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风云百年

风云百年
  1951年
3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查谟和克什米尔自决原则决议。
  9月4日至8日,美国违反盟国的合法利益,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排除对日战争中蒙受最大牺牲的中国、朝鲜及越南等国参加,美、英、法等48个国家在和约上签字。这个和约遭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中国后来两次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旧金山对日和约。8日,美日两国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把日本纳入美国的军事集团。
  10月14日,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共同组成中美洲国家组织。1960年底,这5个国家成立中美洲共同市场。
  1952年
3月21日,加纳的恩克鲁玛博士当选为非洲第一位黑人总理。
  6月17日,危地马拉政府实行激进的土地改革方案,没收美国公司占用的大片土地。两年后,在美国支持下,危地马拉发生军人政变,推翻阿本斯总统。
  7月23日,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在纳赛尔领导下发动革命,推翻法鲁克国王,掌握政权。
  10月20日,肯尼亚发生“茅茅起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年底,法属摩洛哥人民掀起反对法殖民统治的罢工和示威运动。殖民地国家人民在继续他们的正义斗争。
  11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埃尼威托克岛上成功爆炸世界上第一颗氢弹。核武器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53年
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去世,终年74岁。9月,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4月7日,瑞典国务大臣哈马舍尔德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1957年,他被一致推举连任。
  4月25日,英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此引发了分子生物学的革命。
  7月26日,卡斯特罗率领一批古巴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开始反独裁的武装斗争。后来卡斯特罗创建的组织“七·二六”运动就是以起义日命名的。
  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10月1日,美国与韩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
3月25日,苏联宣布结束对东德的占领,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全部主权,但不撤走苏联驻军。
  原子能不仅仅可以用于战争威胁,它也可以为人类造福。6月27日,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法国在越南的战争已经进行了7年,越来越被动。7月21日,法国被迫在《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9月8日,美、英、法、澳、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缔结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
  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955年
4月14日,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终年76岁。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引起物理学的一场大革命。他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出生于德国的爱因斯坦因为是犹太人而受到纳粹迫害,1933年移居美国。
  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通过《万隆宣言》,史称“亚非会议”。参加会议的我国代表团的部分工作人员和中外记者等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被美蒋特务放置的炸弹炸毁,11人全部遇难。
  5月11日,北约接受联邦德国为成员国。3天后,5月14日,苏联和6个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5月15日,苏、美、英、法四国与奥地利签订和平条约。10月25日,四国军队全部撤离。次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奥永久中立的根本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驻扎外国军队。
  9月8日,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十九)(薛飞)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让参观者游历中国古今”
  ——雅尼科助理总干事答本报记者问
  本报驻法国记者马为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达尼埃尔·雅尼科先生,是“’99巴黎·中国文化周”教科文组织方面的主要组织者,为筹备文化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在文化周开幕前夕,正在瑞士度假的雅尼科先生于8月19日书面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问:中方组织者认为,这次中国文化周的准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于您本人的智慧和热情。请首先谈谈您为文化周所做的工作。
  答:教科文组织这几年安排成员国在总部举行大型文化周,有个通盘规划,起初,中国文化周是纳入这个安排的。而举办中国文化周的想法,产生于4年前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当时,我以教科文组织代表的身份参加大会,在同时任中国教委副主任兼中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主任的韦钰女士谈话时,我们提到让中国在教科文总部举行一周文化活动的可能性。我立刻向马约尔总干事谈了这个设想,他非常高兴。
  我一心要在教科文总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活动,有三个理由。首先,中国1946年11月4日签署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是教科文组织的首批成员国。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教科文组织有着某种“共同的历史往事”,在即将进入下一个千年之际,让人们想到这一点是恰当的。其次,中国是全球最富生气的国家之一,我觉得,它给予教育的地位对其他国家具有榜样价值。中国有12亿人口,其中3.5亿人——接近西欧的人口总数——享受基础教育。我感到,治理有这么多人口的国家是中国正在给全世界上的一堂了不起的课。最后,我常常感到,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大,可它们从根本上并不了解它的真实的文化。所以,我希望把中国的今昔展示给巴黎公众,以尽量弥补这个空缺。出于这个考虑,去年7月我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先生时,我们就把事情敲定了。的确,关于这次文化周的基调,我们当场就达成了一致。由于这种一致,我们用不足一年的时间筹备成了这样一次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文化周。
  问:作为教科文组织方面的主要组织人,您对这次中国文化周的各项活动有全面的了解,您的评价如何?
