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视点·民族大家庭)
专栏:今日民族村寨

  一九五八年的一场森林火灾,改变了一个苗族农家少年的生活轨道。他当上了林业工人,二十五年后,又停薪留职,签订了胆大包“山”的合同——
  志在苗岭铺新绿
  本报记者周笑浪
  1958年的一天,位于湘西南的靖县(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山区发生了一场森林火灾,一位名叫林长久的苗族农家少年孤身一人奋力扑救,保住了大片森林。
  谁能想到,这场山火改变了这位林姓小伙的生活轨道,使他与造林育林结下不解之缘,并因此获得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盛夏时节,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位朴实无华却有胆有识的苗家汉子。此时他已改名为林跃。
  过去的40年,林跃的生活,以1983年为界,可分为平淡和辉煌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因为救火,年仅17岁的林长久出席了当年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省造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次年被送到靖县排牙山林业中学读书。两年后分配在国有排牙山林场,当了一名林业工人。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五岭山脉的越城岭、雪峰山脉与大苗山脉的交汇处,它与周围几个县原来拥有数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一块没有污染的绿色宝地”。
  然而,曾几何时,这片原始森林惨遭刀砍火烧,碧绿青山变成荒坡秃岭。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泥沙俱下,无情地吞噬了山区原本不多的良田。林长久所在的林场,也是砍的多,种的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
  一个偶然的机遇打破了林长久原本平静的生活。1983年初,他被县里抽调到铺口乡坝阳坪村搞农业规划。这个村有荒山3500亩,县政府要求他们在1990年前全部造林。然而,村里讨论时,却认定每年最多只能搞100亩。林长久一听,急了,3500亩荒山要35年,全县30万亩荒山到什么时候才能绿化!他想,自己干了25年林业,如组织一些人马,在3年内造林万亩。成功了,一定能激发山民造林的积极性,加快造林步伐。
  几天后,他找林场书记、林业局长,找县委书记,谈了自己的想法,请求停薪留职,3年承包万亩荒山。他那胆大包“山”的计划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
  1983年,这是他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他与有关部门正式签订了承包合同。也在这一天,他兴奋地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林跃,意在以跃进的姿态绿化荒山。
  在1983年,一位普通的林业工人竟敢承包万亩荒山,别说在偏僻的靖州,即使在沿海也不多见。合同签订后,造林资金从何来?他几次找到县农行。银行同志说,贷款是可以的,但要有担保人以自有资产做抵押。林跃想,家里没存款,也没值钱的东西,只有打岳母房子的主意了。他好话连篇感动了妻子,两人一起说服了老人,将房子卖得2088元交县林业局,请他们作保。可银行觉得钱数太少,不好办。县林业局原局长江代荣得知此事,毅然以自己的房屋为林跃作保,并承诺担当全部责任,终于从县农行贷款7.8万元。林跃迅速招来240名民工组成专业造林队,上山安营扎寨。
  造林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从选苗到土壤、水分、管理等都有讲究。林跃凭“林中”所学的专业底子和20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白天,他与伙伴们一起劳作,顶烈日,冒风雨,天天一身臭汗。夜晚,他在工棚借助微弱的油灯光,学习《造林学》、《林木速生丰产》等专业书籍。林跃的造林队最多时达到2300人,来自3个省,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山上。
  初战告捷,林跃当年造林3800亩,第二年他再接再厉,搞了8500亩。验收合格率在90%以上。就这样,7年风餐露宿,7年挖山不止,林跃共造林7.4万亩,全部成活。记者随林跃来到他最早种的那片山林,但见满目苍翠,最粗的杉树直径已有36厘米。据林业专家测算,15年后,这7万多亩山林成材,价值可达9亿元。
  根据林业法,林跃的造林合同规定,他造林3年后,把山林交给山主管理,以后按林产价值,山主得70%,县林业局得20%,而林跃仅得10%。近两年,他造的林开始间伐,有了经济效益。按比例林跃得到了第一笔钱41000元,他却毫不犹豫地拿出3.9万元用于扶贫修路。
  进入90年代,林跃的造林已从专一的松、杉树转向指导农民种杨梅、板栗、油桐、银杏等果林、经济林,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走出了一条新路。在林跃的影响下,山民们看到荒山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纷纷上山垦荒,靖州30万亩荒山已全部披上新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3.9%。


