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热线

  卡吉尔战事虽告结束,但巴印双方分歧依旧
  巴基斯坦争取和谈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王南
  7月17日,据来自新德里的消息,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新德里宣布,持续两个多月的巴印克什米尔冲突已经结束,卡吉尔地区已完全处于印方控制之下。据印方证实,在印军将撤军最后期限延长一天,至7月17日,卡吉尔地区的穆斯林武装已于当日晚全部撤走。
  自5月初印度在其克什米尔控制区发动清除“武装渗透者”的军事行动以来,巴印双方死亡人数已逾千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对于这场冲突,巴基斯坦采取了重大和解举动。7月12日晚,巴总理谢里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他说:“克什米尔人民为争取独立解放斗争已进行了多年,他们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现在,他们的目的已达到,他们愿意撤离卡吉尔地区。这样也为巴印两国谈判提供了机会”。他还重申,“巴将继续支持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并呼吁印度看守内阁总理瓦杰帕伊为了和平“回到谈判桌前”。
  7月11日,巴外长阿齐兹表示,克什米尔印控区一侧的“穆斯林自由战士”已对巴政府的呼吁作出积极回应,开始从其阵地撤出。同一天,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伯拉杰什·米什拉也向外界证实,穆斯林“武装渗透者”正从克什米尔印控区一侧的卡卡萨地区撤离。巴印军事行动联络官也于当天在两国交界口岸瓦加举行了两国爆发冲突以来的首次会晤,双方同意采取措施缓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局势,其中包括停止地面和空中敌对行动,以便“穆斯林自由战士”撤出阵地,与印军脱离接触。虽然双方在巴方穆斯林“武装渗透者”撤出克什米尔印控区的时间上曾存在分歧,但目前双方冲突已基本平息。
  此次巴印之间紧张局势是因克什米尔危机引发的。今年5月初,印方声称在克什米尔印控区一侧发现来自巴方的穆斯林“武装渗透者”,遂开始调集军队进攻。巴方对此予以否认,声称所谓“武装渗透者”都是克什米尔的“穆斯林自由战士”。巴印军队也开始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频频交火,冲突不断。巴印关系随之急剧恶化。
  巴印军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冲突还扩大到两国其它边界地区。双方军队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6月12日,巴印两国外长曾就克什米尔危机举行会谈,因双方分歧太大,未能取得成果。此后,巴方一再表示希望同印方恢复和谈,巴外长阿齐兹7月3日再次向印外长辛格发出和谈邀请。由于印方坚持把巴方从克什米尔印控区撤出“武装渗透者”作为和谈的先决条件,巴方的和谈呼吁一直未得到积极回应。
  就在印方拒绝与巴方无条件举行和谈的同时,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也要求巴方从克什米尔印控区撤出“武装渗透者”,巴方所面临的外交形势相对严峻,但巴方一直没有放弃外交努力。6月中旬,巴总理谢里夫致函八国峰会,要求关注和解决巴印冲突及克什米尔问题。6月下旬,巴外长阿齐兹出席伊斯兰会议组织,寻求声援和支持。6月底和7月初,谢里夫还分别访问了中国和美国。
  巴印冲突以及巴方的外交努力,引起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八国峰会和伊斯兰会议组织都发表谈话和声明,呼吁巴印双方停止冲突,恢复和谈。
  7月5日,在美国访问的谢里夫与克林顿会谈时,同意运用巴方影响,促使在克什米尔印控区一侧与印军作战的“穆斯林自由战士”停止战斗并撤出。谢里夫回国之后,顶着重重压力,召开内阁会议,作出果断决定,还会见了“穆斯林自由战士”的领导人,亲自向他们发出呼吁。舆论认为,谢里夫政府为缓解此次巴印冲突和解决克什米尔危机迈出了关键和灵活的一步,巴印之间紧张局势由此出现转机。
  (本报伊斯兰堡电)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风云百年

  风云百年
1936年2月16日,西班牙举行大选,左翼的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7月18日,军官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并于10月1日成立政府,推举佛朗哥为国家元首,与联合政府相对抗,内战开始。德国和意大利分别派兵到西班牙协助叛军作战,英国、法国对西班牙联合政府实行封锁,苏联则对西班牙联合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1939年4月,联合政府被推翻,开始了佛朗哥的独裁统治。
  这年8月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奥运会上,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获得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4个项目的金牌,使鼓吹“雅利安人种优越论”的希特勒忿忿不已。
  10月1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病逝,终年56岁。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他留下的丰富文学和思想遗产让后人开掘不尽。
  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周恩来等中共代表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3天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承诺抗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却长期成为蒋的笼中鸟。
