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人大内司委在京举行座谈会
  宣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本报北京7月13日讯记者傅旭报道:今天上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京举行宣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座谈会。与会者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部重要法律,填补了预防犯罪法律领域的空白。希望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和新闻媒体根据各自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在今年6月28日的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主席江泽民于同日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侯宗宾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在会上讲话说,我国有3亿多未成年人,他们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组成部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反映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培养的重视,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维护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稳定,对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他特别强调了各级人民政府和“两院”在贯彻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承担的重要责任。他说,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政府负有规划任务、协调工作、检查法律实施情况等责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根据法律规定,严厉打击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他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适当时机组织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内务司法委员会也要开展有关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评估法律实施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改进执法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在会上指出,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家庭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妇联组织应该深入基层,面向家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帮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正确教育与保护子女,对子女起良好的示范作用。要帮助离异家庭的双方依法履行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管教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协助司法机关做好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绍芬在会上介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经过,以及这部法律所具有的立足预防,突出教育,突出家庭和学校的责任,突出净化社会环境,重视对不良行为的矫治等鲜明特点。她还对宣传贯彻这一法律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民政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也在会上发了言。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雪山红旗
  ——记西藏军区驻岗巴某边防营爱国奉献事迹
  本报记者翟启运新华社记者刘永华岳林才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平均海拔4810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历来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的禁区”。
  就在这共和国“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驻守着西藏军区某边防营。38年来,官兵在“生命禁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祖国西南边陲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藏时接见了这个营的26名代表,并欣然题词:“雪山红旗永放光彩”。
  “保卫祖国边陲的稳定,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岗巴县有数百公里的边防线,进出境通道多,边境情况复杂。多年来,边防营的官兵们始终怀着“保卫祖国边陲的稳定,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的坚定信念,忠实地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
  在“生命禁区”巡逻,时刻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一次,三连18名官兵到海拔6400米的曲登尼玛山口巡逻。巡逻车爬到5200米的山腰“抛锚”了。天色渐暗,连长刘先定命令:“弃车前行。”狂风夹着雪片漫天飞舞,官兵们在没膝的积雪中艰难地前进。气温太低,官兵们嘴里冒出的热气在眉毛上结成冰碴,棉帽和脸冻在了一起;氧气太少,大家的脸和嘴唇青紫,眼冒金星。
  突然,4名战士相继昏倒,滚下雪坡。战友们呼喊着将他们救上来,搀扶着继续攀登。直到早晨7时,在雪地里挣扎了整整一夜的官兵才爬上山顶。冰雪把界碑盖得不见踪影,大家手扒脚踩找了两个小时,待把界碑找到擦净时,累得连下山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从雪山上一段段滑下来。
  “没有边防营官兵,就没有岗巴县的发展”
  去年10月,从“地球之巅”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岗巴实现了全县脱贫!
  由于环境和历史等原因,岗巴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是全区有名的贫困县。如今,全县实现脱贫,的确是一个奇迹。
  “奇迹是岗巴军民共同创造的!”岗巴县委书记旺久激动地倾吐着心里话:“没有边防营的官兵,就没有岗巴县的发展。”
  喜马拉雅山的雪是冰冷的,但边防营官兵的血是热的。官兵们深知,守好边防靠的是军民团结;要维护好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重要的一点是把驻地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展经济。
