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天梯”和毒轮
  韦启美画
  “天梯”是灾
毒轮入腹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文学艺术界的呼声
  宣传科学反对迷信
  本报记者刘玉琴刘琼
  “五四”运动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在这块热土上积极传播着“德先生”和“赛先生”,开启人们的心智,也正是在科学和民主的招引下,中国才拥有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然而,近年来,宣扬反科学和伪科学的“法轮大法”居然能够拥有一定的市场,成为前进中的一小股逆流,这就为人们重重敲响了思想的警钟。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追求进步的人生观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宣扬的那一套其实十分拙劣,稍有常识的人很容易识破,但居然还拥有那么多信徒。袁鹰(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说明人们的科学、哲学尤其是文化修养还很欠缺,宣传科学和民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盛中国(小提琴家)说起“法轮功”十分气愤。他对记者说,这几天我刚从外地演出回来,在出租车上就听司机说“法轮功”的人又闹事了。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中国不能再乱了,今天的安定团结局面来得多不容易啊。“法轮功”组织的所作所为是想搞乱视听,这是违背大多数中国人意愿的。李洪志等人编造的“法轮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乃至痴迷,我认为,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要使群众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学校应加强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会使人终生受益。
  大家一致认为,“法轮大法”组织不是一个简单的群众组织,它在政治上是党和政府的反对力量,在思想上是一种腐蚀力量,在社会稳定上是一种破坏力量。党与“法轮大法”组织的斗争,是一场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的严肃政治斗争,关系到我们的根本信仰,关系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决不能掉以轻心。
  李瑛(中国文联副主席)指出,新的历史形势下,斗争形式更加复杂,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精神文化素养和物质生活水平必须协调发展。邓友梅(中国作协副主席)认为“法轮大法”之所以骗术不高还能得逞,无非是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解除人们的警惕性。他说,有些人包括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后,革命意志消沉,不讲学习,不讲工作,对人类的文明发展缺乏社会责任感,整日想着如何自我保养,退避到所谓的“内宇宙”,一些共产党员为此连起码的党性原则都丧失了,这是极其危险的。忧患可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针对“身体追求健康,精神不健康”现象,袁鹰提出,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还要常常有点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科学和民主,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
  新的形势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这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是在迷信活动中推波助澜,还是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和民主?答案显而易见。
  首都文艺界人士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呼吁,高举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旗帜,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更加积极自觉地担负起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大家深刻反省了文艺圈里曾经存在的对一些伪科学的不正确的做法和认识。雷抒雁(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尖锐地指出,李洪志及其组织能够形成今天这样的“气候”,与《法轮功》、《转法轮》等宣扬其歪理邪说书籍的大量发行不无关系。出版界的认识混乱由此可见一斑,不能不令人深思。翟泰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再三强调,文学界要担负起文化建设的重任,要高举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的文化大旗不动摇。
  参加“法轮大法”组织的有许多是老年人,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我国现在已进入老龄社会,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考虑如何采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和刘秉义(歌唱家)说,文艺工作者要了解现实,正视现实,接受挑战,努力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搞好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文化信箱

  “有奖收视”泛滥
  编辑同志:
  打开电视机,除去中央台的几套节目,其他省市台差不多都迷上了“有奖电视”的怪圈。“看××卫视,中幸运大奖”,片前片中片后,不管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画面强行切入视野,叫得震天响的炫耀声强行震动你的耳膜。笔者作为受众在忍受“强奸人意”的同时,总有一种不祥的忧虑:中国电视是否到了只有靠利诱来维持受众的地步?
