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巴就“击落飞机”相互指责
  国际社会呼吁两国保持克制
  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据本社驻新德里和伊斯兰堡分社记者报道,印度10日击落一架巴基斯坦飞机后,两国政府相互指责,向对方提出强烈抗议。
  印度外交部10日晚召见巴基斯坦驻印大使,就巴基斯坦军用飞机“当天侵犯印度领空的挑衅性行动”向巴提出强烈抗议。
  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10日晚发表谈话称,巴飞机在被击落时正在执行“侦察任务”。当记者问印巴之间的紧张关系会不会因此次事件加剧时,他说,印度武装部队虽在西部处于戒备状态,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两国关系会因此更趋紧张。
  巴基斯坦政府于10日也就印度空军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巴丁县上空击落一架巴海军非作战飞机一事向印度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巴基斯坦外交部当天还召见了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驻巴的使节,就这一事件向他们通报了情况。
  与此同时,巴外长阿齐兹也写信给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伊斯兰会议组织,要求国际社会谴责印度的这种侵略行径。
  据新华社新德里8月11日电(记者熊昌义)印度今天坚决拒绝巴基斯坦就印空军击落一架巴军用飞机提出的向巴道歉的要求。
  印度军方发言人同一天说,巴基斯坦部队今天向印境内4公里处一架印军用直升机发射了地对空导弹,但未击中目标。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10日电(记者顾震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0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印度空军击落一架巴基斯坦海上巡逻飞机,造成机上16人丧生的事件“表示遗憾”,并呼吁这两个南亚国家“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11日电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卡拉辛11日表示,俄罗斯希望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能够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双方的冲突。
  卡拉辛是在当天回答俄通社—塔斯社记者关于“俄方对印度空军10日击落巴基斯坦飞机的事件有何反应”的提问时作此表示的。他说,俄罗斯非常关注印巴间的紧张局势,俄方一贯主张两国应该心平气和地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并希望此种事件不会给两国本已十分紧张的关系火上加油。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0日电(记者符泉生)在印度击落一架巴基斯坦飞机之后,美国政府10日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在吹风会上说:“我们不希望看到形势趋于恶化。我们希望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拒绝以撤军计划
  利维说以巴下次首脑会晤将取得成果
  约旦国王呼吁各方认真执行怀伊协议
  新华社加沙8月10日电(记者马晓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地方政府部长兼参加巴以谈判巴方首席代表埃雷卡特10日对此间新闻界表示,巴方坚决拒绝以色列在明年2月完成怀伊协议撤军条款的计划,要求以方忠实、准确地执行怀伊协议。
  埃雷卡特指出,以色列拖延撤军时间的目的是将怀伊协议的部分内容合并到最终地位谈判阶段,巴方对此早已表示拒绝。
  埃雷卡特表示,根据去年10月签署的怀伊协议,以色列应该在协议生效后的12周内,即在今年的2月而不是明年的2月完成撤军安排。他强调,以军继续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已经被延搁了7个月,不能再往后推迟了。
