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昔日辽东最贫困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历经三年奋斗,旧貌换了新颜。群众由衷地说:我们这里有一群——
  办实事的好干部
  刘欣欣于力李善远
  辽宁省桓仁县,这个昔日辽东最贫困的县,经过三年奋斗,不仅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而且整个县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桓仁的老百姓由衷地说:“我们这里有一群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
  落实全凭责任具体
  坐落在辽宁东部山区的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长期受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商品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各项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是全省闻名的贫困县。面对这种困难,1994年底新调整的桓仁县委、县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大胆提出从1995年开始桓仁三年脱贫,再三年奔小康的目标。
  在提出桓仁脱贫正确思路并按照思路发展桓仁的同时,桓仁领导干部更是把目光投在每一个具体贫困户贫困村上。
  县里领导班子实行“五包”责任制,拉开了桓仁三年脱贫的大幕,五包内容是:包一个乡(镇),包一个贫困村,包一个贫困户,包一个企业,包一个新上的项目。“五包”目标明确,责任具体,每人交责任风险抵押金,同奖同罚。
  县委还建立了乡镇机关干部包村、包组、包小康示范户、包贫困户、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四包一带”责任制,18个乡镇的649名机关干部共包扶150个村、443个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小组、543个小康示范户和604户贫困户;建立了县镇部门包村工作责任制,69个县直部门包扶了53个村;建立了全县机关股级以上干部包户责任制,1000名股级以上干部共包扶了1220个贫困户,实施了“千户脱贫工程”。他们尤其注重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从1995年到1998年,全县共调整了副科级以上干部近300名,提拔重用优秀中青年干部180名,降职使用的干部有91名,免职的干部21名,还有一批干部从事业需要出发,主动把位子让给更合适的人。
  变化来自真抓实干
  桓仁县城原来被称为“大村庄”。整个县城没有一座像样的楼房,大街小巷都是土道,赶上雨雪天不穿水靴不行。全县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可怜的几只路灯常常因为电力不足,忽闪忽灭;县里唯一出口是30年代修建的一座5米宽的小桥;因为没钱改造自来水工程,一赶上雨季,老百姓就要吃几个月的浑水。
  桓仁县领导在带领全县人民脱贫的同时,也打响改善百姓生活环境,建设县城的战斗。用现任县委书记史会云的话说:“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当前,要对得起全县30万群众;长远,要对得起子孙后代。”按照这两个标准,几年中,桓仁人在城乡交通、环境整治、围堤造地、城乡供水、新区住宅、科教文卫、电力建设、邮电通讯八大工程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南北江防洪大堤、西江防洪工程和589公里的生物防护堤等组成能防百年一遇大洪水的防洪工程,让30万桓仁人更加平安;长达10960米的环山渠工程和9058延长米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结束了每年雨季都要吃几个月浑水的历史;修建的一次变电工程和二次变电工程,修建的西江电站,以及改造、新建的92.5公里供电线路,给桓仁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光明;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江北东西环路、江城路、桓龙湖路等镇内改造工程24.91万平方米,使人们摆脱了泥泞之苦;13个住宅小区的建成,使人均居住面积由7.4平方米增至10.32平方米;建邮电大厦、程控交换机扩容,使150个村全部通上电话;全县村村建科技文化图书室,村村配备电化教育设备;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职业教育中心,可使全县一半以上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
  在为老百姓办一个个实事的过程中,桓仁县领导班子最强调的是尽职尽责。
  县委书记史会云有个习惯,不论出差回来多晚,都要到县里各建筑工地看看,认真核查工程质量和进度。一次,他在检查西江大坝工程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当他把有关负责同志找来提出问题后,这位同志没有太在意。史会云严肃批评了他:“大堤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大事,任何一点质量问题都是对人民犯罪。”同时要求他在电视上向全县人民作检查。
  信任源于联系群众
  桓仁县政府办公楼是一座30年代修建的二层小楼,坐落在县城中心。由于它没有围墙、大院、大门,直接面对的广场便成为百姓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正是这个对老百姓不设防的政府小楼,成了这里群众最信赖的地方。1998年10月,县委书记史会云来到拐磨子乡新江村,在村里的千亩果园遇到了果农宋希泉。宋希泉误认为史会云是县林业局干部,便倒起了苦水。原来一千亩果园一大半在山沟里,靠近路边的一小部分果园因管理不善,长势差劲。但沟里面的果树由于精心管理长势良好。村里干部仅仅看到路边果树差就主观认为所有果树都不好,想要全部卖给果酒厂。宋希泉等农民知道后急得直发牢骚。听到这个情况,史会云马上做了详细调查,并连夜召开村干部会,严厉批评了村干部不负责的做法。第二天,史会云回到县里马上找到林业局长,谈如何派技术干部下乡扶贫问题。
