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了同胞盘中餐
  ——内地向澳门供应鲜活产品纪实
  本报记者 赵京安
  每天清晨6时许,迎着第一缕晨曦,与澳门陆路相连的拱北口岸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内地通往澳门唯一货运陆路通道口的沿街马路上,排起了长长的车龙。近百辆长途跋涉的大货车上,载满了活蹦乱跳的畜禽和带着露珠的果蔬。这些来自广东十几个市县、最远来自湖南的货车,正在紧张地办理各项通关手续,尽快驶往澳门的批发市场,供应澳门早市。
  多年来,澳门40多万人口所需的鲜活产品主要由内地供应。就像内地每天有3列快车经深圳运送鲜活产品到香港,从内地每天也有近百辆货车满载鲜活产品经拱北口岸运送到澳门。据拱北海关介绍,为保证供应澳门的鲜活产品及时过关,让澳门同胞吃上新鲜食品,海关关员每天6时便开始验放出境货物,保证在上午8时以前完成验放任务;到晚上12时海关闭关时止,海关驻闸口办事处每天通关时间超过17个小时,是我国目前开关时间最长的口岸之一。现在,海关平均每天要验放90多辆满载200吨鲜活产品的货车赶早出境。今年头四个月,已输送了2.3万多吨、价值1600多万美元的鲜活产品供应澳门市场。
  从解放初期开始,内地对澳门鲜活产品的供应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紧张到繁荣的历史过程。70年代,与澳门陆路相连的珠海农民只是自产自销,推着小车到澳门去卖。通关的鲜活产品的货车每天不过二三十辆。珠海食品进出口公司副经理方永赐告诉记者:公司于1961年成立,当年组织货源都是到附近县市,且品种单一、量小。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公司建设了自己的蔬菜、畜禽基地,每年向澳门出口生猪、活猪1万头,蔬菜7000吨,三鸟(鸡、鸭、乳鸽)120万只,还有几百吨的活鱼、水果。珠海斗门食品进出口公司日益壮大,目前每年对澳门出口活猪价值250万美元,活鸡价值200万美元,蔬菜价值100万美元,占目前供应澳门蔬菜的40%。中山市食品进出口公司则是对澳门供应塘鱼的大户,每年达到2500多吨,“中山塘鱼”成为澳门居民信得过的品牌。
  澳门主妇喜欢到珠海买菜,成为珠海的一大“景观”。这不仅由于珠海和澳门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有着深厚的血缘、亲缘和地缘,更是由于党和政府始终把内地对澳门的鲜活产品供应列为重点。在澳门,绝大部分蔬菜是由珠海供应;在珠海,“菜篮子”工程就由市长亲自抓,包括40多万澳门居民在内的新鲜蔬菜供应是珠海“菜篮子”工程题中应有之义。为此,珠海市加大了蔬菜种植面积,发展“三高农业”,并开辟异地蔬菜基地,建设和完善“菜篮子”配套工程,确保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和出现灾情时对澳门市场的供应。据悉,到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珠海的蔬菜产量将大大增加,惠及澳门乃至香港居民。
  澳门居民习惯把农药含量过高或不合卫生标准的蔬菜,称作“毒菜”。为了让澳门居民吃上放心菜,珠海市严格把好检验关。负责蔬菜检验的珠海市商检局介绍说:去年曾发现了3个菜样呈阳性反应,都被及时制止出境。珠海口岸检验部门在淡水、副食品、肉类、蔬菜供应方面都一丝不苟,连续七年在经珠海输往澳门的蔬菜中,没有发生一宗“毒菜”事件。
  今年1月,珠海商检局扶持斗门县建成了一个600亩的优质蔬菜出口基地,按照广东商检局《关于加强输港澳鲜菜检验管理暂行规定》,协助菜场和出口公司制订一系列管理规定,实行农药统一进货、发放、登记、管理。今年3月,该基地首批优质蔬菜送往澳门。6月8日,广东南粤集团在澳门建成南粤鲜活商品批发市场,南粤集团目前占有内地供澳鲜活产品的90%,该市场的建成将有助于鲜活商品的卫生检疫和集中管理。
  站在有150多年历史的拱北口岸,记者看到,不远处一座宏伟的新口岸正拔地而起,到今年9月将建成运行,日通关能力比原来提高3倍,其中旅客达15万至20万人次,车辆8000辆次,先进的通关设施可大幅度提高客、货流动效率。那时,澳门居民的一日三餐将更加鲜美可口。
  下图为兴建中的拱北新口岸。(附图片)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迎九九 话澳门

