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五味谭

新杞人忧天
舒婷
而今朋友相聚,都不谈文学,尤其诗,说是怕牙软。其实心里都知道,诗岂是可以饭后茶余拿来消食的?男人们好侃政治、经济、市井俚曲、民谣笑话、小道消息和荤段子,常常倾倒乐歪一大片。
我自然乐在其中,想假装清高又怎忍得住。
也有严肃的时候,就是触及环境保护。曾有外国汉学家问:你认为中国目前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什么?我立刻回答:污染和资源浪费。去年在承德一次会议,遇到《作家》杂志一位朋友,谈到同样问题,朋友介绍了眼下十分热销的一套书,叫《绿色经典文库》。
回到福建不久,吉林人民出版社的范春萍给我寄了这套精美的好书,共有十一本。它们大都出自世界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手笔,其知识性和逻辑性自不在话下,作者和译者共同投入到著作中的激情、睿智和文学修养,使得我这样的科盲,读起来也爱不释手。从那以后,外出开会,都要随意抽一本带在身边。翻到哪里读到哪里,总是感慨联翩。
文库中,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我最欲罢不能的一本。利奥波德提出土地共同体这一现在已获得共识的概念。他认为,土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了气候、动物和植物。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
前年深秋我到贵州的威宁地区,在云贵高原著名的“草海”,观赏随季节迁移到这里越冬的黑颈鹤;今年初春,我又奔赴三门峡的黄河库区,用望远镜眺望成千上万白天鹅。这些珍禽都已得到当地政府的严令保护,加上舆论的持续宣传教育,老百姓也逐渐接受了不是所有动物都可以做一盘好肉的道理。但是,还没有人真正像利奥波德所呼吁的那样:“人应当改变他在土地共同体中的征服者的面目,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
目前我们许多地方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更多还是从吸引观光客发展旅游业的经济角度。而一般人也仅是以“好看”而投赞成票。一个好的开端,但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还不明白“从总体上去尊重土地,不仅把它当成一个可供使用的东西,而且还把它当成一个具有生命的东西”。站在任意取舍的君临位置,出自人类短期自私的利益,我们造成的破坏速度和范围,要数十倍、数百倍地大于我们允诺苟延残喘的濒危生命。
1933年,利奥波德获得一笔去德国考察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的研究金。他在德国住了三个月。当时德国的高度人工化的管理体系,以及从生态和审美角度上所付出的费用,特别是对鹿、森林的尊重,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读到这里,前年我在柏林生活写作的那三百六十一天里,虽然不是作为一个生态学家,但从一个关心热爱自然的作家眼里,所观察的点点滴滴,充分感受到发达国家里,政府和人民的绿色意识是那样自律和严谨。某些时侯,人类还必须做出让步和牺牲。
