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倾听
  世界建筑艺术
  百年回响
  施晓慧
  本世纪的最后一次世界建筑师盛会6月末在北京落幕。由于它肩负着“21世纪建筑学”的主题,便多了一分神圣;由于它面对着新的千年,又添了一分畅想。
  人们说,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这是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即将迈上新世纪的台阶时,不妨回首曾经留下的座座纪念碑,去感受前辈百年探索与进步的节奏,领悟探索者凝聚在建筑中的丰富内涵。
  本世纪的建筑潮流,是从摆脱希腊—罗马式和哥特式束缚开始的,被称为建筑的革命。
  这是一场向完美与经典的挑战,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的确,假如你曾驻足在希腊神庙前,便无法回避那优雅的立柱与直线三角屋顶之间的和谐之美、理性主义的精确之美。那是产生伟大哲学家和数学家时代的纪念碑。如果你曾在欧、亚、非大陆随处可见的罗马建筑前肃然起敬,也不难从它对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兼容并蓄,从它的建筑横向拓展的巨大空间中,感受到帝国文化的宏大气魄。遍布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洋溢着人们从新材料新技术中获得的喜悦,竞相以美丽的尖顶向天国靠近。尽管终因材料与技术的局限,导致博韦教堂的倒塌,使这一竞赛停止在156英尺的高度。文艺复兴时兴起的巴洛克式建筑,极尽铺张与豪华,美轮美奂至极点。此后,洛可可式的华丽,纵若昙花一现,依然光彩夺目。还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艺术,亦同为世界建筑经典的一部分。
  然而,正如鲁迅说过的道理,好诗到唐代已经写完。古典建筑形式的高潮和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历史需要推陈出新。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建筑学术与艺术界掀起的反传统浪潮中,现代主义的新艺术派、分离派、未来派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密斯说:“在我们的建筑中试用以往时代的建筑形式是无出路的,即便有最高的艺术才能这样做也要失败。”格罗皮乌斯说:“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古了!建筑不前进就要死亡。”柯布西耶干脆讲:“对建筑艺术来说,老的典范已经被推翻,……历史上的样式对我们来说已不存在!”
  虽然相对于数千年中成熟、凝重而完美的古典建筑而言,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显得幼稚、浅薄,甚至轻浮,但它们带着创造新世界的激情与活力,开启了建筑思想解放的大门。
  这是以新材料新技术革命为背景的建筑艺术的革命。
  新材料———钢,首先使工业需要的巨大覆盖空间之快速建造成为可能。钢结构建筑在19世纪后半叶起广泛地出现于欧洲大陆。伦敦当时著名的水晶宫,以全部玻璃外表的钢结构完成了现代透明建筑的理想。它与巴黎的机器陈列馆是名噪一时的精美建筑。那时,还有一名叫居斯塔夫·埃菲尔的工程师,以精确的计算、创造性的技术和简单大胆的安装方法,对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葡萄牙建造了若干钢铁桥梁之后,在法国建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加拉比旱桥,而1889年在巴黎竖立起的埃菲尔铁塔是他登峰造极的成就。
  接着钢结构建筑对木石结构的示威,是骄傲的钢筋混凝土的运用。它避免了钢材的生锈,将钢铁与木石结构的优势融为一体。它在建筑空间上使建筑师们获得的解放,远远胜过罗马时期的拱形顶和哥特式。恰在这时,电梯的发明使建造摩天大楼成为可能。于是哥特式建筑时代破灭的竞高之梦,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商业区复苏,从第一座45层的伍尔沃斯大厦的落成,到102层帝国大厦(仅用19个月建成)在纽约的崛起(图14),正是反映了这种激情。
  如果说美国式的现代摩天大楼竞赛还留着哥特式时代的遗风,那么,当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设计学校1926年在德国德绍市建成时(图10),则以自由灵活和清新简朴的现代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批现代主义的代表作还有被柯布西耶赞美为“现代世纪的创造”的荷兰鹿特丹万勒尔工厂。它建成于1929年,一改旧日工厂灰暗、沉闷的形象,以薄而轻的立面、光亮的玻璃,给人清新、宜人、高效的印象。1945年落成的巴西教育与卫生部大厦,是巴西现代建筑之父科斯塔的作品,也是第一个体现柯布西耶原则的大工程,被看作巴西现代建筑的早期样板。1952年建成的联合国总部大厦,是包括梁思成在内10个国家建筑师合作的成果(图1)。它的落成,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同。
  玻璃幕墙、铝材、膜材等等轻型材料的引入,让建筑师们感受到空间结构上人类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撑起的风帆、法国里昂机场铁路车站(图6)展开的双翅、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7)犹如一尊巨大的现代雕塑,高迪曲线化了的米拉住宅更像一只引人发笑的大玩具。
  现代派建筑师过于恣肆的浪漫,无疑为以后的现代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建筑敞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也受到注重功能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弗兰普顿说:“建筑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它只能融入现实世界,建筑具有本质上的构筑性,是空间组合的具体体现。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出现的简洁派和对图案式的雕塑感的线条的追求,忽略了对小尺度空间的清晰表达。它可以算作艺术,但难以称为建筑。”
