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大转折的真实记录
——评《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录》
  郭德宏
  在去年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诸多图书中,张树军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录》,是一本颇具特色的成功之作。
  这本著作最成功之处是比较全面、详细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过程。过去的许多著作,虽然也讲了这次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召开过程,但不够全面、详细。此书不仅全面论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历史的发展状况,思想分歧的由来,斗争的产生及发展,三十六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和这次全会的具体经过,把这段历史发展的线索基本上理清楚了,而且对于这段历史的许多疑难点,也基本上写清楚了。可以说,迄今为止,这是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全面、系统、清楚的一本书。
  本书的特色是夹叙夹议,分析比较深刻精当,评价比较客观公允。写历史书比较难处理的是叙述与议论的关系,有的著作或缺少议论和分析,或议论和分析太多。本书则比较好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全书以叙为主,但在叙述中不乏精彩的议论,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对于当时各方面的历史人物,作者没有有意回避,大都作了客观的记述,并依据历史事实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这本书资料非常丰富,内容相当充实。写新时期的党史,最困难的就是资料、特别是原始资料的缺乏。作者为了写这本书,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选编了一部百万字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档案》,参与编写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转折》的脚本,还参加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脚本的修改、重写和片子的拍摄。上述这些工作,虽然延误了写作此书的时间,但为此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在写作中,作者又及时地吸收了大量的新成果。这样,就使这本书能提供许多鲜为人知的新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作者文笔生动活泼,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避免了一些历史著作文笔比较呆板、枯燥,缺乏可读性的通病,把严肃的史学写作方法与生动活泼的文笔结合了起来。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作者在“后记”中说:“由于时间紧,赶得急,所以这本书不能不说留下了很多遗憾”,“不能说完全达到了最初的设想”。这当然有作者自谦的成分,但有的地方也确实写得还不够精细。如果时间更充裕一点,肯定会写得更好。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与人生、自然、历史一同思索
——读李瑛的诗集《黄昏与黎明》
  张炯
  李瑛的新诗集《黄昏与黎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共四辑,第一辑“黄土地上的蒲公英”是作者访问陕西所写的诗,轩辕柏、古青铜器、汉刻石马、半坡村的尖底瓶和项链、陕北的窑洞、腰鼓和信天游……全都激发他的诗情;第二辑“青海的地平线”,记述了这个高原的湖泊、高山和运输线的种种风景,写出了高原人和战士的英姿与豪情;第三辑“大地情歌”,是他对近年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朝气蓬勃的建设和对时代的讴歌,从乡恋到边城黎明、大亚湾的核电站和南京的城墙,皆唤起他的深情和思考;而第四辑则是他游览埃及,放舟尼罗河、徜徉于金字塔、博物馆、塞得港和卢克索古宫殿遗迹所生发的感慨。可以说这是一本题材异常广阔的诗集。
  李瑛的诗历来富于联想和想象,他总从某一具象出发,通过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开掘自己的诗思,不仅使描写的对象富于诗情与画意,而且见出广阔的时空和深邃的寓意,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诗人广袤的历史视野和扎根于时代与人民的美好而崇高的胸怀。他写陕北的蒲公英:“用金箔打成的花瓣儿/轻轻摇曳在春天里/……瞩望过秦宫汉阙的兴衰/倾听着晨钟暮鼓的鸣响/陪伴着遭受五千年/风雨切割的黄土地/以无畏的坚毅和淳朴/构成生命的重量。”他于静中见动,小中见大,有限中见无限,善于在人们不经意的事物中展开自己宏阔的诗思,开掘出一种崇高的诗美!
