草清晰可数。塞纳河流域生活的三十二种鱼中,已经有二十三种先后返回巴黎市区河段栖身,其中有鲤鱼、冬穴鱼、欧鳊、红眼鱼、六须鲇、白斑狗鱼、雅罗鱼、鳗鱼、梭鲈等。
  这位公会部门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钓鱼迷。记者问他,为什么要选择钓鱼赛这种形式呢?他说,主要是寓教于乐,让孩子们从小重视塞纳河水质的保护。塞纳河的水质要天天监测,一旦有污染苗头,便立即采取措施。垂钓者是最好的水质监测员,他们时常呆在水边,像水里的鱼一样,对水质的微小变化十分敏感。一旦发现污染现象,他们会及时报告。由于公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提倡,如今,爱护塞纳河已在巴黎居民中蔚然成风。他相信,随着塞纳河水质的改进,三十年代两岸随处可见的垂钓者身影必将重现。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巴拿马城印象
  管彦忠
  随着巴拿马运河回归日期的临近,长期驻在那里的美国南方司令部已人去楼空。过去美国军官住的花园洋房也已成为巴拿马人的民居。此刻的巴拿马运河区,满目苍翠中更透出几分舒畅。
  如果说位于中美洲地峡的巴拿马运河是一座世界的“水桥”,那么处在她南端太平洋岸边的巴拿马城便是一座多姿多彩的“桥头堡”。运河之上,美洲大桥横空而立。从桥上向南眺望,无边无际的巴拿马湾烟波浩渺,无数大小船只在蓝色的海面上游弋。大桥的东部,便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巴拿马城。
  游览巴拿马城,如同翻阅一部历史教科书,让人领略这座名城几百年历史的沧桑。
  时光追溯到1501年,西班牙探险家巴斯蒂达斯在巴尔博亚的陪同下,发现了巴拿马地峡。第二年,哥伦布在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前往美洲探险的途中,踏上了巴拿马地峡的土地。他本想在这里建立一个居民点,但没有成功。1513年,巴尔博亚率领一支探险队再次来到地峡。他横穿地峡之后,发现了太平洋(当时称为“南海”)。5年之后,西班牙征服者佩德拉里亚斯在这里建城,取名为巴拿马。在印第安语中巴拿马意为“渔乡”。
  在秘鲁和玻利维亚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之后,那里出产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运到巴拿马城,再从这里送到宗主国。同时运来西班牙的货物。巴拿马城从此开始繁荣,殖民者的豪华住宅、修道院以及医院、学校相继出现,商贾云集,一派兴旺。
  我们来到位于海滨的巴拿马古城遗址。绿草地上立着一些断壁残垣,令人感到几分苍凉。据史料记载,在16和17世纪,加勒比海曾经是海盗出没的地区,满载金银财宝的西班牙货船是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沿海城市也在劫难逃。1671年大海盗亨利·摩根率上千人洗劫了巴拿马城。他们在抢走殖民者的金银财宝之后,放火将当时西半球这座繁华的城市烧成一片废墟。
  从古城向西南沿海滨大道行8公里,便可到达巴拿马老城。老城面积不大,在伸入巴拿马湾的一个半岛上。这里仍然保持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市中心小广场一侧的教堂是美洲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这里狭窄的街道用砖头铺成,街两侧多是两层楼房,上层装有铁栏的阳台是西班牙和法国式古代建筑留下的见证。总统府是一座两层白楼,是殖民时期西班牙总统的官邸。临海还有一个法国小广场,广场一端有当年设计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法国工程师费尔南多的塑像,游人不断。几个小贩在这里出售有名的巴拿马草帽和运河的纪念瓷盘等工艺品。
  在巴拿马老城也有一条唐人街。独具风格的中国牌坊,简朴而生意兴隆的店铺和中文招牌,向世人展现中国人也在这远方的土地上劳作、生息。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中国人就参加修建贯穿巴拿马地峡的铁路,本世纪初中国民工又为修建巴拿马运河流血流汗。如今十几万中国侨民和华裔已是巴拿马人口的组成部分。
  巴拿马老城还有一个以南美洲解放者玻利瓦尔命名的广场。1826年,玻利瓦尔曾经在这里召开过有名的巴拿马大会,他在会上提出了建立美洲各国联盟和实现美洲团结的主张,一个多世纪以来,玻利瓦尔的这一伟大理想一直鼓舞拉丁美洲人民团结奋进。
  巴拿马新城区的扩展主要是在本世纪后50年中实现的。西班牙大道贯穿全城东西,在它的主要地段商店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入夜灯火辉煌。人们称这里是“购物的天堂”。
  西班牙大道附近是巴拿马城的银行区和旅馆区。巴拿马作为美洲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有115家本国和外国银行,总资产达到330亿美元。中国银行也在这里拓展业务,为华侨工商界和当地人提供优质服务。在运河的东岸,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集团中标后经营的巴尔博亚港正在扩建,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
  离安孔山不远的先驱者大道,过去是美国控制的运河区边界,巴拿马人不得越过。1964年1月9日,巴拿马学生从这里冲进运河区,抗议美军占领,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美国军警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许多学生倒在血泊之中。离安孔山不远的草地上,矗立着托里霍斯将军的陵墓。正是这位将军率领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人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亲手签署了将把运河主权收回的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今年12月31日,巴拿马人民的这一理想将要变成现实!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新西兰毛利族传统棍舞。史宗星 提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