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远眺“阿芙乐尔”号
  舒新
  “阿芙乐尔”巡洋舰这个名字留给中国人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第一炮就是从“阿芙乐尔”巡洋舰上放出来的。今年春天,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这艘曾用空炮给世界历史的进程轰出一道意义深远的分界线来的百年老舰。
  这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停靠“阿芙乐尔”巡洋舰的涅瓦河的一条支汊边。这里,支汊的流向恰好与涅瓦河的流向垂直,离两河交汇处不过几十米。舰体已被冰冻住。舰首的两侧各并排着3个大铁锚,靠前的一个都抛在了河里,后面的铁锚吊挂在舰上,闲着没用。向舰尾看去,也有两个铁锚抛在了河里,锚链直直地拉紧了“阿芙乐尔”巡洋舰。两根平行放置的相距20米左右的方形大钢梁,一头固定在舰体靠岸一侧贴近水面的部位,另一头固定在岸边的基座上。两头固定端都是活动联接,以适应舰体随河水上下左右波动。军舰的油漆看上去还挺新。艏杆上悬挂着一面俄罗斯红蓝白三色国旗,正迎着晨风向后招展。前甲板上有一门主炮伸向前方。顺着炮筒望去,前面是涅瓦河的对岸,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时建造的“托洛茨基”大铁桥把两岸连接了起来,冬宫就在对岸桥头右边不远处。桥这边是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基要塞。要塞的教堂的球形塔顶,有个高高的塔尖插向蓝天,披金的表层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从市区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阿芙乐尔”巡洋舰靠岸的一侧能看到8、9门大炮。舰的中部竖立着3个高大的烟筒,自前向后依次排开。可以想见,当年这艘战舰也是够威风的。现在,“阿芙乐尔”巡洋舰已辟为海军中央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游人可以通过架在舰尾的一个小桥上去参观。我们来到桥头,见小桥中央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明开馆时间是上午10时。有个水兵从舱里出来,瞅见了我们,下来要了支香烟,说了声谢谢,转身又回舰上去了。岸边只有我们和两个卖旧币的小摊贩,周围很清静。有意思的是,卖旧币的俄罗斯小姑娘竟会冲着我们动不动用中国话招揽生意。看起来,到过这里的中国游客不会少了。遗憾的是,因为还要回去赶飞机,我们未能进去仔细参观。从远处眺望片刻后,我们不得不在10时以前向“阿芙乐尔”巡洋舰挥手道别。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近格林威治
  黄学锋
  从伦敦乘船沿泰晤士河向东行驶约半小时,来到了举世闻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风景游览区,每天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格林威治是大伦敦的一个区。这里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是从海路由泰晤士河进入伦敦的必经之地,也是自古兵家必争的扼守伦敦咽喉的战略要塞。14世纪英国王室就在此修建了诸多兵营、炮台和瞭望塔,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监视来往船只。到了17世纪,大英帝国羽翼渐丰,本土安全已不再是问题,为了适应当时航海业大发展的需要,1675年英国王室决定将格林威治的一座最大的瞭望塔改建成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
  据说昔日这里是一片荒山野岭,常有野兽出没,今日这里已变成一座大花园,大片坡地铺着嫩绿色的草皮,山坳中古树参天,各式栽满鲜花的花坛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绿草丛中,喷泉和雕像更增添几分典雅的气氛。1884年经有关国际会议确定,经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为世界时区的起点。从此,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计时仪成了世界标准时间。
  由于天文观测仪器不断改进和更新,格林威治天文台容纳不下大型现代化设施,加上伦敦空气污染不利观测天象,1948年格林威治天文台迁至英格兰东南部的赫斯特蒙苏镇,但名称不变仍叫格林威治天文台。现在天文台旧址已改建成国家博物馆,在这里我们看到16世纪以后英国使用的天文观测仪器、记时钟、望远镜、日晷、天象图、航海日志及各类地图等大量实物展品。