  埃雷卡特重申了巴方的一贯立场,即以色列必须立即、忠实、准确地执行怀伊协议的所有条款。巴方拒绝对该协议的内容进行任何修改、合并和推迟执行。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以色列总理办公室部长拉蒙日前表示,以政府打算最晚于明年2月15日完成怀伊协议规定的撤军方案。他说,以方仍然保留将撤军条款合并到最后地位谈判的建议。
  据新华社安曼8月10日电(记者朱少华、王丙飞)正在此间访问的以色列外长利维10日说,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即将举行的会谈将取得成果,并将给中东和平进程带来新希望和新气氛。利维在同约旦外交大臣哈提卜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在未来几天内将再次会晤。
  据新华社安曼8月10日电(记者朱少华、王丙飞)约旦国王阿卜杜拉10日在此间重申,中东和平进程有关各方必须认真执行业已签署的各项协议,特别是巴以怀伊协议。
  阿卜杜拉当天在会见来访的以色列外长利维时说,实施怀伊协议关系到重建各方对中东和平进程的信心。他敦促以色列方面遵守实施各项协议的时间表,以免产生失败和绝望的情绪。利维是10日下午抵达安曼对约旦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10日,巴基斯坦官员和士兵在印巴交界处查看被印度空军战斗机击落的巴基斯坦海军一架非作战飞机的残骸。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罗斯 达吉斯坦起战火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刘刚
  10日,俄罗斯军武装直升机向盘踞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几个村庄的穆斯林武装分子展开猛烈进攻。这是自1994年车臣战争以来在北高加索地区最严重的武装冲突。
  据报道,8月2日以来2000多名武装分子从车臣潜入达吉斯坦南部边境偏远村庄,并与当地俄军警交火。据一位逃出的难民介绍说,他看到许多“武装分子是车臣人,其中也有达吉斯坦青年,这些年轻人曾在车臣接受过武装训练。他们声称,要建立统一的车臣—达吉斯坦伊斯兰国家”。8月10日,俄当局和达吉斯坦当局都不予承认的“达吉斯坦伊斯兰舒拉”(“舒拉”通常是伊斯兰国家中的最高权力机构)。发表宣言说,“我们达吉斯坦穆斯林教徒正式宣布恢复独立的达吉斯坦伊斯兰国家”。“我们宣布,捍卫伊斯兰国家是达吉斯坦每个穆斯林的义务,每个穆斯林应一直战斗到把所有的异教徒从穆斯林的领土上赶走为止”。“舒拉”还宣布,达吉斯坦全境已进入战争状态,成立了军事指挥机构,并任命车臣战地指挥员巴萨耶夫为“圣战”的军事领导人。据俄《独立报》报道,目前“舒拉”成员已达50余人,所控制的村庄在10个以上。
  10日,俄国防部长宣布成立了恢复达吉斯坦正常秩序的军事司令部。叶利钦总统非常关注达吉斯坦局势的发展情况,已与有关部门领导人及新任代总理普京讨论了达吉斯坦形势。俄空军发言人10日说,俄空军飞机已经起飞78次,在地面炮火的配合下,对武装分子进行了攻击,使用导弹,对武装分子的据点进行了“定点”轰炸。但到目前为止,俄当局还无法证实武装分子确切的死伤数字。在10日的军事行动中,俄军有6人死亡,多人受伤。此外,俄军的两架武装直升机被武装分子击毁,在遇难的机组人员中有487直升机团副团长、俄罗斯英雄纳伍莫夫。11日,俄军对武装分子再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据俄内务部副部长科列斯尼科夫说,“俄军10人阵亡、27人受伤。武装分子数十人被击毙,几百人受伤。俄军夺回了被武装分子早些时候占领的部分村庄”。目前,俄投入了132摩托旅及内务部队102步兵营。
  军事专家分析说,此次车臣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不只是简单地骚扰该共和国几个偏远村庄,也不是单纯地“输出伊斯兰革命,更主要的是为车臣夺取出海口”。刚被解职的前总理斯捷帕申批评说,俄军行动速度缓慢,照这样下去俄罗斯将丢掉达吉斯坦。
  达吉斯坦当局谴责武装分子的非法行动,痛斥所谓的“达吉斯坦伊斯兰舒拉”是“侵略者”、“宗教投机者”。达吉斯坦当局还通过一项决议,允许当地达吉斯坦人自行武装起来抗击武装分子。据报道,当局已经把仓库里的枪支发放完并收购了一批猎枪武装当地居民。
  车臣当局10日发表声明说,达吉斯坦战事与车臣无关。车臣没有派人,也没有对达吉斯坦武装分子给予物资帮助。车臣发言人乌杜格夫说:“我觉得今天高加索在我们眼前所发生的军事和政治形势,有可能转变成为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
  10日,俄政府代总理普京召开俄联邦反恐怖主义行动委员会会议。他在会上表示,在高加索地区出现的践踏法律和恐怖主义的行动是不能容忍的,必须采取措施整顿那里的秩序和纪律。他说,俄罗斯领导人已向联邦和地方权力机关下达了任务,根除那里产生骚乱的祸源。普京向新闻界宣布,在达吉斯坦活动的武装分子中有车臣武装分子,俄政府已经为整顿达吉斯坦的秩序制定了一整套方案,并已得到叶利钦总统的批准。
