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邯钢 打出世纪牌
1958年,邯钢作为国家18个地方中小型钢铁厂之一上马建设。40年来,邯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为一个跨地区、跨权属、跨行业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创造并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成为全国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1990年到1998年,钢产量由110万吨增加到344万吨;销售收入由10.2亿元提高到80.1亿元(含税);利税由2.1亿元增加到10亿元;其中利润由100万元增加到7亿元,从1994年起连续5年名列全国冶金行业前茅。
如何在下一个世纪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继续稳操胜券,是邯钢人关注的焦点。对此,邯钢制定了“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业,以产品的适销对路和质量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战略。建设了具有世界90年代先进水平、年产125万吨(一期工程)薄板坯连铸连轧热卷板工程。然后,在热卷板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深加工,生产国内紧缺的高档板材,形成一个以板材系列为主的产品结构。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发行A股股票的资金,对现有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目前,400平方米烧结机9月底可建成,两座6米焦炉已建成投产一座,另一座焦炉和百吨转炉及300万吨钢配套工程可望年底建成。2000立方米高炉也可望明年初建成投产。这些工程建成后,邯钢总资产可达到250亿元。目前,邯钢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战略初见成效,以其产品品种多和质量硬取得了市场一张又一张的“通行证”。三峡工程、朔黄铁路、广州外环高速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竞相采用邯钢产品。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农业 腾起“十五条龙”
邯郸是个农业大市,素有“冀南粮仓”、 “冀南棉海”的美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发展四大任务,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农等多项农业重点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化。
加强农业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邯郸农业的重点工程。全市建立了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加,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建成吨粮田140万亩,国家级小麦基地县2个、棉花基地县9个,省级粮食基地县11个。围绕支柱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全市形成了15条“龙”型经济链。以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带动了全市百万亩日光温室蔬菜基地生产,年产值达20多亿元,利税3亿多元;以馆陶金凤禽蛋市场为龙头的禽蛋产业成为全国三大禽蛋产地之一。两大市场被农业部确立为全国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大名县花生市场为龙头的花生产业,开发出花生露等系列产品,该市场成为黄河以北最大的花生市场。此外,临漳县獭兔饲养成为全国唯一的獭兔生产基地。鸡泽县辣椒、成安县草莓、肥乡县食用菌等产业也各具特色,全市呈现了县县有支柱产业的好局面。
邯郸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林果业。全市果园面积发展到94万亩,果品产量44.2万吨。魏县鸭梨、武安板栗、曲周乌枣、涉县花椒远近闻名,成为农村经济又一增长点。该市利用世行贷款在平原沙区开展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质量和规模居全省首位,率先成为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地区,林业综合经济效益位居全省前茅。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城建 迈向现代都市
改革开放以来,邯郸市委、市政府把搞好城市综合功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1994年又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邯郸按照“内部畅通,外部开放,完善交通,塑造形象”的建设思路,实施了城市道路“东南西北大会战”——中华路南北延伸和人民路东西延伸,打通了4个出市口,新修、延伸、拓宽了15条主干道。又开工建设了宽60米的高标准环城路,市区道路形成了棋盘式和开放式发展格局。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1978年至1990年,分两期实施了邯峰引水工程建设。又投资2.8亿元实施了“引岳济邯”一期工程建设,1998年建成通水。使市区公共供水能力达到了51.4万立方米/日,供水普及率达100%,彻底结束了吃滏阳河水的历史。
从80年代开始,邯郸市先后对人民路、火车站等30多个重点区域进行了整街整片的改造,建成了一批商业、文化、金融、教育、医疗、体育等公用项目服务设施,累计完成各类公共建设投资63.2亿元,建筑面积790万平方米。开发建成了一批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与此同时,煤气、暖气、公交等市政配套设施也得到快速发展。
如今,人们漫步邯郸街头明显地感到,邯郸路宽了,楼高了,灯亮了,街美了,邯郸更富有都市气息了。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邯郸从历史走向未来
中共邯郸市委书记 董强 邯郸市代市长 宋恩华
邯郸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从战国到秦汉辉煌过三百余年,曾是闻名全国的五大古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古城重新崛起,如今已成为辖19个县(市)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810万的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
邯郸的工业从1949年空白起步,今天已形成了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邯钢在邯郸,为使工业生产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邯郸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入开展了学邯钢活动,大力推进“三改一加强”,使传统的重工业主导型的畸形结构逐步改变,一个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主导,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邯郸钢铁、新兴铸管、太行水泥、华玉陶瓷、雪驰羽绒等一大批名牌享誉国内外。邯郸的农业已由典型的小农经济实现了向现代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转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优质粮棉、蛋禽、林果、蔬菜等一条条产业链成为农民通向市场经济的金桥。邯郸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邯郸市区为中心一大批小城镇欣欣向荣,城镇人口达到150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全市建设了十大献礼形象工程,随着新世纪商业广场、滏东新区主干道、14个住宅小区、滏阳河市区样板段综合治理工程等相继竣工,邯郸这座三千年古城将以全新的姿容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使一大批国家、省重点项目落户邯郸。