  人们的兴趣大都集中在子午馆,因为这里有划分地球经度的本初子午线。子午馆墙上挂着一块黄色铜牌,上面镌刻着一条本初子午线,两侧分别刻着“东经”和“西经”。一条长长的镶嵌在大理石中的铜质子午线从室内墙壁一直延伸到室外地面,引来众多游人脚跨东西半球拍照留念。许多素不相识的来自东西半球的游人,也不分种族和肤色,不分年龄和性别,不分身份和地位,不分富裕和贫困,各自站在自己的半球上手拉手拍照,以表示友谊和团结。看到这一情景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人们在格林威治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不正是人类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一面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母狼·金牛·雄狮
  章武
  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其特别喜爱的动物。喜爱到了极点,便形成了崇拜。于是,那些动物便被赋予某种超自然的神力,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了。
  在罗马尼亚各地旅行,母狼、金牛和雄狮的形象不时地进入我们的视野。不论是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大街上,或是在喀尔巴阡山山区、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的村镇里,经常可以看见一只母狼喂养一对小男孩的雕塑。那母狼伸直四肢静静地立着,神态温柔而慈祥,只是略略抬起的头部和微微矗起的耳朵,似乎正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而在它硕大丰满的乳房下,蹲着一对正在吮吸乳汁的小男孩,他俩吸得那样专注,那样安详,那样陶醉而满足,仿佛天地间的一切危险、灾难和恐惧全都离他们远去……这充满亲情之爱的一幕不能不使人为之动容。
  很显然,这母狼来之于古罗马的著名传说:国王普罗卡斯的小王子为了争夺王位,囚禁了大王子,并杀死他的儿子和女儿。女儿的一对小男孩——哥哥名叫洛摩罗斯、弟弟名叫瑞摩斯,坐着摇篮顺水漂流,幸得一只母狼相救,并被用狼奶喂养长大。长大后的小兄弟终于报仇雪恨,并建起了与哥哥名字谐音的罗马城。罗马尼亚人最早的祖先是达契亚人,后被罗马帝国所征服。达契亚人与罗马人联姻之后诞生了罗马尼亚民族。因此,罗马人祖先所感戴的母狼也成为罗马尼亚人所尊崇的对象。历时2000年之久,这种感戴、尊崇之情丝毫未减。我想,这不仅仅源于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更因为母狼在传说中成为人类母亲的形象,在它身上,体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和奉献,而这种人类一切情感中最伟大的母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
  在罗马尼亚各地市政厅的大门上,都悬挂有蓝盾金鹰的国徽。我以为,罗马尼亚的国徽是全世界所有国徽图案中构图最复杂内容最丰富的。你看,那金鹰胸前的小盾牌上,又分别绘有象征该国五个公国或地区的图案。比如其右上方,便是古代摩尔多瓦公国的国徽:金色的五角星、银色的月牙儿和玫瑰花,簇拥着一个壮实的金牛头。关于金牛的来历,我有幸在已故著名作家萨多维亚努的巨著《斯特凡大公》中找到了答案。这位曾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写散文的好手”的作家,在书中以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笔调为读者描述了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逐水草而居”的祖先为追赶一头金色的野牛,是如何在一个星月交辉的美丽夜晚,来到了盛开白玫瑰花的摩尔多瓦河河畔。人们仿佛得到上苍的启示,从此,便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定居下来,繁衍后代,开创了摩尔多瓦公国的历史,而金色的野牛头便成为公国国徽的标记。
  如果说,金牛是摩尔多瓦地区的和平之神,那末,雄狮便是全罗马尼亚人捍卫民族独立的战争之神。“宁愿像雄狮一般倒下,也不愿做拴着锁链的走狗。”这掷地有声的著名格言,始终贯串在罗马尼亚史书中的每一页。以勇猛的雄狮自诩,这才是真正的罗马尼亚人。有趣的是,当我们驱车在喀尔巴阡山山区旅行时,每逢到了三岔路口需要问路时,司机维尔及尔总是按当地风俗先说一句:“祝你像雄狮一样勇猛!”然后才开始问路。而对方一听到以雄狮比喻自己,立即露出一种十分自豪的神情。接下去,自然是特别热情详尽地为我们指路了。以至有一次,在比斯特里察酒谷附近迷宫般的苹果园中寻路时,就有7位戴着羊皮帽的农民围上来,七嘴八舌地为我们“中国朋友”指点迷津。当车子继续前行时,我们全都打趣道:“维尔及尔先生,你刚才一下子见到了7只雄狮!”