  12月10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爱美人不爱江山”,为与美国平民女子辛普森结婚而放弃王位,引起轰动。
  2月27日,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去世,终年87岁。他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6月18日,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去世,终年68岁。
  1937年1月13日,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美国问世。
  4月27日,连接旧金山和奥克兰的金门大桥建成通车,它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
  5月28日,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全面推行姑息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7月7日,日军炮击宛平城,攻击卢沟桥,爆发“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爆发淞沪抗战。9月23日,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5日,八路军115师发动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多人。
  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对无辜民众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日军的暴行持续进行了6个星期,屠杀中国军民达30余万人,史称“南京大屠杀”。然而,至今有些日本人竟然无视历史,认为南京大屠杀“子虚乌有”,这纯属别有用心。
  1938年3月23日,中日双方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展开激战,10余天后,中国军队取得胜利,歼灭日军约2万余人。
  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题为《论持久战》的演讲,科学地论证了抗战必然持久,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并提出了坚持持久战及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方针。
  6月,日军开始向武汉进逼,但遇到国民党军队的坚决抵抗。7月24日爆发武汉会战,10月25日,日军占领汉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14日,宣布将其划为德国的一个州,兵不血刃地吞并了奥地利。
  9月12日,在希特勒的煽动下,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发生暴乱,当地的日尔曼人要求“自治”。9月29日至30日,德、英、法、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划归德国。10至11月,德军占领苏台德地区。
  (十四)(薛飞)
(附图片)
图为侵华日军在残暴地屠杀中国平民。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大选压力增加,财政负担沉重,看守政府力争主动——
  冲突牵动印度政局
  本报驻印度记者李文云
  自5月上旬印军对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武装渗透者”进行清除行动以来,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持续了两个多月。在战场上,印军实施“不越线”战略的同时,在密集的炮火和空袭的配合下,一处一处攻占高地,并于7月4日占领战略要地虎山。7月初,巴基斯坦总理访美后,承诺劝说“武装渗透者”撤回,使冲突呈现转机。
  对印度来说,卡吉尔冲突是一场思想上没有准备、军事上没有防备的被动之战。特别是战事爆发在大选之前,使印度人民党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冲突刚起,印度看守政府就受到反对党及舆论界的严厉批评与指责。7月2日出版的印度《前线》杂志载文认为,引发卡吉尔战事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人民党政府完全错误估计了1998年5月印巴核试验后两国战略力量对比的变化。印度首先进行核试验,把常规军力优势拱手相让,巴方的核威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常规优势的发挥。《印度斯坦时报》的一篇题为《印度的核不安全》的文章也指出,印度有了核武器之后,不是更安全了,而是更危险了。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印巴核竞赛破坏了南亚地区的平衡机制,使其更易受到局部冲突的威胁。
  面对批评,瓦杰帕伊看守政府在外交和军事上双管齐下,力求变被动为主动。6月中旬,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致函在德国科隆召开的八国峰会,表明印方解决危机的立场,争取西方国家的支持。在巴总理谢里夫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后,巴方表示将规劝在克什米尔印控区与印军作战的“穆斯林自由战士”撤出,印方坚持继续进行军事打击,直至“武装渗透者”被彻底清除。西方媒体认为,印看守政府此举有争取国内舆论、着眼秋季大选的考虑。
  但是,卡吉尔冲突也给瓦杰帕伊政府带来压力。反对党著名经济学家、前财长曼莫汗·辛格博士警告说,印度经济将受到冲击。《印度教徒报》6月23日披露的一份经济评估报告认为,冲突将给一些关键的宏观经济部门投下阴影。尽管战争被控制在“低烈度”水平,但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增加政府的额外财政支出,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拉动政府借贷。《亚洲世纪报》7月4日援引印度工商会分析认为,卡吉尔冲突使印度本年度财政支出额外增加1000亿卢比,将使原估计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财政赤字增加到4.5%,对利率造成更大压力。看守政府的商务部长也暗示,卡吉尔消耗战将影响印度本年度实现出口增长的目标。
