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千年佛光历史悬念
  ——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侧记
  凌风
  近期,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为筹划国庆五十周年的系列展而忙碌。作为首展于7月9日隆重推出的,是1996年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八十余件。这批有上千年历史的佛教石刻造像,以其极高的学术价值,备受海内外关注,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同时,它又以由国家博物馆与商业机构——北京华观艺术品公司合作举办大型文物展的首次尝试而引人注目。
  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来形容山东青州龙兴寺的考古发现是很贴切的。位于城西南的青州博物馆建于八十年代初,当时选定这里作馆址是为了尽量靠近文献中记载的古龙兴寺遗址,并最终找它。然而,在建馆后的十几年中,虽经不断地寻找却一无所获。
  1996年10月16日清晨,天蒙蒙亮,青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华庆像往常一样到附近散步,当他经过一个正在施工的学校操场时,发现推土机推开的土层有些异样,一个与周围土质不同的洞口暴露在外。出于职业的敏感,他让民工们停了下来,赶紧找到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夏名采。两人一起动手,向下挖掘了大约三米,竟看到掩埋于土中的五颜六色的佛像!再扩大挖掘,发现了呈三层堆叠的石刻佛像!经过初步勘测鉴定,他们确认,这就是苦苦寻觅了几十年的古龙兴寺遗址。
  从挖掘现场看,窖藏的造像排列有序,整齐地分上下三层,坐像都立势摆放,较完整的身躯摆在中间,头像则沿壁边缘排放。最上层的造像上还有席纹,并有祭烧过的痕迹。在坑的东侧,还有运送佛像到掩埋现场的坡道。这些迹象都表明,龙兴寺窖藏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行动。或许,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担心已被破坏的佛像再遭厄运,含着眼泪掩埋了这些残碎的佛像?或许,是当年寺里的僧众避开耳目,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葬下了他们心中的神灵?究竟是谁毁坏了这些佛像,又是谁掩藏了它们,这个历史的悬案至今仍令人遐思无限……
  两年来,专家们日复一日地整理、拼接这些曾遭毁坏的艺术珍品,精心保护这些经历千年埋葬而封掩不住的灿烂色彩。正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使得这八十多件佛雕艺术珍品能够复原如初,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批出土的造像有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铁木陶和泥塑等七种不同的质地。造像中最大的高达三百二十厘米,最小的仅五十厘米左右,分为造像碑、佛像、菩萨像、罗汉像、供养人像等。出土的部分造像带有纪年,从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到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距今大都在千年以上。
  这些佛教造像虽然许多都受到严重破坏,有的碎成百块,有的仅余部分肢体,但从保存下来的造像看,雕刻技术高超,集圆雕、浮雕、高肉雕、透雕于一身,大部分造像还保留着鲜艳的彩绘和贴金,有的还在佛像的袈裟上用各种颜色绘制了佛经故事,尤显珍贵。造像姿态各异,表情手势各不相同。有的面带微笑,颇具人性化;有的彩绘轻薄的纱质服装,紧贴肢体,真实而自然地体现出丰满健美的身体曲线;有的身上衣纹以线刻或凸刻,给人以简单明快之感;有的则周身雕饰披金配玉,雍容华贵。
  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弥补了中国佛教艺术研究中,对北魏和隋唐之间,特别是东魏和北齐佛教艺术研究实物资料的不足。尤其是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保留着鲜艳的彩绘和贴金,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对于佛教造像都是素面无色的认识,为中国美术史和中国佛教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对这批造像,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著名考古学专家宿白先生说:“这是我见过的出土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佛教造像,是极为罕见的。龙兴寺出土的佛教造像,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自成体系,学术价值很高。”北京大学考古系副主任马世长教授评价说:“北魏晚期到北齐的这部分造像,其雕刻水平之高,现存的能与之媲美的寥寥无几。”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说:“青州这批造像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看到这些东西,谁都会拜倒的。”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局部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立像(附图片)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郁郁青山淌清泉
  ——王朝闻印象
  李一
  无论是读王朝闻先生的文章还是与他交谈,在感到豁然开朗之外,还会进一步明白艺术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加深对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的理解。王朝闻善于用生活感受表达艺术至理,道理讲得鲜活风趣,文章很有吸引力。
