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让科学之光更明亮
  ——无神论系列谈之三
  张江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探索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科学知识本身的积累,一种尊重客观规律,反对迷信盲从,以科学的立场和方法想问题、办事情的科学精神,也在不断地树立和发扬起来,并逐渐壮大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为人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和动力。对于人类而言,科学知识固然重要,因为没有科学知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会停滞,所以,我们要大力普及、推广和运用科学知识;但科学精神更加重要,因为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了科学,人类社会将重新回到愚昧、野蛮、无知的年代,最终会毁灭人类自己。因此,我们更要注重普及科学精神。
  与科学精神相抵触的是迷信盲从。迷信盲从的本质特征,就是从主观臆造的概念、结论出发,从超经验的幻觉和说教出发,认识和对待事物,决定自己的行为。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迷信盲从源生于人类对自然宇宙各种运动现象的无知和恐惧。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残酷的剥削阶级统治又利用和巩固了它。迷信盲从不仅妨碍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运用,而且扼杀人类尊重客观规律,勇于实践创新,凡事讲科学、用科学的理性精神,严重阻碍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统治是迷信盲从的温床。在小农经济的状态下,落后的生产力使人在自然力量面前显得更加软弱,受到种种难以抵御的侵害,只有求助于超经验的幻想。封建统治本来就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也只有依靠蒙昧和盲从才能维持下去。中国是一个封建统治甚久,封建主义影响很深的国家。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长期积累,已渗透到人的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之中。迷信盲从的现象有极深刻的历史渊源,当前在一些经济、文化生活领域里仍有所反映。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大障碍。只有高举科学的旗帜,大力普及科学精神,与迷信盲从作长期艰苦的斗争,我们才能摆脱愚昧和无知,不断提高人类和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很多。归结到一点,就是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从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出发,去积极地寻找思路和办法,而是寄托于盲目臆测和猜想,或求神问鬼,或求上帝保佑,完全忘记抑或从来就不懂得那些东西是反科学的,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除了造成或大或小的心灵与社会污染以外,根本不会发生任何积极作用。相反,在许多时候,还要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就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例,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对人的生理病理有了深透的了解和认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自己一整套相对科学的理论和办法来解释和处理人的生命问题、健康问题。遇到此类问题,首先应该求助于它们,求助于科学。目前的科学解决不了的,其他的办法也不可能解决,尤其是普遍有效地解决。当然,这并不排除有新的还没有被发现的办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办法一定是经验的,而非超经验的,一定是物质的,而非神灵的。生命在于运动。无论用什么方式解释健身运动,只有运动本身实实在在地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起作用,而不是什么神灵和法术在起作用。
  当然,人类还有无数没有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人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也永远不可能达到穷尽一切真理的程度。随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人们需要认识和了解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明澈理解与深层困惑如影随形。但是,更重要的是,科学也在发展。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应用,总是把人类带入新的境界,给人类以新的更大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人类都要依靠科学。邓小平同志说:“靠科学才有希望。”这就是我们首先要大力提倡和发扬的科学精神。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做好县域稳定工作
  周爱民
  做好县域稳定工作,对于保持整个社会乃至全国的稳定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来看,做好县域稳定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讲政治的核心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稳定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系,各级领导干部应带着强烈的感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起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重任,以公仆之责,竭身之力,干民所盼,解民所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从根本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程度;要勇于任事,敢于正视复杂的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敢于负责;要敢于碰硬,对群众反映合理、合法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对蓄意滋事、制造事端的,则及时果断地给予处理。
  提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的能力。要学会和善于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问题,特别是要学会依法办事,避免因工作方法不当引发矛盾,人为地造成不稳定因素。要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化解为主的原则,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提高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突发事件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善于控制事态,不激化矛盾,以取得主动权,从而为化解矛盾、教育群众赢得时机。
  倡导和建设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适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倡导和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这就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树立良好的风尚,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民表率,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导向作用;抓好党员队伍的建设,使广大党员成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模范;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稳定工作综合管理网络,取得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这一网络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制度健全、高度负责的行政管理网络。部门、单位不管是大是小,人多人少,在维护稳定上都应建立有关的制度,明确专人具体抓,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高效快捷的司法管理网络,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对社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需要;建立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群众自治网络。