目前,全市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达45项,项目总投资298亿元。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3项,包括中外合资项目邯峰电厂、邯济铁路、邯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热卷板工程。这些项目建设不仅有力地拉动了邯郸经济快速增长,而且为邯郸下个世纪的发展注入了后劲和活力,使得邯郸在区域经济、乃至在全国经济棋盘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五十年的建设发展使邯郸的地位和影响达到了历史上所从未达到的程度。今天,在共和国五十周年大庆即将到来的时候,邯郸人民决心继续发扬“求实务实抓落实”的精神,进一步高扬发展主旋律,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以更加百倍的努力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市场建设 拉动城乡经济
邯郸市把培育市场体系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着重点扎实推进,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513个,商品年成交额105亿元,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城乡互联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邯郸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培育市场做到了五个结合:一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依托产业发展市场。根据永年县蔬菜生产发展较快的特点,投资1500万元建成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使永年蔬菜远销21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该市场1993年跨入全国百强市场行列,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998年投资5159万元建成的馆陶禽蛋专业批发市场,月平均购销鲜蛋400余吨,促使全县形成4个大型蛋鸡饲料基地,90个蛋鸡生产专业村,年产值达4.6亿元。二是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帮助亏损企业解困。武安市汽车站是多年的亏损企业,工商部门利用其闲置的场地,建成武安市摩托车专业市场。该市场辐射京、津、晋、鲁、豫等省市,年成交额达10亿元。三是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相结合。涉县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该县工商部门投资1430万元,建成涉县太行集贸市场,年成交额达2.5亿元,促进了山货的流通,加快了群众的脱贫步伐。四是与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市有关部门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日月城市场,建筑面积21600平方米,摊位2000余个,经营人员近3000人,成为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观赏为一体的现代化全封闭市场,带动了全市大中型商场上规模、上档次。五是与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稳定市场价格相结合。1992年投资850万元建成的蔚庄果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1.8亿元,其供应能力占市区居民用菜量的80%以上,对稳定市场蔬菜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社会保险筑起社会“安全网”
邯郸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开展社会保险工作较早的城市之一。十多年来,这个市的社会保险事业得到了全方位发展,基本实现了基金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有力地保障了职工的权益,成为全市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在养老保险方面,一是退管服务社会化。1992年,市社会保障中心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分中心成立,率先组建了离退休人员党总支,加强了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筹资260万元,建成“老年活动中心”,成立了多种文体组织。平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节假日组织大规模的文体活动,这样不仅吸引了离退休人员,而且提高了社保机构的声望。象这样的退管组织市本级已有65个,管理服务对象占离退休人员总数的60%。二是养老金发放社会化。过去人们都是到原单位领取养老金,而现在已发展到通过银行、社保机构直接发放、委托退管组织发放、居住外地的邮寄发放等多种社会化发放形式。截至目前,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人员占市本级参保总人数的68%。三是在职管理微机化。市社会保障中心已对全市7.8万名离退休人员和29.6万名在职职工全部实行了微机数据库管理。并为在职职工建立了基本养老金保障个人帐户。现在,养老保险范围已扩大到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中方职工,以及城镇户口的个体劳动者,覆盖率为98%。
在失业保险方面,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由起步时的国有企业职工扩大到了各类企业职工;在社会化程度上,由开始时的基金县级统筹过渡到市级统筹;在服务内容上,由单纯失业救济发展拓宽到实行转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多方面。
在工伤保险方面,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成立了“邯郸市工伤康复中心”,为职业病患者和因工伤残职工的康复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重点项目简介
邯济铁路是国家“九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总投资39.4亿元。西起邯郸与邯(郸)长(治)线连接;东至济南枢纽晏城车站接胶济线,全长231.8公里,其中河北境内81.3公里,为国家Ⅰ级干线铁路,近期单线建设,远期预留复线条件。设计运输能力2000万吨,近期旅客列车为2对,远期为3对。
邯济铁路1997年9月全线开工建设,到今年7月1日提前6个月建成试运行,10月1日将正式通车。它横跨京广、京九、京沪三大南北主干线,平行石德、新菏兖两条东西干线,构成了山西至胶东半岛及青岛港的东西干线,形成晋煤外运的中路通道。邯郸成为石家庄铁路分局第二重要的枢纽站和编组站。
邯峰电厂是国家“九五”期间在邯郸投资建设的又一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14.65亿元,其中发电工程总投资85.3亿元,规划发电容量240万千瓦。采用中德合资兴建,是河北电力史上第一个中外合资的大型项目。其主要发电设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组成的供货联合体提供。邯峰电厂工程1997年6月正式开工,计划45个月后,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53个月后,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工程全部投产后,可使邯郸大量的无烟煤资源得到利用,同时输出大量的电力,对改善河北南部电力紧张局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邯郸供电公司城网改造工程。邯郸是国家批准的首批29个城网建设改造城市之一,项目总投资11.86亿元。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电瓶颈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保证。该项目分三期投资,三年完成。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841亿元。城网建设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居民生活用电电压低的局面得到缓解,城区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