  离别罗马尼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母狼、金牛和雄狮的形象始终盘旋在我的脑际。我以为,体现在母狼身上无私的爱心,寄托在金牛身上的对和平生活的憧憬,熔铸在雄狮身上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正是罗马尼亚民族最可贵的品格。
  美哉,母狼!善哉,金牛!壮哉,雄狮!(附图片)
开罗街头雕塑梁桂生摄于埃及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斜塔的魅力
  王德艳
  在意大利中西部海岸仅有10万人口的比萨小城内,有一座以倾而不倒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上小学时就听老师说,世界上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高很大的斜塔。老师并没有说明塔为什么是斜的,我想象着这个塔一定很神圣,凡人是看不见的。多少年后,想不到我真的可以去看看斜塔了。
  在米兰开往比萨的大巴士上,我一边观赏意大利北部的田园风光,一边想象着怎样同斜塔“一见钟情”。
  斜塔终于到了,就在斜塔映入眼帘的刹那,我马上按动了相机快门。原来,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为8层圆柱形大理石建筑,高54.5米,外围是由213根石柱组成的拱形券门(见左图)。这座塔始建于1173年。由于比萨城位于阿尔诺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土质疏松,人踩在上面犹如踩在长毛绒地毯上,承受不了大理石建筑的重压。在第三层建造完毕时,塔身即开始倾斜,不得不停顿下来,几经建筑师易手扶正未果。1350年第三位建筑师在塔的最后一层做了矫正后,才告竣工。现在的塔,1至7层向南倾斜,而顶层人为设计向北倾斜,经测定,最终结果是中心垂线倾斜5.2米,现在每年仍以1.25毫米速度继续缓慢地向南倾斜。生于比萨城的伟大物理学家伽利略曾于1590年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测验,在实现了科学史上创举的同时,亦使比萨斜塔更加扬名于世。风风雨雨600多年,斜塔至今岿然屹立。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而荫”,歪打正着,一不留神使它成为不朽之作,小小比萨城也因它的存在吸引着众多世界各地游人络绎不绝。
  据报载,我去的前一个月,即1995年10月份,意大利中部地区曾发生过一次5级左右地震,比萨斜塔在地震时“晃了一晃”后,依然完好无恙地立在那里,神奇而又真实。斜塔周围已用铁栅栏围起,四周一片绿地。记者在距斜塔最近的5米处驻足,仔细打量它,发现它虽经600多年沧桑,却“风韵犹存”,白色大理石完好如初,没有被人刻画痕迹,第一层的正面小门开着,可以看到塔里面盘旋而上的螺旋状楼梯,在斜塔没被“隔离”前,游人就是沿着294级台阶登上塔顶观光的。
  斜塔,600多年来,你总是沉默无语,你的名气却没因无言而抹去。造塔斯人已故去,古月依然照此楼。“沉默是金”,我想。
  与斜塔毗邻而居的比萨大教堂和洗礼堂,三者均为大理石建筑,具有罗马和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和洗礼堂规模比斜塔大,装饰雕刻比斜塔复杂,但人们却都把目光投在“灰姑娘”斜塔身上,斜塔因“斜”而闻名,而增加无穷魅力;教堂、洗礼堂却因“正”而无名,我想,缺乏特色与个性,“人有我有”、“人无我无”是后者失去魅力的主要原因吧。
  比萨斜塔,但愿你能万古留存!