  我们曾见过下笔千言,不知所云的“玄言”;见过为了某种“体系”、“主义”生搬硬套的艺术评论,这样的评论即使建立了“体系”,有了“主义”,却窒息了那原本鲜活的艺术对象;我们还见过盛气凌人、装腔作势、板着面孔教训人的高论,这种高论只能使读者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人们之所以爱读王朝闻的文章,爱听王朝闻谈艺术,是因为王朝闻与艺术家不隔,能帮助艺术家解惑。他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你,而是与你谈心,像导游那样带你进入审美的境界。读王朝闻的文章,不仅使你感到原本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活,了解艺术的奥秘,而且使你增加创造的信心,并获得审美的快乐。作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艺术,可贵处是他运用的得体、自然,高妙处是他把艺术道理寓于饱含个人感受和体验的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的议论中。称王朝闻的美学是艺术家的美学是恰当的,他的贡献之一,是使理论自身艺术化。
  理论的艺术化得力于艺术地观察世界和把握人生。王朝闻本来就是艺术家,他在画速写和创作雕塑作品时就十分注重体验生活,把握艺术规律。同样,从事美学研究,更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艺术中的现象结合在一起思考。即便是在极度困难时他仍能从艺术的角度观察社会和人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王朝闻注重思考艺术与战争的联系,把艺术规律和战争规律结合在一起思考,将军事斗争中的原则方法活用于艺术研究中,不仅在残酷的战争中丰富了人生阅历,而且丰富了艺术理论的内容。文革中的王朝闻成了被批斗对象,他在被批斗的现场,仍能用艺术的心态和眼光品味周围的一切,包括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王朝闻后来解释说,这样去观察周围,顿时使自己心理上变得轻松,并且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这当然是一种智慧的做法,更体现了对艺术的执著。十年浩劫中许多艺术理论家悲惨地死去了,王朝闻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在牛棚中写出了著名的《论凤姐》,以特有的方式讽刺了极左思潮。
  马克思曾肯定过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我觉得王朝闻不仅是艺术地掌握了世界,而且用艺术充实了人生。正是生活中的王朝闻幽默、机智、风趣、乐观,善于在平常和反常的社会现象中增加人生阅历,体验审美快乐,发现艺术规律,因而在中国当代学术界树立了一种极具个性特征和思想深度,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的治学风范和理论品格。许多人惊讶年届九十的王朝闻仍然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问世,艺术感受仍十分敏捷,对当前学术动态了如指掌,其实,无须惊讶,这位早已将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智者,犹如郁郁青山,时刻会自然流淌清泉的。
  适逢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雕刻家王朝闻先生九十华诞、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我们特刊发此文,以示祝贺。
  ——编者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李刚的陇东风景
  王镛
  李刚的风景油画都是以陇东的山水、人物、风情为基本素材的。
  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有中西绘画融合的痕迹。例如:《战地荞花香》、《山魂》及《陇原印象》等作品中展现的那些气势跌宕的山坡梁峁、大笔触纵横铺排涂抹的草木,粗略勾勒的树干之类,都颇有中国画写意山水的味道。而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及山峦重叠、空间透视的远近层次,又显然是遵循西方写实油画的惯例。这种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相结合的摸索,也许与他的艺术经历有关。
  李刚自幼随名师学习中国山水画,长成后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专攻油画,毕业后又从事西方美术史与油画的教学。在两种不同艺术精神的撞击下,他从中摸索可以兼容、可以拼接、可以融会的部分,他将凌云健笔般的大写意与精雕细琢的描摹相结合,将客观的观察与主观的畅想相结合。
  当然,李刚融合中西绘画的尝试还是初步的,但毕竟在沿着前辈拓荒者的足迹,迈出了难题求解的一步。
陇原印象(油画)李刚(附图片)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挥翰写雄风
  于庆武诗词墨迹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百余件书法作品,其内容全部是他的自作诗词。
  于庆武,1943年生,辽宁海城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鞍山书协副主席。他自幼喜爱书法和文学,几十年临池不辍,先从颜、柳起步,后涉二王、米赵等书帖,还兼习秦石鼓文,其作品多次获奖。
  于庆武是从我国的钢铁摇篮中成长起来的书法家。他索句吟诗,秉笔挥翰,吟诵的是钢与铁的雄风,书写的是钢与铁的韵律。他是一位有强烈探索意识的书法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草篆隶楷行书五体俱备,而且在作品的文字内容、幅式、款式、装裱、色彩等都精心设计,既有大气磅礴的阔幅巨制,也有新颖别致的琳琅小品;既有古风,也有新意。(董洋)
