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减轻乡企负担要抓出成效
  姜永荣
  自江苏省委、省政府1998年6月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和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的意见》以来,全省控减乡镇企业负担工作起步较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网络。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市、县、区和乡镇已建立了控减乡镇企业负担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人员,积极开展工作。二是广泛发动,形成了控减乡镇企业负担的良好氛围。泰州市市、县两级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参加人数达1.5万人;镇江市先后召开11次大小会议进行部署。三是点面结合,认真开展乡镇企业负担的调查。徐州、常州、盐城、苏州和扬州等市将有关乡镇企业收费和负担项目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汇总,对造成负担过重的现状、特点、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四是乡镇企业负担过重的势头得到遏制。据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统计,全省市、县两级已取消的降低涉及乡镇企业的收费项目781项,减轻乡镇企业负担金额7.9亿元。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把这项工作做好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县、乡镇的主要领导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把控减乡镇企业负担同加快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控减工作制约了地方领导“大办”地方社会事业的手脚,因而态度不积极,甚至消极对待;有的地方清理收费项目工作不认真、不严格,马马虎虎走过场,个别地方省里去调查时,不积极配合。因此,我们对控减乡镇企业负担工作的成效不宜估价过高,对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度要有足够的认识,对做好工作的信心不能动摇。
  首先,要进一步统一好各级领导、特别是县(市)和乡镇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在统一思想认识上,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重振乡镇企业雄风来看,这件事非抓不可。乡镇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且日趋严重,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就谈不上增加积累、扩大再生产,就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地看到,这几年,江苏与沿海兄弟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差距有所拉大,主要不是别的,关键是我们的企业负担过重。从贯彻江总书记在视察江苏乡镇企业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来看,我们也应当不折不扣地、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江总书记的讲话,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都对控减乡镇企业负担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统一好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
  其次,要明确今年控减乡镇企业负担的目标。今年控减乡镇企业负担的总要求是:严格控制乡镇企业负担总量,全面完成乡镇企业负担的清理任务,建立健全规范乡镇企业负担的规章制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负担的督查力度,使乡镇企业的实际负担水平比上年明显下降。一是乡镇企业承担的乡村社会负担,要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规定,以企业为单位,其总量要控制在上年销售收入的0.5%以内,个别地方确实需要增加的,须经县(市、区)一级政府批准,并报省、市领导小组备案,但最高不得超过1%。二是坚决取消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出台的收费项目。凡是市、县(市、区)自定出台的项目,必须立即停止执行。三是全面推行乡镇企业收费和企业登记卡制度。登记卡由省里统一样式,各县(市、区)统一印制,并发到企业。四是继续抓好乡镇企业负担联系点的工作。凡已明确的省级联系点,要作为省级控减乡镇企业负担的固定点定下来,使之成为省里了解乡镇企业负担真实情况的渠道,成为实施控减措施的样板,成为探索积累经验的典型。要有统一的要求,有专门人员负责这项工作。
  (作者为江苏省副省长)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老乡月谈

  盼轻装前进
  南方
  一段时期以来,乡镇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已成为影响乡镇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乱摊派名目繁多,屡禁不止,企业负担苦不堪言。据对全国15个省市区乡镇企业情况的一份调查显示,企业被征缴的费用竟多达180余种,伸手的部门和单位涉及60多个。这还不包括许多“哑巴吃黄连”的隐性负担,一些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仍以各种名目变相落在企业头上。
  乡企负担过重过杂,中央领导极为关切。江泽民总书记去年考察江苏乡镇企业时,对身边的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乡镇企业要承担农村社会事业开支,承担支农任务,负担已经很重了,不能方方面面都向乡镇企业伸手。”
  其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党中央、国务院早有明文规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指出:“要切实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同年实施的《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有权向审计、监察、财政、物价和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控告、检举向企业非法收费、摊派或者罚款的单位和个人。”
  政策有了,关键看落实。河南、江苏、辽宁、天津、吉林、四川等省积极开展乡镇企业减负工作。江苏、四川等省甚至是副省长亲自抓乡企减负,收效甚著。
  话说回来,依靠领导重视,依靠文件法规,能使乡企减负短期见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负担重的问题,还必须仔细分析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乡企负担过重,原因林林总总。概其要点,无外乎三:其一,各级机构尤其是县乡两级严重超编、超员,行政经费缺口大,强行摊派“在所难免”;其二,乡镇政府与企业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政企不分,要拿则拿,想卡便卡,企业有理难辩;其三,乡镇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没娘的孩儿,没有挂靠、没有归口,又谁也不敢得罪,吃拿卡要,八方神仙,谁都能开口,企业只能暗怒,不敢明言。
  只要这些根本原因存在一天,有钱无势的乡镇企业就得当一天“唐僧”,任人宰割。因此,要彻底铲除不合理负担,就必须下决心对乡镇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系统的改造。第一,借助机构改革东风,对县乡政权精兵简政、裁减冗员;第二,加快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步伐,彻底理清政企关系;第三,企业应当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正当权益。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乡镇企业大世界

  柳市印象
  本报记者 董建勤
  柳市,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下辖镇,一个“特别特”的地方。
  镇小“市”大
  柳市太小,在一般的共和国地图上是找不到地名的,8.5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3亩;但她又是大“市”:高楼林立,大道纵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号称“东方电器大都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和出口基地,规模、品种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占领着40%的市场。
  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大模式——“温州模式”的策源地。她还是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星火科技示范镇,经济规模不亚于中西部省份中等地级市。她谱写出串串令人咋舌的数字:199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62亿元,出口商品交货值为8.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68元!