  县长张殿纯只要有空闲就会让办公室人员安排接待上访百姓,倾听他们心声。有一次,拐磨子乡一个10岁女孩子因家境贫困无法上学给张县长写了求援信。办公室人员认为这件事交给“希望工程”就可以了。谁知希望工程办公室拖延了一阵。张殿纯知道这事后狠狠批评了有关同志:“这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怎么能这么草率呢?”张县长亲自到乡里看望这个学生,并自己捐款资助这位学生,同时责令有关部门迅速解决这一问题。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文明创建活动巡礼

  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健全、生活方便的跨世纪新型城区,一直是北京市西城区追求的目标
  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潘毅包旭东高辉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己的家园是一方衣食丰足、环境优雅的乐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年复一年地为自己勾画着蓝图,并乐此不疲地付诸实践。
  一盘棋:知西城、爱西城、建西城
  拥有31.66平方公里土地的北京市西城区,自古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荟萃之地。西城人利用这里的皇家宫苑、王府私邸、寺观坛庙、名人故居、自然景区众多和集中的优势,在中心地带将开发建成水土相连的“二街三区”,即:平安大街老北京历史风貌一条街;阜成门—景山历史文化旅游街;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西四北四合院平房保护区;中南海、故宫周围皇城保护区,让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和外来的观光者在西城体味到浓浓的老北京风情。同时再建一批风格各异的建筑,进一步塑造西长安街“庄重、素雅、大方”的风格,完善西单大街的商业中心形象,创造金融街在传统风格衬托下的现代格调……
  一条心: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西城,有以“双拥共建”闻名天下的柳荫街。1982年,驻街部队官兵和居民拉起手来,开始了共建柳荫之路。徐向前、杨尚昆、叶飞、张爱萍、杨成武、陈锡联等居住在这里的老一辈革命家,不顾年高体弱,走出家门和居民一道栽下了棵棵树木。从那以后,500米长的柳荫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有人说,西城是首都之都。这更多的是指国家党政军机关首脑在西城,中央及国务院50多个部、委机关在西城。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如此密集地居住在一片土地上,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西城独有的特点,由此也带来了各界人士共建西城的壮观景象。
  今年入春以来,中宣部、中组部、中直机关、国管局、总参、总政、总装备部等几乎所有驻区中央单位和部队,纷纷号召本单位机关干部、部队指战员利用大好时光植树种草,美化西城。今年4月20日清晨,千余名部队官兵、青年志愿者、预备役民兵、国企职工和机关干部拉开一字“长龙阵”,将西长安街至木樨地5公里沿线的交通护栏、公共设施擦洗得干干净净。5月15日,全区30多万军民走上街头、深入小区开展热火朝天的“周末一小时义务劳动”,地区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一股劲: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环境连着你我他。京城治理大气污染的第一战役中,西城人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809台燃煤茶炉和3559个大灶的煤改气任务。现在,他们正加班加点,力争9月底前将区内所有1吨以下锅炉全部使用清洁燃料;10月底前建成8片无煤区。
  园林工人是“黄土不露天”工程的排头兵。入春以来,为了抢季节,多植绿,千余名园林职工放弃休息日,有些班组24小时连续运转。截至5月底,西城区绿化竣工面积已达15.5万平方米,修补和铺装路面约13万平方米。
  西单文化广场,是西城人奉献给新世纪的“明珠工程”,它占地2.2公顷,其中以绿化为主的城市广场就达1.5公顷。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气势恢宏的开放式空间,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购物于一体。目前广场的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道路铺装和绿化美化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可望于近日撩开面纱,露出倩影。
  但大多数北京人也许不知道,西城人为了在商家一致看好“寸土寸金”的西单建设群众性文化广场,硬是拆迁了原本生意兴隆的“西单劝业场”,一年损失2000多万元的收入,当时1100多户个体摊商和44家国有门店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搬迁完毕。
  如今的西城,认养绿地、“一带二”护绿、周末义务清洁环境一小时……一个个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耄耋老人到青年志愿者、护绿小卫士,80万双勤劳的手拧成一股劲,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西城明天更美好!(附图片)