二是注重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影响稳定的苗头问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增强做好稳定工作的主动性。要加强机制建设,使各个方面形成上下结合、左右沟通的有机整体,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结合县情选准突破口,大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要以各级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大力推进依法治村、依法治企、依法治校等各个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加大司法监督力度,实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过程程序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经常化,维护司法公正。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其基本素质特别是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村里大事由村民作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努力实现村务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以深化政务、村务公开为切入点,拓宽群众参政议政渠道,努力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第9版(理论)
专栏:

  “领头雁”重在“领”
  彭晓枫
  领导干部带头学理论,是一种导向,一种形象,是在全党进一步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邓小平理论,在推动全党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中起好带头和表率作用,在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中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当好理论学习的“领头雁”。
  领导干部要当好“领头雁”,就必须带头真学苦学。所谓真学,就是学习不能为了摆样子、装门面,而必须当作干事业的真正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理论既是职责所系,又是责任所在。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就失去了干好事业的基础条件。领导干部只有站在对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和人民利益认真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理论学习,学习才能有不竭的动力,才能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所谓苦学,就是如饥似渴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真正学好理论,是很不容易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戎马倥偬,日理万机,却在马背上、窑洞里也不放松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学习条件虽已大大改善,但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发扬艰苦学习的精神,摆脱各种琐碎事务,耐得住寂寞,肯于吃苦,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做到自订计划约束学,见缝插针随机学,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这样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领头雁重在“领”。领导干部带头学理论,关键是找准深入学习的方向。学习理论是为了站立时代的潮头,解答时代的课题。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江泽民同志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十五大的主题,是全党各项工作的主题,也是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认真把握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新概括、新发展。在注重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的基础上,联系实际,领会十五大精神,把握时代脉搏,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尤其要注重解决一些同志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存在的庸俗化的倾向,不能搞简单对号,不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枝节的琐碎问题,而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功能,解决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科学理论是管方向的。科学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是正确观察形势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只有把科学理论学懂弄通了,才能使崇高的理想信念、对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科学理论是管根本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鲜明的党性。学习理论的过程,必须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通过学习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思想。科学理论是管方法的。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真正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本领,以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片面性、表面性和机械性,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领头雁重在“做”。常言道,“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群众不仅要看领导怎么学,更要看领导怎么做。如果领导干部只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科学认识没有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群众就会不买账,不相信,从而群众学习理论的劲头也就鼓不起来。因此,评价领导干部理论学得怎么样,不能只看读了多少书,记了多少笔记,发表了多少文章,关键要看领导干部是否真信、真用、真做,做到了身体力行。当前,就是要坚决克服在一些同志那里存在的心里想的和公开讲的不一致、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不统一的问题,切实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正确观察当代世界、中国发展大局和各种社会现象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坚定不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为党的事业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转化为抵制各种消极和腐败现象的实际行动,转化为经受各种利益关系调整考验的宽广胸怀,从而使领导干部真正成为知与行相统一的理论学习模范。


第9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牢固树立“为民”意识
  对于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求是多方面的,但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公仆是其中的第一条。因此,加强干部教育,核心是强化“为民”意识。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深情地爱着人民。如果不愿意或不善于尽心尽力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干部。——杨亚杰(吉林)
  相信和依靠群众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对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缺乏了解,因而群众观点淡漠,同工农群众感情疏远,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甚至侵害群众利益。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是十分危险的。必须懂得,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获得成功。——李金忠(安徽)
