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铝集团上半年实现整体扭亏
  本报讯记者从日前结束的中国铝业集团公司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获悉,中铝集团成员企业上半年整体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利润七千一百万元,社会贡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百分之一点○九。中铝集团是今年八月六日刚刚组建的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的巨型“航母”,拥有二十一家生产企业。(陈文)


第2版(要闻)
专栏:

PECC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筹备就绪
  本报讯第一届PECC(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将于今年九月在天津举办,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以“二十一世纪环境与家居”为主题的本届博览会分展览区、实景区、研讨会三个部分。(陈杰)


第2版(要闻)
专栏:

交行被评为中国最佳银行
  本报讯国际金融杂志《环球金融》五月刊公布了对新兴市场最佳银行推选结果。其中,交通银行被评为中国最佳银行。(张西宁)


第2版(要闻)
专栏:

德意志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本报讯八月十二日,德意志银行上海代表处获准升级为分行并正式开业。至今,德意志银行已在上海和广州设立了分行,在北京拥有代表处,在香港拥有规模很大的分行。(李威)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银行举行第三届业务技术比赛
  本报讯八月十二日中国银行举行了第三届业务技术比赛。来自全系统三十二个分行和总行的三十三支代表队一百三十二名技术能手汇聚北京,进行多指多张点钞、单指单张点钞、外币兑换、计算器四个银行基本技能项目的比赛。(黄幸)


第2版(要闻)
专栏:

建通士鼎公司进军钢结构建筑业
  本报讯以生产钢结构建筑的北京建通士鼎钢结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挂牌。该公司生产的钢结构建筑可使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震性能大大提高,更加便于机械操作与集约化生产,同时它的环保价值也明显优于其它类型的建筑。(李敬东)


第2版(要闻)
专栏:

三峡工程选用西门子机电产品
  本报讯全球著名的电子与电气工程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近日就三峡工程新的合作意向进行磋商。两年前,西门子发电集团签订了为三峡左岸发电站提供三台定子水冷水轮发电机组的合同。(李宇)


第2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在全国污染防治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上强调
  增强信心狠抓落实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胜利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秦杰)全国污染防治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今天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会上指出:要增强信心,狠抓落实,夺取“九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胜利。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汇报了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江苏、河北、辽宁省政府分别汇报了辖区内太湖、海河、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听取了几个方面的汇报后,温家宝讲了话。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保护环境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了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重点流域的治理初见成效;积极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大气质量有所改善;加大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力度,“白色污染”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加强城市环境管理,部分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一控双达标”工作深入展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一些城市和流域、区域的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有的过去在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重见天日,淮河、太湖、滇池流域的重点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从总体上看,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趋势开始减缓。
  温家宝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一是大气污染十分突出,二是水体污染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三是城市垃圾污染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把这项工作真正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才有物质基础,环境保护工作也才有保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防治污染,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把环保工作建立在积极可行的基础上。制定环保规划和目标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出发。既要充分认识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又要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足够的估计;既要有长远规划和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又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努力。
  温家宝强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分阶段达到治理目标。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并提出“一控双达标”的具体任务。现在到2000年底只有一年多时间,完成这个任务十分紧迫。如期实现“九五”环境保护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步骤,各地各部门要把实现这个目标摆到重要位置,按照中央的统一规划和部署,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温家宝指出,实现“九五”环保目标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央连续三年召开座谈会,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国家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去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投资重点。三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加强环保工作。近年来,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决制止重复建设,加快行业调整和改组,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这为实现“一控双达标”带来了机遇。四是科技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五是环保法律的制定和社会舆论的形成保障了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温家宝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工作的领导,把具体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明确责任人,逐个地区、逐条河流、逐个城市、逐个企业地狠抓落实。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一控双达标”工作。要坚决淘汰一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生产方式落后、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加大污染源治理的强制力度。从现在起,对尚未达标的企业要规定严格的治理限制,逾期不能达标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关闭、停产。同时,要注意防止关闭企业死灰复燃和达标企业污染反弹。要下大力气抓好“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工程”。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滇池、巢湖流域要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控制生活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酸雨、二氧化硫控制区”二氧化硫要实现达标排放和排放总量控制。煤炭行业对煤层含硫大于3%的矿井要抓紧关停、限产,火电厂要积极采取脱硫措施,城市政府要改善能源供应结构,控制直接燃用散煤,逐步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要加快组织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在巩固和扩大大气污染治理成果的同时,加大水污染和垃圾污染治理的力度,美化城市环境。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增加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要强化法治,把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各有关部门和各地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实现2000年环境保护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目的是研究太湖、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实现2000年环境保护目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部署下一阶段全国的污染防治工作。


第2版(要闻)
专栏:

  引进资金技术提升产业水准
  苏州新区舞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龙头
  本报讯苏州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实施“引外”、“壮内”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大力引进和利用海内外资金及技术,另一方面练好内功,使国有资产逐年增值,全区产业水准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今年1—7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33.4亿元、出口创汇6.9亿美元、财政收入6.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66.4%和87%。其中,工业产值和出口创汇各占苏州市区总量的50%以上。
  今年,苏州新区把外向型经济的支撑点放在发展电子资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上,以3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为骨干,以18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重点出口产品为纽带,形成十几条相互关联的产业链和十几个拥有世界行销网络的产品出口加工基地。1至7月份,全区“双高”产品的出口额达5.9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86%。鼠标器、液晶显示器、彩显、扫描仪、电脑主板、水晶振子、片状电阻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同类产品销售中占据30%—55%以上份额。1000万美元以上出口企业近30家,出口增幅均在70%以上。
  至今,苏州新区引进项目的总投资已超过40亿美元,绝大多数为三资企业,其中合资企业占60%,这些合资企业不仅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增长,而且国有资产也得到迅速增值。苏州孔雀电视机厂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资的苏飞消费电子有限公司,投产不到两年就开始获利,去年利润突破1.7亿元。苏州第三光学仪器厂自进新区建厂后,凭借产品和技术优势,先后与日本、香港公司嫁接了4家合资企业,资产增值近30倍,生产规模扩大20倍。
  苏州新区把引进外资项目与苏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全市在区内兴建的新兴工程已有30多家,总投资80多亿元,占全市新兴工程的65%左右,其中日本的索尼化工、福田金属等10多个项目被列为吸收、消化、创新软件的新兴工程。同时,还通过“嫁接型”合资合作方式对进区的100多家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换代,其中45家已完成了技术改造工程。(朱叶周驿)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国际邮政技术设备展开幕
  中国将积极竞选万国邮联经营理事国
  本报北京8月22日讯记者曲哲涵报道:由国家邮政局主办、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承办的“’99北京中国国际邮政技术设备展览会”今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幕。来自中国(含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瑞士、荷兰、英国和美国13个国家的90多家厂商参加了这次展览。这次展览是为配合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所举办的一项重大国际活动,是一次规格高、规模大、世界级技术水平的国际邮政设备展示。展览会的宗旨是增进世界各国邮政技术工作者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推动邮政技术交流,促进邮政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主席达利、万国邮联国际局局长利维、副局长马祖及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的部分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到会祝贺。展览将于8月26日闭幕。
  又讯记者曲哲涵从国家邮政局获悉,中国在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上将积极竞选邮联经营理事会理事国。万国邮联下设行政理事会和经营理事会两个常设机构。按照惯例,作为本届大会的东道主国家,在今后5年内,中国代表将担任行政理事会主席一职,直接参与万国邮联的领导工作。经营理事会理事国要通过大会选举产生,如中国能成功入选经营理事会理事国,会进一步扩大中国邮政的国际影响。
  中国代表团是本届邮联大会中人数最多的团体,共有65人,其中香港邮政所代表14人。团长为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名誉团长为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第2版(要闻)
专栏:

  秦皇岛国际游艇俱乐部是在亚运会帆船运动场基础上成立的旅游服务单位,通过优化旅游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进入暑期以来已接待数万人次。图为总经理邹玉利(右二)和游客亲切交谈。达鹏继军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开征遗产税有关问题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李建兴报道:由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司、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开征遗产税有关问题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对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遗产税的国际比较、开征遗产税对转变国民思想观念和促进消费、扩大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将带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讨论。会议还探讨了制定遗产税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遗产税征收管理将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做好开征遗产税的前期政策宣传工作和开征遗产税的前期准备工作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第2版(要闻)
专栏:新中国50年成就辉煌(1)

  新中国50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7%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本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新中国成立50周年来,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国力空虚的状况,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98年达到了7955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年平均增长3%左右的水平。据世界银行估计,199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
  经过50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国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解放初期,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二十六位,原油居第二十七位,发电量居第二十五位。目前,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位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大豆、甘蔗居第三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世界第二位,糖、原油产量分居第四、第五位。
  5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343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429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5倍,年均增长3.3%。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1998年,粮食产量达4.9亿吨以上,比1949年增长3.3倍,人均产量比1949年增长1倍。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35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57.7倍,平均每年增长11.6%。199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从32.7万吨增加到542万吨,增长15.6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241亿米,增长11.8倍;糖由20万吨增加到826万吨,增长40.3倍;原煤由0.32亿吨增长到12.5亿吨,增长38倍。
  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运输邮电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2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029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2.5倍,年均增长8.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4017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8.3倍,年均增长10.1%。
  1950年以来,我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99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2125亿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2516亿元,建成投产基本建设项目130万个,其中大中型项目约6200个。我国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50年来城乡居民生活也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998年的每人每年297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3408亿元。新中国成立之初,城镇居民用于吃和穿的开支占到全部生活费支出的80%,农村居民更高达90%以上。到1998年,这个比重已分别下降到55.6%和59.6%。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50—70年代的百元级“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千元级的“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到90年代万元级、十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费档次大大提高。
  5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从仅对原苏联和东欧等周边国家进行贸易,逐步扩展到日本、欧盟、美国等2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至1998年的3239亿美元,增长286倍,年均增长高达1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