  尽管媒体不断报道前线的高昂士气和后方民众的声援,但随着战斗中伤亡人数的增加,前线阵亡官兵的善后问题、家属的安置问题、伤员的生活出路问题都在逐渐凸现,并将在未来大选中影响民心,左右选票。新德里有线新闻台的节目报道了过去战争中阵亡者遗属的艰苦生活。她们抱怨,战争一过,她们就被迅速遗忘了,生计无着落。电视台还专门设立了“为印度而战的士兵基金”来接受社会捐赠。
  因此,对于意图东山再起的印度人民党来说,使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将是其致命的“政绩”。尽管其外交努力取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而此次冲突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深刻的。
  而对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党来说,也需对应、处置得当,才有可能赢得民心。反对党阵线一直在要求战况和决策方面的知情权,但看守内阁一直在推托。有报道认为,克什米尔卡吉尔冲突已成为印执政联盟和反对党阵线都想充分利用的政治筹码。
  (本报新德里电)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热点观察

  五十二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撤离南亚,给独立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留下了一个难解的结。五十多年来印巴两国的恩恩怨怨不时化为兵戈和硝烟。在克什米尔稀薄的空气中,在南亚次大陆灼热的阳光下,两国人民长期祈盼印巴化干戈为玉帛——
  印巴和为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孙士海
  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者被迫撤离南亚次大陆之前实施的“印巴分治”方案,给独立后的印度与巴基斯坦留下了无休止的争端,其中,克什米尔的领土之争是两国冲突最激烈、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独立后爆发过三次战争,其中两次起因于克什米尔争端。自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两国虽然没有再次诉诸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各自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它控制的地区成立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遵照克什米尔人的意愿,通过公民投票解决。印巴两国利用一切外交场合唇枪舌剑,互相攻讦,小规模武装冲突和交火事件经常在两国边界地区发生,还不时出现重兵对峙、剑拔弩张的危机状态。今年5月以来,双方又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的卡吉尔地区爆发了新的武装冲突。
  克什米尔争端是印巴对抗关系的主要症结所在,至少在近期,仍然看不到这一争端可以得到彻底解决的迹象。克什米尔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首先因为它战略地位重要。巴基斯坦方面认为,面对强大的印度,巴缺乏战略纵深,如果失去了克什米尔,巴的侧翼会完全陷入印度的包围之中,从而使巴在与印度的力量对比中处于更为不利的态势,为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称克什米尔是巴基斯坦的“生命线”。
  其次,克什米尔问题还牵扯到两国的形象乃至国家的统一问题。巴基斯坦是根据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属于两个不同民族的理论建立的国家,如果巴基斯坦承认了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克什米尔是印度的领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赖以立国的根本原则;而印度则始终否定穆斯林赖以立国的“两个民族理论”,认为穆斯林与印度教徒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同属一个民族,因此反对穆斯林以宗教立国。如果把克什米尔划归巴基斯坦,则等于承认了“两个民族理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担心这会打开“潘多拉盒子”,导致印度的“巴尔干化”。
  另外,克什米尔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印度与巴基斯坦极为敏感的国内政治问题。印巴历届政府都面临着国内的重大压力,谁都不敢做出重大妥协,冒出卖民族利益的罪名。由于克什米尔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的象征,而且与国内的党派政治纠缠在一起,差不多使这一问题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就连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我有全部的愿望,也没有能力解开它。”
  克什米尔争端是导致印巴对抗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南亚问题专家认为,即使克什米尔问题得到了解决,印巴关系短期内也难以完全改善。因为,如果没有克什米尔,必定还会有其它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两国的冲突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即历史上和心理上的根源。印巴分治时的相互仇杀和三次印巴战争已使两国之间互不信任和敌视的心理根深蒂固。
