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吉林纪检机关严把干部任用关
  三十五名拟提干部被一票否决
  本报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更好地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吉林省各级纪检机关积极协助党委严把干部任用关,对提拔任用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吉林省纪委共对35名拟提干部实行了一票否决权。
  1996年,中共吉林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决定,“今后,提拔任用干部要事先征求同级纪检部门的意见,纪检部门否决的人选,不再提请党委(党组)讨论,实行纪检部门一票否决制,把好干部任用关。”根据省委这一决定,吉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共同研究制定了《纪检机关提拔任用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下称《实施意见》),以省委文件形式下发到县级。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票否决制”的基本作法是,吉林省各级纪检机关(纪委派驻纪检组及其它纪检组织)在党管干部原则指导下,按照现有干部管理权限,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组织(人事)部门在提交党委常委会(党组会)讨论决定前,将名单转给同级纪检机关,由纪检机关提出意见。纪检机关提出否决意见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立案检查的;纪检机关立案检查的;受行政处分未解除的,受党纪处分时间较短不宜提拔的;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本人未自查自纠,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立案前初核,问题尚未查清和群众反映的违纪问题线索比较具体尚未初核的,纪检机关也向组织部门介绍有关情况,提出建议,供组织部门参考。
  据初步统计,实行“一票否决制”以来,全省纪检机关共对35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提出了否决性意见,或向组织部门反映介绍了纪检机关了解掌握的有关情况。其中,省管干部5名,市管干部14名,县管干部16名。(韩万里)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干部“下访”察民意围绕问题找对策
  大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
  本报讯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绕不开、躲不过”的困难和问题,山西省大同市党政领导从加强信访工作和拓宽民情渠道入手,完善领导定期公开接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并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热线、专栏,市委、政府建立群众热线电话等途径,及时察知民情民意,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
  该市层层签订责任状,未雨绸缪,把矛盾就地化解,消灭在萌芽状态。市、县党政一把手挂帅,劳动、财政、工商部门紧密配合,采取拓宽生产门路、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养老失业保险基金等一系列措施,分流安置下岗职工4.1万人,安置率达60.9%,2.6万名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规定领到了基本生活费,有效地稳定了职工情绪。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春旱,取消涉农不合理负担项目8个,农民直接负担全部控制在国务院规定的限额之内,维护了农村稳定,安定了农民情绪。针对城乡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集中警力,除暴安民,今年以来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00起,打击处理各类刑事作案成员1273人,城乡社会治安改善,群众有了安全感。
  (谷盛明白玉龙刘月平薛青)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严把“入口”疏通“出口”
  江西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本报南昌7月7日电记者余清楚报道:中共江西省委根据新时期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中,严把“入口”,疏通“出口”,提高了全省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去年江西省委组织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发展党员质量年”活动,各级党组织以此为契机,狠抓发展党员质量,各地以管好发展党员重点单位为突破口,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质量管理,把好“入口”关。通过对重点单位的重点管理,找准了症结,查纠了问题。如去年吉安地委就直接查处了5起违规事件,丰城市纠正程序错误22次、记录错误57处,发展党员工作的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更加严格,程序更加规范,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去年以来全省发展的新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3.5万余名,占72.38%;高中以上学历党员3.8万余名,占78.13%;预备党员转正率达98%;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也正不断壮大。
  江西省各级党组织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着力疏通“出口”。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党员“出口”的标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努力解决目前在疏通党员“出口”工作中存在的失之过宽、失之过软的问题。去年仅宜春地区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就除名145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62人,延长预备期133人,重新履行入党手续30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调整班子抓好教育
  湖南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
  本报长沙7月7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在扶贫攻坚中切实抓好贫困村党支部建设,加快了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步伐,给贫困村日后奔小康培养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据省委农村基层组织建整办统计,去年,全省5810个驻有工作队的贫困村,人均产粮508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367.5元,分别比1997年增加49.4公斤、201元,一大批贫困村越过了温饱线。