我所住的楼区之间,是十来棵日本枫树所环绕的巴掌大草坪,常常见到老人们义务地在四周种花立树。楼底一溜垃圾箱,分门别类为绿、黄、黑三种颜色,可以回收的报纸、广告属黄箱,自然物资扔绿箱,塑料、化学类则投进黑箱。上超市购物,一般给纸袋,或自己购买土布制的轻便提袋,可以多次使用。气温达到三十度以上,开始禁止部分车辆驶行。我认识的几位艺术家,都把汽车留着长途旅行,平时坐公车,也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
更有甚者,极端的保护主义者非但完全茹素,身上也不穿任何动物的毛皮。放弃威武皮带的男人们是不是系起裤带子了,我不好意思问。
当我旅行在原东德地区,沿途真是满眼荒凉。庞大的化工厂完全熄烟停产,锈铁和废炉听任棘蒿耀武扬威。有人读着旅游图告诉我,该厂当年一天造成的空气污染,相当于欧洲一年的污染,不知有没有夸大其词?因此不免有下岗工人,尽管发放救济金,当局还是要承担民众怨言的。政府还发给农民津贴,让大片农田放荒。我到过这些“前农民”家里,几乎都剩了中老年人,在自家小院种鲜花和果蔬,不仅美观怡情,而且摆在门口出售。不加农药化肥的庭园食品大受欢迎哩。去田野上散步,夕阳,清风,野花和兔子在脚下出没。及人高的草丛中,退休的牛们悠闲地晃荡繁殖,成为驯良的次野生动物。
我也曾在英国小镇,在荷兰,在海德堡看到野鹤、黑天鹅和不知名的飞禽。人们只对它们友好地微笑,并不惊扰。曾有一对中国留学生提了袋吃不完的面包干,到门前的小湖喂野鸭子(柏林市区有一二十个天然湖泊哩)。湖对面有个德国人直向他们摆手,他们以为人家是赞赏,也高兴地挥手作答。那德国人便不厌其烦绕过来劝阻,说:第一,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觅食,不应该干扰它们;第二,湖水会因人们的投食而变质。朋友心服口服,立刻收起如此慈善行为。
柏林动物园里,连孩子们也知道不可以向动物呼啸或乱投食物。那里的猴子因此野性十足,不像我们动物园的猴子那么世故谄媚。 从特里尔到卢森堡的高速公路上,为了让鹿群安全通过,隔几公里就筑有高架桥,桥栏是密密匝匝的树枝编成。鹿们沿着老祖宗的遗传路线奔跑而过时,会惊讶多出这几处灌木林吗?
梁园虽好,毕竟不是自己家园。回国之前想到被激素快速催长的鸡鸭和猪肉,防腐剂浸泡的海鲜,杀虫药喷洒的果蔬,我总感到身上发冷。现在却已习以为常了,我们没有不能习惯的东西。至于我们身上所积累的化学物品是那么齐全,死后恐怕不再腐烂,大概这就是必须火葬的缘故吧?
《沙乡年鉴》和《瓦尔登湖》这些“绿色圣经”,像上天的箴言,时时把我从麻木的、安逸的、短见的物质享乐中撼醒,举目四顾,扪心问自己:春天为何如此寂静?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女足风采
元明
我一直进入不了球迷圈,原因之一,也许是觉得中国足球太“臭”,激不起兴趣。每当我看到那些冲动的球迷被“奥球”害得死去活来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曾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的热烈观众,足球排球,看球的心情大同小异。
第三届世界杯女足比赛,中国姑娘着实让球迷们大开眼界。她们一路过关斩将,把球一直踢到美国,九十分钟的决赛,三十分钟的加时赛,残酷的点球大战,最后登上领奖台。是冠军还是亚军,并不特别重要,精彩的是她们的气势,她们的风采,她们的球艺,让人欣喜,让人振奋。