  应该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手机、VCD、大彩电、电冰箱等奖品具有的诱惑力还很强。我有一个朋友曾为“有奖收视”神魂颠倒,不仅自己看而且强迫妻子和女儿分别看,每晚都准时拨打电话竞猜热线,结果几个月下来,电话费打了一大堆,架吵了几十回,连一分钱的奖品都未得到。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部分农民为了祈求运气佳中奖,不惜每天都烧香磕头祷告菩萨保佑,让香火业大为兴旺。
  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小说、电影、音乐、舞蹈等功能于一体。它本应以扣人心弦的情节打动人,别致优美的画面吸引人,美妙动听的音乐征服人,教育娱乐等功能服务人。然而当各电视台都迷上“有奖收视”后,就钝化了电视剧原有的效应。彩电、冰箱,再加上一道根本谈不上动脑筋的“竞猜题”和自以为是的炫耀声,使大众艺术殿堂变得不伦不类,变得铜臭十足。
  现代物欲的喧嚣中需要有一块艺术殿堂来休憩来调整心灵,作为主导媒体之一的电视应该担此重任。本来广告就已经够烦的了,千万不能再让“有奖收视”来胡搅蛮缠。要知道,收视率是靠节目的品位与质量赢得的,而不是靠彩电冰箱奖出的。中央电视台播放《人间正道》、《雍正王朝》等电视剧时并无彩电冰箱之类的诱感,但收视率仍很高,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电视剧不能靠“有奖收视”来维持受众,应该在节目上多动脑筋。凡是热衷“有奖收视”的,是不是对自家的节目太没有信心了?
  江苏李森林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闲话武打片④

  吴建河,江西铅山人,退休干部——
  害苦了我一家
  我家四世同堂,一十八口,孙子外孙一大群。他们除了吃饭、上学、睡觉之外,就是看电视连续剧——武打片。于是,武打片害苦了我一家。
  首先是争电视机,看什么台、什么节目全家吵闹不休。我家虽然有新旧大小电视机四台,但是孙儿们都争着要看新的大屏幕电视。接着是争吵要看什么台,什么节目。孙儿们为了争电视机、选台、择节目,经常打打杀杀,哭哭啼啼,老人们只好丢下工作或家务来解决孙子们的吵闹纠纷。如果电视台不播映或少播映武打片,我想孙子们吵闹就会少一些。
  其次少年儿童模仿性特别强,看了什么就模仿什么,学做什么,结果是既伤人又害己。
  我外孙看了武林高手投炮子炸人,就把没爆炸的鞭炮捡来捆成一束,点着引线后,边叫“着炮”,边投向人群中,吓得人们四散奔走。小孙子看到武打片中侠客以“飞镖”伤人,就用硬纸折镖,尖端用牙膏皮包好。他玩呀玩,突然大叫:“奶奶,着镖!”奶奶真的中了一镖,脸被刺破,鲜血直流。小孙女看了武打片中女侠飞檐走壁,她也爬啊,跳啊!有一次,她从矮围墙上“飞”下来,造成小腿轻度骨折。大孙子看了武打片,上课魂不守舍,神情恍惚,家庭作业不做。爸爸批评了几句,他不服,一声不响离家出走,去拜师习武了,后来全家动员,四处寻找,结果在一座寺庙中才找到他……
  武打片不是不能上映,问题是太多太滥,泛滥成灾了。
  武打片害苦了我一家。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闲话武打片④

  李忠诚,安徽霍邱人,干部——
  不要宣扬迷信
  我从事宣传工作,经常看影片,武打片也不例外。《人民日报》大地周刊主办的每月话题给了我说几句闲话的机会。
  我们已经发展到科技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文明的时代,但有些武打片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宣扬迷信,吹嘘求鬼拜神带来的“灵验”和根本不可能练出的“神功”。武打片人物相遇,话不投机就打得身首异处,血肉模糊,恐怖之极,既不赏心悦目更难陶冶情操,只能损害身心健康。
  愿影视界多出些有品位、有文化的好作品,不要宣扬愚昧、迷信,不能误导青少年。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闲话武打片④

  张勇,湖北丹江口人,教师——
  鬼怪可以休矣
  在一些影视片中,打打杀杀鬼鬼怪怪的镜头充斥我们的视野,看到一些“武林高手”施展轻功如大鹏展翅,施展内功便开山裂石,还有隔空点穴、剑气杀人等“功夫”,不能不让人瞠目结舌,觉得“人”已到了“鬼怪”这一级。
  我想说,凡事都有个限度,即使是夸张,也只能恰如其分——而不能过分,甚至出现迷信。武打片也要尊重文明,不可以给人一种荒诞不经、怪力乱神的感觉,这会贻害少年儿童,让他们对现实生活产生错觉,误认为那些鬼怪行为真有其事。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人物春秋

  滇池边的收藏家
  本报记者刘梦岚
  在盛大的’99昆明世博会开幕之际,一座赭红色的典雅建筑在美丽的滇池边悄然耸起,为世博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新落成的全国最大的一家私人博物馆——昆明翰荣轩艺术博物馆。
  琳琅满目的八个大展厅里,陈列着抖落了几百年尘埃的万余件珍贵文物,让人觉得一下子走进了久远的历史,徜徉在民族文化艺术的海洋。