  本版责任编辑:章云(附图片)
比萨斜塔王德艳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难觅的净土——
布琼布拉
  孙志荣
  布隆迪是个小国,它的首都也是小巧玲珑的。它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东非大裂谷上,坦噶尼喀湖的北端。小城依山傍湖,山水相映,绿树成荫,鲜花常开。市中心无高楼大厦,民居皆隐没在万绿丛中。出门散步如逛公园:绿叶遮着你,红花迎着你,和风拂着你。街道几乎一尘不染,但会铺上星星点点的枯叶和残红。雨后的空气更加纯净,弥漫着沁人肺腑的天然清香,可能是大气中饱含宝贵的负离子。当太阳从西边高山顶上渐渐落下去时,晚霞又从山背后慢慢升起。入晚,躺在床上能清晰地聆听大自然的鸣奏曲。那是风儿轻轻抚弄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如雨打芭叶,如轻涛拍岸。这种节奏悠慢的乐曲,能驱散一天的疲劳,助人进入甜蜜的梦乡。
  坦噶尼喀湖平缓地嵌入市区。它博大清澈,向沿湖的居民慷慨地敞开胸襟。湖内盛产鱼虾,肉质特别鲜美。纯净的淡水取之不尽。要知道此湖最深处达1500米,据说其深度仅次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这里自然风光让游人留连忘返。一切都是自然天成,没有人工雕琢的景区。两边巍巍群山,时隐时显,变幻无穷。雨天,湖面雾气茫茫,水天融合,大湖顿成大海。晴日,湖水浮光跃金,清澈见底。每当月暗星稀之夜,湖面上出现点点萤火,不,这是渔火,是渔翁驾独木舟在诱捕沙丁鱼(注:当地人称湖中成群的小鱼为沙丁鱼)。你可以在清凉的湖水中畅游,在岸边休闲垂钓,玩帆板,驾一叶轻舟在湖面上荡漾。
  布琼布拉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它的气候非常适合人的居住。这里一年四季不分明,也许可以分为旱季和雨季。久住之后,人变得对季节反应十分迟钝:一件衣服四季皆宜。清早,两边高山的凉空气下沉,自动掠过市区,泻入湖内。夜间,湖面的凉风又会爬上湖岸,涌向晒了一天的市区。一部分市区伸向山坡,那儿海拔在千米以上,气候更加凉爽。这里几乎没有污染,空气永远是新鲜的。无怪乎欧洲人把这片土地称之为世界上所剩不多的净土。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万象的故事
  田樱
  泰国友人林先生陪我们从泰老边境交界的廊开市,乘游船到老挝的首都万象。
  从廊开到万象,隔着宽阔的湄公河,但河水却很浅,有的地方似乎可见河床。真没想到,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竟可以如此方便地涉水到另一个国家,这在世界上确是少见的。
  “这里的故事多,再过些日子便是枯水季节,湄公河几乎要袒露它的整个胸膛。如果那时来,我们都可以涉过浅浅的河水到万象来。”
  林先生向我们介绍着。
  下了船,我们就受到了在这里等候已久的老挝友人东沙瓦夫妇的热情接待。
  “欢迎您们到万象。万象有‘月亮城’之称。万象因古时多象,森林茂密,稻田连片,故又有‘万象之邦’、‘森林和稻田王国’之称。”
  东沙瓦夫妇穿着传统的老挝服装,好客健谈,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着。
  我回眸着湄公河,放眼望去,湄公河似一条玉带,在满目青翠葱茏中,在万象左岸延伸。青翠的竹林,金黄的寺庙,确如一弯新月,难怪又叫“月亮城”呢。
  “万象是一个美丽的寺庙、古塔之都,在这里好似生活在金色的世界里。”东沙瓦先生介绍说。
  东沙瓦夫妇驱车陪我们到离市区北面只有5公里处的塔群参观。这里的塔群属万象瓦塔銮寺,从远处就会看到飘然而立、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塔群,这就是著名的塔銮。在阳光照耀下,金色主塔的塔尖金光闪闪,直插云霄。
  东沙瓦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塔銮兴建的故事。塔銮建于737年,开始是一小塔,建在四方石礅上。1566年澜沧国王塞塔提拉在小塔的基础上建大塔,在大塔周围建纪念佛祖30种恩泽的30个小塔,修建了6年。塔建成后,国王命名为“帕塔舍利洛迦朱拉玛尼”,意为佛祖骨塔。由于塔为国王所建,人们习称塔銮,被视为国宝。如今,在这里每年11月中旬,都要举办塔銮节,是全国佛教徒集中进行膜拜的节日。
