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贸组织新总干事呼吁
  欧美取消贸易保护主义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27日电(记者冯俊扬)新西兰前总理、新当选的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日前呼吁欧美国家取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穆尔是在接受巴西《圣保罗之页》报的专访时发表上述看法的。他指出,即将到来的世贸组织谈判对下世纪全球贸易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必须放弃其日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各种非关税壁垒。他说,在新一轮的贸易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必须得到保护和特别的重视”。
  穆尔表示,开放农业和服务业市场将是今后谈判的重点,目前已经有5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提出了各自的议案,世贸组织正在对此进行研究,力求做到合理公正,兼顾各方利益。他指出,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谈判中,欧盟的农业补贴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家的不满,希望能在这一轮谈判中得到合理解决。
  此外,穆尔还对欧盟和美国之间愈演愈烈的贸易战深表担忧,认为如果不能尽快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使全球贸易受到不利影响。
  在谈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时,穆尔说,他一贯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因为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名称将失去意义。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众院批准延长对华正常贸易关系
  美企业界呼吁给我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本报华盛顿7月27日电记者马世琨、张勇报道:美国会众议院今天以260票对170票,否决了反对继续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即原来的“最惠国待遇”)地位的提案,从而使克林顿延长对华正常贸易关系的决定在众院得以通过。
  克林顿总统为此发表声明说,与中国继续贸易将有利于美国经济,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也有利于台湾、香港等地的经济。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27日电(记者刘江)美国一些著名的工商组织和大企业27日分别发表声明,呼吁国会和行政当局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完成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并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代表1200家美国大公司、贸易团体和农业组织的“美中贸易联盟”当天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同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领导人密切合作,努力完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并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法案,为美国的公司企业带来“充分的利益”。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负责国际事务和政府关系的高级副总裁拉什·哈金在声明中说,众院的投票为美国恢复同中国关于世贸组织的谈判“打开了大门”。声明说,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给予其“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将会使美国公司在中国“更加容易、更加公平地从事商业活动”,“从而创造出高收入和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并使美国经济更加强盛,更加具有竞争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行1999财年贷款总额创纪录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27日电(记者王建生)世界银行27日宣布,在6月30日结束的1999财政年度里,世行批准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额达到创纪录的290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了4亿美元。
  世行的贷款包括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的根据市场利率发放的硬贷款和由国际开发协会向穷国提供的优惠贷款两部分。1999财年,世行批准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共131个,少于1998财年的151个,但承诺的贷款额则从上一财年的210亿美元增至222亿美元。世行批准的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项目共145个,承诺的贷款额为68亿美元,低于前一年度的75亿美元。
  1999财年世行实际发放的贷款额为240亿美元,低于1998年度的255亿美元,其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额从198亿美元降至180亿美元,国际开发协会发放的贷款额则从56亿美元上升到了60亿美元。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是世行最主要的贷款对象。1999财年,世行共批准向该地区的55个项目提供了97.6亿美元的贷款,比前一年度增加了1.4亿美元。此外,世行批准向欧洲、拉美、加勒比地区、中亚、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贷款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向非洲和南亚等地区的贷款则有所减少。
  世行指出,1999财年,在贷款额上升的同时,该行贷款的质量也在提高。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访