  讲政治必须心系群众
  政治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事,都是政治,都必须毫不含糊地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而那些看势力、重私利、搞关系的人讲不了政治。只有不图名利、心系群众、扎实工作的人,才能懂政治、讲政治。因此,组织上在选拔干部时,应当对党的千秋大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坚持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而不能片面地强调一点,不计其余。——李生唐(内蒙古)
  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
  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是讲政治的要求。要心系群众,切实把准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把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做到“呼声怨声指责声声声入耳,好事难事热点事事事关心”。要贴近群众,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行为民之举,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以确保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深入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加强和坚决维护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公仆。——陆彩鸣(江苏)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坚持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平时不联系群众,不关心群众,布置工作不是先挖渠后放水,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而是居高临下、上传下达、实施高压。这样不仅破坏了干群关系,也破坏了党群关系,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党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陈彦全(黑龙江)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讲正气,就要堂堂正正做人,任何时候都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讲正气,就要公公道道做事,办事坚持原则,不看“来头”、“势头”,不拿原则作交易;决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不专断,不武断;用人出以公心,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不计恩怨、抛弃成见。讲正气,就要清清白白做“官”,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不忘公仆责任,敢于和善于开展批评,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侵蚀的坚固防线,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远离财色,甘于清贫,自觉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邵群群(河南)


第9版(理论)
专栏:

  认识消费启动消费
  刘方棫敬乂嘉
  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和出口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在当前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出口的增长难有大的作为,因此拉动经济更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投资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有效动力,但从长久来看,投资拉动如果得不到消费的导向和支持,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都难以优化,因而投资的经济效益也难以保障。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有效需求之上,共同拉动经济的增长,才能有效地扩大内需。消费的拉动,历来在我国GDP增长中居主导地位,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增长零点六个百分点。此外,消费还具有独特的“两器”功能,即它既是检验经济运行的测量器,又是导向和改善经济运行的指示器。从经济运行的一次循环过程看,生产是起点,分配和流通是中介,消费则是终点。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流通、分配三个环节效益的好坏,最后都要体现在消费环节上,因此,消费显示和检验着整体经济运行的效果。而从动态看,消费又是下一轮经济运行的“先导”,它指示着再生产的投资方向、结构与规模。所以消费环节的功能在于:体现经济活动的总成果,反映经济运行的总功效,检验前序环节的效率并作出审定和评价,并由此向再生产发出调整信息,指示再生产的改善和方向,为产业结构和供给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消费的上述“两器”功能,使消费成为经济系统运作的枢纽点。
  当前消费不振的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次新的消费革命的蓄能期。消费学的研究表明,消费革命有一个发展和升级的周期,从追求基本生活资料,到追求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存在一个消费力的蓄能期,即收入的蓄积过程。从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这个阶段大约是五到七年。我国也经历了从七十年代末追求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到八十年代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消费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从追求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到追求扩展居住面积、高档装修、卫厨革命以及现代交通通讯工具,更需要一个“蓄势待发”的新的消费革命。我国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已经经历了大约十年左右的蓄积消费力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以突破制约消费临界点的关键,在于消费收入的稳定增长。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中有35%以上用于储蓄,储蓄是居民除工资以外的最大收入增长源。因此,在当前消费不振、物价持续负增长、实际利率水平偏高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通过适时降低银行存款利率以加大边际消费倾向,有效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特殊条件下,要特别注意把握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度”,防止由于降息而导致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从而带来制约消费的“反挫”效应,加剧消费者的谨慎消费心理,削弱消费革命的势能,延长新的消费高潮蓄势待发的周期。
  消费主要表现为收入的函数,直接受收入水平的制约。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量,近年来逐年下降,收入的存量也因下岗人员的增加、乡镇企业效益的下降和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下滑而停滞不前,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缓慢,预期收入和持久收入增长堪忧。另外,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的趋向。消费主要表现为收入的函数,直接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因而,广大中等收入阶层因收入增长减缓,消费减少;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收入越高者消费倾向越低;而低收入者尽管有消费欲望,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降低。
  消费支出的预期不乐观,消费者信心下降。由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扩大了居民的预期支出,住房制度的改革又正在大幅回笼居民的储蓄和手持货币,致使居民面对未来支出的增长预期而持观望态度,强化了其谨慎消费的心理。
  消费环境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我国长期电力短缺、电力设施落后和道路建设严重不足,限制了家用电器以及轿车进入居民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电网落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滞后,电价过高,广大农民对电力消费不足,致使家用电器难以进入广大的农村市场。
