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从尴尬到自豪
住房挤,行路难,曾是上海人最大的尴尬。如今,漂亮的新宅,“申”字形的高架路,已成为市民的骄傲
  1999年的夏天,有一个名字被永远封存进了博物馆:给水站。如今,新生代上海人已经说不清这三个字的含义。然而,这种供一条弄堂内几十家住户合用的自来水供水处,伴随许多“老上海”度过了大半辈子。
  以前,说起上海人的尴尬事还真不少,合用水龙头只能算“小事”一桩,最大的尴尬恐怕还数住房了。长桥新村的退休工人吴桂凤,说起住房感慨万千。40年代,他们一家从安徽搬到上海后,住在南市区的一间15平方米的小亭子间,8口人一住就是40多年。80年代后,子女们先后搬了出去。后来,她也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房。“现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太寂寞了。”吴大妈又面临新的烦恼。
  住房困难曾是上海的第一大社会问题。到今年底,上海将全面完成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的解困工作,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0平方米。住房制度改革一马当先,住房小康的目标在上海已接近普及。面对一个个绿化好、设计精、房型新的楼盘,上海人真有点目不暇接。
  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对上海人的住房变化还只是间接感受,最直接的恐怕就是交通了。在南京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的王蓓,几乎每个月都要到上海出差。她说:“10多年前到上海,最怕的就是坐公共汽车,不但车挤,路还堵。听说有人统计过,公共汽车最拥挤时每平方米要站24只脚,一趟车坐下来常常是一身汗一肚子气。眼下不一样了,又有高架路又有地铁,我特别愿意来上海。”
  王女士还打听:上海到底有什么“神通”,能在几年间使交通大变样?其实,答案只有两个字:改革。1992年,上海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走城建融资市场化的道路。靠这个思路,近5年来,上海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1428亿元,相当于整个80年代的7倍。难怪不少上海人遇到外地来的亲戚、同事,常问的一句话是:“怎么样,买房子搬到上海来住吧?”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世界凝视浦东
  当88层的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直冲云霄、矗立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时,当世界一流的浦东国际机场即将在收获的9月腾起一架架飞机连起世界时,当来自全球500强企业的首脑们即将汇聚浦东新落成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时,浦东,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的瞩目。
  事实上,自9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后,这块沉睡于黄浦江东边的土地,便由于它所肩负的“龙头”使命,注定要承载起世界的凝视!
  短短9年后,人们惊叹地发现: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城区已经隆起。
  这里,有一流的建设速度:杨浦、南浦、徐浦三座大桥飞架东西,浦东国际机场、地铁二号线“上天入地”,国际信息港、东海天然气工程悄然启动,轻轨、深水港、越江隧道竞相媲美……
  这里,成了国际资本青睐之地:至今,已有6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浦东,兴办三资企业5472个,总投资达275.1亿美元,88家跨国公司在浦东兴办了149个大项目。
  这里,美国花旗、香港汇丰、东京三菱、英国渣打等38家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比邻而居,其中19家外资银行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史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如三颗宝石嵌在这里:4705家内联企业群星闪烁,去年又有17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元的外省市公司将注册地和经营地搬到了浦东……
  数据是枯燥的,但又是最有说服力的:9年间,浦东国内生产总值由60亿元上升到708.85亿元,年均增长21.3%。工业总产值1990年仅占全市的1/9,1997年上升到1/4,1998年达1421.66亿元,相当于80年代后期上海全市工业产值的总量。更令人振奋的是:高新技术产业魅力初现,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同行业的40%和25%。浦东,以占全市1/10的人口、1/12的地域面积,完成了全市1/5的GDP、工业总产值和银行存款余额,以及全市1/4的外贸出口、1/3的外资引进额。
  浦东已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极。(附图片)上海浦东陆家嘴远眺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跨越百年的飞跃
——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
  回首上海这片热土50年的足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说:最可自豪的,便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把上海从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下支离破碎的旧城,脱胎换骨,实现了跨越百年的飞跃,变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经济实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特大型城市,又在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昂然迈向新世纪。
  “上海的发展,凝聚了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关心,得益于党和国家在上海发展历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回忆起50年的奋进之路,黄菊始终忘不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上海发展的重视;忘不了邓小平同志的殷殷嘱托:“上海是我们的王牌”、“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忘不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上海发展的重要部署和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