  答:正像我在前面向您指出的,这不是我们在教科文总部组织的第一个文化周。不过,我应当补充说,正如法新社7月23日电讯稿所强调指出的,毋庸置疑,这是中国在欧洲举办的最大文化活动,而且我还应当说,这是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所接待的最大活动之一。以我看,这次文化周活动之所以丰富,是因为将在这里展示的中国文化的侧面极其多样。我们不曾想取代惯常的展览形式,比如定期组织各个国别的珍品陈列,但是这一次,我们要让参观者在古今的中国做一次绝妙的旅行,举例来说,我们将迎来那套非同寻常的战国时代的编钟,此外,还将观赏到中国手工艺人的表演。
  问:教科文组织在其总部与中国合作举办活动,这已不是第一次,您对这种合作有何想法?
  答:祝愿这种合作日益发展。双方近年来组织的活动之一是在香港回归中国之际举办的展览。而从9月1日起开始的中国文化周活动将使总部的所有地方都活跃起来。总的来说,我们希望加强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之间的智力合作,中国能够向我们提供很多东西,比如周光召教授就是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最新科学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在将来,我希望加强中国对我们的组织的这种智力贡献。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中国文化是神奇宝库
  ——访巴黎市副市长、法国前文化部长杜蓬
  本报驻法国记者果永毅
  巴黎市副市长、前法国文化部长杜蓬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了解,是他与中国及法国华裔结缘的原因。只要巴黎举办有关中国的重要文化活动,总少不了他的出席。7月在巴黎举行了“’99巴黎·中国文化周”新闻发布会,他又是早早到场,散会以后,还特意约见组委会主席、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就文化周活动热情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新闻发布会后不久,记者要求就中国文化周这个主题对他进行专访。尽管他已经决定外出度假,还是在启程前一天晚上,为记者抽出整整一个小时。
  记者开门见山地请杜蓬先生谈谈中国文化周的意义,他也直切主题地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在人类进入第三个千年前夕举办文化周,向法国及西方社会广泛介绍中国文化遗产,展示迈向21世纪的现代中国形象,具有十分巨大而深远的意义。”接着,他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见解。他说,中国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性大国之一,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以自己的特性,尤其是自己的固有文化来构筑它的辉煌未来。这一文化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举世无双的独特风格和某种普遍性价值。这不是从欧洲文化具有普遍性的传统角度来观察,而是从中国文化原有的视野来观察。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对于全人类都具有典范性的价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下举办的中国文化周,尽管时间短暂,但是能够同时展示中国舞蹈、音乐和戏剧等诸多精品,对观众来说确是难得一遇的享受。他认为,这一活动也完全符合法中两国文化合作不断发展的方向,而这一合作正是希拉克总统1997年访华时所期望的。
  记者请他以前法国文化部长的身份,对两国的文化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坦率地说,由于两国的政治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交往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例如,文化产品进入对方市场还有一定的困难。他认为,两国应当逐步克服障碍,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在这方面,两国的地方省市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有所作为。比如,上海市就很有潜力。两国一些城市间已建立起来姊妹关系,两国的文化合作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杜蓬先生还是巴黎13区区长。13区是巴黎华侨华人的主要居住区,故一向有“中国城”的雅称。生活在一个国家的外国侨民能否成功地融入当地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祖籍国文化与居住国文化能否很好地融合。在这方面,13区的华人社团是很成功的,而这与杜蓬先生制定并执行的文化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者请他谈一谈这方面的感受,他十分谦逊地说:“13区的华裔融入法国社会是比较成功的,没有任何负面反应。我要强调,这个区的华人社团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通过各种华文媒体,广泛地向华人、尤其是华裔商人介绍法国的法律、法规及风俗习惯,使他们能够入乡随俗,遵纪守法。还要指出的是,华人社会不搞自我封闭,在适应当地文化的同时,以各种形式向当地社会介绍本民族文化,与其它族群和睦相处。华人通常信奉佛教,保持自己的传统习俗与家庭伦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法兰西社会的一部分,成为法兰西土地上活跃的、负责任的公民。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共同生活在一个和谐社会的原因。”
