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焦点话题

  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领导不懂标准和计量;走进企业,谈的多是项目和投资,看到的却是混乱的生产现场,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还有高增长下的低水平盈利,百分之十七的企业存在污染问题……
  乡企呼唤管理创新
  本报记者董建勤
  编者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乡镇企业“要强化企业管理,有一套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东西,向管理要效益”。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管理促改革,管理促发展,管理出效益。改革和科技代替不了管理。什么时候重视管理,加强管理,企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视管理,放松管理,企业就要吃苦头。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和提高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好企业好在哪儿?成功企业的回答不外乎四方面,那就是好产品、好机制、好管理和好班子。当然,“人为本”,好班子是关键,但其共性则是善管理。
  乡镇企业也不例外。
  目前,乡镇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生产的作用日益增强,国内外竞争对象增多、竞争范围扩大、程度加剧,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步履维艰。
  但相形之下,乡镇企业的管理工作总体上比较薄弱,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少企业在产品质量、资金使用效益、劳动生产率、原料能源消耗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差距明显,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管理滞后不容乐观
  窥一斑可见全豹。1998年乡镇企业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7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资金周转不快。还有一些企业物资、能源消耗高,环保意识淡薄,危害严重。据调查,目前乡镇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的21%,工业废物排放量占全国的89%。上半年的形势表明,乡镇企业的增长幅度继续呈下降趋势。
  深入采访,记者深感乡镇企业普遍缺乏高级人才特别是企业家人才,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不高;管理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和地方用很大精力抓投入和发展,却不怎么重视管理,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以改革、发展代替管理的倾向。加之乡、村领导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队伍不稳定,企业所沿用的老一套粗放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生产极不适应。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停留在经验型管理阶段,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出路在于管理创新
  出路在于管理创新,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管理,实施科学管理。
  现阶段,乡镇企业的管理创新应针对一系列新的课题展开,比如,如何理顺企业内部决策层、实施层和操作层之间的统分结合关系,探索企业内部分层、分级、分权管理的新方式;怎样推行计算机管理,加快信息网站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如何实行计算机全程化管理;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让政府依法管理、依法行政,集体经济组织仅以对企业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管理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实施调控权,履行监督权,等等。
  坚持“由浅入深、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特色”的思路。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最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也是最科学的管理方式。同时,把管理的源头继续向市场的纵深处延伸。乡镇企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和市场紧密结合并随其变化而不断改进、完善,要积极推行财务预决算制度、材料采购公开评审制度、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度。
  管理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的关键之一还在于管理人员敢不敢闯新路子。据了解,到1998年底,全国乡镇集体企业拥有各类经营管理人员406.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42%。这个比较系统的企业管理网络在管理的理论、观念、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方面亟待创新。为此,农业部将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乡镇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将逐步实行乡镇企业厂长(经理、董事长)任职资格制度,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在乡镇企业职工中开展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各类人员持证上岗。
  创新管理无止境。农业部总经济师、乡镇企业局局长姜永涛介绍说,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国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正在从“两头小、中间大”(即重生产,轻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橄榄型”向“两头大、中间硬”(即重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强化生产环节)的“哑铃型”转变;管理方式正从单一的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资本经营与战略管理等相结合转变;管理重点正从着重物和事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正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小城镇建设:
土地使用现状与政策建议
  —对辽豫苏浙四省八镇用地状况的调查报告
  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土地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规划区面积过大,小城镇政府的土地扩张动机强烈。如辽宁省沟帮子镇现有人口5.7万人,现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预计规划面积10.75平方公里;佟二堡镇总人口2.19万人,现建成区4.5平方公里,预计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而河南省贾宋镇的2010年镇区规划面积达到11.2平方公里,比目前建成区大5.366平方公里,几乎又规划出一个新的镇区面积。浙江省织里镇镇区人口1.2万人,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过大,和现有人口规模不适应,这是目前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普遍回避旧城改造。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许多镇现有建设用地利用率低。如有的镇建有童装市场几十个,但多为平房,若将其改造成为多层市场,则可以节约大量土地。有的镇有许多需要改造的旧房和一些破产企业闲置的厂房,如果盘活这些土地,加以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用地。
  3.“以地生财”加快了小城镇的土地出让速度,土地出让价格因地制宜,新征土地主要用于工商业和房地产开发。江苏省西山镇自1992年以来,共征用土地2100亩,其中非耕地面积为1618亩,占总征用土地面积的77%;南闸镇政府共征用土地800亩,其中耕地700亩,荒地50亩,开发利用地50亩。河南省贾宋、穰东两镇新征土地用作工业、商业、房地产的比例分别为1.7∶4.8∶1.3和2∶5∶1。商业开发的比例最大,工业开发的次之。
  4.土地转让收益分配,各地做法不一,总的看,以上缴为主,由镇里支配的比重不高。沟帮子镇所有土地出让收益一律上缴县财政。从贾宋和穰东两镇的调查来看,市(县)政府、镇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四个层次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分别是66∶4∶2∶28和30∶30∶7∶33。西山镇土地出让所获的收益,市政府留30%,农民得到30%,镇政府留下30%—35%,其余的5%—10%留归村里。
  有关小城镇用地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1.应按区域规划的原则确定重点支持的中心小城镇,并在土地用地政策上对其予以倾斜。用地政策倾斜的目标是,防止资源按原有行政体制的渠道对于所有小城镇进行平均分配,使资源配置符合区域发展的规划和市场原则。
  2.严格控制小城镇建设新占用耕地,合理确定适宜的镇区规模。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财政投资规划相衔接。要防止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人为地突出政绩效果,盲目扩张镇区规模,导致用地和投资的浪费。
  3.要探索以县(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控制,动态平衡。对于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小城镇,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建设用地。建成区人均用地在120平方米以内的小城镇,若需要占用建设用地,土地主管部门要将其纳入当地土地供给的年度计划。土地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的小城镇,建设用地可以在县(市)以上的范围内进行调剂。
  4.鼓励小城镇采取改造旧城区、并村等措施对闲置土地进行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复垦的旧村庄用地,对于旧城改造和迁村进镇,应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5.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土地出让按公开竞标方式进行,引入竞争机制,反映土地的真实价值。土地转让收益留于镇财政,统一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原土地使用者进行补偿。
  6.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住宅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分散建厂和分散建房,新建乡镇企业原则上要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严格控制农民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鼓励农民进镇按统一规划集中建房或购买住房。(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上围村一角。林楠摄)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老乡月谈