  在这本诗集中有许多风物人情的描画,像青海湖的碧水和鸟群,高原的雪山和浮云,塔尔寺黄昏的金顶,长江源头的牧民、牦牛和琴声;像童年的蟋蟀、故乡的井、电站的新姿;像尼罗河畔的纸草、三角帆和舞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而无处不在的则是诗人与历史的对话。无论是自然的风景,还是历史的文物,都唤起诗人的思古之幽情。虽然诗篇也给人以历史的苍茫感,但却不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种无可奈何的苍茫感,而是洋溢着主动性创造性的作为历史主体的新一代人的沉思。他总把昨天与今天对比,虽感慨时光之流逝,却对今天和未来充满自豪和自信。他从陕北黄土地的“历史的喧嚣中”看见“明日,一个时代的辉煌”!他面对“高昂着头”的古青铜器,感到它们“屹立在太阳和大地之间\万古不灭”。
  李瑛确是始终保持着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不断地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去体验、观察和思考美,从而与时代一同呼吸,与人生、自然、历史一同思索的诗人。《黄昏与黎明》这本诗集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一条大河波浪宽
  徐贵祥
  在下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难免发虚。问题在于手上这套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通典》,仅字数就达四百四十万,近五千页的三卷摞起来半尺有余,上至远古先秦,下迄近代五四运动之前,集中国历代诗歌之大成,共收录了有诗以来一千零四十五位作者(其中包括佚名作者)的作品四千三百一十八首,参加编写注释校订者六十余人,从选题酝酿到图书出版,前后运作达十五年之久。别的姑且不论,单看以上硬件,诗山词海歌潮,鸿篇巨制,蔚为壮观。
  再者,从形式上看,此通典纵揽上下几千年诗歌发展概貌,汇聚而成绵绵悠远的历史长河,横向则又囊括了诗、词、民歌、民谣、俗曲乃至禅诗、怪诗、杂体、变体等多彩景观,构成了滔滔气势,主编郑竹青、周双利等数十名编写者含辛茹苦于寒窗之下,在浩如烟海的破旧文献堆里掸去厚厚的历史风尘,清洗擦拭淘沙筛金,使其应无皆无应有皆有,用一句军事术语说,是大纵深宽正面。如此全景式的精品结晶,几尽中国千万文人的心智。
  再从作品内容上看,在这条历史的长河里,裂岸惊涛者有,涟漪微波者有,盛世豪放之音有,相思别离愁肠寸断之音也有,登大雅之堂玑珠妙笔者有,流民间之口浅吟低唱者也有。编著这样一部几乎涵盖了中国诗词歌曲全部精髓的通典确实为祖国的文化积累做了件大好事。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旧酒与新瓶
  ——谈《千年传世珍宝鉴赏》
  文知宝
  打开《千年传世珍宝鉴赏》(红旗出版社出版),有一种千年古酒的陈香扑面而来的快意。
  电气时代的产物虽然不可或缺,却越来越不能使人感到亲切,我们使用的茶杯上的批量化的纹饰越细腻,反倒使我们怀念起原始彩陶上的“涂鸦”了。由美术学博士邹文主编的《千年传世珍宝鉴赏》一书所反映的正是这种返璞归真,文化自省思潮之下的文物观念。
  我们生存的时代是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地称世界为“地球村”。我们可以坐在家中边嚼汉堡包边在因特网上寻找所需的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效率就是金钱,就是生命”的口号从没让人感到怀疑,但你似乎再也看不到几个工匠为了绣一件龙袍而苦干上一年半载。但是《千年传世珍宝鉴赏》一书中所展示给我们的传世工艺品,大部分都是不惜工本,但求华美而制作出来的,这便是作为国粹的工艺品在新时代下的最动人之处,它凝聚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凝结了无数艺术家与工匠的智慧和汗水。现代人读《千年传世珍宝鉴赏》有一种文化反差下凸显的强烈快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史料不能使人直观地感受文物,多数专业文物资料由于角度不同或图片缺陋等原因,使专业人员及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行业外人士阅读起来存在一定障碍。《千年传世珍宝鉴赏》可以说是沟通传统文化与更多读者的良好渠道。
  作为大型经典文物图鉴,该书印装精良,完全可以满足专业人士需要,并备有赝品图示,标明市场估价及说明保养维护方法,是爱好古董、珍品收藏和有意投资文物的非专业人士必备的资料性工具书。编者以全新的审视角度“擦亮”祖先的遗赠,让后人从书中更清晰、真切、透彻地了解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国际大八开的版面承载,还原逼真清晰的宽屏显示,使千余件老古董得到了国内出版史上少有的礼遇和善待。
  《千年传世珍宝鉴赏》一书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同时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梳理了祖国的文化遗产,通过二千多幅逼真的图片,以形象诠释五千年的文明。所谓“老酒”装“新瓶”的尝试,恐怕正是该书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新俄罗斯文学丛书”出版