第8版(视点·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专访

  新来的“宁夏人”
  本报记者董宏君
  和浙江温州商人朱奕龙交谈,你常常会听到“我们宁夏如何如何”,谈吐间流露出一派深情,末了,他总会热情地说,“真的,到我们宁夏来看看吧!”
  朱奕龙是个平凡的商人,1986年大学毕业,1990年曾出国到西班牙经营中国餐馆。1995年又回国经商。他跟大多数商人一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1995年,回到温州老家的朱奕龙开始思索他的前程。家乡的仁人志士都在大干事业,东南沿海一片兴旺景象。他在思索中,走向了西部。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先后考察了西藏、甘肃、陕西、青海等地。当他踏上宁夏这片黄土地时,他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住了: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浓郁的民族风情,纯朴的穆斯林兄弟,他的心被牵动了。
  宁夏相对于东部还很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开发,开发就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挑战就意味着竞争和发展。当他特别了解到50年代开始就有10多万浙江人来支宁,其中几万温州人已扎根宁夏,为宁夏的经济发展奉献了青春,朱奕龙被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民族团结奋力拼搏的干劲所震动。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投资宁夏,毅然举家迁宁。
  从此,朱奕龙成了名正言顺的“宁夏人”。到1998年,在宁夏的浙江人已近20万,其中温州人已超过3万,沿海其他省市的来宁者也在不断增加,朱奕龙感到应该架起一座桥梁,以方便人们的往返。他大胆的新思路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的肯定。1998年,朱奕龙同自治区经贸委有关领导同志带着申请先后八次飞往北京。一个在宁夏的北京—银川—杭州航线被批准了!朱奕龙被批准承包此航线。有人说他是把钱往天上扔。朱奕龙说:“我知道承包这条航线有很大的经济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但我认为承担这种经济风险本身也是另一种无形投资。因为这条航线能给来宁的人们带来方便,它的作用是深远的。”
  朱奕龙来宁夏投资时和其他商人一样,都有一种“淘金”的思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奕龙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他愈来愈多地关注着社会,关注着贫困的人群。
  谈到这种变化,朱奕龙的神情略显沉重,他说,童年时,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四人过着艰苦的生活。朱奕龙9岁时就成了家里的男子汉,帮母亲下地种田,为了砍柴卖钱交学费,他要走十几里山路进山,再把几十斤柴背回村,到马路边去卖。因为经受过贫穷和痛苦,朱奕龙深知贫穷和痛苦的滋味,他说,这也是后来他选择投资宁夏的一个原因。
  吃着宁夏大米喝着黄河水,朱奕龙爱上了宁夏这片黄土地。在创业中朱奕龙对宁夏有了更深的了解,宁夏南部山区还有一些群众没有解决温饱。泾源这个宁夏最南部的山区县,也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之一。他很想为这里做点什么。他回到浙江,引进了一项高科技专利新产品,把这个项目放到泾源县在银川的芦草洼吊庄移民扶贫开发区。经过多方论证和市场调查,这个项目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自治区将该项目作为东西部合作的重点工程立项。1998年10月,宁夏恒丰不锈钢型材制造有限公司在芦草洼正式开工建设,第一批工程投资3000万元,正式投产后可安置400多移民子弟就业。
  1997年朱奕龙积极带头协调,组织成立了宁夏温州工商业联谊会,他担任常务副会长,该会的成立使温州人在宁夏从事的商贸活动更加协调健康的发展,也更有利于促进宁夏的经济发展。
  1998年夏季,我国南北方同时发生特大洪灾,朱奕龙第一个捐款捐物,在他的带动下,宁夏温州工商业联谊会以宁夏的名义向灾区捐款捐物10多万元。
  199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他向大庆办公室一次捐款60万元以表庆祝。1999年春季,宁夏全区普遇大旱,朱奕龙再次想到了山区受灾的兄弟们,他向泾源县捐了10万元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1999年的高考在即,朱奕龙个人出资成立教育扶贫基金会,他准备用10万元资助南部山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那些学生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考上大学,我想我该尽我所能支持他们。如果因没钱而使一个学生不能上大学,那太可惜了。”


第8版(视点·民族大家庭)
专栏:

  大理古城墙修复记
  荷郁
  因《五朵金花》而闻名中外的云南大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西汉就有记载,史书上称为叶榆,唐朝被称为南诏,在宋朝为大理国之都城。大理古城历千年沧桑,王都故貌犹可辨寻。
  但令大理人遗憾的是,作为大理象征的古城墙没有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没有能像山西平遥那样将自己的古城墙的一砖一瓦保护得完完整整。游人在大理漫游时,往往找不到那曾经和西安、平遥一样古色古香的城墙,好像丢掉了一段历史一样。
  大理古城墙从唐代到清代曾经有过六次较大的维修,最终形成了南北城楼相对,东西门楼相错的格局。但从清末到民初,再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古城墙的墙体严重老化,逐年倒塌。
  修复大理古城墙是大理几代人的心愿。1984年大理在原址上重新修复了南北城墙。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城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城墙遗址旁种植了柏树,安装了保护标志说明牌;1992年市政府规划了古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1995年,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大理古城墙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大纲》出台,经大理市政府讨论通过后,修复工作才再次上马。他们抽调了大量的人员,组建了临时机构,前期的拆迁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大理市政府还派专人专程赴西安、承德、平遥考察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墙的建筑形式、设计方案方面的经验。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1998年4月12日,大理古城墙一期修复工程开工典礼隆重举行。
  1999年4月25日,总投资2650万元的大理古城墙一期修复工程赶在昆明世博会和白族三月街开幕前完成,大理各族人民几代人的心愿得以实现。专家认为古城墙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原始风貌为大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奠定了基础。


第8版(视点·民族大家庭)
专栏:

  湖南张家界的土家族姑娘近年来依靠本地的旅游资源致富。她们在旅游景点设点歌台,游客们可以边歇息、边欣赏动听的土家族山歌。你瞧,游客们为她们的演出还摄了像,两位姑娘看了有多开心! 王维臣摄


第8版(视点·民族大家庭)
专栏:视点(二十五)

