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吆喝着几万年前驯服的牛,拉着几千年前发明的犁,翻耕着今天的土地”,曾经有人这样形容中国的传统农耕方式。如果农业的“把犁人”没有实现自身的革命,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无疑会延续下去。20年来,农村教育正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牵引着广大农村地区从传统走向现代。
  在希望的田野上
  ——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
  邹声文
  农村教育“姓”什么
  在湖南邵阳的武冈市,农村教育一度并不姓“农”:全市每年1万名中学毕业生中,只有五六百人能进入大学深造,而每年回到武冈的大学毕业生不过200人;这些回到家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又学了非农专业;真正要与土地打交道的近万名落榜生在回乡以后,“种田不如老子,经营不如嫂子”,成为农村里“多余的人”。
  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一方面使回归土地的中学毕业生与他们的父辈一样属于现代农业意义上的“科盲”,土地上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低素质劳动力;另一方面能够扎根农村、适应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又十分缺乏。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农村生产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农村教育就必须始终坚持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方向。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教育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1988年,教育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燎原计划”,相继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此后,全国各地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中学教育体系,实行“三教”统筹,农村教育结构失衡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农村教育只要围着“农”字做文章,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就会从这里得到巨大推动力。1996年初,邵阳市为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农业经济,启动了“十百千万工程”,重点扶持10所县级示范性职业中学和100所乡镇示范农校。农村教育工程使邵阳农村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接近87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35亿元。如今,从这些学校走出的近7000名年轻的致富能人,正活跃在资水两岸的广袤原野上,带动着千家万户开创美好的农村生活。
  教改高举创业旗
  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和重庆市潼南县,许多中学毕业生揣着“绿色证书”,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回乡之路。随着“绿色证书”教育在全国的推广,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能经营、会管理的青年成为土地的新主人。像“绿色证书”这样的农村普通中学的教学改革,既可以为学生升入上一级服务,又可以培养返乡学生的择业与创业能力,成为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
  毕业生能不能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是检验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和成人教育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面对严峻的现实,我国许多职业和成人学校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毕业生在社会上站得住,能发展。湖南邵阳市实行的“边学习、边生产、边致富”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积极探索:将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者的比例调整为三三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制度保证在校学生与农家结对子,挂户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鼓励学生指导家庭和周围农户的生产经营,实施创收致富计划。“边学边干边致富,回家就当专业户”,“三边”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绝大多数成为了农村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在古老的土地上开创崭新的事业。
  先后出台的“燎原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从根本上说都是引导农民致富、帮助他们实干创业的蓝图。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始终围绕一个“农”字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用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农民站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前沿,编织自己的绿色创业梦想。
  农科教结合是方向
  农村教育“引科技之水,灌农业之田,结富民之果”,实际上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枢纽工程”。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始终坚持农村教育与农业、科技紧密结合的方针,努力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科技和农业之间架起一座便利的桥梁。
  农村教育结合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县、乡、村、户科技教育四级网络。湖南邵阳的“十百千万工程”实际上就是建立起一个科技应用网络:集中力量办好10所示范性职业学校,联系办好100所示范乡镇农校,由两类学校发展100个专业村,扶持1000名职校毕业生成为专业户或科技示范户,带动1万户农民科技致富,使户均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全国许多地区都致力于构建农业科技应用网络:广东提出了“富民教育工程”,吉林省扶余县则出现了从事科技信息交流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四川省开江县开创了“村校结合”模式……这些网络“上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引来源头活水;“横联”科委、农委,确保渠道畅通;再向下辐射千家万户,科技的活水最终得以源源不断地浇灌农田果圃。
  “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科学总结了20年来农村教育改革的经验,指明农科教结合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这条道路的开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和部署。随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农科教统筹机制的广泛建立和日益完善,必将唤醒亿万农民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力,以巨大的热情来建设美好新农村。