有一种说法,中国的足球冲不出去,是因为体能不如人。中国女足也是黄皮肤,黑头发,吃的也是大米白面,可见“体能说”站不住。为了冲出去,有的队球员待遇猛涨,招数迭出,可就是不见多大长进。而女足,一没洋教头指点,二待遇据说也不高,三训练条件也不怎么好,长期默默无闻,成不了热点焦点。但,是金子总会发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女足姑娘,让人赞叹,更让人思考。
据圈内人士透露,在别的足球队要“看着练”的时候,女足却是“我要练”,“偷着练”。踢球需要天赋,但更需要苦练。世界球星,没有一个不是苦练出来的。腿上捆沙袋,坚持三年;春节不回家,单独“吃小灶”;夜里翻墙入场,偷练脚下功夫——回头再看赛场,飞奔的英姿,灵活的转身,漂亮的摆头,一切就都释然了。
其实,球迷们除了看球艺外,大都还夹着一份感情,希望自己国家的赢,许多的喜怒哀乐均由此起。当然也不只是球迷。一位漫画家对我说,你发现没有,绿茵场上,女足姑娘们奔跑时脑后飘动着的那一束束秀发,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好看极了,动人极了,特别能激发灵感。
女足风采,真美!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山里汉子
姚昌忠
山里汉子,大熊般气力,能削掉一面坡,能搬开一座山,还能叫河川改道。 山里汉子,大熊般走路,到哪儿都地动山摇,整个村子跟他走,地面也发出呷呷声。
在山里久了,只要留心,就会见到这样大熊般的山里汉子。
六十年代,天下大乱。长城脚下一个偏僻沟谷小村爬烽火台拆长城砖给队里盖猪圈。那时造反派当家,瞒着公社,隔三岔五的去。翻山越岭来回几十里山路,一般劳力背两块,给五个工分。壮劳力背四块,十个工分。有个壮汉叫卫大脚,背六块,就不止十五个工分了。他在烽火台见一城砖上印一大脚印,是古人留下的足迹。比了比,比谁都大,比他的大脚也大许多。回村后问村里小学老师:“古人的脚比现在人大?”老师摇头。卫大脚为此疑惑不解,见人就问。到后来终于传到公社。村里挨了批,回来把一口恶气出到卫大脚头上。“文革”期间闷头生产的山里贫下中农比起城里人要轻松许多,唯独社员卫大脚窝囊受气。
七十年代,云南楚雄山中坝子里有一大汉,为要拓坯盖屋,将自家旱地挖了,取出浮面好土往坑里注水,待生土泡成稀泥牵一头水牛下去踩。从早至午坑内烂泥已踩成黏稠胶漆。水牛虽号称农村活拖拉机,每拔出一只牛蹄不知要费它多少牛力气。到后来,干脆罢工,抽鞭子抡棒子夯也不走。惹得汉子发起性子纵身跳下,赶着陷在坑里的水牛跟自己一同踩踏。直至太阳偏西才赶牛出坑,给牛喝一桶专为牛熬煮的腊肉汤方告干休。紧接着翻身下坑挖泥上坑拓坯。围观的人都说这汉子是熊,比水牛力气还大!
八十年代西蜀邛崃山路上,一溜十来副山货担子咯吱咯吱。担子不轻,榆木扁担已呈弧形。山路上肩挑背扛为尊为大,迎面若有车来,不论自行车、架子车或拖拉机都靠边暂停,等担子过去。自古以来山中行路就有这样的不成文规矩。说起来也有案可查。南宋孝宗淳熙辛丑年即1181年就有“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仪制令》即交通规则。(或许正因如此,汪曾祺先生游泰山时,在山路上被担山人的扁担铁尖把右眼角划出血,不得道歉却反被对方提示:“你注意一点。”无论南北东西,负载重物者总只抓住“轻避重”这条理。)四川山里汉子大多矮壮如石砣石墩。他们世代搬山。从蛮荒古代就流传五丁开出川陕金牛道的故事。当代涌进城里的“棒棒队”身上也有古时五丁的身影!