  谈到东西方文化在下个世纪的关系,杜蓬先生认为,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文化必将在世界上重新闪耀光芒,而这又依靠中国经济的重新崛起。伟大的文化总是伴随着繁荣的经济出现,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经济振兴而出现于世界。杜蓬先生并不认为东西方文化在下个世纪会相互冲突,相反,它们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形成全人类的崭新文化。为此,东西方文化应当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他说,我们欧洲人对中国等亚洲文化应当有充分的评价。现在东方音乐已经在西方乐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法国作曲家奥利维埃·梅西昂就广泛吸收了中国、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乐曲风格,创作出不少独具特色的作品。又如,中国许多当代画家留学法国,从西洋画中汲取养分,又保留了中国画的精髓,形成全新的画风,赵无极、朱德群就是杰出的代表。
  杜蓬先生是当今法国政界有名的“笔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著述阐发颇具独到见解。记者请他为“’99巴黎·中国文化周”题写几个字。他沉思片刻,提笔写道:“中国文化是人类的一座神奇的宝库,我们应当充分地从中汲取营养”。(见左图)记者一面端详着那流畅的书法,一面体味着它的含义。短短十几个字,既饱含着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又寄寓着他对未来东西方文化交融和互补美好前景的期待。
(附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有两个以中国为主题的国际盛会令人瞩目。一个是外国人到中国来办的,即美国《财富》杂志将于9月底首次在上海举行的第五次年会,主题是“中国:未来五十年”,那将是《财富》全球论坛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另一个是我们走出去办的,即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日至1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的“’99巴黎·中国文化周”,那将是我国在欧洲举办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文化活动,其主题是——
  “走向21世纪的中国”
  ——写在“’99巴黎·中国文化周”开幕前夕
  本报记者郑园园
  选择了巴黎
  这次活动是我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巴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中国是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举办文化周活动,将有助于加强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7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文化周活动表明中国与教科文组织携手为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的决心。有评论说,马约尔的任期今年年底届满,倘在离任之前成功地向世界推介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则善莫大焉,他的任期可能会因此而更添光彩。教科文组织为此次活动提供展厅、报告厅、演出厅等场所,总计1万平方米。此外,它还提供活动所需的电器设备、同声翻译等。总之,教科文组织正满怀希望地迎接它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活动。
  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之都。那里人文荟萃,历史古迹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博物馆和画廊鳞次栉比。这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既懂得欣赏自己的文化,也懂得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几乎每一周,每一天,巴黎都有外国文化的展示活动。那里的观众对于文化艺术作品审视严格,有较高的鉴赏力。让中华文明到塞纳河畔作一大展示,让法兰西文化与中华文化相逢握手,的确是一个美妙的主意。法新社、《费加罗报》等媒体认为,举办这一活动,表明了中国的文化大国地位;巴黎市感到参与这项活动,与有荣焉。