  作为南亚主要国家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处于对抗状态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却不能把全部精力和资源用在发展本国经济上,反而要用于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中,两国的巨额军费开支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因为对抗给两国的经济改革、引进外资以及争取外援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去年5月,印巴之间进行针锋相对的核试验后,西方国家因而对它们实行制裁,两国经济滑坡。印巴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主要成员国,两国关系的不和阻碍了该组织的合作进程。在过去的3年中,南亚联盟内部的贸易停滞在低水平上,这不利于两国和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和邻国一再呼吁印巴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实际上,通过谈判解决包括克什米尔在内所有争端,缓和双边关系并非没有可能。90年代以来双方曾达成了一系列建立相互信任和防止突发事件的措施,如:《军事演习预先通报协议》(1991年4月);《不使用化学武器的联合声明》(1992年8月);《防止侵犯领空协议》(1991年4月签订)以及在两国军事作战指挥部和克什米尔边界部队之间建立热线电话联系。今年2月,印巴两国又签署了《拉合尔宣言》,人们希望印巴能继续对话,使南亚走向稳定。
  (题图照片:为躲避战火而背井离乡的克什米尔难民。新华社传真照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大部分,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面积19万平方公里,这里多河湖,夏季凉爽。克什米尔地区居民78%是穆斯林,20%信奉印度教。
  1947年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归属问题被搁置。1947年10月、1965年9月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双方于1972年达成《西姆拉协议》,规定,双方应尊重1971年12月17日停火时的控制线,同意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彼此间的所有争端。目前,印度主张按此协议的精神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反对第三国插手调解和使该问题国际化。巴基斯坦则要求实施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并多次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人权案,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克什米尔争端是印巴不和的主要原因。目前,印度占了克什米尔3/5的面积,巴基斯坦占2/5。
(附图片)
  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冲突示意图(寒放绘)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印巴关系大事记
  1947年6月英国殖民政府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印巴自治领分别成立。10月27日,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印巴爆发第一次战争。
  1948年1月联合国通过第39号决议,决定成立由3名成员组成的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同年8月,联合国决议要求,印巴双方实行停火、撤军和举行全民公决。
  1949年初经联合国调解,印巴停火。同年7月,双方划定停火线,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地区的3/5,巴基斯坦控制2/5。
  1965年9月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1966年1月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从开战前的实际控制线撤军。
  1971年11月至12月印度派军进入东巴基斯坦,巴则出兵印控克什米尔,两国爆发第三次战争。同年,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
  1972年7月印巴签订《西姆拉协议》,同意通过双边谈判或其它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并尊重1971年12月17日停火时的控制线。
  1985年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访印,双方表示互不攻击对方核设施。
  1988年印巴签订《互不攻击对方核设施协定》,同年,印总理拉·甘地访巴。
  1994年2月巴基斯坦在联合国第五十届人权会议上提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人权案,将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
  1997年两国首脑会晤。但同年,两国仍在克什米尔地区互相进行炮击。
  1998年5月印度率先进行了5次核试验,巴基斯坦随后进行了核试验。同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
  1999年2月印巴双方共同发表《拉合尔宣言》,表示将共同努力解决两国间存在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同意采取措施降低意外地或不被授权地使用核武器的风险。
  1999年5月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再起,印方出动战机在印控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打击“武装渗透者”。(丁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