  书法于庆武
  钟声飞幽谷,香炉浴紫烟。弯月挂寺空,枕畔听涛喧。(附图片)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画坛风景线

  中国文联书画家采风活动持之以恒
  近几个月,中国文联先后组织三批书画家赴江苏南通,安徽安庆、青阳、九华山、黄山等地写生采风。
  参加采风活动的书画家中既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中青年书画家。他们认为,中国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有利于提高艺术家对于当代生活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各地书画创作、特别是业余作者水平的提高。他们希望此项活动能进一步吸收各地的书画家参加,持之以恒。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画坛风景线

  中国美协第二届插图、装帧艺委会成立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近日在沈阳召开。新的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由十九人组成,张守义任主任,孙滋溪、于名川、秦龙、李勤学、强桑(藏族)任副主任,邓中和任秘书长。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画坛风景线

  炎黄艺术馆举办《公众的建筑——德国建筑艺术展览》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建筑学会、炎黄艺术馆联合举办的《公众的建筑——德国建筑艺术展览》日前在炎黄艺术馆展出。通过展品,可看到新柏林国会大厦、萨尔美术馆、贸易广场、柏林中心火车站、国际机场等著名的建筑作品。这些作品的设计并不拘泥于眼下的流行趋势,而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持久性。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从太行山走来
  ——贾又福山水画述评
  邵大箴
  贾又福,1942年生于河北肃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山水画科专修山水。他系统地钻研了中国山水画传统,学画史,翻阅各种画册,到博物馆看真迹,临摹各家各派作品。他观摩他们的作品,记录其章法、构图,做到了闭上眼时,历代名家杰作之“音、容、笑貌,即朗现于脑海”。
  贾又福创作的重要转折是在太行山写生之后。1964年9月,他去太行山,为毕业创作去体验生活,去写生。第一次看到太行山的宏伟,在兴奋、激动的心情之中画了大量速写。从此,他对太行发生浓厚兴趣。1965年毕业之后,他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在此期间,他二十余次深入太行,每次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收获,创作面貌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说来,贾又福的创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1年之前,他的作品多为在写生基础之上的山村小景,表现田园般的境界,代表作如《惊梦》、《雨过云开》等。1982年之后,在太行山雄浑景观的感染下,他产生了表现太行山磅礴气势的激情。这一阶段的作品,在求自然表现的同时,求奇、求新、求博大。从《太行秋》、《夕阳无限好》、《冬之梦》到《高山仰止》、《太行丰碑》、《太行崛起图》中,可以看到他的这种艺术追求。1986年前后,他在深入太行山写生和在观察其景观的过程中,领悟到大自然中包含着的一种更为抽象的超时空的精神内容。这时,他眼中和心中的太行,似乎成了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宇宙、民族和自身的精神载体。
  贾又福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特征也是重要贡献在于:创造新的图像语言。他创造的新图像集传统的延续性和创新的开拓性于一身,融形式感和现实体验于一体。我以为,他的新图像语言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坚实、奇特、博大、诡谲。坚实是贾又福绘画造型语言的基础。这坚实感表现在他画的山如铁打金刚。同时,他也追求奇特、博大、诡谲之美。
  贾又福的画具有充足的精神内涵。贾又福深知探索艺术的过程也是领悟人生的过程。他在深入太行观察和研究自然的过程中,也不断领悟做人和做艺术家的道理。他在塑造太行形象的同时,也在铸造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形式技巧上,贾又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予以突破。他运书法之笔入画,同时运用西画的块面造型,让笔墨之美和块面造型之美相结合而产生异彩。有了笔线美,有了写实的造型,再加上巧妙沉着的色调处理,贾又福的山水画就获得了坚实的雕塑感,获得了民族绘画的风韵,获得了宏伟的气势。不用说,贾又福是关注西方现代绘画发展历程的。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性和抽象性,他适当地加以借鉴和吸收。在画面处理上,他还极有意识地加强构成性。在墨的运用上,除了采用老师李可染的积墨、破墨法外,他还采用泼墨法以求更为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境。无论积墨、破墨和泼墨,他都用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表达坚实、博大、奇崛、诡异之美。
无边心潮(中国画)贾又福(附图片)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清秋图(中国画) 马硕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