  压题照片:初具规模的北京金融街。包旭东摄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热门话题

  “办实事责任制”的启示
  建达
  昔日贫困落后的辽宁省桓仁县,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旧貌换了新颜。当地群众将此归结为“我们这里有一群办实事的好干部”。这并非溢美之词,而是群众的由衷之言。
  桓仁县为群众办实事,之所以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经验十条百条,其中主要一条就是建立了“办实事责任制”:县里领导班子建立了“五包”责任制,乡镇干部建立了“四包一带”责任制……谁不为群众办实事,谁就会面临着被降级或免职的危险。这好比部队里立下了军令状,目标明确、责任具体、奖罚分明,做公仆的只能尽职尽力地去完成任务,来不得半点懈怠和敷衍。
  为群众办实事,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客观地说,如今绝大多数干部,都是打心眼里想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办实事办得虎头蛇尾;有的人承诺十分,实事却只办一半;更有少数人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糊弄上级,糊弄群众。指望所有的人凭道德、凭良心、凭自觉去为群众办实事,是不现实的。实践证明,我们不能完全求助于人的自律能力。像桓仁县那样通过制定具有很强的制衡约束功能的责任制,对干部进行管理和监督,无疑是一种行得通、有实效的好办法。
  有了责任制,干部们可以时时对照、时时掂量,不断鞭策和督促自己的工作。群众也可以拿责任制这面“镜子”去衡量和检验干部的行为,行使他们神圣的知情权、监督权。这实际上是保证了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慈善教育:塑造大写的人
  本报记者赵蓓蓓
  假如没有上海市慈善教育中心,很难想象这些残疾人、重症患者、下岗职工、特困人员还能走进大学校门学习。慈善教育不仅圆了他们的读书梦,并使许多人的不幸命运得以改变。
  1995年1月13日,上海慈善教育中心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先天性成骨不全、只能靠双手撑着两个小板凳行走的25岁的浦洁,成为250名首批学员中的一员。这个连小学都没上过的年轻人,这次却免费走进了大学教室,参加电脑初级班及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并在全市计算机统考中以98分的优异成绩结业。如今,也许永远站不起来的浦洁却在生活上得以自立,所学的计算机技能使她在两家个体打印社就职,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在我国,慈善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办慈善教育为上海独创。慈善教育与政府施行的免费义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教育为载体的慈行善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之时,正值上海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之际,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每年约有20万下岗人员待业。基金会考虑,如何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活动?如何提高下岗人员和特困群体的自身素质和生存技能使他们摆脱困境?慈善基金会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一拍即合,联合建立了上海慈善教育中心。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不仅免费拿出当时价值50万元的一层教学楼给慈善基金会作办公用房,其继续教育部还承担起中心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任务。为照顾特困群体,中心规定,凡上海下岗待业的残疾人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70元的特困人员凭证明可全免学杂费;下岗待业人员可减免1/2学费;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学员,经中心批准也可全免学杂费。
  徐本亮老师是二工大继续教育部主任,现为慈善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从中心创办之日起便投身这前所未有的事业中。谈起慈善教育,徐老师说,传统的慈善概念是给钱给物,它只能解决一时一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给鱼不如给渔。慈善教育首先是智力扶贫。它旨在开发人的自身资源,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和择业能力。对一些弱势群体来说,不培训可能是社会负担,培训就可能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一开始,慈善教育中心就把提高学员就业上岗率作为目标,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学。迄今为止,上海慈善教育中心已利用社会力量建立起15个教育基地,开设了37种实用专业课程,培训学员1.4万人。
  上海烟糖公司女工孔恩娣,夫妻双双下岗待业,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非常困难。她接受中心开办的家政服务培训之后,做了家政服务员,曾是三八红旗手的她,现在又当选为上海市十大家政明星。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维权

  东寨村财务公开为何这般难?
