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美国“战时新闻管制”析
  齐长明
  美国在对南空袭中,严格管制新闻报道。它这样做,与美国军政部门汲取了对越战争中的教训有密切关联。
  客观地讲,美国广大新闻工作者中,不乏具有职业精神的正直人士。正是一大批有良心的美国新闻工作者,点燃了侵越美军的“后院”、“炮楼”。《纽约时报》1975年4月30日发表了詹姆斯·赖斯顿的一篇题为《隧道的尽头》的文章,文中虽未指出美军惨败于越南的根本原因是它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但它所阐述的另一方面的分析不无一定道理:“或许历史学家们将会同意: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他们将有关战争的争论带给人民、国会和议会,推动美军撤出越南。”越战期间,美国大量报刊、电台、电视记者奔赴越南战场实地采访,其中不少人在战地殉职。他们通过耳闻目睹,对这场战争的侵略本质逐渐有所认识,比较客观地向美国人民报道了战争真相。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新闻机构还纷纷调查越战内幕,揭露出了“美莱大屠杀”等震惊世界的战争暴行。美国新闻报道特别是电视报道,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激起了反战浪潮,还在约翰逊总统执政时,反战运动其声势浩大,参加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当时,美国新闻工作者不仅运用媒体反战,而且走上街头抗议,包括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合众国际社等著名媒体工作的新闻团体都参加了反战示威活动。更有甚者,国内反战运动又影响到越南前线的美军官兵,使他们士气低落,甚至拒不执行作战命令。
  越战之后,美国一些军政要人反思越战教训,普遍对“新闻失控”痛心疾首。例如侵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就认为:“自古以来军事指挥官与新闻界之间就一直存在着问题。拿破仑写道:‘三份不友善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为可怕。’”他对新闻记者“干预”越战大为光火,借用“报棍”一词辱骂他们,并建议:“新闻界与官方之间完全可能存在着固有的、内在的利害冲突。双方可能各执己见,但当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人们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就不能模棱两可。在全力支持南越的过程中,双方的猜忌增加了。如果国家要进行战争———不论宣战与否———就应规定一项兼顾新闻界与政府利益的政策,避免出现在南越出现过的那种模棱两可的关系。”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开始制定“兼顾新闻界与政府利益的政策”,即战时新闻政策。1985年,美国防部组建了国家新闻处。到海湾战争时,美已将其新闻媒体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己所用。
  调整后的美国战时新闻政策的突出特点,就是由过去对战地记者的“完全不管”,而变成“严格管控”。海湾危机伊始,美国防部就“做了应付新闻界的战前准备,采取‘损害控制’”。美国防部还与美国中央总部、联合参谋部、新闻机构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明确“无害报道”事宜。美国防部及中央总部对记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严控措施:一是封闭战场敏感区域,控制记者的活动范围;二是严禁记者个人自由采访,建立新闻记者团制度;三是采取“人盯人”战术,为战地记者配备公共事务陪同军官;四是为每位记者发放基本规则表和准则表,要求严加遵守;五是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统一报道口径。战争爆发后,记者团的所有新闻稿件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保密”审查。这些措施引起了记者们的普遍不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鉴于越战的巨大教训,美国防部对电视报道进行了特殊管控。其一是严控本国及盟国的电视记者出入敏感战区,拍摄并且播发刺激性画面;其二是在必要时摧毁敌国的电视台和转播站。这一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南空袭中已经进行了全面实践。
  美国严厉实施战时新闻管制,掩盖事实真相,无疑对世界和平相当危险。美国人民很难知道实情,发生大规模反战运动的可能性也就变小,这样美国对外动武,便可放开手脚。世人对上述变化和越战之后刺刀管制下的战时美国媒体,应当有所了解。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蒙古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本报驻蒙古记者敖其尔
  为期3天的第七次援蒙国际会议近日在乌兰巴托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及7个国际组织的88位代表与会,商讨援蒙事宜。自1991—1998年间,蒙古共获得国际社会13亿美元的援助,促进了蒙古经济的持续发展,使蒙古经济连续4年增长3.5%,通货膨胀率也由过去的两位数下降到目前的6%。可以说在蒙古的经济发展中,国际贷款和援助起到了重要作用。
