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红土地旧貌换新颜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舒圣佑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勤劳、勇敢、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旧江西这块贫穷落后、百业凋零的土地上,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奋发图强,走过了艰辛而曲折的历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谱写了江西发展史上光辉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适合江西情况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之路,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仅9.09亿元,1998年达到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43.4倍,年均递增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49年仅69元,1998年达到4440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不断改善,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全省财力大为增强,对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全省财政收入1950年为1.17亿元,1998年上升到145.66亿元,年均递增10.6%;人均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8元增加到1998年的349元,增长42.6倍。
  新中国建立以后,全省相继建成煤炭、钢铁、机械、建材、有色金属、食品、医药等39个大行业,24万多家企业。改革开放以后,乡镇集体企业和外资、合资、私营等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迅速发展。现在全省已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布局和结构比较合理,一批工业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的农业生产恢复很快,发展过程经过了数量型增长——平衡型增长——外向效益型增长三个阶段。进入90年代,农业经济有序地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综合开发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不断在“高产、优质、高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国内贸易需求旺盛,供应充裕,市场充满活力。全省对外经济往来逐步扩大,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贸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进出口贸易成交额成倍增长,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大部分居民解决了温饱,开始迈上小康之路,一部分居民已过上“宽裕型”、“富裕型”生活。
  50年来,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突出成就。全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都有重大进步。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红土地旧貌换新颜。展望新世纪,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励精图治,再创新业绩。力争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化、法制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上述战略构想的过程中,我们将紧紧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着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实现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正确处理新上项目和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充分发挥现有基础的潜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们坚信,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省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努力、顽强拼搏,江西一定能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西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建立后,江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工业经济建设,从领导力量、队伍组织、技术培训、资金设备等方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投入,相继建成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产生了一批畅销省内外的地方“名优特新”产品。全省拥有煤炭、钢铁、机械、建材、有色金属、食品、医药等39个大行业、24万多家企业。改革开放以后,乡镇集体工业和“三资”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给全省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现已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一批工业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1673.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125倍,年均递增15.1%。工业行业的从业人员由1949年的27万人增加到448万人,增长16倍。
  解放前,江西农业经济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新中国成立之后,全省农业生产恢复很快,先后经过了数量型增长—平衡型增长—外向效益型增长三个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农产品经营和价格的逐步放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省农业开始朝着“以粮为主、多业并举”发展,农产品无论是量的增长还是品种的增加都有超常规发展,全省农业出现了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可喜局面。199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8倍,年均递增4.7%;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7年粮食总产1768万吨,增长3.6倍;棉花总产13.2万吨,增长81.1倍;油料总产106万吨,增长11.1倍;肉类总产228万吨,增长25.6倍;水产品产量115万吨,增长47.3倍。1998年尽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粮、棉、油产量仍分别达到1555.5万吨、7.61万吨和83.34万吨。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交通运输明显改善
  邮电通信迅速发展
  50年来,江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199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69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10.9倍,形成了以省会南昌市为中心,二纵四横、六条国道为骨架,省道为干线,县乡道路为支线,覆盖全省城乡,沟通毗邻六省的公路网;全省公路货物运输量1.83亿吨,是1949年的1900余倍,旅客运输量2.87亿人次,是1949年的1100余倍;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197公里,比1949年增长两倍,铁路货运量2860万吨,客运量2820万人次,分别比1950年增长10倍和8.6倍,先后兴建了鹰厦铁路、皖赣铁路、向乐铁路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京九铁路;全省水上货物运输量1116万吨,旅客运输量471万人次,分别比1950年增长11.5倍和93倍;1957年江西建立了第一个民用航空站——南昌航空站,以后又陆续成立了吉安、赣州、景德镇、九江等航空站,先后兴建或改建了南昌机场、赣州机场、吉安机场、景德镇机场、九江机场。
  50年代初,江西仅有数百处邮电局、所,只有城市里有少量市话设备,大部分县乡没有电话。50年来,江西邮电通信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50年—1998年全省邮电通信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2亿元;到1998年,共建成邮电局、所3479处,邮运工具发展为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各种交通工具并用,1998年共邮送函件1.76亿件,比1949年增长18倍;1998年末全省电话到达户数达235.8万户。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
  对外经济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质产品的迅速增长与丰富,城乡市场日益繁荣与活跃。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把发展消费品生产摆到重要位置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从吃穿日用商品到高档耐用商品都呈现出一派购销两旺景象,基本扭转了建国初期那种消费品严重匮乏的局面。与此同时,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贸易需求旺盛,供应充裕,市场充满活力,逐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为主导,集体、个体、外资企业等各种经营主体并存,超级市场、专营店、连锁店、购物中心等多样的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商业流通体制,城乡农贸市场蓬勃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1998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1亿元,比1949年增长160.3倍,平均每年递增10.9%。
  50年来,江西对外经济往来逐步扩大,外贸出口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开辟了九江港为外贸口岸,发展自营出口,外贸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8.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6.5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1.4倍;实际利用外资7.09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68.4倍。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压题照片:井冈山黄洋界雄姿。 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上图:雄伟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左图:江西省大余县老区人民大力种植走俏海内外市场的金边瑞香盆景,开创致富新路,全县种植金边瑞香达150多万株,长势喜人。
新华社记者王绍业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治山治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本报讯记者傅丁根报道:江西省把国内国外先进经验与江西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治山治水治穷结合起来,实施山江湖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江西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198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采纳专家建议,决定对鄱阳湖进行综合治理,先后组织了大量科技人员并邀请国内有名的专家对鄱阳湖区及其主要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系统的科学考察,形成了鄱阳湖开发治理的基本思路,提出把山、江、湖相互联系,视为一大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治理。
  在山江湖工程的山水综合治理开发过程中,江西省进一步体会到,山水治理与发展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由此,江西省进一步提出了“治标须治本,治理须治穷”、“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综合开发、全面治理”的指导思想,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将山江湖工程上升到全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形成“大山江湖”的概念。
  山江湖开发治理15年来,江西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到1998年,江西共植树造林200多万公顷,植被覆盖率由80年代的31.5%上升到54.6%,水土流失面积从80年代的330万公顷下降到120万公顷,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先后建立和完善了9大类26个试验示范基地,支持了122个“三高”农业商品基地和乡镇企业的建设,实施了红壤开发、赣中南农业开发、湖区农业开发、蚕桑果业、鹅鸭、大水面、林业发展等10多个大型项目。项目区内年新增产值4.53亿元,年新增利润8005万元,年新增税收3651万元,为7万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使项目区内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