  督治“自治”殖民管治
  (上篇)
  纳娅
  1848年葡萄牙人封闭清政府驻澳海关,武力扩大对澳门半岛的占领;
  1851年葡人武装占领澳门半岛南面的凼仔岛;
  1864年葡人武装占领凼仔岛南面的路环岛;
  至此,葡萄牙女王强占澳门的计划已成为现实,“只差中华帝国本身的承认了”。
  1887年,没落的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签署《中葡会议草约》,“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同年12月签订的《和好通商条约》对此加以确认,但葡萄牙承诺“未经大清国首肯”,“永不得将澳门让予他国”。条约将划界问题留待以后磋商。从此,葡萄牙人开始对澳门实行全面的殖民管治,其政治行政组织随葡国有关海外殖民地法律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在此之前的1844年,葡萄牙女王唐娜·玛丽亚二世已擅自将澳门升格为海外省,并派遣总督常驻澳门,由一个政务委员会协助工作。从这以后一直到1917年,葡萄牙对澳门的殖民管治政策虽时有变化,但基本上是以强调中央集权为主的。一方面陆续将本土及其殖民地一般法律或原封不动或略加修改,在《澳门宪报》颁布,延伸到澳门实施;另一方面,总督根据澳门的需要制定部分行政法规,行使有限的立法权。这就是在澳门现行的政制中,总督与立法会分享立法权限的历史原因。但这种权力在当时十分有限,1869年葡萄牙制定海外宪法组织大纲,还特别列出了17个不许海外省总督立法的事项,包括税收、借贷、司法行政范围等。这种与当地现实条件相对脱节的中央集权制政策,对澳门的发展十分不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澳门的法律一直是二元化的。大清法律继续在澳门有效,某些中国法例被编入澳葡法制内,在华人社会中应用。1909年颁布的《澳门华人风俗习惯法典》,将中国古时的“妇有七去”(妒、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正式法律化,并一直生效到1948年,可谓一大奇观;依中国风俗习惯缔结的婚姻契约以及由此产生的继承权利,更是到1987年《澳门民事登记法典》颁布后才失效。
  19世纪末,主张海外省实行政治、立法和行政自治的殖民思想在葡萄牙逐渐形成。1914年,参照英国殖民统治模式制定的《海外省行政组织法》颁布,为各海外省制订自身的组织法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法律依据。1917年出台的《澳门省组织规章》,规定澳门享有行政财政自主权,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澳门有两个本身的机关——总督和政务委员会。总督是中央政府的代表和海外省的最高权威,拥有立法、行政、军事和财政权。政务委员会为“总督之后的首要和主要管治机关”,由“公务员委员”和“非公务员委员”组成。前者包括总督、总督秘书、检察官和五位厅长,负责提供技术性意见;后者则包括议事公局成员和由总督挑选的两位能读写葡文的华人,以便反映民意。在此规章中已可见后来的谘询会和立法会的雏形。
  1920年葡萄牙修宪,殖民地的政务委员会一分为二,分设立法委员会和行政会。此后,随着葡萄牙政局的风云变幻,殖民政策朝令夕改,澳门的政治行政组织也随之发生变化,至1973年产生过几个章程。真正勾画出今天澳门政制轮廓的,是1964年1月1日生效的《澳门省政治行政章程》。章程规定,澳门本身的管治机关有总督、立法委员会和政务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由总督担任主席,它不仅有立法动议权,还首次享有自身的立法权。1973年的《澳门省政治行政章程》赋予澳门省内部公权法人地位和行政财政自治权。立法委员会的组织和权限获得扩充,享有除保留给葡萄牙主权机构以外的有关澳门的所有立法权,但立法会仍然由总督主持,具有明显的殖民色彩。总督是葡萄牙政府在澳门省的最高级官员和代表,主持立法委员会和谘询局的工作,向葡萄牙海外部长负责。
  由此可见,此一阶段澳门的行政财政自治仅仅是殖民体制内的有限自治。
  左图为澳门博物馆。(附图片)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澳门基本知识有奖问答

  为什么说澳门不是殖民地?