  关注今日俄罗斯,必然要阅读今日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社会生活和人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社会体制变动和政治、经济震荡的俄罗斯文学又有哪些新发展新成果?这是我国广大读者十分关心而又难得见到的。为弥补这一空缺,昆仑出版社首次推出大型专题丛书“新俄罗斯文学丛书”。丛书专门精选苏联解体后的最新文学佳作,并由高莽、张建华、田大畏等翻译家担纲译介。首批面世的有著名诗人叶甫图申科的反映解体关键时刻的长篇纪实小说《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中青年实力派几位代表人物的代表作——科兹洛夫以写实手法描写未来社会的长篇小说《夜猎》、乌里茨卡娅刻画当代俄罗斯犹太人命运的《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阿列克西耶维奇揭示阿富汗战争和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真相的长篇纪实作品《锌皮娃娃兵》,最新俄罗斯中篇小说精选《在你的城门里》和短篇小说精选《玛利亚,你不要哭》等六部。(刘林)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贺友直作品·白光
  (《春彦点评录》插页)
  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艺术真实的震撼力
——解放军艺术学院《老妇还乡》观后
  我很兴奋,看到军艺的同学演出了一台与二十年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那台非常有分量的《老妇还乡》有着完全不同艺术风貌、艺术魅力的同一部作品。它的内涵仍然令人震撼,令人心情沉重。剧中揭示的金钱诱惑力对人性的扭曲和蜕化,无论是从哲理概括的意义上,还是从它生活真实的写照上,对我们来讲,并不感觉是离我们多么遥远的幽灵!从舞台演出中,我感受到了军艺的老师和同学所怀有的对生活的责任感和哲理的激动。依据这个剧本人物形象构成的特色,无论是有着严密生活、行为逻辑的人物,还是逻辑怪诞、形态夸张的形象,都渗透出原作者和本剧导演的评价意识,在揭示社会本质和人性本质方面,都有着慑服人的、有魅力的艺术真实,正是这“艺术的真实”使全剧获得艺术上的统一,这正是迪伦马特这部作品的美学追求。反映出这台演出的导演王敏以及演员、舞美、音乐、编舞人员具有把握一部有特殊美学个性的作品的能力——风格体裁的敏感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当然,我愿意这样感觉:有些关节瞬间,在现实主义真实逻辑的基础上,某些怪诞因素的光照,似可再扫描得重一些。
  前两年我看到军艺演出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喜相逢》、《八女投江》这样的优秀剧目。排演这样的教学剧目,对同学不仅是专业课教育,也是一种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又能吸纳世界戏剧文化宝库中的有价值的作品,如《保尔·柯察金》、《瓦萨·日列兹诺娃》和今天的《老妇还乡》,用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我感到军艺的教学思路活跃,胸怀宽阔。
  (作者为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附图片)
《老妇还乡》速写赵士英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历史的火凤凰
  刘扬体
  如果说,历史是不灭的烈火,历史精神即是从火中再生的凤凰。
  作为《东周列国·春秋篇》的下篇,大型电视剧《战国》所描述的,绝不仅仅是战国的故事,而是战国的精神,是战国时期那许多卓尔不群的人,在异乎寻常的生存处境中大放异彩的智慧和大肆张扬的超越极限的生命力。
  历史的主角从来都是大写的人。对《战国》说来,纷争的故事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处在故事中心的仍然是那些参与推动过历史前进的风云人物。这部连续剧不在意于历史故事的波谲云诡,而在意于用这样的故事去刻画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战争在剧里成了人物活动的舞台。在人物思想与行为背后,是时代的狂飙,是蔚为奇观的文化飞瀑,是追求自我、肯定生命价值的生命力的极度张扬。在这里,经过艺术的演绎,我们不但看到了新兴思潮带来的政治变革,同时也看到了经由这样的变革带来的政治人格的分化和失去变革生机与活力的国家的衰落与败亡。所以,我认为《战国》在历史题材的整体把握上,拍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辉煌和悲凉。