  我们返回市中心时,为了一览万象的市容,便徒步而行。万象小街小巷很多,但却干净整齐。街旁的凤凰树红花满树,糖棕树高大挺拔,龙眼树果实累累。几个小学生从我们身边经过,有步行的,也有骑自行车的。他们身穿统一的校服,颈系红领巾,上身为白衬衫,下着蓝色短裤。街头有宣传板报,报头多是镰刀锤子。这种情景,使我回忆起50年代时我的中学时代。走在路上,你见到的每一个老挝人,似乎都是那么和善,那么友好。
  一路之上,我们还耳闻目睹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东沙瓦夫人指着那条缓缓流动的湄公河,讲起了中国三国时代诸葛亮的传说。传说老挝古王都琅勃拉邦附近的湄公河中有一种肥壮无鳞、味道鲜美的鱼,当地人叫作孔明鱼。人们把孔明鱼的出现,视为祥瑞之兆。有关孔明鱼,传说许多,主要有二说:一说,当年诸葛亮曾到过湄公河流域,品尝过这种鱼,由此得名。另一说,诸葛亮嗜吃河鱼,可是当时湄公河中却无鱼可捕,诸葛亮剪纸为鱼,投入河中,于是鱼儿成群,畅游四方。娓娓动听的孔明鱼的传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附图片)
“作客”肖湛摄于多哥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铁路华工纪念像下
  岳志华
  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一天,天稀稀拉拉地下着小雨。9月的加拿大多伦多的气温与北京大致相同,小雨淋在身上已感觉到了凉意。我们中国妇女院校教育管理培训团的成员,在加拿大国际学院的安排下,有幸瞻仰了多伦多境内的铁路华工纪念像。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亲自为100多年前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而献身的我国华工同胞献上了祭奠缅怀之情。
  在塔松、绿树的环抱中,两座高达几十米的钢铁架矗立而起,钢架上铺着长长的枕木。在腾空而起的铁路路基上,是一个男性铁路工人的模型,他正在弯腰完成着连接铁路铁轨的最后一道工序。
  如果没有加拿大国际学院迮卫博士的讲解,如果没有看到纪念像碑文的内容,我们也许只把它当作一个平平常常的雕像而已。待大家认真听了讲解,仔细观看了由加拿大联邦政府、多伦多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修建这座纪念像而题写的碑文后,才感到这座纪念像是多么的不同寻常。这是中国华工在境外用血汗身躯铸起的一座丰碑,它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因为在纪念像下的汉字碑文上,题写着这样一段历史:
  “本像为纪念铁路华工建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使其横贯亚伯达及英属哥伦比亚两省间的落矶山脉,以完成加拿大地理上及政治上的统一。
  1880年至1885年间,来自中国广东省,参加建筑穿越加拿大落矶山险恶地区西段铁路的劳工达1.7万名。他们离乡背井,甘冒恶劣环境,超时辛勤工作,使这段铁路在当时人力及财力困难情况下得以建成。因工丧生者逾4000名。铁路竣工后他们劳力再无需要,数以千计贫困,无依无力返回中国故土。沿着新成铁路线,在加拿大历史中,全部湮没无闻。”
  在蒙蒙的秋雨伴随下,读完了这段纪念像碑文。仰望着纪念像那位铁路工人的身影,我们的眼睛模糊了,流泪了。大家默默地低下了头,在万里之遥的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像下鞠了三个躬,深切地缅怀1.7万名骨肉同胞创下的这一历史功绩。在缅怀祭奠中,我仿佛看到了1.7万人的修路大军在险恶的群山峻岭中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艰辛劳动的场面;仿佛听到了那4000人因工受残、痛苦呻吟的声音;仿佛看到了那1.3万名贫困潦倒的无家劳动大军,在异国他乡流亡失所、沿路乞讨,渴望回国思乡的情景!我要在万里之遥的他乡,记下这段悲壮的历史!我按动着手中的照相机,一字不漏地拍下了纪念像碑文的内容,拍下了纪念像的全景!
  记得普希金写过一首《在那西伯利亚的矿坑深处》的抒情诗。诗中以崇敬的心情深深祝愿着矿坑深处的人们“不会白受辛酸的劳苦”、“不会空负着崇高的胸怀”、“将在阴暗的地下催人振奋”、“将迎来那渴盼的机会”。建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同胞们不也是这样吗?如今可以告慰的是:他们的伟大创举已被中、加两国政府所认可、所称颂,他们的精神已催人振奋,并将永存千古!
  题图:华工纪念像。(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