  所谓殖民地,通常是指一个独立的国家因被他国占领、管辖而失去应有的主权,以至沦为他国的附属地,如安哥拉曾被葡萄牙占领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虽然也被葡萄牙占领并受其管辖,但众所周知,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对澳门享有神圣的主权,这一事实决不因葡萄牙对澳门实施占领或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有所改变,更不因葡萄牙单方面将澳门视为其“海外省”而有所改变。由此可见,殖民地的概念,对澳门来讲显然是不适用的。
  1972年3月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时指出:“香港、澳门是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这一立场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一贯态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1972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将香港和澳门从世界殖民地名单上除去的决议。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我看澳门回归

  澳门走笔(两首)
  石英
  妈祖阁
  背靠山脊,
  面对海涛。
  五百年缕缕不绝,
  香火如雾。
  庙终是中国庙,
  纵然地面屈姓“葡”。
  五百年祈祷,
  仍然割裂如初。
  今日回归在即,
  是谁
  燃一支巨型蜡烛?
  喜泪淋漓,
  蜡花如兔。
  五百年的妈祖庙,
  澳门之祖。
  看新的妈祖雕像,
  矗立半岛高处,
  望着金门,望着台湾,
  望着大洋中每一根桅杆,
  亲人归来兮……
  大三巴牌坊
  昨日的辉煌。
  人道曾经是
  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
  在此寄踪者赫赫:
  利玛窦、汤若望……
  多少人拾级留影,
  观光者川流不息;
  恍惚间仿佛是
  当年盛时期善男信女。
  1835年一场大火,
  几乎将教堂夷为平地,
  只剩一道胸墙兀立,
  宣讲占领者存在的理由:
  胡不离去。
  听者不语。
  只见背后壁画寥落,
  还有玻璃匣中藏秘,
  空气已凝固多时,
  像匣中枯骨一样静寂。
  “春”去也,
  大自然也在换季,
  留下这牌坊
  告诉后人曾经有过,
  尽管早已是
  断垣残壁。
  (作者为作家、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尽心竭力 安商助侨
  ——侨务系统积极为侨资企业服务综述
  赵健
  海外华商曾经被誉为外商投资中国的领航员和先锋队。目前,华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仍占居着重要地位,怎样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中国侨务系统的关注焦点。今年初全面展开的中国侨务系统“为侨资企业服务行动年”活动目前已初见成效。
  国务院侨办经济科技司负责人日前介绍,今年上半年,仅国务院侨办就收到有关侨资企业的投诉72件,目前已处理63件,各地方在为侨资企业服务方面成效更为显著。
  首先是建立了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许多省、市成立了以主管省、市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处理大案要案,研究有关政策。如四川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厅局负责人参加的“四川省为侨资企业服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者的投诉、反映和建议,帮助协调并促进有关严重侵权案件和重大经济纠纷等问题的解决。
  其次,很多地方建立了重点联系企业。根据国务院侨办的要求,每省重点联系100家侨资企业,全国共计3000多家,目前这个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从而更方便了解侨资企业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福建省侨办制定了各级政府领导对138家重点侨资企业的跟踪服务挂钩制度;宁波市侨办提出以“百人走百家”的方式,切实为侨资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庆市侨办筛选出50家有代表性的侨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以发挥示范作用。
  此外,许多地方推出了各种方便侨资企业的措施。许多省市积极筹备成立侨资企业协会。四川省华侨服务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帮助在川投资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办理企业登记、项目申报、审批手续,提供一条龙服务;云南省侨办决定开展“利侨服务承诺制”;青岛市开展了“安商助侨送温暖”活动。一些地方侨报还开辟专栏,介绍有关投资的法律、法规,对当地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广泛宣传,报道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例,营造有利于侨资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大多数省、市成立了侨资企业投诉中心或投诉点。受理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者的投诉,协同有关执法部门和单位,维护侨(港、澳)资企业合法权益。