  冉冉升起的网络媒体
  本报记者蒋亚平
  编者按:“上网”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何谓“上网”,“上网”干什么?本文着重介绍“网络媒体”的由来和发展及特色,初步展示了互联网的诱人魅力。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虽然年轻,但它显示出一种勃勃生机。令人惊叹的是,几年前“上网”还使人感到陌生神秘,而今它就在我们举手之间。我们应该为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而感到高兴。
  一、媒体大家庭冒出了个“小弟弟”
  学新闻的人,通常依不同的出生顺序,把报刊、电台、电视台这三种传统媒体,称之为“老大”、“老二”和“老三”。
  “老大”传播的是文字信息,作用于人的眼睛;“老二”传播的是声音信息,作用于人的耳朵;近一二十年里,“老三”最厉害,传播的是动画信息,同时作用于眼睛和耳朵。三兄弟经过磨合,在人类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各司其职,相遇而安,其乐也融融。
  就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以前的媒体大家庭中突然冒出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弟弟”——老四。它的载体目前是上网的电脑,传播的是同时以文字、声音、动画形式反映出来的数字信息,因其各种功能都与互联网有关,人们把这种新媒体叫做“网络媒体”,同时也顺序称其为“第四媒体”。
  二、网络媒体身手不凡
  网络媒体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
  孕育网络媒体出生、哺育它成长的,是当代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技术。没有全球范围的交互的互联网,没有能高速运算的芯片,没有迅速扩展的带宽,没有成熟的数字压缩技术和存储技术、检索技术等等,便没有网络媒体这个新媒体。网络媒体的母体,是国际互联网中的网站(website)。一个网站,一定有一个域名,就如同一张报纸、一个电视台有一个名字一样。比如人民日报网络版就由人民日报网站发布,其域名为“www.peopledaily.com.cn”。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人民日报报头下看到这排英文字母。计算机上网后,敲出域名,便能进到你要去的站点。
  网络媒体最初出现几乎是无声无息。这与它当初功能有限、影响不大有关。最早的网络媒体据称是美国《圣何塞信使报》开创了网络报刊新纪元,这是在1987年。我国最早上网的中文刊物《神州学人》,时间是1995年1月12日。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问世,这标志我国的网络媒体正式在国际互联网中登台亮相。
  近两年,新登台的网络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发挥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已经成为有独特作用的新媒体。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998年9月11日,美国众议院决定选择利用国际互联网公布斯塔尔报告,而不是其他媒体。因为广播和电视不可能将近500页的报告完全播出,听众、观众也没耐心听完、看完。报纸则需要等到第二天。报告在网上公布第一天,全球便至少有近2500万人在网上读了该报告。有人称其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此消彼长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我国的网络媒体近两年也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例,在报道1998年九届人大会议时,它是全球第一家报道关于朱镕基当选总理的消息,快于国内外所有报纸、电台、电视台。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又是人民日报网络版首家发布了我国记者从第一线发回的详细、准确的消息。
  网络媒体近两年的迅猛增长态势,与互联网爆炸性增长互为因果。到1998年底,估计全球上网网民已有1亿至1.2亿人,注册的域名有400万个左右(每个域名所代表的网站,理论上都有变成一个网络媒体的可能)。中国的网民总数不大,但增长很快,1998年底为210万,比年初增长近5倍,预计今年年底又可增加3—5倍。网民之所以对上网感兴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为其提供了各种信息服务。
  有人对不同媒体从出现到达到5000万受众时间作了对比:收音机38年,电视13年,有线电视10年,国际互联网5年。
  反映网络媒体这种急剧发展的数字还有各自访问量。以最高日访问量比较,人民日报网络版1997年和1998年两年增长100倍。1999年5月科索沃危机期间,最高日页面访问量达124万(pageview),最高日点击量达1258万(hits),又比今年初增长了一倍多。这意味着人民日报网络版创办两年半,访问量增长了200倍。其他网络媒体也都显示出这种爆炸性的发展和增长态势。
  三、网络媒体的十大特性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既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继承,又有属于自身的许多新的特点。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特性一直处于发展、丰富之中。
  目前看来,主要有如下十大特性:
  1.速度快
  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显然优于报刊等印刷媒体。人民日报网络版目前除在九届人大换届选举、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科索沃危机等重大事件首家报道重大新闻外,还实况转播了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甲A足球比赛等节目。像电台、电视台一样,实况转播重大新闻,已是一些大的网络媒体的重要传播形式。
  2.容量大
  这是网络媒体优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的地方。网络媒体上发布的信息,都经过了数字化处理,一个汉字变成两个“比特”(byte)。报纸若多印1万字内容,就需增加一个版,给印刷、排版、发行、成本带来很多问题。广播、电视更是这样,内容要准确到几十秒、几秒时间,字有时要算到几十个。网络媒体不同,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现在一个9个G的硬盘大约需几千元钱,可以储存45亿汉字的信息量。所以,做网络媒体的人,总是希望多提供信息,总是表示可以“通吃”。
  容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网络媒体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如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平台数据库中,目前存有大约15个G的数据,相当于75亿个汉字的信息量。现在一天上网信息约18MB(兆),约合900万个汉字的数据量。最高一天流量达到40GB,相当于进进出出200亿个汉字的信息量。这在传统媒体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3.范围广