  《魏宫惊梦》中,年纪轻轻而又雄心勃勃的魏文侯在兵败身危之际,被主将翟璜用剑逼着他离开战场。事后赏功罚过,文侯身为一国之君却自判杖刑,而自忖必因忤逆受诛的翟璜,却意外地被委以改革弊政的重任,并得到美艳的文侯夫人垂青。战争促使魏文侯变法,经翟璜引荐,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子等来自不同阶层的优秀人才受到重用,魏国国势大盛,一跃而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变法者推动了历史,而变法者又很少有人能有好下场,用细腻的手法描绘出他们的局限,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勾勒出了历史和历史文化的局限。这一点,正是此剧在时代特色的把握和人物刻画上高出于同类题材电视剧的地方。
  历史剧中的历史真实本来就有两个层面,一是力求再现历史状态下客观存在的真实,一是改编者审美眼光中的历史真实。改编总得表达现代人对历史对历史人物的审美评价,而作品所要求表现的时代感,实际上也主要集中在改编者对历史人物内在心灵与社会实践的时代品格的关注上,这正是此剧的另一显著特色。
  《死士豫让》中的智伯虽然霸道残忍,但对豫让不惧追杀截堵、不顾威胁利诱、不畏豪强四伏,舍身护主决不背弃求荣的精神,却又惺惺相惜;而真正在人格力量上足可与豫让相埒的却是韩、赵、魏三家中的赵襄子。卓识远见的赵襄子不但将自己领地上的奴隶“解放”为平民,劝告豫让“将私怨化为公仇”,而且敢于面对豫让抵向自己咽喉的利剑,与之从容论说“王者之剑,以民命为柄,民心为刃”。这一章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恩怨雠对中的三个人物,都在性格上闪烁着自己的光彩,而且各有特点。
  《战国》题材特殊,血雨腥风避免不了,但艺术不能一味渲染它,只能以之作为人物个性的孵化器,并尽可能给艺术形象以人性的观照。《战国》编导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镜头中的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真实性,而且,通过人性和人性变异的观照,还在不少地方找到了洞察历史秘奥、揭开历史个性之谜的窗口。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东北“二人转”走上京城舞台
  吉林民间艺术团日前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了幽默风趣和富有浓郁关东特色的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是一种土生土长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它以秧歌和莲花落为基础,兼容评剧、皮影、单鼓等多种艺术门类特点,载歌载舞,幽默风趣,能迅速捕捉和反映寻常百姓的生活愿望、喜怒哀乐。
  成立于1980年的吉林民间艺术团,近二十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民演出。五十多位演职人员凭借一辆大篷车,走遍了吉林省三百多个乡镇村屯,为农民演出三千多场,观众达两千多万人次,受到农民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演出的节目在全国文艺汇演中,获奖五十余项,仅一等奖就有四十多项,并培养出了新老两代优秀的演员群体。
  此次进京演出,吉林民间艺术团从本团多年创演的十四台晚会中精选出了三台节目,其中既有《猪八戒拱地》、《珍珠翡翠白玉汤》、《马前泼水》等传统喜剧,又有《没事找事》、《天生一对》、《傻子上学》等反映现代生活的喜剧小品。
  (刘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重现另一场“淮海战役”
  朱佳木
  1949年上半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的解放,稳定经济的任务日益突出起来。制服通货膨胀这匹脱缰野马,成为对共产党人能否既打天下又治天下的严峻考验。就在这时,中央决定将陈云从东北局调回,主持筹组中央财经委员会,负责全国的经济工作。陈云受命后,连续向投机资本发动了银元之战、棉纱之战、米粮之战,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彻底击败了投机资本,稳住了物价,不仅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能力,而且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毛泽东曾高兴地称赞这个胜利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陈云在1949》,所描写的正是共和国诞生前后经济战线上的那场“淮海战役”。
