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院士园地

  重视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
  作者简介: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家。生于1923年,江苏无锡县人。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于在胰岛素人工合成、蛋白质和酶学方面的贡献,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应外国友人的邀请,自传已在国外出版的综合生物化学丛书(生物化学史卷)发表,邹承鲁对当代生物化学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基础研究是个常识性但又常被忽视的话题。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发展,必须经常能动地改造自然,以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改造自然必需首先认识自然。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正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活动。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每一个以改造自然为目标的应用研究或设置明确应用目标的基础研究,通常称为应用基础研究,都必须首先认识所企图改造的对象。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每一步深化,也必然会在适当的时期对改造自然产生影响,时常是巨大的。例如原子核分裂研究产生了原子能工业,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建立了基因工程等生物大工业,而且导致了农业育种和遗传疾病治疗方面的革命等等。人类社会的近代文明几乎无一不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体现。基础研究的成果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从长远看却是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当前生物学领域内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虽然也是一项基础研究,但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对基础研究的忽视必然造成创新能力的丧失,必然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在这一方面,我国面临的某些问题,不能不说是长期忽视基础研究的结果。为此我建议,在长期以来所提的口号“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后面加几个字,改为“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计划研究与自由探索
  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和以改造自然为目标的应用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有所不同。前者由于探索性强,结果一般难以事先预见,因此除可以明确总体研究方向外,常常难以事先设定具体的研究目标。自然科学史上众多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物理学上牛顿力学的建立、电的发现和电学基本定律的建立,化学上从新元素的陆续发现到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建立,生物学上细胞的发现、孟得尔遗传定律的建立等,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都已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巨大影响。类似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在所有诺贝尔奖获奖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自由探索而获奖的。在本世纪100项重大事件中名列前茅的青霉素、半导体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别获1945年、1956年和1962年诺贝尔奖,这些也都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近年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超导现象和新超导体的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癌基因的发现等,也仍然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必将在21世纪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前在我国科学界流行的追赶国际科学发展热点,体现在对根据国际科学发展热点设定计划项目的高强度支持,这对我国科学努力追踪和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无疑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设定计划项目的多数已经是全世界科学家辛勤工作了多年,好比我国的大庆油田已经开发了30多年,在大庆地区再发现新的大型油田的可能性大概是微乎其微的了。我国现在以大部分的投入集中在世界科学发展的热点,是否有点像在大庆地区投资去寻找新的大型油田。当然热点领域的研究往往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既要重视热点领域,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又要鼓励和支持到那些目前虽然还不是热点,却有重大科学意义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去进行自由探索。二者的关键都在于有自己创新的学术思想,这样才能取得重大突破。没有自己创新的学术思想,不仅进行自由探索寸步难行,进入热点领域也只能永远模仿或重复前人成果,最多也只能为前人的学术思想锦上添花而已。
  加强我国基础研究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体现在SCI论文数的逐年上升。但是百余年来的科学落后,又限于国家财力,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毕竟有限,再加上科学体制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我国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SCI论文数仅占全世界的1.8%,而在质量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至今还没有在我国土地上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和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是极不相称的。
  造成我国基础研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对于投入不足谈论较多,诚然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确实低得可怜,研究与开发仅占国民总收入的0.6%,基础研究又仅占其中的2%,而发达国家一般则分别约为2%和15%;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5%和10%相比也相去甚远。但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是科研体制上的问题,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对有限的投入使用不当,效率太低,研究人员虽多但取得成果的人太少。造成这种现象是多年来大锅饭和铁饭碗制度,缺少择优汰劣的竞争机制的结果。对于工作卓有成效的和虽然取得大量资助却并无多少成果的没有区别地对待或区别甚微;甚至相反,对虽然没有取得国际科学界承认而仅凭自我吹嘘或媒体烘炒的“成果”大力支持,而对按客观标准判定的达到国际水平的研究熟视无睹。这种导向只能助长歪风邪气,不利于我国科学的健康发展。
  党中央现在提出以科教兴国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加快创新体系的建设。这正是我国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时刻,也是科教体制转变的重要机遇。乘此东风,我建议:除必要的项目计划研究外,必需根据投入产出比,大力加强对那些有国际科学界承认的成绩的科学家的支持,减轻他们的行政和其他负担,使他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自由探索,使他们有可能作出重大突破性成果,以推动我国科学迅速走向世界,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报告显示
  世界经济正逐渐复苏
  新华社联合国6月29日电(记者丁宝忠)联合国经社理事会29日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经过两年的金融动荡和经济显著下降之后,世界经济正处在逐渐复苏阶段。
  报告说,世界经济的前景在改善,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稳定的迹象。1999年初发生的巴西金融危机得到遏制,资本正重新向一些新兴市场流动。
  尽管出现了这些短期的好转迹象,但报告同时也认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仍然很低,并且低于90年代中期的增长水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尤其如此。估计1999年下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里,世界经济只能略有好转,某些国家的经济状况甚至将继续恶化。报告指出,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它们的经济状况还远远不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改善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报告说,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低于2%,不到1997年增长率的一半。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挫折最大,经济增长率只有1.7%,出现了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增长率首次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