  为了加快扶贫攻坚步伐,1996年底起,湖南省、地、县3级党委重点抓了6000多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每个村安排一个省、地、县直单位作为后盾单位,从后盾单位抽出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一定3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目前,全省省、地、县三级有16696名工作队员驻在6094个贫困村扶贫。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驻村工作队把抓好贫困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摆在首位。两年多来,普遍对驻点贫困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共调整村支部书记1559名,调整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下降了5.6岁,其中高中文化的占52.7%,初中文化的占47.3%;调整村支部委员5169名。通过整顿,贫困村的党支部战斗力明显增强,绝大部分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去年,全省5810个驻点村党支部,有2236个村党支部进入了县、乡先进行列,占驻点村总数的38.5%。1996年,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新田村人均产粮不足12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仅338元。工作队进村后,调整了党支部领导班子,选出了新的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后的村支委“一班人”确定了村经济发展路子,带领党员和群众全面改良水稻品种,开展网箱养鱼、种桑养蚕、种梨等,建立了一个有300个摊位的农贸市场。去年,全村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0.18亩增加到0.48亩,集体经济收入从1996年的空白达到14万元,人均产粮达273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419元,分别比1996年增加148.5公斤、1031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开展优质规范服务倡导文明行业新风

  电话一打服务到家
  青岛“111”热线受欢迎
  本报讯山东青岛市公用事业局在深入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的基础上,从1998年7月开始,在所属五个行业全面实施了“111”热线服务工程,进一步完善了为市民提供优质快捷服务的新机制。
  青岛市公用事业局“111”热线服务工程,是将所属的自来水、液化气、管道燃气、热电、公交5个行业原来的80部对外服务电话缩减为5部,一个行业一部电话,尾数都是“111”。目的是让群众能够“记得住、打得通”,而且只需打一个电话,就“一通百通,服务到家”。“111”热线是一个服务中心。它24小时运转,“全天候”为民服务。对外它是一个窗口,面向广大市民和用户;对内则是一个中枢系统,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检、反馈和日常服务工作的调度、协调、指挥督察以及工作情况的记录、整理、存档等工作。
  青岛公用事业倡导一种新的服务理念:“111,电话一打,服务到家”。据统计,从1998年7月15日第一条热线开通到1998年底,5条热线共接听电话292182个,处结率接近100%,回访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111”热线开通后,公用事业各单位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去年8月25日,河南一乘客准备乘304路去哑口,买好票后,乘务员说不去哑口,乘客提出退票,乘务员不退,乘客当即拨打“111”热线投诉。公司领导马上亲临现场,经调查属实,当面赔礼道歉,退换了乘客车票,并按社会服务赔偿制度的规定,赔偿20元钱。在场的乘客感动地说,没想到青岛“111”热线这么灵,办事效率这么高,工作这么扎实。
  体察民情,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公交总公司根据热线提供的信息,延长了有些线路的末班车时间,延伸了一些线路的里程,调整了个别线路的走向。江苏路办事处辖区内的8个楼院内管道锈蚀,用户吃水困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自来水“111”热线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施工,仅用5天就为楼院居民解决了用水困难。为表达感激之情,办事处领导专门到自来水公司送上锦旗一面。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河南南阳市市、县两级法院开展“执行年”活动5个月来,共执结案件6257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图为债权人领到法院执行回来款物时的情景。曹萌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云南总队民族政策教育经常化
  各民族官兵团结奋进部队建设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驻守在多民族省份的武警云南省总队,官兵中少数民族干部、战士占20%多。总队党委一贯重视少数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各民族官兵团结奋进,部队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
  这个总队党委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作为部队教育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部队内部强调各族干部互相帮助,用事业心责任感增强凝聚力。德宏支队党委7名成员来自6个民族,“一班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支队带成全军先进单位。在昆明世博园担负执勤任务的中队,中队长、指导员都是少数民族干部。他们紧密团结,互相配合,依靠全中队官兵圆满完成任务。
  武警云南省总队党委十分重视民族干部培养,把培养民族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党委不断拓宽培养民族干部的渠道,经常将部队战士选送到当地民族学院深造,为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进步创造条件。每年部队院校招生特别注意选送优秀的少数民族战士参加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这个总队党委对少数民族干部作客观的分析,有些是民族习惯和性格问题,不作为缺点看待,明显违背部队条令条例问题要热心帮助和教育,要善意批评,不能无端指责或歧视,对少数民族干部在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赵晓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民进召开中央常委会
  研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本报讯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7月5日至7日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研讨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建设一支千百人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关系到中国民主促进会能不能搞好政治交接的大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今后的兴旺发达打下牢固基础的大问题。各级领导班子积极主动地抓紧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立会为公”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只要本着对民进事业负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统一战线事业负责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工作,我们的后备干部队伍一定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梅向明、邓伟志、张怀西、王立平,秘书长陈益群和中央常务委员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会议。(韩杰)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把实事办好