  孔屏张朝阳
  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东寨村是个有1219人的穷村,人均耕地0.18亩。去年4月,因为村里财务混乱、账目不清等原因,村民向镇、县、市政府和县市检察院反映情况,要求清理整顿。县委、县政府很重视。不久,由镇同意,村民推选12个代表,组成村查账组。经过清账,发现许多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诸如:白条结账;一个外村包工头借款10万元未经任何干部签字就能拿走;行政费、干部工资补贴、办公及会议接待等非生产费用高达59万元之多,等等。
  根据实况,查账组用书面报告镇党委及政府,要求进一步核实。一直不见回音,他们就向上级部门反映,仅县、市两级检察院就去了18次。9月4日,市、县、镇三级联席开会,由县委一位副书记主持,会议决定,由镇配合查账组核账。
  9月30日,一名副镇长带着20余名干部,警车开道,来东寨村召开党员扩大会,但没有让查账组参加。会上公布了一份9月2日就已写好的《调查报告》,当场撤销查账组,限期交回财务账簿。10月7日村民就《调查报告》不实之处,写成书面材料分送给县、镇领导、两级检察院及人大等有关部门。
  正当群众翘首企盼上级解决问题之时,盼来的却是派出所传唤他们的代表。一名被传唤到场的代表被扣在派出所,4名干警用警车拉着另一名代表回村,提取由查账组保管的村财务账簿保险箱,并以送劳改场所相威胁。此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上级领导的督促下,今年1月25日,彩塘镇派出所以“因法律手续不完备”为由,撤销了传唤。但账簿、保险箱仍留在派出所。
  6月初,东寨村查账组看到的一份《审计意见书》上写着:“对1995至1998年管理区活期存款利息收入2516.52元,无入账,纯属出纳员某某某个人占款。”处理意见是:“全额应退赔归集体收入。”又写着:“管理区1996年至1997年代征税上缴后尚存11550元无纳入财务管理,违反《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18条规定……多提6142.50元,属应缴未缴税款。”处理意见是:“应及时到彩塘国税分局办理补缴入库手续。”
  村民质问:对分明是监守自盗行为,难道能简单说成“个人占款”并“退赔”就完事大吉吗?又质问:截留国税款长达两年之久,仅以“补缴入库”就能掩盖其不法事实吗?这种明目张胆侵吞国税的违法行为,怎么可以“办理补缴入库手续”就了结呢?此外,高达59万元的非生产费用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了?