  调整:脱胎换骨
  ○陈剑光
  乡镇企业曾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但是近年来,由于自身矛盾和问题的长期累积,在外部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许多方面显得不适应,开始处于重大转折和新的创业时期。乡镇企业亟待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调整,要创新体制和机制,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进行“四个转化”:
  单一投资向多元化投资格局转化。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和资本社会化。市场竞争的压力不断向企业内部传导,要求政企分开和把产权搞清楚。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又要求扩大投融资渠道和形式,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实现资本的社会化,当然这要有个过程。
  “全粗普”向“专精特”产品方向转化。竞争能力的下降,关键是没有特色,大而全、散,小而全、散,粗放式增长,这不符合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集约化的要求。正确的分工是,大中型乡镇企业要主攻“大、高、名、尖、外”,开发现代化的新型产品。大量的小型乡镇企业,则向“小、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与大公司、大企业配套。同时企业间工业化协作要进一步加强。
  不占优势的向占优势的产业转变。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乡镇企业占优势的产业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只占1/4,这些企业中企业与农户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更是少数。因此,当务之急是,乡镇企业要积极充当“龙头”,与农户形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同时积极依靠科技,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增强带动能力。
  分散布局向适当集中布局转化。由于历史、社会等多重原因,造成乡镇企业“天女散花”和“孤岛式”的分散布局。但工业发展具有内在的集中趋势,应使乡镇企业职工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华夏新村

  靠“村花”致富
  ———章丘市旭升村访问记
  本报记者贾建舟宋光茂
  中国锻造协会的第一个村办企业会员、农村里的国家二级企业、完善的精神文化娱乐设施——山东省章丘市旭升村拥有了这三朵“村花”,1000多户农民就有了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有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大课堂。
  旭升村,山东省中西部的第一个亿元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没有特殊的区位优势,没有特别丰富的资源,只有人均1亩左右的土地。它是全国大多数乡村的一个缩影。这片村落在1955年成立高级社时得此生机勃勃的名字,但在1978年以前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像命名者所期望的那样如旭日东升。村民们向记者表达得最深重的话语是,他们的村子和他们的日子如旭日东升般的变化来自农村改革以后培植出的“村花”。
  村民们承包了土地后,自己掌握了资源,又解放了劳动力,于是在1985年前后村里就建起了10多座以土壤为主要原料的红砖厂。村里的铁匠们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把原来的“一盘红炉”改造为小型的锻造厂,使旭升村有了收入来源。
  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后,村里建起了自己的骨干企业——拥有现代化设备的锻造厂和水泥厂,“村花”含苞待放,传统农业村开始向农工村转变。骨干企业在90年代初崛起,“村花”绽开,旭升村在1991年一跃为“亿元村”。现在,村里80%的劳力已经成为“两栖”村民,既种着一份土地,又是村办企业的工人。由一盘红炉起家的锻造厂,年产值5000多万元,每年出口创汇近百万美元,是中国锻造协会的第一个村办企业会员,被誉为“江北第一锻”。
  在这两朵“村花”的带动下,工农业总产值的最高年份达7亿多元。现在集体经济的资产已积累到2亿多元,比20年前增加了100多倍,人均存款8000余元。
  旭升村前两朵“村花”的绽开为第三朵“村花”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近3年来,旭升村投入650多万元,建起了村办学校的现代化教学实验楼和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体育场、灯光游泳场、台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及棋室、卡拉OK室等文体娱乐场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加快了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的步伐。农民企业家、锻造厂厂长吉喆在介绍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时,熟练地使用“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周期”等专业名词,令记者惊讶不已。旭升村新近还对资不抵债的另外两家村办企业果断地实施了破产处理。“经济生活中没有死,就没有生嘛。”噢,这就是经历过市场竞争风浪考验的农民!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老总手记