  斯雄
  多为群众办实事,是政府部门经常提的口号,为人民群众所欢迎。
  所谓实事,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事,跟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群众也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办实事,也是最能体现党和政府温暖的行政手段之一。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多为人民群众着想,把承诺的实事落实下来,也是应该的。
  但仅仅如此恐怕还不够。任何实事都与人有关,虽然对群众来说,实事一般也都是好事,但有时候,事情是办了,可群众并不一定就满意。
  比如评职称,本来是对人的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认定,同时也是一种荣誉和待遇,谁被评上都会很高兴,但如果不能公正地评聘,该评上的没评上,不该评上的倒评上了,那就很有可能打击相当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再比如,有的城市正在修建宽阔平坦的马路,也是一件实事,为美化市容和缓解城区交通拥挤状况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假如对沿途的文物保护、搬迁户的安置工作做不好,就有可能削减工程的正面意义。令人高兴的是,据有关部门介绍,这些城市这两项解决得都较好,群众基本满意。
  很显然,即使是办实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有公正、合理的问题,不能在给群众办实事的同时,损害群众另外的利益,影响其它的工作。
  把实事办坏很容易,要办好,恐怕还得动些脑筋、花些工夫,这里面既有原则的问题,也有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那种以为只要把实事办了就算有了政绩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白华恩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新华社桂林7月7日电(龙松林、秦艺洲)与歹徒殊死搏斗壮烈牺牲的桂林市公安局公安民警白华恩近日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白华恩生前是桂林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去年5月31日下午,在缉捕广东省“5·22”特大持枪杀害民警案犯的战斗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与案犯短兵相接浴血奋战,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1岁。白华恩同志在10年刑警生涯中,先后6次受桂林市公安局嘉奖,一次荣立三等功。
  白华恩同志牺牲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法委及桂林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党委都先后作出了向白华恩同志学习的决定,在桂林市掀起了“学英模,见行动,作奉献”的热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桂林市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平凡岗位奉献一生
  ——记海军副师职干部王善德
  王佩宏林凡树陈万军
  海军潜艇学院副师职干部王善德,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义务,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今年2月3日,以身殉职。
  王善德入伍39年来,曾在海军农场当过战士、种过庄稼,后来又担任教员、参谋、管理处长。无论在哪里工作、干哪一行、在什么岗位,他始终坚持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1980年王善德担任学院招待所所长。招待所人员少,工作量大,王善德总是重活累活脏活抢在前,拉煤、扛粮、洗衣、做饭,他样样带头。一次,一个房间的抽水马桶堵了,他二话没说,挽起袖子,把手伸进马桶……担任所长18年,王善德廉洁自律,从未在所里买过一次副食品,即使在供应紧缺的时期,他也未利用职务之便,买过一次油、一次鸡蛋、一次肉。偶尔用所里的车办事,他总是算好里程,先交钱,拿着收据才让司机出车。王善德因公牺牲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沓厚厚的票据,这是他多年来按规定交费的凭据,总计达1万多元。
  在潜艇学院招待所,有一本特殊的“账本”,这里记载着王善德和全所职工一个个拒收礼品、礼金的故事。招待所准备制作一批沙发,一个中标的个体老板给王善德送来装有现金的信封,希望提高点价格,被严辞拒绝。近10年来,王善德个人上交的礼品、礼金折合人民币3.8万多元,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出了一个廉洁先进的集体,招待所被学院评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天津《支部生活》迎来50岁生日
  本报讯与新中国同龄的中共天津市委党刊《支部生活》杂志社,近日迎来50岁生日。
  在半个世纪的办刊实践中,天津《支部生活》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针对党员、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宣传教育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该刊先后被评为“华北十佳期刊”、“华北优秀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津卫)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流动党员,流动的红旗
  石金奇吴丽蕊
  在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得到了颇有成效的管理,党员先锋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当地群众称赞说:“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红旗。”
  在绥芬河市,党支部建到了市场上,有10个个体户党支部,对全市从事务工经商的214名党员加强管理;在外地驻绥企业中,党组织依然存在。这里早在1991年便专门成立了外地驻绥机构工作委员会,对外地驻绥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实行统一管理。党员岗位流动到哪里,管理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为了更有效地监督约束流动党员,绥芬河市建立了流动党员培训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流动党员在外出前填写《党员外出登记表》制度和安全、保密、礼仪、守法经营等方面的监督制度。在强化管理的同时,他们热情为流动党员和外地客商服务,使广大流动党员和驻绥企业有了自己真正的“娘家”。
  规范的管理,促进了流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青云市场个体户、流动党员张培勤,在发现一位俄罗斯顾客多付给他1700美元后,跑了本市的十几家商场和宾馆,终于找到了这位俄罗斯顾客,把钱还给了他。俄罗斯客商竖起大拇指,连说:“哈拉绍(好)!”
  绥芬河市液化气公司连续3年与俄罗斯远方城农场合作,进行蔬菜种植。在农闲时间,党支部组织全体劳务人员为农场义务出工,种植的蔬菜连年增产,连续3年受到了俄远方城市长亲自授予的荣誉证书,农场场长尼古拉赞不绝口:“你们代表了真正的中国人!”
  1992年以来,绥芬河市流动党员群体中先后涌现出8个先进党支部,15名优秀共产党员;6家外地企业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辽宁公安边防总队注重用电化教育这一现代手段对官兵进行形象直观教育。近来,全总队基层所、队全部普及了电化教学,有效地促进了队伍稳定。图为该总队丹东马市边防工作站官兵正在进行电化教学。邹东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