九十年代该是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年头。一不小心,一座城市或一户人家就会变得不认识了。在这十年里,不离本土面向黄土背朝天发家致富的不在少数,进城里建筑工地混出模样的更多。进城打工的人流中当然也有山里汉子大熊般的身影。他们反映农村劳力的动向,怎能不来!陕西勉县定军山是当年五虎上将黄老将军刀劈夏侯渊的地方。山下一男子来到北京城郊,从卖豆腐卖面皮凉粉卖菜做起,不到十年就把老婆娃娃亲戚邻居带进京城郊区。初来时这陕西佬骨头架子虽然不小,却像一只偎灶瘦猫,人前一副怯相。现如今他已开起嘭嘭乱叫的“狗骑兔子”三轮柴油运货车,每天天不亮从大钟寺贩菜来,在菜市场吆喝叫卖。别人蹲着卖,他从早站到黑,铁塔般矗着吼着,早已变成膀大腰圆肉厚嗓门大的一条大汉了。
山里汉子,一旦和市场经济接轨,都会变。变成熊!变成龙!变成世上从未曾有过的充满巨大活力的伟大力量!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象书话

买《辞海》记
董季翔
我喜欢买书,并非收藏,也非治学,而是为了弥补心理的失衡。“文革”期间,先父留下的一些珍贵书籍不是惶然付之一炬,便是当废纸论斤抛售。事后悔之不迭,懊丧不已。所以现在见到好书就买,日积月累,竟也盈满小小书柜。
我所谓好书,是指古旧书籍。一年前我买到一套旧版《辞源》,包括上册下册和续编。捧着这厚厚的三大册《辞源》,书虽陈旧,仍使我欣喜不已。倘能再买到一套旧版《辞海》,该有多好。有道是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前些日子,终于在杭州古籍书店发现全二册《辞海》,系1938年中华书局出版,除纸质泛黄外,完整无损。时下新版《辞海》(缩印本)要二百元,上中下三册一套则要三百八十五元。而这全二册《辞海》才一百元,实在不贵。可惜当时未带钱(我平素不爱带钱,有次乘火车,到了车站才想起身无分文,再打道回府),便与书店经理恳商,言明时日付款取书,务请保留,被慨然应允。
买归《辞海》后,开卷一看,书前有不少当时社会知名人士的题词。尤其使我大感兴趣的是,第二册扉页上写有一段清秀的钢笔繁体正楷:“本书疑问点——‘虞舜’条,书载在位十八年(参阅申136页)而本书附录‘中外历代大事年表’内却注明在位四十八年。”于是我翻到申136页,“虞舜”条:“……史称虞舜,又称重华,后南巡崩于苍梧之野,在帝位十八年,以子商均不肖,传位于禹。”然后我再翻看“中外历代大事年表”《虞》帝舜:“姚姓,名重华,颛顼五世孙,在位四八年,禅位于禹。”果然前后矛盾,莫衷一是。这位提出疑问点的老先生,想来是一位老学究了,权以X先生称之吧。
为了澄清X先生的疑问,我跑到图书馆参考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却未载“虞舜”条。再翻看附录已改名为“中国历史纪年表”,又是从公元前841年起始,根本无从查考。回家继续翻阅第二册《辞海》,发现X先生对此《辞海》还有许多订正补充。现择举几例:(1)“中外历代大事年表”《周》“穆王”条:“公元前985年征徐戎,克之。”X先生在其后用钢笔补写蝇头小楷道:“又是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X先生大概觉得意犹未尽,又补贴一小片白纸条,上写:“又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见竹书纪年”;(2)“公元840年,唐文宗大和五年”,X先生在“五年”旁用红笔批注“开成”,即并非“大和”而是“开成”;(3)“公元1291年己丑”,X先生批注为“庚寅”;(4)公元1291年“庚寅”,X先生批注为“辛卯”;(5)“公元1376年丙辰明洪武”,X先生批注为“1375年乙卯”;(6)“公元1382年壬申”,X先生批注为“壬戌”等。由此可见,X先生还是一位历史学家。
我不禁对X先生肃然起敬。但不知X先生是否还健在人世,也不知X先生花了心血的这套《辞海》何以会流落坊间,更不知这位X先生的“疑问点”如何释疑,以及他的这些订正补充是否正确?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味斋

汉中面皮
冯贵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培育出一方独具味道的饮食,秦岭、巴山拱围的汉中便培育出遍布城乡的酸辣味浓郁的面皮。