  畅论中国改革和全球经济
  ——访世行高级副行长斯蒂格利茨
  本报记者顾玉清吴绮敏
  7月21日,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带着他的大作——《中国:第三步改革的构想》造访北京。这位身居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要职的美国人,在不足5天的日程中,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官员就中国的中期发展战略方向、对改革和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以及世界银行如何继续帮助中国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训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25日离京前,斯蒂格利茨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大势。
  盛赞中国改革业绩
  斯蒂格利茨对中国的经济很有研究。他说,任何观察中国发展的人,都应当对中国的高速发展留有深刻印象。从人类历史上讲,中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最为显著的。因为,中国成功地在非常短的时期内使那么多人口脱贫,同时保持着高增长速度。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俄罗斯和前苏联国家。10年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俄罗斯的一半,而现在俄罗斯的GDP是中国的一半。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方面,中国比其他国家成功得多。
  斯蒂格利茨指出,世界上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人们普遍认为,重要原因是中国强调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建立新的企业,各个地方部门在建立新的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强调保护社会资本和增强社会凝聚力,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外,中国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包括建立起更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也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对中国今后改革的建议
  基于对中国经济问题近20年的了解和研究,斯蒂格利茨此行终于提出了对中国第三步改革的构想。他认为,20年来,在进行了以农村改革为主的第一步改革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第二步改革后,中国目前的条件和15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需要更大程度地取决于市场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考虑第三步改革的问题,这包括至关重要的公司结构治理、立法与法治问题。
  斯蒂格利茨说,第三步改革应建立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在住房建设、增加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制度、金融部门重组和企业改革五个重点领域的改革。他认为,中国应抓住新世纪来临的大好时机,致力于应对以下三大关键性挑战:
  一、进一步突出以发展国内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继续将对外开放作为补充。过去这些年,中国主要是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但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完善监管制度,实施竞争政策,从而不断刺激经济发展。
  二、加强经济稳定性,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风险,减少经济波动的频率,减轻其社会后果,尤其是对个人的影响。
  三、加强社会凝聚力。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对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城市化等重大社会和人口的发展趋势,维护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是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因为,中国要避免前苏联部分地区出现的丧失社区感和损害社会资本的现象,重要的是要建立全国的社会安全网,而且应有较高程度的地方参与,通过集体行动和社区组织等渠道及时反映最底层的声音。还应强调的是,把城市建设成一个既适于居住,又适于工作的地方,因为城市在发展高效率的国民经济和刺激国内宏观经济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样,也要减少中国地区间差距,尽量消除阻碍物资和人员流动的因素。
  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第一步改革和第二步改革还远远没有结束,所有的改革也是不断发展和推进的过程。比如,第二步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住房制度的改革,对于刺激国内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亦将成为第三步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建立社会安全网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第二步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作为化解风险的第三步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建立起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因此,中国在进行第三步改革中,还须深化第一、二步改革。
  亚洲经济复苏与国际金融改革
  斯蒂格利茨对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势头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从整体讲,亚洲各国在过去30年中保持了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而且,促使其经济高增长的基本要素目前仍然存在,如高储蓄、高教育水平、亚洲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等。
  他说,在这一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类似的挑战,这就是建立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良好的、制度化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破产法、良好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监管机制。
  他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亚洲大多数国家目前走出了低谷,而且复苏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奇,尤其是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复苏速度最为突出。然而,就地区的整体而言,日本经济的颓势是亚洲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大国,如果日本的经济继续呈缓慢增长或下滑的趋势,那么整个地区的恢复就会十分困难。
  斯蒂格利茨说,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关于全球金融体系的再设计和重新调整一直都是热点问题,有关的讨论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大家普遍认为短期资本的流动性和波动性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国家确保资本流动稳定性的政策,比如智利采取的措施,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
  他指出,人们的观点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应当解除所有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现在人们认为进行银行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是稳定金融战略的重要部分。对银行实行有效监管,对于发达国家的放贷行为和发展中国家的借贷行为都是同等重要的。目前各方都在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巴塞尔标准所规定的一些事宜,也在研究对冲基金、高付贷机构和银行、金融市场等问题。大家同时意识到,对破产行为的管理进行改革非常重要。总之,引起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已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与此相关的改革正在着手进行。


第7版(国际)
专栏:

  非洲信息业发展迅速
  据新华社卢萨卡7月27日电(记者陈乔炎)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非洲地区电信工作研讨会上获悉,近年非洲信息业有了突飞猛进,因特网用户已达114万个。
  赞比亚国家电信公司提交给会议的一份报告表明,目前非洲国家的电脑销售量已经超过电视机,整个非洲地区已经有15.6万个因特网站址,所有非洲国家都实现了电脑用户就地上网。行家估计,在2000年以前,非洲电脑市场将保持平均每年14%的增长速度,这还不包括软件和辅助性服务以及大型商用超级电脑的销售。
  非洲电信业的迅速扩展为信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非洲电信业相对落后。1995年,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12%,而电话拥有量仅占世界电话总量的2%。为此许多非洲国家决心改变这一落后状况。1996年以来,非洲几乎每月都有一个新的地区性或全国性电信项目开工,电信业营业收入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报告同时指出,非洲地区信息业的发展仍在受经济发展落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致使人均电话拥有率低,因特网服务收费相对较高。此外,非洲各国的信息业发展水平也有相当大的差异。90%的因特网用户集中在南非一个国家,而撒哈拉以南其他非洲国家的人口达5.2亿,因特网站址总共却不到9000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