  (本报莫斯科8月1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英轰炸伊日全食观测站
  美称不放松对伊“禁飞区”轰炸
  据新华社巴格达8月10日电(记者刘加文)伊拉克观测日全食筹备委员会发言人10日晚宣布,美英战机当天用导弹袭击了设在伊拉克北部的日全食观测站,炸伤数名平民。伊拉克通讯社援引该发言人的话说,当天上午10时30分,来自土耳其空军基地的美英战斗机向位于伊北部城市摩苏尔以北的日全食观测站发射了三枚导弹。发言人没有提及观测站的受损情况和平民的受伤数字。
  由于摩苏尔市附近地区是11日观测日全食的理想地点,许多外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天文学家、天文爱好者、外国驻伊新闻机构的摄像和摄影记者都聚集到这一地区。发言人说,美英战斗机轰炸该站的情形已被摄像和摄影记者拍摄下来。
  另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美英战斗机10日还轰炸了伊南、北两个“禁飞区”内的民用设施,炸伤3名平民。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10日电(记者丁宝忠)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0日向新闻界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取消对其长达9年的制裁。
  声明说,作为制裁的直接结果,至今已有150万伊拉克人死于非命。每月因营养不良和缺医少药而死去的伊拉克儿童多达6万名。美国和英国在伊拉克使用的长效辐射贫铀炸弹已开始夺去伊拉克人的生命。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0日电(记者符泉生)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培根10日说,即使伊拉克人11日出来看日食,美英战机仍将在伊拉克境内南北“禁飞区”内加紧巡逻,一旦遇到伊拉克的火力阻击,将同样轰炸伊拉克的防空系统。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维和部队的坦克九日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东南四十公里处从仍在冒着浓烟的塞族居民房屋废墟旁驶过。这一带塞族人的房屋大都已被阿族人烧毁。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称科索沃局势严峻
  意认为未实现稳定根源在美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8月10日电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自治省执行委员会主席安吉尔科维奇10日指出,由于联合国驻科索沃特派团和国际维和部队没有认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致使目前的科索沃局势十分复杂和严峻。
  据报道,安吉尔科维奇是当天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会见来访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团时说这番话的。他说,自从南联盟军警部队6月上旬撤离科索沃以来,南联盟同阿尔巴尼亚接壤的边界处于无人监督状态,致使大批阿尔巴尼亚人非法进入科索沃。
  安吉尔科维奇说,如果联合国特派团确实想在科索沃建立和平,必须同塞尔维亚政府驻科索沃代表团密切合作。
  安吉尔科维奇强调,联合国特派团和国际维和部队必须始终不渝地执行安理会1244号决议和尊重南联盟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新华社罗马8月10日电(记者刘儒庭)意大利国防部副部长圭里尼10日在意中部城市安科纳发表谈话说,现在科索沃局势未能实现稳定,主要原因是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未得到完全遵守,其中的主要因素当然是美国。
  圭里尼在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时说:“联合国的决议能否得到完全遵守,包括南联盟的领土完整能否得到保障,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很清楚的是,企图实现独立的‘科索沃解放军’却得到了某些人的鼓励。它怎么还会交出手中的武器?”