  东寨村财务公开问题拖了一年之久,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尽快解决。但镇里个别领导同志故意回避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关人员未能受到严肃处理,群众怎能满意呢?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拥有梦想
  ——中国残疾儿童小画家瑞士行
  本报记者唐维红文并摄影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这是瑞士航空公司中国地区总经理史玛库先生的心愿。在瑞士航空公司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共同努力下,6月4日,由12个残疾儿童组成的中国小画家代表团登上了赴瑞士的飞机。他们是“瑞航杯”残疾儿童绘画比赛的优胜者。他们中,来自广西的小姑娘韦妙葵是肢残,其他的都是聋哑或有语言障碍的孩子。
  在瑞士短短的一周内,孩子们始终处在兴奋之中。无论是在白雪皑皑的少女峰上,还是在设施先进的伯尔尼自然博物馆内;无论是在美丽的布里恩茨湖畔,还是在古老的面包作坊里,孩子们用眼、用心感受着一切,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他们心中的瑞士。
  6月7日上午,在伯尔尼旅游局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来到了位于伯尔尼市郊的伯尔尼州立聋哑学校。这是一所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150名聋哑和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正在这里就读。无须借助语言,画笔就是孩子们最好的交流工具。
  13岁的于海梅向瑞士小朋友“讲述”自己的家乡——白色的蒙古包像星星一样洒落在绿色的内蒙古草原上。在来自北京的及海涛的笔下,一座像彩虹一样的大桥把中瑞两国连接在一起,中瑞小朋友就相聚在那绚丽的七彩桥上。在瑞士孩子的作品中,记者看到了桌上的筷子和窗外的长城。看得出来,中国在他们的眼中并不十分陌生。
  担任翻译的怀娜小姐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她告诉我们,10年前她到过中国。在上海聋哑学校参观时,她看到那里的孩子经过康复训练,可以唱歌、跳舞,真是太神奇了。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柴建民向大家介绍说,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仅残疾儿童入学率一项,就由10年前的不到6%提高到了现在的69.5%。他说:“让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快乐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责任。12位小画家带来了800万中国残疾儿童对瑞士人民的美好祝福。”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彼此的画儿交换了,那份情意也深埋在了中瑞儿童的心里。
  通过短短几天的相处,12个孩子都和史玛库先生成了好朋友。四年前,史玛库先生刚到中国,就和妻子一道去了青海。经过一番考察、论证,他决定在青海同仁县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四年后的今天,第三所学校正在建设,第四所也即将开工。为了这4所学校,史玛库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已经募集了35万元资金。
  史玛库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而有了教育就有了未来。他认为,此次瑞士之行不仅会增进中瑞两国儿童的友谊,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树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我们努力,梦想就有可能实现!(附图片)
  左上图:中瑞两国的残疾儿童在一起。
  下图:孩子们在参观布里恩茨的户外博物馆。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换位”换来文明服务
  ——记唐山市地税局直属征收中心
  赵晓楼王会明马淑梅
  初到河北省唐山市地税局直属征收中心,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三条标语:“法制、公平、文明、效率”、“服务纳税人,满意在地税”和“争一、争旗、争雄”。这个中心自去年八月成立以来,已荣获“全国最佳办税服务厅”、“河北省地税系统最佳办税服务厅”、唐山市“学雷锋十佳单位”和“唐山市对外接待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今年四月,该中心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唐山市地税局局长刘成林说,这是进行“换位”思想教育的结果。
  征收中心创建伊始,市局就提出了创建全国一流办税服务厅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开展了“换位”思想教育,发动全员进行“如果我是纳税人,我需要什么样服务”的大讨论,使大家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了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同时,他们从营造良好的办税环境做起,连续奋战六十多天,硬是把一座旧厂房建成为一个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服务大厅。为保证文明服务持久下去,唐山市地税局直属征收中心制定了规章制度,对服务承诺、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到违诺责任,以及语言规范、行为举止、工作效率、工作纪律、着装仪表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了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和计算机征收监控体系,有效地分清了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一年来,中心共办理纳税申报十五万份,入库税款八点六亿元无一差错。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监控,共查出逾期申报单位七十六户,协助有关征收单位追缴入库税款一千万元,并全部按规定给予处罚。
  一年来,文明优质服务换来了声声赞美,仅纳税人送来的表扬信就有九十多封。
  一九九八年,中心征收入库税款八点六亿元,人均征税三千七百万元,在河北省地税征收单位名列前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