  目前有200多个同互联网联接的国家和地区,网络媒体真正具有全球性。如人民日报,以前海外读者读起来非常困难,由于邮递速度慢,一般要5天左右才能看到。现在国内一上网,世界全知道。
  传统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做到范围广,但都不可能像网络媒体这样容易,这样无所不达,这样低成本。如果考虑到利用卫星通讯工具上网,则意味着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看到网络媒体。
  4.可检索
  这种特性是传统媒体所完全不具备的。目前,传统的报刊、电台、电视检索是靠在另外的资料室、图书馆,用人工一页页去找,一盘盘去挑。网络媒体完全不同。各种网上检索技术非常成熟,凡是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网民只要动动手指,便可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根据自己的需求作随意查询。检索功能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使用信息的效率,也给网络媒体增添了特有的魅力。
  5.可复制
  网络媒体的信息复制有两种办法。一是可以把网上的数据拷贝到机器的硬盘或软盘上;二是可以点击操作平台上的打印按钮,从打字机里变成同计算机界面上一模一样的纸质文件,即又把“比特”变成“原子”。实际上是在网络媒体和传统的文字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这两种复制,不论是比磁带、录像带的复制,还是报纸文章的复印,都要快捷、方便、低廉得多。
  6.多媒体
  电视本身也是一种多媒体,但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表明,网络媒体不仅将完全表现出电视的功能,还因其容量大、可检索等功能,使其多媒体特性显得更实用。一个网络媒体,实际上是三种媒体的综合体。网上音频、视频、图片节目,等于是开办了网上电台、电视台、图片社。现在,大型网站上,如人民日报网络版,都有专门的视频、音频频道。由于操作平台软件的成熟,人们可以在电脑里开出多个窗口,一边听音乐,一边看视频新闻、文字新闻或写作。
  7.超文本
  这种特性,实际上是在网络媒体中建了一个大图书馆或许多大型数据库,根据需要对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地名进行链接。这样,网民看网络媒体时,点击所链接的名词后,窗口便弹出相关的全部信息。这意味着网络媒体实际上变成了一本大辞典,一个大书库。
  8.交互性
  这是网络媒体最独特、最别具特色的特性之一。传统的三大媒体,无论其编辑记者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形式多样,但永远和自己的受众之间是一种单向关系,一边只能说,一边只能听,最多只能通过电话进行现场交流。现在的网民则幸福得多,他们可以在同一时空同网络媒体和有关编辑进行交流,甚至他们的这种交流本身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发布的新闻信息的一部分。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主要表现在BBS论坛和网上调查这样两种形式上。网民可以在BBS上贴上自己想说的话,并且可以当时在计算机上看到自己的观点。网上调查不仅省时省力迅捷高效,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网民实时参与并当即知道自己的投票结果。
  9.导航性
  每个网络媒体不仅以其容量大、多媒体等特性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博大、多彩,还可以具有导航作用,也就是成为目前人们所说的“门户”,其办法就是把各相关网站的域名集中链接到页面的某一位置,点击这里,便可以走向四面八方。在这个意义上,一个网络媒体,可以装进整个世界。如在人民日报网络版,你可以点击“媒体导航”,看到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上网的传统媒体;点击“政府上网”,便可看到各政府机构的网站。国内外有些著名的网站,主要是靠将这一功能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而立足天下的。
  10.丰富性
  所有的媒体,都要经过选择,经过编辑,总是有一定倾向性,网络媒体也是如此。但相比较而言,由于网络媒体容量大,可交互性强,发布主体多,第一手信息多,被过滤的可能性小一些,所以其信息显得更丰富、更全面、更客观一些。目前新媒体刚刚兴起,可以同传统媒体之间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即在其他渠道了解到初步情况后,再到网络媒体上寻找更多、更准确的报道。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的特性还将进一步突出,进一步发展,甚至还会出现更新的特性。总体上看,这些特性都从不同角度强化了媒体的作用,丰富了媒体的职能,提高了媒体的效率,降低了媒体的成本。正是因为有这些变化,网络媒体的采编、制作、发布、管理,都有自己一些特性的要求,有它特有的运转规律。对这些要求和规律的认识把握,目前还只是刚刚开始。
  四、“小弟弟”会变成“大哥哥”吗
  目前,网络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有自己的瓶颈。比如,没用电脑的人,没上网的人,就无缘相识;比如,传统媒体的读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读者,就不太习惯在电脑上读新闻;比如,机器配置太低,线路不好,在网上读信息的速度就会很慢以至于叫人无法忍受;比如,上网要交上网费、电话费,收入低的人就撑不住;比如,从开机、上网到阅读过程仍然复杂,远不如收音机、电视机一按开关来得痛快……
  尽管如此,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很难避免的。至少在现有的网民中,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已经大部分靠从计算机的屏幕上获取。这些网民,每年都在以3—5倍的速度增长。而且,这些网民,绝大多数在35岁以下。他们对媒体的接受程度,将最终决定未来的媒体格局和结构。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在北美已经不言而喻。一家国际通讯社曾作了一项专门调查,结论是:5年内报业将被互联网侵蚀。这项调查中有80%的用户相信,网络媒体将发展成为主要的新闻、信息来源。
  另有一家权威公司调查表明,互联网用户有46%减少了读报时间,23%减少了读杂志的时间,21%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
  有意思的是,网络媒体的这种发展,许多是原来的传统媒体对自己媒体结构一种自觉调整的结果。比如,《纽约时报》的网络版可能会对该报发行的持续增长有影响,但由于其新办的网络媒体迅速壮大,加在一起,总量增加了。正是因为这样,各传统媒体实际上成为网络媒体最大量、最重要的母体。
  这个现象也开始成为中国新闻界议论的话题。总体上看,由于国内上网人数少、文化水平相对低一些、基础设施差、经济收入不高等原因,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会晚一些、慢一些、缓一些。但是,同样的原因,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人们将看到网络媒体这个“小弟弟”会毫不客气地同它的几个大哥哥争“身高”、比“体重”呢!
  网络媒体,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在人类社会的传媒世界里冉冉升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