第7版(国际)
专栏:

  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闭幕
  据新华社奥克兰(新西兰)6月30日电(光明日报记者张川杜、新华社记者周慈朴)为期两天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30日下午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闭幕。与会的21个成员代表重点讨论了世贸组织将于今年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是全球贸易谈判成功的关键。中国希望看到,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的内容和结果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龙永图说,过去20年里,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正在扩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未能实现快速增长,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在增加。这一切反映了现存的多边贸易体制的严重弊端,应引起世界各国的深刻反思。因此,新一轮谈判不仅要考虑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更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利益,使它们更多地从多边贸易体制中获益,以争取它们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的代表表示支持中国和其他正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和地区尽快加入。他们同时指出,没有中国的参与,新一轮谈判很难取得全面成功。


第7版(国际)
专栏:

  李嘉诚获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本报伦敦6月30日电记者蒋千红报道:香港商界著名人士、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先生6月29日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该校称赞“诚实、坚毅及良好的判断力”为李嘉诚先生带来“不断增长的回报”与“不可思议的成功”,并赞誉他为香港顺利回归中国而进行的努力,在教育、医疗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造福祖国和人民,及他为促进英中两国医学传统的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是该校为褒奖杰出人士个人成就的最高荣誉,李嘉诚先生是同时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9位知名人士中唯一的华人。


第7版(国际)
专栏:

  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呼吁保护环境
  据新华社布达佩斯6月28日电(记者陈勇、毛磊)在世界科学大会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认为,淡水资源紧缺、海岸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化、气候变迁、土地过度开发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急迫课题。
  来自墨西哥、巴西、巴拿马、尼日利亚等国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大会27日举行的“科学与生态”主题讨论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贡献,更需要从解决人类的社会问题入手。
  目前生物多样性退化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危机,并已影响了许多直接关系到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生存的生态要素。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发,最近15年来全球热带雨林减少了2亿公顷。更可悲的是,许多地区的森林被砍伐之后,剩下的空地并不适合工业或农业开发。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水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消费不均衡两个现象。前者单纯是由于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造成的,而后者由人为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对水资源的过度占有和消费,它对世界水资源问题的影响更大。


第7版(国际)
专栏:

  韩一少年野营所失火死伤惨重
  六月三十日午夜时分,韩国京畿道少年野营所二楼一间房子突然起火,火势很快蔓延到三层。当时有近五百名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儿童住在这幢楼房里。大火烧毁了整个大楼,有二十三名儿童被烧死,多人受伤。死伤者大多是汉城幼儿园的孩子。(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各地遭受暴雨袭击
  截至三十日中午,日本已有三十一个府县遭受暴雨袭击,二十四人死亡,十三人失踪。这场降雨量最高达三百毫米的暴雨是从二十九日起开始袭击日本九州、本州等大部分地区的。暴雨造成许多建筑物被浸泡、甚至被洪水冲毁,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受灾最严重的广岛县,已有十九人丧生,十一人失踪。


第7版(国际)
专栏:

  北双子座望远镜完成安装
  由美国等七国共同建造的天文望远镜——北双子座,日前在夏威夷的冒纳阿基山顶完成了安装。北双子座望远镜口径达八米,镜面使用银镀膜以增强透光率,可以获得三千二百公里以外的一对汽车前灯的清晰图像。它的镜面薄而大,精确度极高。


第7版(国际)
专栏:

  埃及打捞出沉睡二百年的大炮
  埃及六月二十九日宣布,最近从亚历山大附近的海底打捞出三门二百年前沉没的拿破仑舰队旗舰上的大炮。据史料记载,拿破仑率领的舰队于一七九八年八月一日同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指挥的舰队在亚历山大附近展开激战,结果被英国舰队彻底摧毁,其中包括长二十五米、宽十二米的旗舰,舰上近千名士兵连同战舰一起葬身海底。经过多年寻找,专家们发现了法国旗舰沉没的准确地点并发现了一百二十门大炮、七个长三点五米至六米的铁锚以及其它物品。


第7版(国际)
专栏:

  下世纪末海平面可能上升近一米
  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六月二十九日在华盛顿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说,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一点三到四点六摄氏度,并导致海平面升高十七到九十九厘米。(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