北方少米,有面皮都是用麦面制作的,南地多米,但无制作面皮的手艺。汉中处于南北过渡地带,稻麦兼有,麦、米面皮都会作,尤以米面皮著称。乡间家家有人会作面皮,女人不消说,男人里面也高手众多,大概能算汉中一绝。
汉中面皮,即把大米用水浸泡到不硬不软时,磨成米浆,然后把米浆均匀地摊到蒸笼的笼布上,旺火五分钟,只见蒸笼四周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即可将蒸好的面皮翻倒在案子上,晾凉抹上菜油切成细条,放在碗里,配点豆芽或菠菜,再调入盐、醋、酱油、姜汁、蒜泥、芥末、味精、香油、油泼辣子等近二十种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吃时别有一番风味,浓浓的带着酸味,软溜溜的带着坚筋,下喉便胃口大开,越吃越想吃。夏天凉吃,清香凉爽;冬天蒸熟即可热吃,可驱走几分寒气。凉吃或热吃,肚里热呼呼的,嘴里辣呼呼的,额头沁出颗颗汗珠,精神一振,疲劳全消。
说起汉中面皮,民间还有段传说哩。三国时,曹操领兵攻打蜀汉,进军汉中时正值雨季。有一天路过汉江,突然江水猛涨,竟把征集来的一船大米全浸湿了,曹闻此即对船工打骂,恰逢一农妇路过,便向曹求情,解救众船工。心灵手巧的农妇,连夜把江水泡涨的大米磨成米浆,发明了面皮,曹操吃后赞不绝口,即诏令沿江所有农妇照法制作,日夜赶蒸,装入饭袋发给将士随身携带。面皮由此在民间流传了下来,这种地方风味美食和古老的传说连在一起,难怪汉中人这么喜欢面皮呢。
面皮既可当主食,也可作菜肴,是汉中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不论城里,还是乡下,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面皮几乎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八十年代以后,经营面皮的小吃遍布大街小巷、路边村口,尤其是早晚街道两侧,简直成了“面皮世界”。“面皮”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家赛过一家,唱戏一般,勾得行人驻足,所有的面皮店食客盈门,几乎座无虚席。“吃客”们或坐或蹲,惬意随心,开怀大嚼,鼓腹而饮,其阵势蔚为壮观。最有意思的是吃面皮的多为一些靓男俊女,女郎尤甚,她们一走进面皮店,嘴边不留下一个红红的圆圈,额头不挂些串串汗珠是舍不得放下碗的。过去,这种“下里巴人”的面皮登不了大雅之堂,如今在豪华酒店的宴席上,面皮已成为食客们叫好的一道鲜味。
“走,吃碗面皮去。”几乎成了汉中人的“口头禅”。每天早晨,上班的工薪族,出外干活的农民,都拥进面皮店,来一碗面皮,一碗稀饭,花不了两元钱,既经济实惠,又韵味无穷,成了不少人早餐的替代。家庭主妇熬一锅粥,买几斤面皮,即是一家人的美餐。就连笔者三岁的儿子一看见稀饭非嚷着吃面皮不可,面皮居然培育出新一代的“爱家”。来汉中的外地人,最能勾起回味留连的莫过于面皮了。我的一位西安朋友,每次来汉中,尤喜吃面皮,一日三餐,非面皮不吃,过不足“面皮瘾”是不回省城的。信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又想吃你们汉中面皮了,辣辣的,酸酸的,香香的,味道好极了!”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茶境(组诗)
李汉荣
远 方
隔着透明的玻璃,我听见
远山浅绿的歌唱;一些芽尖
一些遥远的细节
经不住热情的询问
渐渐浮出记忆的水面
我看见茶树,这多情的灌木
被风推搡着
又被月光扶起来
在一声声鸟的问候里
吐露心事;云雾漫过
去年的伤口附近,长出
温柔的眼睛
我看见采茶的妹妹
在云岭上站着,移动着
满手的白云和绿叶,一片片
都是心中刚刚发芽的对爱的
想象
隔着茶杯,我听见
她细细的叮咛
在渐渐淡去的时光里
我的心,沉入更深的水域
仪 式
每次饮茶,我都要用清水洗手
面对茶,
如同面对一位
我爱慕的纯真女子
我交给她的,
只能是干净的手
干净的心情
每次饮茶,我都要用清水洗手
手啊,很多时候,
你不得不
忍受不洁和污浊,
以及硬物的伤害
在茶的气息里放松吧,
看看捧着绿叶的手,多么可爱
每次饮茶,我都用清水洗手
这是习惯,也是一种心灵仪式
面对一杯茶,
一个国家,一个星球
只有干净的手,
才知道小心地捧起
每次饮茶,我都要用清水洗手
在被茶接受之前,
我得首先清洁自己
一尘不染的茶,
这绿色的仙药
进入凡尘,
未必能医好所有的病