  “小商品,大市场”,一乡一业,“温州模式”在柳市的体现再典型不过。这里充分调动家庭这一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上演出一幕幕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剧。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低压电器借助于股份合作形式走过前店后坊、股份经营、组建集团的里程而渐成气候,率先走出了一条股份合作制创办企业的路子。目前,全镇拥有近千家股份合作企业,先后组建23家企业集团,有1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8家享有自营出口权。这里时刻都在优胜劣汰,80年代的上万家企业如今只剩千余家,仅有二三十家骨干企业弄潮市场。
  可见,柳市是短缺经济的产物,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她从一个贫穷的纯农村集镇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强镇,至1998年底,城乡储蓄余额达12亿多元,电话入户率达81.68%,是浙江省第一个电话镇。8.5万农业人口中有90%以上从事工业生产经营,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发达国家不过如此。
  市场取向
  柳市的经济运行机制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在市场大潮中想停都停不下来”,大小不一的老板都有这样的同感。柳市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销售公司达2000多家,在国外的销售公司代理商达20多家。去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面对困难形势,在市场风云中造就出来的企业适应性强,迅速开拓了中东、非洲、南美及中欧市场。今年一季度出口总额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
  正泰集团200多种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1994年组建温州第一家企业集团,以正泰品牌为龙头联合了十几家企业,扭转了柳市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目前仅股东代表就有150多个。
  正泰集团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较早成功地注册了顶层商业域名,以确保企业随着科技进步而日益壮大的知识产权,并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国际市场准备了最重要的“软件”。这里引入微机管理,每位经理都上网,与总裁的联系多用电子邮件方式,企业惯有的等候在“老总”门外请示报告排队的现象悄然消失。
  家大业大还要能挣会省。正泰提供给记者的资料复印件正反两面用;送人去机场用出租车。“卖掉公车去打的”,集团把自有的几辆轿车全部转卖,与不同档次的出租车司机建立了固定租车关系,年节省开支50万元左右;集团内部原计算机中心赔钱,开放建立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后,实行对外服务,竟成了新的增长点。
  在有些陈旧和简陋的办公楼里,镇党委书记周三荣介绍说,温州的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政府不去管那么多事,而是还权于民众、企业和社会。与企业的关系就是政府规划、企业投资;企业生产,政府收税,为“衣食父母”全力服务。政府的权力很小,但包袱也很少,没有人来找政府要工作。
  一路走好
  柳市人明白,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永远的辉煌。柳市人开始全面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进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共同发展的阶段,他们有疑虑,有困惑,更有深深的危机感。
  柳市的企业家大多出身农民,学历不高,又多是家族型企业,固有的天性就是人人都想当老板,不肯失权损利、放弃法人代表,以致职责不清、决策迟缓、科技含量低、人才缺乏等内外矛盾和问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人才严重不足,既懂外语又懂外贸的人才更是奇缺;多数企业家不懂外语。凭着起步早机制灵活,取得一定发展,但在现代竞争面前往往无所适从。当务之急是怎样从低层次、粗放型走上高层次、集约型,提高自身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此外,柳市集体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村已有5个,对大部分土地悉数被征的农民来说,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是个长远的问题。
  为此,柳市确定了科教兴镇、名牌兴企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做好“三引进三调整”的大文章。周三荣解释说,第一篇文章就是引进科技,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逐渐从低压到高中压,从元器件到成套设备,从低压电器向相关产业发展;引进人才,调整管理结构,造就一支善于开拓、勇于实践、目光远大的企业家队伍和适应性强的科技专业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队伍,打破家族式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资产结构,鼓励企业强强联合,促进社会化的专业分工协作,争取3年内有一二家企业股票上市。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香河人在北京
  盛夏 陈宝新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的中国妇女活动中心——这幢壮丽的弧形建筑物常引得路人注目观赏。这座建筑耸立在首都街头,更矗立在香河人心里。
  从50年代奋战人民大会堂工程,到近年来参建北京国际饭店、国际信托大厦、外交部大楼、长富宫等百余项国家重点工程,再到独立承建全国妇女活动中心,建设者们在北京的杰作多了起来,家乡父老的日子也富裕起来。从田野到都市,香河人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务输出之路。
  近水楼台占先机
  香河县位居京、津之间,距北京只有50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享有“京畿明珠”之美誉。该县人力资源丰富,民间颇多能工巧匠,建筑技术力量雄厚,素有“建筑之乡”之称,全县拥有建筑民工3万余名,其中,不少人还是50年代参加北京“十大建筑”建设的技术能手。