  要在这部剧中成功地树立起陈云的艺术形象,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他作为新中国财经工作统帅,在指挥经济战线上这场“淮海战役”中的领导能力和领导风格。为了反映陈云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住要害问题的特点,剧中描写他进京不久,便提出“抓住上海,稳定全国”的方针。为了反映陈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剧中描写他运用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周密部署物资的收集、调运、贮藏,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一声令下统一抛售,使投机资本没有喘息之机。为了反映陈云模范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剧中描写了他的三次登门拜访:一次是专程去中财委聘请的经济学专家陈楚寒教授家登门道歉;为动员上海资本家恢复生产,他亲自到纺织厂经理曹云鹏家,打消曹的顾虑;他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府邸探望,以商务老职工的身份与张叙旧,表明政府一定会把国家搞好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反映陈云勤于思考、多谋善断、深入细致、亲自动手的工作作风,剧中描写他经常去市场观察了解行情,在上海新开张的第一家国营商店视察,还给售货员示范了商品包装等等。
  陈云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要人物,但他在指挥经济战线工作人员同投机资本的斗争中,并非单枪匹马,独往独来,而是置身于党中央领导集体中,是在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之下。对这一点,《陈云在1949》也处理得比较好。毛泽东、周恩来在剧中出场不多,但在关键时刻,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或听到他们的声音。《陈云在1949》的摄制与上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们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年的斗争,也有助于人们理解现实中我国面临东南亚金融风波,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所进行的斗争。我们党能在军事上打一百分,也能在经济上乃至金融上打一百分。这恐怕也是《陈云在1949》将会带给人们的一点启示。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中国舞台美术家代表团赴捷参展
  中国舞台美术家代表团,近日赴捷克参加在布拉格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舞台美术展。本次参展的作品是近年我国演出的、以京剧艺术为主体的优秀戏曲舞美作品,有京剧《风雨同仁堂》、《太真外传》、采茶戏《榨油坊风情》、昆剧《牡丹亭》、歌剧《图兰多》(太庙、佛罗伦萨)、芭蕾舞剧《末代皇帝》等。(舞美)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话剧《生死场》上演
  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由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次搬上舞台,6月12日至7月16日在中国儿童剧场公演。
  萧红二十四岁时写成的《生死场》描写了三十年代东北农村一群农民对待生与死的态度。
  年轻的女导演田沁鑫阅读原小说时,作品中生与死、悲与喜的极大反差,让她感到了强烈的震撼。她自己动手把小说改编成话剧《生死场》,以赵三和二里半两家人的恩恩怨怨为线索,表现北方农民非凡的韧性和生命力的顽强。
  话剧《生死场》是紧接着《我认识的鬼子兵》之后实验剧院推出的又一个重点剧目。田沁鑫同时担任导演,曾获戏剧梅花奖同时又活跃在影视中的韩童生饰演男主角赵三,影视新星、获电视剧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李琳饰演村姑金枝,赵娟娟、倪大宏、任程伟、谢琳、马书良等担任剧中其他主要角色。(广南)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儿艺排演《月光摇篮曲》
  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日前正排演一部青春音乐剧《月光摇篮曲》。这部戏以山里的孩子、土家族少年高山娃寻找母亲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山里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心灵的冲撞,深刻表现了对爱的理解——爱,不仅是情感,更是健康少年的责任。全剧贴近当代少年的思绪和情感,既表现了少年心理过渡期的躁动不安,也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活力;既有对母爱的渴求,更有对爱的逐渐加深的理解。孩子们在享受到爱的哺育的同时,也学会了把纯洁的爱奉献给亲人和朋友。
  这部青春音乐剧的创作者由一批青年人组成,他们以对艺术执著的爱和蓬勃的朝气全身心地投入创作。此剧导演钟浩,制作人闪增宏,作曲邹野,舞美设计苗培如,王瑶等人主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