  挺进国际市场
  ——访JCPenney随记
  ○李如成
  1999年春节,大年初一凌晨5点,林肯酒店的MNK就呼叫起来,惊醒了正睡梦万里的旅人。喔,今天要去达拉斯,于是匆匆起身洗漱。窗外,洛杉矶万家灯火,只是不见了闪电一般的车水马龙。
  陪同我去达拉斯的留美华人杜念申先生是美国CTR公司的总裁,他梦想着把中国的产品打入全美最大的服装销售商(也是世界最大的服装销售商)JCPenney,为中国的企业找市场。
  达拉斯时间下午3点,我们一行在CTR公司驻达拉斯办事处拉塞尔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了JCPen ̄ney的总部,JCPenney总部占地0.5平方公里,约700亩左右,比我们雅戈尔兴建中的国际服装城还大一倍。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基地开发部经理丘恩先生。
  JCPenney创立于1902年,迄今为止在全美设有1200家大型服装商场,1998年营业额达380亿美元(相当于3200亿元人民币,超过全中国1998年服装销售2900亿元总额)。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公司考虑扩大直接进货的比例,特别想在中国寻找生产基地。
  丘恩先生已从CTR公司那里了解到中国雅戈尔的情况,并仔细观看了雅戈尔送去的样品和企业样本。丘恩先生还热情地陪同我们参观了JCPenney总部的几个主要部门。
  总部装有卫星发射中心,每天定时向公司分布全国的1200家商场发布有关商品信息、品种、规格及销售情报。各地的商场不仅能随时了解到总部的货源情况,而且能知道其他商场的销售情况。
  总部还设有餐厅、医院、体育活动中心等,看来,JCPenney的员工福利是不错的。
  下午还有时间,我们去拜访了西服部的经理索恩先生。索恩先生说JCPenney销售的西服大都在墨西哥生产,部分在韩国生产,目前在中国生产,条件尚不成熟,运往美国后要重新整烫。索恩询问了雅戈尔西服的生产情况,当我介绍每天能生产4000件时,他脸上才多云转晴,开始打开了我送去的样本。
  第二天,我们去拜访了JCPenney衬衫部经理海妮小姐。CTR的营销主管不断地向她介绍雅戈尔的情况,看她连连摇头的样子,我就知道衬衫进入JCPenney是何等不易。最后,海妮小姐说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是新产品,同等的产品再好也不能进入JCPenney。是啊,公司一定要能有人家不能生产的产品,才能进入新的市场,才能生存、发展、长盛不衰。
  离开达拉斯时正是华灯初上,从机舱里往下望去,达拉斯已是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条条游龙川流不息……
  美国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服装销售超过4600亿美元,相当于38800亿元人民币,几乎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全世界有将近20亿人口从事服装生产,很多国家都瞄准美国市场。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对纺织品实行配额制度,墨西哥、加拿大凭借北美贸易自由区的优势,得尽地利;韩国、香港、台湾凭着多年积累的外贸经验,享受着多数的配额占了先机;印度、巴基斯坦纺织资源充沛,劳动力低廉,占了人利。而我们中国虽然每年向美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服装,却多数是通过香港、台湾等地区转口,即使直销,多数也是在地摊、跳蚤市场销售。我们的配额又随时受中美关系的影响。
  当然,进入美国市场并不是一筹莫展,如香港、台湾就是例证,他们均在非配额地区设厂,在美国设公司,请美国销售专家推销,均创出了辉煌的业绩。面对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现在该是我们后来居上,向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冲刺的时候了。
  (作者为雅戈尔集团董事长)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乡企观察

  乡企增速走低
  影响宏观经济
  本报记者周泓洋
  种种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经济多种价格指数同时出现自发的全面下降,这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经济学界已经断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通货紧缩,这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崭新的课题。
  造成多种价格指数同时出现自发的全面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何在?分析一下1997年以来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降是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0.1%,而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仅增长8.5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增速1.6%。这是自1997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过程中乡企增速又一次下滑。更为明显的是,1998年以来,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8.9%,而乡镇企业增加值仅仅达到8.7%。增速低于全部工业平均增速水平,对于一向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支撑动力的乡镇企业来说,不仅是罕见的,更是一个明证:经济增速走低与乡企增速下滑正相关。
  有专家指出,乡镇企业近年来增长速度的逐渐回落,是一种由原来的超常规增长向经济发展正常状态转变的过程,应该正视这种转变,以使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能够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坦途。但是,问题是,支撑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乡镇企业增速下滑必将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深刻影响。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巨大。乡镇企业增长的速度连续下滑,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子放慢。
  ——由于失去了在乡镇企业扩大就业的机会,农民从乡镇企业里得到的收益日趋减少,从而降低了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严重影响农民的消费预期,造成农村市场不旺,进一步加剧日益不足的市场购买力。
  ——乡镇企业一直是农村乡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现如今,乡镇企业效益滑坡,增长速度下滑,必将减少乡镇财政的收入,加剧了部分地区乡镇财政窘迫的状况。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湖北省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兴业,其产品回火轮胎钢丝获全国第三届科技成果奖。不久前,该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图为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李新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