  近水楼台先得月。改革开放后,香河县紧紧抓住这一传统优势,积极组织建筑劳务队伍奔赴北京各个建筑市场。为了改变建筑队伍的散兵游勇状态,形成规模优势,县里组建了建筑业管理局和建筑总公司。1989年香河县被北京市建委确定为劳务基地县以后,他们又及时成立了建筑劳务管理处。
  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地建筑企业纷纷瞄准北京这个大市场。过去是河北、江苏、四川,现在海南、上海的工程队也来了,外埠企业在北京搞施工的有50万人、300家企业,还不算北京的市政、城建等七大建筑工程公司,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先得月”未必能“总得月”。香河人在高手如林的建筑市场上深深体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绝不只是一句空话。他们确立起精品意识,在施工中坚持“四严”,从严把原材料关、质量关,到严格自我约束机制、严格管理,真正做到一丝不苟。精品意识赢得了优质工程。首医大宣武医院住宅楼高22层,面积12000平方米,设计为“三叉戟”形,要求混凝土全现浇结构,采用滑升模板工艺,对垂直度要求高。香河县建筑工程总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攻关,他们采用极坐标法画线,使用精密仪器监测质量等办法,克服了施工中一个又一个难题。
  香河县建筑工程公司从1984年创建第一个京津唐三市联检优质样板工程以来,共创省级优质工程14项,市级优质工程22项。1997年又取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一级企业资质证书和全国集体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金屋奖。
  香河人,香起来
  大量的劳务输出,使农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长期在北京搞建筑的宋万义,从1987年到1995年积攒300万元,在家乡投资兴建了名格曲木家具公司。几年来,固定资产发展到500万元,年实现利税110万元,并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180人。
  香河县建筑工程公司在北京独立承建工程达20多万平方米。1993年以来,香河县建筑行业向国家纳税2300万元,获得劳务收入5000万元,使香河县的年人均收入增加160元。从1986年到1992年,香河县建筑业产值、劳务收入连续7年名列河北省第一位。
  要在北京真正扎下根,必须在社会上树起良好的形象。香河人要开拓进取,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香河人“香”起来,叫得响。为此,香河县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抓进京建筑队伍的教育管理。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联系通报制度、严格用工制度等措施,对进京施工人员进行强化管理。今年,北京团市委、北京建委还在香河县建筑公司中命名了两个“青年突击队”。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山西省盂县乡镇企业急农业生产所急,为抗旱保丰收做出了贡献。图为铸水管厂生产的铸水管等待发运。
  崔达道摄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企业风采

  星星:走自己的路
  本报记者 夏珺
  东海之滨,台州湾畔,新近落成一片规模宏伟的工业园区。阳光下,花园式的园区内,新楼林立,绿草如茵,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就是浙江星星电器工业公司新工业园区。它的落成,对星星公司来说,既是对10余年创业的一个总结,又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的开始。
  星星公司的“星星”二字,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星星却命运多舛,历经沧桑。说起星星的创业史,被员工称为“星星掌门人”的总裁叶仙玉感慨万千。星星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椒江市电冰箱厂。那时,是盲目跟着人家走,在激烈的冰箱大战中匆匆上马的。无奈既无规模,又无特色,第二年就亏损100多万元。无情的市场给了叶仙玉当头一棒,也使他头脑变得清醒起来。痛定思痛,他发现失败的原因在于市场调查不够,产品定位不准。于是,他带着队伍走南闯北,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市场调查。
  在广东,叶仙玉发现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冰柜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商店、饭店、饮食摊点的必需品,并已开始进入家庭,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更重要的是,当时冰柜的市场潜力并未引起众多家电生产企业重视。他果断拍板,转产冰柜,并在广东建分厂。星星冷柜就这样诞生了,而且一炮打响,迅速占领了广东市场的半壁江山,继而在海南夺得九成市场份额,令许多家电同行瞠目。星星从此转向以生产冷柜为主,南下北上,一发而不可收,企业走上了高速发展道路。如今,星星冰柜年生产能力达120万台,在中国家电行业中占稳了一席之地,连续3年产销量居同行业第二,市场占有率达22%,也就是说,每五台冰柜中就有一台是“星星”。
  高处不胜寒。星星经过10余年拼搏,上了一个台阶后,又遇到新的挑战:买方市场的形成,家电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等等。资料显示,冷柜的价格从1995年的12元/升降到如今的6—7元/升,真正进入了微利时代。
  星星下一步的路怎么走?叶仙玉在思考,星星人在思考。如果跟着海尔等大的家电企业屁股走,只能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出息。模仿他人不行,简单重复自己也不行,而必须独辟蹊径,出奇制胜,把思路从“替代他人”调整到“他人不可替代性”上来。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分析,“一个中心、两翼展开”的战略思想渐渐浮出水面。
  “一个中心”,就是以制冷产品为中心,在制冷产品上不断开发新的高科技产品。星星已投入6000万元进行冰柜无氟改造,结合绿色环保,加快技术升级。