第7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
  ——从今年高校再扩招三十三万人谈起
  陈兴贵
  今年6月25日,对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日子。这一天,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这样的一条消息:今年高等教育再扩招33万余人,招生总数接近270万。
  高等教育招生,一向为世人注目,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年高等教育招生无论招生总数还是招生增长幅度,都是创纪录的,人们评论说这是高等教育历史性的突破。
  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是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尺。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还将决定并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我国今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扩大和提高,这是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的反映,也是我国为未来社会经济更快发展而进行的基础性投资;既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既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为知识经济造就大量人才的实际步骤;既有益于启动内需又有利于教育产业的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有人担心今年高等教育这么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是不是有些“大跃进”的味道。非也。首先,今天和40年前的“大跃进”,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完全不同。“大跃进”是在完全的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做出的主观臆断,而今天的扩招则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依据市场需求而做出的客观判断,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第二,“大跃进”是缺乏甚至根本没有基础条件的“空中楼阁”,而扩招则是发展进程中大量的积累基础上的突破,两者有天壤之别。第三,前者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后者则是改革开放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二者大相径庭。
  当然不可否认,今年高等教育较大幅度的扩大招生,会给学校的实际工作带来一些具体的实际的困难。但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人们业已认识并掌握了这样一个规律:改革开放促进事业的发展,而事业的发展,又在一个新的层面上促使改革开放,二者会在相互驱动中进步。扩大招生,将进一步加快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增加教育投入,加快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制订有关法规,完善贷学金、奖学金制度,带动学校内部和外部工作乃至高校毕业生分配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改革;而这一系列改革,又会有效地克服由于扩大招生而带来的诸多实际困难,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举措,也不是一个临时性的决定。应当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迈进新阶段的信号,是我国高等教育迈进新历程的前奏。
  经过2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在许多方面的成就是过去无法相比的。但放眼世界,同世界发达国家比、同高等教育发展得更快的国家比,就不难发现我们还有不小的距离。美国、日本、欧洲乃至韩国,这些国家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到同龄人(18—25岁)的35%—50%,而我国仅为9%。当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的时候,我国的高考竞争尚处于白热化。其令人不解的是:一方面,大批有志、有能力、有愿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仅仅因为“残酷”的招生人数的限制而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部分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便想方设法送孩子到异国他乡去圆大学梦。遂之数目惊人的教育消费资金流向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这是必须承认的。但同时,也需要承认,产生上述现象,这同在一个时期里,我们对发展高等教育在认识、思路、观念、机制、举措诸方面的滞后和不适应有关。回眸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今年较大规模地扩招,实则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入,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的结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将以今年扩大招生为契机,谱写新的篇章。


第7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谈教师的科学素养
  吴云清
  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科学的力量使人不仅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且能动地改造人本身。教育人、培养人乃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将科学与教育的两个轮子一齐转动,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蓝图。
  科学就是主观符合客观,认识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教育的发展只有同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才会有新的希望。
  教师担负着塑造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能否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对待工作,能否具备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根据最近对北京市教师1487份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仅有21.3%的教师了解并回答出世界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标志;66.8%的人承认自己科技知识贫乏;有不少人曾明确表示:进行科技教育是专任教师的事,与己无关。北京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可想而知。很明显,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许多教师是“科盲”,那么又如何将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方法应用到教育工作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呢?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依靠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一方面,伴随科学的发展,教师对科学的认知、思考及技能操作水平影响着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方式方法又关联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提高。一些教师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知,在相互切磋的氛围中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因而,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体现着教师严谨治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状态。这种科学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所必需的。


第7版(教育)
专栏:

  未写完的教案
  ——追记含山县运漕中学教师程理泉
  张德林
  一个普通教师走了。
  他走得仓促,走得坦然,走得清贫。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缅怀他;学生出特刊,用诗歌、散文悼念他。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80多名学生自发地冒着细雨,徒步10多公里,来到他的墓前,向九泉之下的恩师含泪承诺:好好学习,不辜负他多年来含辛茹苦的栽培和教育。
  他,就是含山县运漕中学高中物理教师程理泉。
  程理泉老师19岁从教,30岁左右患了支气管扩张的慢性病。人们无法记清他有多少回带病上课,只记得从1991年开始到他去世时,他请过两次病假,总共只有3天。
  今年5月19日,就在学校里还有许多教学任务需要他处理的时候,他的心脏却因多年来超负荷的教育教学而疲劳过度,在家中的书房里停止了跳动。临终前,他向妻子朱克莲交待了最后一件事:等他们家搬到学校安排的新房后,自家老房子腾出来,请学校领导安排几名路远无住房的困难学生住进来。
  年仅54岁的程理泉老师,就这样带着他的35个教龄,带着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胆忠诚,仓促地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妻子女儿;离开了与他肝胆相照的多年同事;离开了令他割舍不下的学子们。
  程理泉原本只有高中文化,却从1979年开始出任学校的高中物理把关教师,历任过10多届毕业班的班主任。为了学生,他每年都要自费数百元订阅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花上近千元购买教学参考书籍,广学博览,充实自己。他从教多年,他和他的家属都有工资收入,一家三口,生活负担虽然不重,但家庭无积蓄,最大的财富就是那几橱子书。他穿戴朴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家庭收入除了俭朴的生活开销外,几乎全部用于买书订报,接济同事,资助困难学生。
  从走上讲台时的血气方刚,到告别人间时的骨瘦如柴,他就是这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是个中共党员,是个受过巢湖地委、行署表彰的“优秀教师”。他深知:他的生命,只能在课堂上延续,他的光和热,将在明天的事业中得到发挥和升华。为此,他拼命工作,每天的早晨,他总用一副瘦弱却又坚强的身躯,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学生;每天的晚上,他总要目送最后一个学生离校方才回家。
  在常人的眼里,已经拿到高级职称,年过五十,而且身体不好的程理泉老师,完全可以请点假,到大医院接受治疗,工资也不少,药费也报销,但他没有那样做。每每感觉不适,他就买点药,打点针,控制一下。他享受公费医疗,但为了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在他的公费医疗账户上,不仅今年分文未动,而且截至1998年底,还节余着923.75元。
  他走了。他的办公桌上,那支刚刚吸满红水的钢笔,还静静地放在他的那本未写完的教案上……


第7版(教育)
专栏:

  挤点时间给孩子
  本报记者王娜梅
  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每天从电脑、电视、报刊上获悉大量信息,具有许多成年人所没有的优点,比如探索精神、接受新事物能力等等,但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不足。当前,他们在心理素质、体能状况、劳动观点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据报载:东北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的一项心理测试,32%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异常:厌学、想出走等等。分析表明,家庭环境是造成孩子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许多父母以为,为孩子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好就行了,而忽视了孩子不易察觉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孩子的体能状况也令人忧虑。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青少年的营养状态反而下降了,肥胖型和豆芽菜型儿童越来越多。和日本相比,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均不如他们。究其原因,一是孩子们课业负担过重,活动量小,另外与学生偏食等不良习惯及家长给孩子乱吃补品致使孩子营养不均衡有关。
  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孩子们对待劳动的观点、态度问题。近年来,由于升学压力和家长望子成才的心理,家长教师似乎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学习好就行”,忽视了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孩子每日劳动时间仅为0.2小时,而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就是孩子在校仅有的值日、打扫卫生这样象征性的劳动,有些家长还想包办代替。孩子上大学第一天,家长们扛着大包小裹相送,到校帮孩子铺床、打水,孩子在一旁袖手旁观的报道也未引起社会的关注。近年来,进入婚龄的独生子女,结婚后双方不会料理家务,不愿干家务引起家庭生活不睦、矛盾升级乃至离婚的事例屡见不鲜。无数事实说明,热爱劳动与儿童道德的发展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热爱劳动的孩子独立性强、责任心强,劳动还有助于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品德。劳动让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知道父母血汗钱来之不易,而更加孝敬父母;同时劳动会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前不久,《青年参考》报道了没有吃过战争的苦、没有经历过日本重建艰辛的一些当代日本年轻人,由于自呱呱堕地起就充分享受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因而他们没有任何追求,没有健康的偶像去模仿,许多人终日在夜总会里疯狂地跳舞、消磨时光。原因是在日本经济复兴时期,这些孩子的父母们一门心思想挤入中产阶级行列,超负荷地工作,不顾一切地赚钱,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今天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我们的一些人也在拼命挣钱,但别忘了,要尽可能多挤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今天花费几分钟时间,也许会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第7版(教育)
专栏:

  教改大潮一叶舟
  ——新郑市一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略记
  董伦峰
  在轩辕故里河南省新郑市,有一颗璀璨的校园明珠新郑市第一中学。学校创建40年来,注重素质教育、全面育人,向高等院校输送5000余名合格学生,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兴教之道,以师为本。学校领导班子深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有高素质的教师。为此,他们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兴教之本,制定四条标准,即把“正己、敬业、爱生、奉献”作为聘用、考核教师的四条基本标准。他们还抓住一个关键,即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在干部队伍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团结、讲奉献,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坚持廉政勤政制度,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先后制定了《领导班子廉政勤政八项措施》和《领导班子成员“十做到十不准”廉洁自律制度》。校长周家增以身作则,他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每天和班主任一样跟操、查寝。在制定四条标准和抓住一个关键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提高,即从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三方面入手,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向教师提出“净化语言,美化形象,优化行为,提高素质”的全面要求。
  以德育为育人之首。40年的风雨历程,新郑一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重视德育科研,为德育工作科学化奠定基础。由学校政教处主抓,每学期选定和申报德育课题。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上交一篇德育科研论文。他们还有计划地组织报告会、研讨会、德育理论培训班和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以促使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
  新郑市一中恰似一叶“小舟”,在全国教改大潮中,顶风破浪,开拓进取。


第7版(教育)
专栏:

  安塞纪行
  日前,我们赴陕北走访了几所中小学。
  在革命老区安塞县,我们来到距县城9公里处的新建校——建华中学。这是一所三年制初级中学。在黄土高坡和蓝天白云衬托下,校舍显得气势恢宏,远远望去格外引人注目。安塞县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学校建设和内部设施的配置上,本着“保10年先进,20年不落后”的原则,配备了阶梯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生物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平衡。同样在安塞县,在杏子河畔看到的一所村办小学——沿河湾镇茶坊小学却是另一番情景。在山脚下,10孔40年代的窑洞破烂不堪,围墙残缺不全,课桌椅破损短缺,其中几孔窑洞的后墙已变形前凸,学前班的小朋友和低年级六个班的186名学生仍在里面读书。村干部和校方焦急万分,几次准备重修,都因资金短缺未能动工。茶坊小学的现状已经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但要彻底改变学校面貌还须社会的关注。 张新学摄影报道
  茶坊小学的孩子憧憬着未来。
  两校的教学设施形成鲜明对照。(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中山医科大99届本科生就业率达96.9%
  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生就业落实率今年已达到96.9%。今年该校毕业的434名本科生,以扎实的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扬。今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医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又受到医药分管、医改和机构调整的影响。中山医科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名牌效应”,动手早,采取走向市场,仔细分析需求信息,积极作好咨询指导和联系、落实工作。到目前为止,在高校就业62人,占14.3%,市级医院以上单位就业253人,占58.3%。(王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