  蒙古政府高度重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将外资重点用于基础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是蒙古的经济基础,连续8年丰收,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其中一半以上是靠引进外资和设备。蒙古巴彦洪格尔省已同英国一家公司签约,引进2000万美元在该省建立现代化肉食加工厂,并计划将产品销往欧洲各国。自1992年以来,蒙古在电力、交通等方面已引进2900万美元,使这些行业面貌大为改观。
  外资的注入还促进了蒙古石油、矿产的开采。1997年蒙古和世界银行联合举办了引进外资开采石油的国际会议,24个国家的167家公司参加了这次会议。近几年,蒙古在石油项目上已引进外资近8000万美元,并首次向中国出口原油。蒙古的矿产业共引进外资3280万美元,其中利用日本资金欲重建巴嘎诺尔煤矿,并与中国公司签订2000万美元合同,合作开发锌矿。此外,旅游业发展迅速,蒙古投资3200万图格里克修缮旅游胜地——哈尔和林,1998年已有80多个国家的近两万名游客到蒙古旅游。
  近几年来,蒙古的合资、独资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58个国家1087家合资及外国独资公司在蒙注册,资金达两亿四千零五十万美元,其中中国公司有260家,占投资总额的25%,位居前列。由此可见,外资的引进为蒙古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为吸引外资,1990年蒙古制定了“外国投资法”,今年将再次完善该法,并制定优惠政策,如:投资电力、交通方面的外商可免税10年;投资原料加工开采及冶金、电子等部门的可免税5年;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达50%以上的可免税3年等各项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蒙政府正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进行外资选项工作,仅为这次援蒙会议就确定了460多项投资项目。
  但是,蒙古在引进利用外资上仍显不足。此次援蒙会议上,国际社会承诺将再给蒙古3200万美元的援助和贷款,但要摆脱经济困境仍有2700万美元的缺口。
  为此蒙古总理纳兰查茨拉勒特在会上表示,蒙将加强对金融业的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资对蒙的直接投资,有效利用外援。
  舆论认为,自1991年以来国际援蒙会议已召开七次,对恢复蒙古经济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蒙古是内陆国家,交通运输落后,气候寒冷,不利因素甚多,且最主要的是外商担心经济政策不稳定,法律不健全,影响外商利益。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将是蒙古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报乌兰巴托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莫桑比克呼吁第三世界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新华社马普托7月5日电(记者李福祥)莫桑比克外交和合作部部长西芒日前在这里说,地区经济一体化是第三世界国家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有力武器。
  西芒在南部非洲合作和一体化研讨会开幕式上说,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没有对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发展中国家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西芒呼吁与会者特别关注经济地区化的发展。他强调,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发展中国家抵御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实现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及其价值观念的斗争工具。他希望与会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便制定更合适的政策,来指导地区多边合作。
  西芒指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成立以后,在消除贫困、实现社会稳定和增加人民财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表明南共体各国人民只要开展互利合作和共享资源,就能妥善解决他们的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IMF总裁康德苏认为
  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望高于去年
  据新华社马德里7月6日电(记者夏顺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康德苏5日晚在西班牙城市圣塞瓦斯蒂安举行的“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和前景”研讨会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3.5%,但仍低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康德苏说,两年前,国际社会经历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受此影响,1998年世界经济只增长了2.5%。他还指出,由于各国采取了遏制危机的措施,目前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预计到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超过4%。