但至少带给我
次次洗手的机会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人艺”趣事
梁秉堃
英若诚当官
“人艺”建院四十多年以来,既出戏,又出人,而且都出得不少。出人主要是指出艺术家,包括导演、演员、编剧和舞台美术人员;也出官,但是不多。英若诚当上了文化部的副部长,算是个别的。英若诚上任以前表示——我永远是一个演员,也永远是剧院同事们的老朋友。曹禺曾经给他写了一幅字:“大丈夫演好戏当好官,奇君子办实事做真人。若诚粲正。”英若诚认为“粲正”是有一点玩笑的性质,实际上这是老院长的“点化”,当铭刻在心。四年以后,英若诚离任时也很洒脱,他锁上办公室,交了钥匙,在楼道里与人们握手告别,同时说:“请明天上首都剧场看我的戏,《推销员之死》!”
演刘麻子
英若诚在《茶馆》里扮演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父子俩都是大坏蛋。第一幕里,一出场就干了一件缺德的事——逼迫老实巴交的农民康六,硬是把自己十几岁的黄花闺女卖给了老不死的庞太监做媳妇。他还口口声声说:“我要是不给他分心,他也许找不到买主呢!”“有人买,有人卖,我在当中帮点忙,能怨我吗?”1955年初排《茶馆》的时候,老舍来剧院看排戏。连排之后,英若诚请老舍给自己提提意见。老舍说:“您演的这个人物伶牙俐齿,这对;可您演得还不够‘坏’。”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您可千万别去演那个‘坏’。”又要“坏”,又要不去演那个“坏”,这两句话真是够琢磨的。英若诚还就是从这两句话开始,找到了打开刘麻子“心灵”的“钥匙”。
“毛三爷”
英若诚乳名叫小毛,排行第三,爱称是“毛三爷”。没上学以前,他活泼可爱,但也淘气得可以,经常做出点惊人之举。他们家是个大家庭,人很多,每天在饭厅里吃饭都是熙熙攘攘的。有一天,中午开饭之前,“毛三爷”就悄悄地藏进饭厅的壁橱里,准备在吃饭的时候大家好找他,等人们着急以后,他再突然跑出来,大声地喊着:“我在这儿哪!看着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都吓了一跳的样子,一定会很开心。万万没有想到,吃饭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不在。一直等到吃完饭以后,他才灰溜溜地从壁橱里走出来。从此,他得到一条教训: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影

草原寻梦
——内蒙古岩画考察纪实
盖山林著
岩画是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为艺术史、史前史、人类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史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形象资料,其内容涉及到人类远古到原始部落的各种生活,如狩猎、生育、舞蹈、祈祷、放牧、面具、村落、帐篷等。本书作者考察岩画二十余载,行程三万多里,亲自拓描拍摄岩画五千余幅,出版岩画专著十数部。本书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独特的风格:不再是学术报告,也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通过一些散文化的篇章,讲述一件件优美岩画的发现过程,考察中的激动心情和思考,所见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读来通俗易懂,饶有兴味。(附图片)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第四届“啄木鸟文学奖”颁奖 近日,《啄木鸟》杂志“第四届啄木鸟文学奖”颁奖大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张平的《抉择》、《孤儿泪》,修来荣的《陈龙传》,莫伸的《尘缘》,一合的《断道》等二十二篇作品获奖。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希望(木刻)李以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