  “两翼展开”,是以厨房系列产品和卫生间系列产品为两翼拓展市场空间。星星今年将形成新增2万台厨具生产能力。而卫生间产品的开发可以说星星慧眼独具。星星与日本合作开发的全电脑便洁宝洁具,具有自动除臭、温水冲洗、暖风干燥等功能,不仅适用于宾馆,也适用于家庭,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这是星星打出的“健康”概念的一张好牌。便洁宝已试销了几年,颇受消费者青睐。星星已在新工业园区投入3000多万元,今年可生产12万台便洁宝,仅此一项,预计可创产值2.2亿元。
  有人总是悲观地怀疑这些产品有没有市场?对此,叶仙玉的回答是:“问有没有市场,就好比问大海里有没有鱼。鱼肯定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捕捞到,能捕捞多少。”思路决定出路。站在新的起点上的星星人,正在以新的思维、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市场的新挑战……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三毛集团做好加入世贸准备工作
  本报讯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三毛集团厉兵秣马,加紧做好入贸的准备工作。最近,公司与国际羊毛局就未来世界毛纺市场的新品开发、工艺技术、设计信息和共同建立超细纯新羊毛原料基地等五个方面的合作项目达成了新的协议。一旦入贸,原先困扰三毛集团进一步扩大出口的配额问题也将迎刃而解。(阿福)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霍邱小城镇建设不唱“空城计”
  本报讯 在小城镇建设中如何避免唱“空城计”搞形式主义?安徽省霍邱县采取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使小城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载体。目前,全县依托小城镇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达二千八百一十一户,营业收入二十八亿元;实现私营经济收入七点二亿元。(祁涛)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江西一农民承包一亏损国企
  本报讯 江西乐平市接渡镇农民企业家方加金致富后,打消进城建别墅的念头,毅然投资一百七十余万元承包江西省乐平市二轻系统头号亏损企业———造纸厂。短短两个月来,该厂的主导产品挂面箱板纸、牛皮箱板纸质量不断提高,九成销往浙江温州、金华等地,使停产几年的造纸厂又重现生机,七十多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徐桂龙)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乡企负担重苦不堪言
  政府出重拳下力整顿
  本报讯 记者彭俊报道:针对当前乡镇企业负担沉重的实际情况,河南、江苏、辽宁、天津、吉林、四川等省市积极开展乡镇企业减负工作,力争给企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乡镇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已成为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摊派名目繁多,屡禁不止。甚至有些地方把过去对农民的负担转移到乡镇企业,使企业不堪重负,严重侵犯了企业利益,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广大乡镇企业反映强烈。一些地方乡镇企业税费比例达到1∶1,个别地方甚至达到3∶1。据对河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湖北、浙江、山东、宁夏、青海、海南、云南、宁波、深圳等15个省市区乡镇企业负担情况的调查,各种摊派、集资、收费、罚款等费用多达180余种,其中不合理负担竟然占到46.43%。
  各级政府站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下决心、下大力整顿乡镇企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江苏、四川等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减轻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河南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规定》。中共江苏省委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和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的意见》,提出全面清理涉及乡镇企业的各种收费;对乡镇企业承担的乡村负担实行总量控制;坚决刹住对乡镇企业的各种摊派和乱评比、乱拉赞助;加强控制乡镇企业负担的检查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等七条具体措施。吉林省乡镇企业局和吉林省监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乡镇企业负担工作的通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等11个部门关于促进天津市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中规定:“确定乡镇企业应负担的合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每年将收费目录报市政府批准,并责成有关部门监督执行,逐步实现限项、限额、控制总量,把不合理的负担真正减下来。”
  农业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减轻乡镇企业负担工作。早在1997年,农业部就与监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检查清理向乡镇企业收取费用的通知》。目前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承担费用监督管理的通知》。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有关人士说,他们将根据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分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总结推广各地减负工作经验,加强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建议和措施,争取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保护乡镇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