  使命,深深埋藏在心底
  它的主人——博物馆馆长兼翰荣轩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焕新是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一道走过了半个世纪曲折的人生之路。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母亲毕业于燕京大学,经常教育他要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他记得,小时候母亲常把珍藏的字画拿出来晾晒,从那些泛黄的字画中,他读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到初中时,他已对郑板桥等大家的书画着迷了。然而在“大革文化命”的年代里,他只能藏起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之心,来到滇西陇川县插队。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埋藏在他心底的火焰从未熄灭过。他志存高远,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春风终于扑面而来了!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罗焕新便看准方向,投身商海,先后办起了四五家民营企业。他永远不会忘记母亲讲过的一件往事:1925年,滇中名士赵藩等人曾征集云南历代书画家作品数百件于昆明公开展出。后择精品编成《滇南书画集》二十卷,于1931年送上海展出并出版。不想时逢战乱,资料全部被毁。这件事简直令罗焕新痛心疾首,于是他决心倾全力搜集云南的书画和其它文物,有朝一日将它们集中地展示给世人,让人们了解:云南并非“蛮荒之地”,她和伟大祖国一样,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二十年来,他努力办企业,省吃俭用地拼命攒钱,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埋藏在心底的这一使命。
  淘宝,历尽千辛和万苦
  从1984年开始,罗焕新在工作之余,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搜寻文物上。他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甚至靠近西藏的地方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只要听说哪里有“宝”,他可以不吃不喝,拼了命也要把它弄到手。一次听说滇南通海县农村有一对青花葫芦瓶,他赶紧奔了去。卖主要价三万,他带的钱不够,又赶紧跑回昆明去取钱。谁知待他返回通海时,葫芦瓶已被一广东商人买走。他痛悔不已:这是云南青花瓷的代表作,说什么也不能流到外省!于是,他千方百计找到那个广东商人,那人开口就要十八万,他讨价还价地整整磨了一个星期,终于以九点二万元买到了手。为了“淘宝”,他历尽千辛万苦,甚至遭到辱骂、殴打、抢劫……
  就这样,年复一年,罗焕新终于积累了近两万件藏品。其中近二千件历代书画藏品中,大部分为云南名家作品,形成了独具云南地域特色的收藏系列。据专家统计,元代青花瓷器全世界只有不到六百件,而罗焕新一个人就收藏了二百余件,其中的人物浮雕青花罐和青花山水人物花卉大碗可谓举世孤品。在几千件化石奇石精品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由一百条幻龙化石嵌成的百龙壁,还有二十世纪人类最惊人的发现之一——距今六亿年的澄江动物化石群、寒武纪三叶虫化石及奥陶纪角石。此外,还有建水紫砂陶,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水墨花大理石、各种地方民间工艺品以及各种钱币、邮票……
  藏品,应向全社会展示
  多少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可罗焕新却说:这些东西不是我用来在家把玩的,我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于是,他又踏上了修建翰荣轩博物馆的艰难历程。
  他抽调了企业所有可用的资金,不够;又以全部文物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一千二百万元,还不够!他心急如焚!一狠心,卖掉刚住了一年的别墅,又变卖了家中的金银首饰,总算又筹到二百多万元,解了工程的燃眉之急。
  可是,家里却炸开了锅——妻子哭着写好了离婚书:“你把窝都卖了,你是不要这个家了!万一以后政策一变,你可就啥都没有啦……”懂事的女儿跪在地上哭着给他们磕头:“爸……妈……你们不要离婚……我不想没有爸爸,也不想没有妈妈……”孩子的头都磕肿了,罗焕新又百般开导并抚慰妻子,那张双方都已签了字的离婚书才没递出去。
  博物馆终于建成了,但他已资财耗尽,心力交瘁!拥有占地四十亩的博物馆,一家三代却挤住在租来的三十七平方米的小单元房里。藏有上亿元的珍宝文物,却穷得差不多天天吃盒饭!