  圭里尼说,现在的问题是,“科索沃解放军”未按规定的期限全部交出武器,而且这一组织不是在变成一个政治组织,而是想要建立一个国家。如果将国家机器和警察交给一个曾参与相互仇杀的组织,塞尔维亚人的要求就不可能得到满足,和平也就不可能实现。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杼滨在美洲国家检察长会议上表示
  中国愿加强国际司法交流合作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8月10日电记者兰才基报道: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今天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美洲国家检察长特别大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检察机关非常乐意进一步加强与各国检察机关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外国检察机关的成功经验,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韩杼滨一行是应东道主阿根廷总检察长贝塞拉的邀请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这次大会的。出席这次特别大会的有来自亚美欧30多个国家最高检察机构领导人。
  韩杼滨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检察机关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以及近年来深化检察改革、加强检察官培训、扩大国际司法协作以及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职能等情况。他说,最近几年,中国在司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等27个国家签订了司法协助条约,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与俄罗斯、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检察机关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
  韩杼滨强调,法治是人类和平与幸福的保障,中国正在积极推行依法治国,中国检察机关将在国家法治进程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阐述对日关系三原则
  本报平壤8月11日电记者赵嘉鸣报道:在朝鲜迎来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54周年(8月15日)之际,朝鲜政府10日在平壤发表长篇声明,全面阐述了朝鲜政府的对日关系三项原则:日本必须抛弃敌视扼杀朝鲜的政策;对过去在朝鲜人民面前犯下的所有罪行,日本必须进行诚恳道歉并给予彻底赔偿;如果日本方面为实现其再次侵略海外的野心而制造借口并最终走上依据实力寻求对抗的道路,朝鲜也将只能选择与之相应的对策。
  声明谴责日本一再逃避对历史罪行进行深刻反省,并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其军国主义野心和重温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旧梦”。声明指出,改善朝日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在日本对其过去罪行进行清算的基础上,按照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发展新的朝日睦邻友好关系”。
  朝鲜外务省副相朴东春今天就上述政府声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说,日本应该抛弃敌视朝鲜的政策,这是朝日两国重开中断7年之久的政府间会谈的基础。朴东春副外相还谴责日本将朝鲜去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说成是“发射导弹”,并重申“发射卫星或是导弹完全是朝鲜主权范畴内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人质危机结束
  本报阿比让8月11日电记者杨贵兰报道: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10日释放了被他们扣押的全部人质,持续了一周的人质危机宣告结束。
  据报道,这次获释的人质包括15名西非维和部队成员和1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此前,忠于科罗马的反政府武装已分批释放了部分人质。另外,该反政府武装还释放了在今年1月攻打弗里敦时劫持为人质的200名塞拉利昂平民,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8月4日,忠于科罗马的反政府武装在距弗里敦以东约65公里的奥克拉山区扣押了包括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西非维和部队成员和记者在内的35人为人质,以此要求释放被他们认为遭塞另一支反政府武装“革命联合阵线”(联阵)监禁的科罗马,并要求联合国及有关机构向他们提供粮食和药品。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众院否决对内阁不信任案
  据新华社东京8月11日电(记者王大军)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10日深夜向国会提出对小渊内阁的不信任紧急动议案,但日本众议院在11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以354票反对、134票赞成的表决结果否决了这一议案。