目前,邯郸电网已形成了220千伏线路为骨干的网架系统,拥有35至220千伏变电站49座,变电容量449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00多公里,年售电量居华北南部电网第二位。邯郸供电公司客户中心成为华北电力系统一流的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各类教育蓬勃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邯郸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由1949年的200多所发展到12400多所,在校生由1949年的2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50多万人。
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全市有17个县(市)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普九”人口地区覆盖率达到93.65%。乡镇初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原国家教委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职业技术教育势头迅猛。全市有职业高中和职教中心37所,在校生达5万余人,其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62.5%和57%。职业技术学校正在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大学。成人教育效果显著。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中等教育稳步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高校10所,各类中专学校41所,每年能为社会培养1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后,邯郸市文化事业发展很快。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7座,拥有日报、电台、电视台、晚报、有线台等5家新闻单位。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到展示城市综合实力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政治家办报(办台),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思路,宣传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在告别铅与火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先进的彩报胶印线,在省率先建立了电脑采编网络,丢掉了纸和笔,实现了编辑的自动化;三个剧团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改革,使有着光荣历史的“东风豫剧团”焕发青春,排练的国庆献礼剧目《虎符》在首都舞台成功演出;而有线电视台的崛起给邯郸宣传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1996年,是有线台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起点。他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提出了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三面出击,整体覆盖”,即“电缆、光缆、微波一齐上,使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市”,到年底,全市有线用户突破10万户,各项收入超过1700万元。他们购置了先进的电视摄录编辑设备和电视转播车,首开了邯郸电视现场直播和远距离微波传送直播的先河。1998年,有线台又投资1.4亿元,在全省首家建设宽带双向交互式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目前线路架设工程全部完工,开通后网络将覆盖全市19个县(市)区,观众不但能够看到频道众多的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以享受语音通讯、可视电话、远程医疗等数字技术支持的现代化服务,人民的生活质量将大大提升。目前,全市有线用户发展到28万户,有线台年收入达2400万元,固定资产发展到8000万元,综合经济实力由原来的河北省第六位跻身前三强。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十颗星光耀农家门庭
邯郸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致力于阵地、载体的创新和探索,先后创建了“乡村宣教中心”、“现代村民学校”和“十星级文明家庭”等多种有效的工作方式。其中邱县实行职能部门包星创建“十星级文明家庭”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评价,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县。县委认为“十颗星”涉及农村工作方方面面,涵盖经济、司法、文化教育、民政、计生、共青团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只有这些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齐抓共建,才能把这项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为此,邱县按照“十颗星”的内容,将其包建任务具体分解到县直36个职能部门。如“致富星”由县委农工部牵头,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分包;“科技星”由科委牵头,科协、林业局等部门分包。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群众开展“下评上”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包星户的增长幅度和农民的满意程度为依据,对各职能部门包建情况列出排行榜,好的奖,差的罚,从而促使各部门积极转变职能,主动深入一线抓创建,搞帮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目前,这项活动已在全县7个乡镇218个村蓬勃展开,农户参与面达95%以上,初步形成了县城为龙头,行业为窗口,村镇为枢纽,家庭为基础的创建格局。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邯郸市公路建设形成了以石安高速公路和309国道为主骨架,以106、107国道、邯临、宁魏、邢都、魏峰和邯武等干线公路为主支架的“五纵五横”公路网络。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85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8公里/百平方公里。图为309国道邯郸支漳河大桥段。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邯郸市安居住房建设4年来累计投资5亿多元,开工面积75.67万平方米,其中峻工面积34.67万平方米,即将竣工面积18万平方米,在建面积23万平方米,呈现了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高、建设成本低、物业管理好、住房销售畅的良好局面。图为安居工程广厦小区。


第5版(地方形象·广告)
专栏:

邯郸市人民路街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