  尽管个人投资文化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风险,但是为了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他还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还要把藏品带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去展示,并将成立中国乃至国际性的文化艺术及收藏品的代理交易和交流中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罗焕新取得的文物珍宝尽管价值亿元,但总是有限的;然而,他贡献给社会和人民的艺术文化、无私精神却是无限的。(附图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黄梅戏与交响乐首次联袂
  刚刚轰动北京舞台的“黄梅戏优秀剧目展演”余热未尽,观众和舆论界仍在细细回味安徽艺术界赋予黄梅戏的新姿新韵,一台“黄梅交响演唱音乐会”又将进京,八月七日和八日在北京音乐厅上演。
  安徽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这台音乐会是黄梅戏与交响乐首次联袂,是发展黄梅戏的创新之举。去年四月间,安徽省文化厅的秦佳凤等艺术干部在北京与音乐厅经理钱程聊天,谈着谈着,一个黄梅戏音乐交响化的大胆构想油然而生。经过一年时间的论证和筹划,最后邀请十几位安徽省和北京、上海的音乐家对那些脍炙人口的黄梅戏传统唱腔重新设计,融入交响手法,使地方戏的优美神韵、浓郁风情与交响乐的恢宏气度相统一。黄梅戏音乐交响化的目的,用演唱音乐会主办人的话说,就是要为黄梅戏再开一条通向未来的大门。韩再芬、黄新德、吴亚玲、陈小成等和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吴琼将在这次音乐会上登台,谭利华指挥。(李明)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开年会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湖北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首届年会近日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会长贺敬之致开幕词。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人士就“毛泽东诗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学术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这届学术年会还首次举行了年会论文评奖。(火任)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猫咪小贝”走上银幕
  大型国产动画片的低产一直使我国动画工作者深感内疚:平均十多年才出一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为振兴动画业,最近推出一部力作《猫咪小贝》。
  这部动画片故事曲折紧张,“动物性格”鲜明生动,表现了弱小的猫咪变为坚强、果敢、聪慧、健壮的成长过程。《猫咪小贝》是大型影院动画片,改编自十集电视动画片《小贝流浪集》。这部电视动画片今年年初播出后反响不错。(于杰)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长寿文化节将在三亚举行
  由中国老龄协会、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生态学会等联合举办的“九九重阳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将于农历九月初九起在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举行,这也是为纪念九九国际老年人年和九九重阳中国传统老人节而创办的活动。
  为时一周的文化节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动员社会力量为老年人举办健康文明活动的一次尝试,有老年文化研讨会、文艺节目汇报演出、书画邀请赛及展示会、福寿老人婚庆纪念活动、老人太极拳表演、老人门球比赛、九九登高上南山等。(刘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明星芭蕾舞团回来了
  八月三日和四日,尼娜·安娜尼雅什维莉及世界明星芭蕾舞团又将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演出两场芭蕾精品晚会。
  一九九七年该团的演出曾在北京得到好评。北京观众的热情使艺术家们今年带来了《海侠》双人舞、《天鹅湖》第二幕双人舞、《吉赛尔》双人舞、《唐·吉诃德》大变奏、《罗米欧与朱丽叶》回廊双人舞等拿手节目。最体现演员高难技巧的《唐·吉诃德》变奏也在其中。
  以尼娜·安娜尼雅什维莉领衔的芭蕾舞团的九位艺术家来自莫斯科大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等世界名团。被世界舞蹈评论界誉为“毋庸置疑的古典芭蕾超级明星”的尼娜·安娜尼雅什维莉,曾在国际芭蕾舞大赛创造夺得四连冠的舞坛奇迹。(琼花)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中央美术学院办考前班
  为了贯彻教育改革精神,满足社会需求,中央美术学院将在今年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再度适当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同时从明年起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向全国招生。为了辅导、帮助有志从事美术事业的报考者,发现优秀人才,中央美院还将于今年九月首次开办考前美术学习班,由各系专业教师授课。(邵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