  黄菊说,在改革开放前期,上海曾面临巨大的挑战,经济发展一度跌至低谷。当时,在上海先后担任市委主要领导人的江泽民、朱镕基同志,敏锐地洞察了上海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中的问题,下决心展开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
  80年代后期,上海作出了惊人一“调”:打破几十年一贯制的“二、三、一”序列,提出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三、二、一”产业战略。从1990年到1998年,第三产业猛增了7.3倍,占GDP的比重从历史最低点的18.6%一跃而至47.8%。在此前后,全市倾力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20年间累计投资2401亿元,相当于前30年总和的40倍,而90年代的投入又占到近20年总投入的90%以上。“经济结构的果断调整和城市形态功能的重塑,为上海80年代后期摆脱困境、90年代历史性飞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黄菊说,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从改革的“后卫”走向了“前沿”。
  黄菊强调说:“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在服务全国中发展壮大,在扩大开放中走向世界。”对于新的世纪,黄菊信心很足:上海要“形成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架,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运行机制,形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心城市格局和国内外经济联系广泛的开放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60年代“永久车” 
90年代“桑塔纳”
上海货新了
  某机关驻豫办事处的戴杰,最近颇有些得意。去年,听说中美合资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别克车在年底“出生”,他就打算购一辆。可别克车上市后的紧俏程度,实在超出他意料,四处托人,才好不容易排上了队,交了定金。
  这样的“排队”经历,戴杰曾有过两次。一次是60年代,刚刚参加工作时为了买一块“上海牌”手表;另一次是80年代初,托人搞一张上海出的“永久牌”自行车票。
  的确,上海货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有一种特殊地位。66岁的上海老人高碧呈一家,这大半辈子就被上海货“包围”着。说起各个时代的上海货,言语里透着格外的亲切:“五六十年代,家里买了‘金龙牌’热水瓶、‘英雄牌’自来水笔,还到处炫耀;70年代,外地亲戚来了,带一包大白兔奶糖、买双‘回力牌’球鞋,稀罕得不行;80年代条件好多了,冰箱、彩电、自行车,阿拉上海货在全国响当当。”让他略感失落的是,现在,家里的大件中,彩电、冰箱都是外地产的,空调还是进口的,上海货不像过去那样独领风骚了。“这也很正常,”老人倒也想得开:“开放了,洋货进来了;搞活了,外地也发展了。”
  老人的感觉没错。前些年,上海货已从风光极处跌落下来,经过一段低迷、徘徊之后,今天又有一大批上海货在全国逞雄。比如,轿车,年产量达到23.5万辆;钢,1603万吨;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在国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龙头”。
  上海货的重新昂头,靠的是上海人“壮士断腕”式地淘汰了一大批“经典产品”。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进行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上百万职工重新再就业,上千家企业破产兼并、资产重组。上海货也随着调整而起起落落。
  刚解放时的“八大明星”——纺织、造纸、卷烟、火柴、肥皂、面粉、橡胶、皮革产业,已经被汽车、通信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化、家电等6项支柱产业不留情面地取而代之,后者的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上菱、金星、索广等一大批新品牌、新产品重新收复失地,夺回市场;信息、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头角崭露,显示其强大的发展后劲……
  纺织业退出了上海工业的主流——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转折,更是面向未来、与国际市场从容对话的开端。
  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下一步工业发展的“领军者”,制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上海货,这正是上海从去年开始提出“建设工业新高地”的主旨。目标是:明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占全市工业的20%;2002年,一批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将占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上海人期待着,明天,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能有越来越多符合“三高”条件的新上海货:硅片,基因、生物工程药物,计算机及软件,别克轿车、桑塔纳新型轿车和相关零部件产品,优质钢材,新型化纤、高级成品油……而上海工业,便在这越来越快的推陈出新中,大步走向新世纪。(附图片)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进进出出上海人
  不断涌入的外地人和大胆闯天下的上海人,正赋予“上海人”以新的内涵
  今年5月,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领到了一本新的户口簿,正式从浙江宁波“入籍”上海。原因很简单,数月之前,这家著名服装企业离开“老家”,将集团总部迁到了浦东新区。
  许多外地人最近都发现:曾经“千金难买”的上海户口,现在不再那么“昂贵”了。6月9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员,可由在沪用人单位直接申办调沪手续。几天之后,从上海市教委传出一条信息,今年进申城就业的非上海籍毕业生超过1.5万人,比去年足足多了2000多!