  在运用行政手段维护侨资企业利益的同时,各地更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有关侨资企业的纠纷。济南市侨办聘请两位高级律师作为侨商促进会的特邀法律顾问,并在济南德义和众英两个律师事务所分别设立“济南市侨资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协助处理侨资企业的侵权案件和经济纠纷,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优惠办理与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济南投资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事务。重庆市人大已把制定保护侨商合法权益的有关规定纳入重庆市今年的立法计划。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投资环境的现状以及侨资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许多省市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地侨资企业的情况进行了普查。如四川、黑龙江、天津、新疆、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广州和宁波等省、市的侨办都采取“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深入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当地侨资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及时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一些地方侨办还会同市人大组成调查检查小组,适时对各级开展“行动年”活动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不少侨资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得到解决,增强了外商的投资信心。实践表明,侨务部门通过向侨资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既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改善了投资软环境,起到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也提高了侨办在当地政府和侨商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外汇储备全球排位第五
  本报讯 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宣布,香港一九九九年五月底的官方外币资产为八百八十九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中国内地与台湾及德国,位居世界第五。香港现有的外币资产总额,相当于流通货币的七倍多,为全球最高比率之一。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清流积极引导台资投向农业
  本报讯 福建省清流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放眼未来,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制定招商引资的特别优惠政策,把台资引向农业综合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创办台资农业九家,实际利用台资达三百四十万美元。 (李炳芳 魏国祥)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瑞金旅台同胞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本报讯 江西省瑞金市旅台同胞情系故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建设。近五年来,该市旅台同胞累计投资二千一百余万元,建成公路、图书室、电视站等一大批公益设施。
  瑞金市有旅台同胞二千八百多人。自一九九四年以来,该市旅台同胞平均每年投资四百余万元用于家乡公益设施建设,修建公路十多公里、桥梁十七座、电视站四座,建农业科技图书阅览室十六个、乡村幼儿园六家,并为一些学校添置了电脑、钢琴、图书等教学设备,为瑞金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王先文)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芷江帮助台胞排忧解难
  本报讯 本是同根生,互助见真情。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全力搞好对台胞服务工作,出现了社会各界为台胞排忧解难送温暖,台胞支助家乡搞发展的新气象。
  芷江有旅台同胞3400多人。自从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以来,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主管的对台工作办公室,并出台了一系列过硬措施服务台胞。
  前不久,台胞补昌华先生回到故乡芷江,突发胃大出血,生命垂危。亲属将电话打到台办,芷江台办主任立即与县人民医院取得联系,并请来了县内几家医院专家联合会诊。经两天三夜的抢救,补先生转危为安。补先生康复出院后,专门来到台办致谢。
  该县各界热心为台胞台属办实事、解难题,增进了与台胞的深厚情谊,许多台胞也积极为建设家乡献计出力。近年来,台胞救助失学儿童100多名,新建希望小学两所。此外,许多芷江籍台胞创办独资合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杨必坤 刘昆书)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日前,江苏公安边防总队南京港边防检查站的官兵,来到南京静海寺史料陈列馆,观看《不忘历史,喜迎回归》大型图片展。
鲍学训 汤征摄影报道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驻滇西某部为驻地宣传澳门基本法
  本报讯 近日,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日益临近,驻滇西某部在组织官兵学习《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同时,还成立了法律宣传小组,利用双休日深入驻地大街小巷为人民群众讲解《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他们绘制澳门基本法宣传图片80余幅,制作幻灯片60余幅,编写教案40万字,还利用黑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在驻地开展宣传活动,并为群众播放《话说澳门》、《澳门纪事》等录像带。(韦家骏 钟兴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