  本世纪中后期,后现代主义的兴盛,显示着现代建筑潮流向理性主义的回归。一大批现代理性主义的建筑杰作竞相问世。法国马赛市的住房部智能办公楼(图5),以高度智能化的内涵,成为高技术建筑极具表现力的标志;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图8),亦是本世纪高技派的代表作;1996年落成的东京国际文化信息中心,则以明确的秩序感、明晰性和整体性达到震撼人心的技术美学效果,被称为20世纪建筑发展的一个顶峰。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大厦,是对不同建筑风格兼容并蓄、赞赏多元共生美学观念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为多数建筑师始料不及的是,钢铁、混凝土、玻璃幕墙建筑在城市无节制地扩张,最终造成人与自然相隔离,地域文化、人文气息在城市建筑中淡出。人们开始厌倦没有个性的城市,甚至憎恶死气沉沉的水泥森林。这时,人们才突然意识到了那些非凡建筑大师作品的真正价值。赖特1936年建于美国匹兹堡附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流水别墅”(图13)、1952年阿尔托设计的富有人情味的芬兰珊纳特赛罗镇中心建筑、柯布西耶1953年建于法国的深得山韵石趣的朗香教堂(图2),均是早期探讨建筑环境特色与建筑个性的典范。
  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自然通风、节能技术、材料循环利用等)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关注场景文化、文脉,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和有灵魂的城市……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
  在这一被誉为代表21世纪建筑思想的流派中,一批亚洲建筑大师脱颖而出。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图9为他设计的甘地纪念馆),在第三世界的城市发展和低造价住房方面做出了很大成就。他从民间建筑和建造技术中吸取精华,国际建筑协会评价“他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了他的建筑中,作品高度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文化环境。大尺度的几何形体与大量地方材料的结合,使公众感到亲切和鼓舞,其作品不炫耀财富和权力,而是展示普通的情感以及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被誉为是在热带摩天大楼的设计上最具挑战性和革新精神的建筑天才之一,他认为低耗能对使用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对地形的高度敏感来源于一个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反应。1992年建成的马来西亚梅纳拉商厦(图3),即是适应热带气候环境的低耗能建筑。15层的建筑物内部和外部采取了双气候的处理手法,植物栽培在楼上向内凹的平台上,螺旋式上升,创造了一个遮阳且富含氧的环境。在楼顶设计上,还为未来使用太阳能电池预留了空间。建筑界称其展示了作为复杂的气候“过滤器”的写字楼建筑在设计、研究和发展方向上的风采。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图4为他设计的鸟类博物馆),则融进了日本文化中对阳光、绿野的特殊领悟,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意境。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图12),以崭新的造型,成为香港标志性的建筑。澳大利亚建筑师考克斯设计的Yulary旅游度假区(图11),体现出对沙漠的情结。
  在20世纪的100年里,古典复兴派、新理性主义、当代乡土派、后现代派、简洁派、前卫派、新表现派、解构派、高技派、生态派、仿生派,以及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行为建筑学等等学派与理论不断出现。他们留下的林林总总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仿生建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建筑奇迹,更看到了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新时代中逐渐成长。
  不论你对这些建筑做出何种评价,都无法否认20世纪是建筑艺术上最丰富多彩的100年,尽管其中不乏丑陋、怪诞、无聊甚至一无可取的糟粕,但无法掩饰的是,本世纪的世界建筑群星璀璨,绚烂多姿。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世界建筑师的大课题。而计算机设计和网络化施工管理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或许正酝酿着建筑思想的又一次革命。正如吴良镛先生在本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所说:要以新的时空观驾驭建筑活动,就像中国古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以思想修养来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创造,弥合科学与人文的畛域。(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