  一切都在迅速地、静悄悄地变化着。
  上海本是一个滩。19世纪末,开埠不久的上海迎来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无数操着宁波、苏北、安徽、潮汕等口音的人拥进这座傍海的城市,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最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上海人。人们已习惯称这座人员进出频繁的城市为“移民城市”。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本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上海与全国的交流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的上海,作为年轻共和国的“长子”,理所当然要承担起支援各地建设的重担。
  这是一组不该被忘却的数字:“一五”期间,上海有21万职工像“种子”一样播向四方;“二五”期间,又有40万职工奔赴内地;“三五”期间,上海开始有计划地搬迁一部分工厂到内地,到1971年,迁了300多个项目。1983年起,上海市拉开了横向经济联合的帷幕,工业、商业和外贸部门在各地先后建立了6000多个联合体。“支边支内”,“横向经济联合”,上海人口流动的方向,由以前的“流入”变为“流出”。
  90年代,许多外地人又开始感受到一个明显变化,上海在向世界敞开胸怀的同时,也向他们开启了一扇大门。于是,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区市纷纷在浦东投资,建楼,开店,办厂。到1993年底,落户浦东的内资企业已达3100多家。
  然而,上海还“意犹未尽”。90年代后,上海人创造了一个“流行语”kk“拆围墙”。市领导提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城市开放度的过程,上海要在为全国服务中加快发展自己。市长徐匡迪多次强调:上海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年5月,上海向各地在沪企业推出24条优惠政策,郑重提出给入沪企业以“市民待遇”。去年,各地到上海投资的企业新增1332家,总投资近100亿元。上海经济增长有近一个百分点是由外地企业拉动的。
  现在,上海的流动人口已达近350万。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新移民”,赋予“上海人”以新的内涵。而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也不再“故土难离”,上海日外出人口已达近10万。
  上海同兄弟省区市的经济联系,已经摆脱最初“联营”的初级模式,转向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合作模式,转向输出品牌,利用知名品牌来实施“销地产”。最近两年间,上海在长江经济带七省一市的合作项目就达2300多项,上海方投资逾70亿元,输出的技术成果达5000多项。
  这几年来,上海派出118名优秀干部到西藏、新疆等地挂职。与此同时,不少上海人在报考大学、选择工作时,也不再把离开上海视为“畏途”,北大、清华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节节攀升,就是一个例证。
  对于上海人来说,“拆围墙”引人才,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而对于长期“安居乐业”、习惯于以老大自居、万事不求人的上海人来说,走出大上海的“螺蛳壳”,放下“朝南坐”架子,走向内地广袤的市场,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突破?在上海人越来越频繁的进进出出中,可以发现,这座开放的大都市的活力正越来越强。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时代留影
  □上海人民在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上喜迎解放。
  □上海胜利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江南造船厂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轮“东风”号下水。
  □我国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动工,1985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改革开放之风初吹,爱美的上海人重又精心扮靓自己。
  □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摩天大楼——金茂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