第7版(国际)
专栏:

  印尼
  贪污案件三千余起
  经济损失十亿美元
  据新华社雅加达7月7日电(记者赵金川、麦棠源)印尼政府6日公布了一批贪污案,涉嫌金额达10亿多美元。
  印尼建设监督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部长哈尔塔托说,在1998年4月到1999年3月,有关部门在政府的12个部揭露出贪污案件3025起,这些案件使国家蒙受了7.21万亿盾(约合10.7亿美元)的巨大损失。
  哈尔塔托说,上述案件中已有594起被正式起诉,其余案件仍在“调查之中”。
  印尼政府于1998年5月在前总统苏哈托下台后开始进行反腐败运动。去年12月,印尼政府公布了一批贪污腐败案件,这些案件至少给国家造成5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康乃尔大学动物科学系副主任、美籍华裔科学家杨向中用一头高龄牛耳细胞克隆的小牛,今年6月在康大降生。图为杨向中与克隆牛“艾米”(前)、基因牛“艾斯本”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丁宝忠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冯昭奎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济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贸易方面,在直接投资方面,还是在政府资金合作方面,都有良好的业绩。
  回顾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本不仅是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最重要伙伴,而且是在包括贸易、直接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等的“综合的经济合作”方面的重要伙伴。当然,中国也是日本的十分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这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对两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中日间形成了贸易和直接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使用金额在1993、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长85.9%、57.1%、49.5%,与此同时,1993、1994、1995年两国贸易额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37亿美元、89亿美元、94亿美元。3年间中日贸易额平均每年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导致中日三资企业对日出口产品增多,而三资企业的生产需要又引起了来自日本的零部件、原材料及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与生产资料进口的迅速增加。据统计,中日三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占整个对日出口的比例达到50%以上。
  第三,1979年以来日本向中国提供的总额达6万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和经济开发资金,用于中国的铁路、港口、桥梁、公路、通讯网、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煤、石油等能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中西部开发等方面,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投入使用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就使用了日本政府开发援助提供的约300亿日元资金。
  然而,不能不指出,1998年中日经贸关系出现一些倒退,不仅两国贸易额比1997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日对华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同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中日两国间的问题。首先是日本经济在1997、1998两个年度连续出现了负增长,中国经济虽保持着7%—8%的增长率,但比起前几年也稍有下降,这不能不对两国进出口产生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除去同日本自身经济形势有关之外,主要是1995年以后日元汇率趋于下降,致使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压力下向海外转移生产据点的积极性减弱,同时,中日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对两国经济合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中日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两国经济合作存在着巨大潜力。可以相信,近年来中日贸易下降是一时的,困难也是一时的。随着中日两国已表明要确立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得到落实,两国经贸关系乃至整个经济合作将会继续得到发展和扩大。
  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日期间,中日曾就经济、青少年交流等领域的33个合作项目达成协议,现在狠抓这33个项目的落实,并进一步开拓两国合作的新思路,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课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全球变暖威胁大堡礁
  据有关组织的报告,全球变暖现象严重威胁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澳大利亚大堡礁,大量珊瑚礁出现白化现象。
  图为潜水员正在检查大堡礁的白化情况。
  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
专栏:

  加美
  东边日出西边雨
  南边酷热北边寒
  据新华社渥太华7月6日电(记者肖陵军)由于受到西海岸太平洋拉尼娜气候现象和南方墨西哥湾暖气流北上的交叉影响,加拿大今年夏季出现反常气候:西部太平洋沿岸和洛基山脉地区偏冷,降水量大增;中部和东部湿热难当,部分地区出现创记录的持续高温天气。
  位于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6月份出现连阴雨天气,平均降雨量达83毫米,较常年增加了近一倍。在西部的艾伯塔省,风雪不期而至,在7月1日加拿大国庆这一天给大地披上了银装。在中部和东部地区,闷热湿气笼罩着马尼托巴和安大略省。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市已连续多日出现高温天气。
  据新华社渥太华7月7日电(记者肖陵军)加拿大魁北克省部分地区6日夜间遭旋风袭击,造成数千名居民的住宅断电,许多房屋建筑和汽车被毁,其中以该省西南部的贝捷维尔、亚马斯卡和德拉蒙德维尔3个城市损失最为严重。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6日电(记者汤水富)近几天来,美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首都华盛顿、第一大城市纽约及新泽西、弗吉尼亚、马里兰等州受到来自美国密西西比河谷的热浪袭击,气温居高不下,人们普遍感到炎热难熬,至少有15人因高温而死亡。
  华盛顿的气温5日预报是37.2摄氏度,而实际则达到38.9摄氏度。6日的气温预报是38.9摄氏度,但人们估计高达40摄氏度。一些大型活动被迫推迟或取消,没有降温设施的市民纷纷到电影院、大型采购中心等处纳凉避暑。纽约5日的气温高达38.3摄氏度,一些人感到眩晕、痉挛或出现中暑。紧急医疗服务处接到的电话比前一天增加了近2/3。


第7版(国际)
专栏:

  瑞士冰雹鸡蛋大暴雨倾盆下
  据新华社日内瓦7月6日电(记者陆大生)瑞士部分地区5日遭暴雨和冰雹袭击,初步估计损失达数千万瑞士法郎(1瑞郎约合0.6美元)。
  暴雨和冰雹主要发生在瑞士法语区及其邻近地区。鸡蛋大的冰雹砸毁了大量房屋、汽车、庄稼和葡萄园,并使交通中断,火车停驶,暴雨则造成了局部水灾。在受灾严重的弗里堡州,仅毁坏的房屋就有2000多幢,损失1000多万瑞郎;在沃州,约1500座葡萄种植园遭不同程度的毁坏,损失约800万瑞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