  丰盛的“套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如何把中华文化的精粹,把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筹委会最费思量之事。我国参加文化周的八部委和八省市的有关负责人反复研究,在征求了国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丰盛的“套餐”节目——为期12天的文化周由主题论坛、展览、服饰和舞蹈演出及文化讲座四个部分组成,它将使参观者获得视觉、听觉上的愉悦享受,得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并且拥有一个准确完整的中国形象。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李荣融代表曾培炎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将分别就“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作主题报告,并将回答听众的自由提问。展览是重头戏,这次从国内海运去14只集装箱的展品,有精美的陶瓷作品、有珍贵的京剧服饰,有我国21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的模型实物或图片,如敦煌莫高窟、苏州园林的模型、秦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等,还有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模型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国家级珍宝、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36件编钟真品也首次赴欧展出。由武汉音乐学院的教授、讲师组成的编钟乐团,将用2400年前的编钟全真仿制品作现场演奏。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服饰文化是其重要篇章,文化周将展演约600套各个时代的服饰,其中1/3是我国当代设计师的作品。中国名模将亮相巴黎T型台。此事说明,我国的服饰文化走上了一条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又富有时代创意的道路,我们已有足够的自信到巴黎这块时装业的前卫阵地来展示我们的成就。
  许多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等待着三个文化讲座。这三个讲座分别由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吴良镛、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玉珍主讲。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文物有特殊的爱好,两年前访华时,他曾到上海博物馆参观,仔细地观看馆藏的青铜器和瓷器,提出了一些很专业的问题。法国总统期待在巴黎再晤马先生,并请秘书转达他的歉意,说马先生作演讲时他可能不在巴黎,不能亲往聆听,不过,他是一定会去看展览的。
  文化的理解是
  最基础的理解
  赵启正告诉记者,上月在教科文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到会的有法国各媒体记者近200人,会场座无虚席,记者提问活跃。这次新闻发布会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在教科文组织是不多见的,马约尔见此情景十分感动。《费加罗报》主席、法新社社长、法国国立视听学院院长等都会见了文化周筹备小组领导,表示要加强合作。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阿歇特准备将展品的图片资料和演出照片印成精美的画册,给中国文化爱好者留作永久的纪念。法国“夏邦杰设计所”是上海市政工程“世纪大道”的设计中标者,这项被称为“中国未来的香榭丽舍大街”的工程在法国设计界引起关注。这次,夏邦杰和浦东新区合作,精心为文化周制作了“世纪大道”的模型。法国保险业巨头安盛保险公司为价值连城的编钟投了保。居于世界首位的法国核电设计、生产和制造厂家法马通公司和巴黎陈氏公司都为文化周提供了赞助。
  这项文化活动在中国、教科文组织及法国三方引起高度重视,确实发人深思。文化活动不同于政治活动和商业活动,它是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活动。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理解是最基础的理解,它是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纽带。1993年,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文化方面的差异将是人类分歧与冲突的主导因素,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他对文明的差异所造成的矛盾持悲观态度。但是,很多的人不赞成他的观点,认为如果从文明发展形态的角度看,21世纪应该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纪。东西方文化各有千秋,在历史上各领风骚,其碰撞、交融由来已久。文化通过相互交流而被理解、被尊重,差异和矛盾将因理解而易于消弭。
  文化周活动,既是中法两个民族优秀文化的友好交流,又是东西方智慧的坦诚对话。希拉克总统在为文化周发来的贺词中说:“作为法国人,尤能理解这种既珍视悠久的历史传统,又要参与构筑未来的追求。”赵启正说:“举办文化周活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知道她的过去和未来,知道她的根基在何处,她将走向何方。世界对此了解得越多,对中国的一些误解就容易消除,关于中国的一些无稽之谈也就不会有市场了。”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周活动将引发欧洲公众深层次的思考:酷爱文化艺术、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虽然是以落后的面貌进入20世纪,目前却意气风发地迈向21世纪,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家,是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附图片)
  图为自本月中旬起已在巴黎街头出现的中国文化周广告。图中的艾菲尔铁塔形象是一个变形的“文”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