  消费体制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改革不到位。例如,购买使用汽车的各种税费过高,制约了私人汽车市场的发展。一些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已经过时的限制消费的政策,如购车牌照费、占地费等不合理收费,仍未得到及时清理。
  启动消费的对策
  当前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是调整消费政策,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在取消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规定和习惯做法之外,应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使居民收入在近期有实质性的提高,以恢复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并尽快完成消费革命的蓄能期。应尽快使职工收入和福利工资化、货币化,逐步将暗补变为明补,将个人消费从社会集团消费中剥离出来,同时严格限制各项不合理收费,实现收入增量市场化,尽快改变居民收入尤其是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连年停滞的局面,使消费者有更大的消费选择权和决策权。有效拓展社会再就业渠道,保障下岗、待岗、失业人员和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通过对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有效征管,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更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增大消费倾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不断转变。过去短缺经济时代我们曾大力提倡约束型消费,即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积累和投资,增加信贷生产,反对消费超前和消费需求膨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省吃俭用”、“不寅吃卯粮”,这是我国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前消费者的普遍心态和消费准则。进入八十年代后,计划经济逐步让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短缺逐步让位于商品丰富,消费规模逐步扩大,经济增长由生产导向逐步转为消费导向。在这种格局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步转为适中型消费,即消费结构和消费规模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消费收入和消费行为相对协调化。当前,消费者的观念正在从适中型消费向拓展型消费演进。而拓展型消费是在买方市场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通过信贷方式实现某些超前消费,使消费者实现对暂无支付能力的某些大件商品和贵重商品的消费。随着拓展型消费阶段的到来,消费观念也应适应时代要求,适度地“更新换代”。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商品短缺,谈不上消费信贷问题,而买方市场出现后,逐步放开消费信贷是国际上的一种通常做法。发展消费信贷应根据信贷的种类范围,简化信贷手续,建立配套的个人资信评估体系和担保抵押制度,鼓励居民消费信用化,发展分期付款和租赁服务等消费方式,合理地提前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得到信贷的有力支持。目前尤其应该在汽车、住房和大宗电器上开展消费信贷,鼓励消费者敢于且善于“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促进消费热点的形成。
  努力降低城乡居民的预期支出。主要是加快住房、医疗保障、教育及其他福利制度的改革,增加改革的透明度和到位率,减少不确定性。杜绝各类不合理定价和垄断价格,调低服务收费,降低住房价格,兑现职工住房的优惠政策。
  改善消费环境。主要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路建设,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设施。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消费、知识消费,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职业素质,从而增加各阶层居民的收入。这一点对于农村居民尤其重要。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邓小平理论》
  吴尚之
  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编纂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邓小平理论》一书,经“邓小平理论研究书系”编委会的严格审定,已作为该书系中的一本独具特色的专题著作出版。纵观全书,其主要特色如下:一是视角独特。它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特别是从现代和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充分论证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为人们深入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二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发展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邓小平理论的阐述与研究。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进行了历史的比较,从而使人们对邓小平理论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三是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作者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邓小平关于发展科技的方针政策的论述等三个层次,初步展示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并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这个观点。四是结合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经济建设水平、科技文化建设和人文文化建设的实际,阐述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问题,论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华武德宝典》
  孙璞方
  王联斌等编撰的《中华武德宝典》,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江泽民同志说过,中国古代军队很强调“武德”,并指出,在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军性质和特点的军人道德规范。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拓宽和深化传统军事文化研究,开发有时代价值的武德资源,加强当代人民军队道德建设,《中华武德宝典》套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组织编撰的。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武德传统。古代兵书及有关典籍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武德思想名论、历史典故和生动事例,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武德思想瑰宝。《中华武德宝典》就是有关专家学者在全面系统研究中华传统武德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撷精取华,经数年努力而推出的。该套书由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担任学术顾问,共三册,包括《中华武德通史》、《中华武德名论》、《中华武德镜鉴》,采撷了我国先秦诸子如孔子、老子、孟子,特别是孙子及有关典籍的军事伦理思想精华,评价了历代著名政治家刘邦、曹操、诸葛亮、努尔哈赤等人的武德人格和治军实践,颂扬了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及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武德情结和风貌,论及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中华武德文化的创新,还记述了中国历史上某些丧失武德的引以为戒的历史教训。这是我国第一套集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的展示中华传统武德精华的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