  这是小渊内阁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首次被提出不信任案。提出议案的民主党得到了在野的共产党和社民党的支持。民主党干事长、前首相羽田孜解释提出议案的理由时说,小渊内阁自恃得到占国会多数的自民党、自由党和公明党议员的支持而为所欲为;内阁最近向国会提出的“允许通信监听法案”旨在加强对居民的监视,民主党坚决不能容忍。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10日,韩国群众在汉城举行游行,抗议日本国会9日通过“国旗国歌法”。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南提出联合国维和新条例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10日电(记者顾震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0日发表公告,宣布根据《日内瓦公约》的精神,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今后执行和平使命制定了基本原则和条例。
  这一题为“秘书长关于联合国部队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告”的文件主要包括适用范围、保护平民人口、战斗方式、对待被俘人员、保护伤病员以及医疗和救援人员等10项条款。安南认为,这一公告的发表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一个必要的进步”。公告将于8月12日《日内瓦公约》通过5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正式生效。
  联合国一位高级官员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公告只适用于在执行维和任务时卷入武装冲突的联合国维和官兵。公告规定,在出现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情况时,违法的官兵将由派遣国检察机关起诉,并由该国法庭审判。
  公告指出,联合国维和部队只在必要时才对有关武装人员和军事目标采取军事行动,但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得采取针对平民和民用目标的军事行动。此外,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准使用毒气等武器,不准袭击维和地区文化和历史遗迹,但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妇女和儿童,妥善对待被俘人员。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枪杀案触目惊心
  ——美国枪支泛滥与犯罪(之一)
  本报驻美国记者马世琨张勇
  美国部分地区今夏热得出奇,但媒体不断传出的枪杀案却令人心寒。
  8月10日,洛杉矶。一名白人男子端着机关枪,闯入犹太人社区中心,向正在那里玩耍的孩子连开30余枪,打伤5人。目前凶手在逃。
  8月5日,亚拉巴马州帕尔姆镇。一名34岁男子,持枪在他就职的两家公司打死3名同事,驾车逃亡。经过短暂交火,警察将他制服,在他车座下搜出了行凶的手枪。
  7月,亚特兰大发生3起枪杀案。29日,一名44岁白人男子在家中杀死妻子和儿女,又到他工作过的股票经纪所,用两把手枪一口气打死9人,伤13人。在警察的追击下,他饮弹自杀。23日,一名枪手与警察对峙了一个晚上,打死两名警察,后被警察击毙。12日,3名成人和4个孩子被发现死在一所房子里。据唯一幸存的一个孩子说,凶手是他的继父,已在作案后自杀。
  频繁的枪杀案震动了美国社会,再次凸显了枪支泛滥带来的犯罪和暴力问题。美国现有人口2.7亿,拥有的枪支数量约为2.4亿,几乎人手一枪。另据调查,美国1/3的家庭在家中或车中至少放着一支枪,气枪、催泪枪和古董枪还不计算在内;22%的持枪者在枪中装有子弹,而且未锁起来,也就是说,美国有680万户人家的枪中装有子弹,可以随时开火。据最近公布的报告,美国1994年共发生枪击案13.4万起。据估计,此后几年其数量只多不少。
  在形形色色的枪杀案中,有两类为害最烈、影响最大,尤为引人关注。
  一类是校园枪杀案愈演愈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多。在过去两年就发生了9起校园枪杀案,死亡27人。目前,美国1/10的学校每年至少发生一次严重暴力案,而且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枪支暴力。另据美国司法部6月发表的报告,在所有与枪有关的谋杀案中,有近1/4是由18岁至20岁的青少年犯下的,他们当然大多是学生。二是规模大,一次作案动辄伤亡数十人。例如,今年4月丹佛两名高中生用半自动枪和手榴弹杀害了13名师生,伤25人,然后自杀,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凶杀案”。三是具有传染性。学生们在作案方式和手段上竞相模仿。今年5月,佐治亚州的一名中学生就是受到丹佛校园枪杀案的启发,开枪伤害了6名同学。有人说,如今美国一所学校发生枪杀案,全国的学校都神经紧张,唯恐自己的学生依葫芦画瓢。
  另一类是种族仇杀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移民的大量增加,白人至上主义和法西斯思潮沉渣泛起,种族主义组织和五花八门的邪教团体大量涌现。他们提出“美国应成为白人的天下”,把黑人、犹太人和亚洲人当作攻击目标,不断制造出骇人听闻的种族枪杀案。最近的例子是,7月初,一名21岁的白人大学生开着汽车,在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来回行凶,见到有色人种和犹太人就开枪扫射,3天内造成3死9伤。此人是极端种族主义邪教“造物主世界教会”的成员,如此穷凶极恶,可见其中毒之深。种族仇视情绪甚至在一些执法人员中也严重存在。今年4月,4名纽约警察向一名无辜黑人小贩连开41枪,其暴行被认为是发泄种族仇恨。纽约各界人士为此进行了长达1个多月的抗议活动。
  枪支泛滥把美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化,酿成一幕幕人间惨剧,使美国老百姓的生存权利受到威胁。有识之士指出:触目惊心的枪杀案正在“把美国标榜的自由和人权打得千疮百孔”。(本报华盛顿8月10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