  昌龙乡是个半农半牧乡,青稞亩产长期在100公斤上下徘徊。90年代初,官兵们引进优良麦种,在岗巴反复试种,终于培育成功了6个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小麦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全乡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去年,昌龙乡小麦亩产达到350公斤,创全县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在冰封雪裹的岗巴,千百年来没有人种过蔬菜。1994年,地处海拔4800多米的四连率先推出了种菜计划。官兵们挖地三尺,刨开冻土,建起半地下温室,试种蔬菜。岗巴的风特别大,为了防止温室玻璃和塑料大棚被风刮坏,大家搬石头、打土坯,建起两米多高的防风墙。当年,南瓜、青椒、茄子等18个品种的蔬菜就在岗巴落了户。随后,官兵们先后在县城和昌龙、塔克逊乡帮助群众建起15个温室。边防营还派出17名种菜能手,常年走村串户,向群众传授蔬菜种植和温室管理技术。不少群众因种植蔬菜而增加了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岗巴、发展岗巴的百年大计。1993年,官兵们在昌龙乡办起了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尔后又相继在牧区办起了13所流动“帐篷小学”。为了培养驻地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的人才,1998年,边防营依托自身创办的“雪山文化学校”,为驻地培训了运输、养殖、种植和医疗等专业人员2100多名。官兵们还捐款1.8万元购买图书,在县城办起了第一个“雪山图书馆”,并捐款1万元,在全县成立了第一个资助特困学生的“希望基金”……
  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藏族同胞们从心底里感谢亲人解放军,他们称赞说:是金珠玛米帮助我们架起了通向幸福生活的金桥。
  “高原缺氧气,我们岗巴军人不缺骨气”
  到过岗巴的内地人都会对这里的艰苦环境留下极深的印象。他们中有人曾感慨地对边防营的官兵们说,有你们在,祖国的边疆就有安宁。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们躺在这里也是一种奉献。
  然而,边防营的官兵们却豪迈地说:“高原缺氧气,我们岗巴军人不缺骨气!”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牢牢地扎根风雪边关,在“生命禁区”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
  这里每年10月大雪封山,车进不去,人出不来,官兵们一年有9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在“生命禁区”种出蔬菜是岗巴军人的梦想。如今,经过一代代官兵的不断实践,这一梦想终于变为现实。今天边防营的每个连队都建起了蔬菜温室,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
  6月下旬,记者在营长张正庸陪同下,参观了四连的蔬菜温室。外面冰天雪地,室内春意盎然:鲜红的西红柿、青翠的辣椒挂满枝头,硕大的南瓜、白菜长势喜人。
  在岗巴,很难见到绿色;记者在边防营四连驻地却见到了一大片红柳。细心的同行一数,共有148棵。这些红柳是岗巴军人在“生命禁区”创造的又一项奇迹。
  由于自然条件太差,岗巴过去不种树。那年,官兵们从3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抱回100多棵柳树苗,精心种在营区。缺水,他们用从山下运来饮用水浇灌;天冷,他们把自己的棉大衣披在树苗上。然而,这些柳树还是没能活下来。官兵们毫不气馁,年年坚持种,不断总结经验,终于掌握了在高寒缺氧地区植树的规律,使棵棵红柳扎根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上。
  “要做雪山的主人,不做大自然的奴隶。”60年代老一代边防军人的创业精神,被新一代官兵很好继承和发扬着,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近几年,官兵们自备沙石9600多立方米,装卸建材400多吨,挖冻土2100多立方米,把土坯营房全部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的永久营房。官兵们还从10多公里外的河边挖回草皮,从山上移来杜鹃花,精心栽植,美化营区……
  站在世界屋脊,纵观天下风云。地处雪域孤岛的边防营官兵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为了适应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他们始终不忘提高自身的素质。营里与全国24所军地院校建立了联系,开设了56个专业的函授。记者在这里看到,虽然哨所夜寒如冰,严重的缺氧使人头痛欲裂,但官兵们天天秉烛夜读。他们在这世界上最高的学校里,学外语,学电脑,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目前,全营累计已有830多名官兵获得单科结业证书,14名学员应用所学的知识取得了6项军事训练成果,他们的育才经验受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表彰。
  “我们是边防军人,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查果拉哨所,我们采访了哨长张卫兵。这位已经是第三次上查果拉的青年军官告诉记者,这里虽然蔬菜吃不上,氧气严重不足,一年四季穿棉袄,但官兵们却争着抢着上来站岗、执勤。因为大家都懂得:“我们是边防军人,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对祖国,官兵们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党的十五大代表肖佑恩从战士到副教导员,在岗巴整整干了12年。长期在高寒缺氧条件下生活,他的脑神经功能过早地退化,双眼多次出现间断失明。教导员曹型明在岗巴工作了17年,患有严重的痛风病,每次发作,都疼得打滚。可他就是不愿离开岗巴。他说:“想想牺牲的战友,我们有什么理由离开岗巴,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江苏无锡籍战士陆寒东,家境富裕,入伍前自己的月工资也有1000多元。他是个独子,在家时也娇生惯养。参军来到岗巴,经过3年艰苦磨练,他思想得到升华,先后4次参加长途巡逻,趟冰河、越高山,始终冲在前面,成为查果拉哨所的标兵。
  在岗巴,边防营的官兵有奉献也有牺牲。为了祖国的安宁,全营共有28名官兵献出宝贵的生命。
  老哨长胡同德,在查果拉守卡11年,心脏肿大,转业回到内地半年,就被低山反应夺去了生命。
  从军校毕业来到岗巴的颜世文,第二年就患了高原性肝硬化,病逝时只有22岁。
  机要参谋倪建华,在岗巴工作两年半后,死于高原性败血症,年龄也只有22岁……
  牺牲在岗巴的,还有他们的亲人。老连长王海永远忘不了那个令他肝肠寸断的日子。那年秋天,妻子刘玉菁千里迢迢从广东来到岗巴探亲,谁知到达的当天就被脑水肿夺去了生命。
  1997年春,黄颂新婚不久的妻子刘燕从四川老家来队。在军营,她成天帮战士们洗衣服、缝被子,为战士们唱歌、跳舞。一天,刘燕突然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把风沙嚼碎了,咽下;把寒冷嚼碎了,咽下;把疲惫嚼碎了,咽下;把一切艰难嚼碎了,咽下……”这是一位将军笔下的诗。它所歌颂的不正是我们岗巴边防军人的宽广的胸怀吗!(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官兵们在海拔5380米的查果拉哨卡举行升国旗仪式。赵忠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