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追忆“活的鲁迅”
  陈漱渝
  编者按:今天是5月4日,发生于80年前的那场伟大的运动曾经如此深远地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而与它相连的有一个伟大的名字——鲁迅。无论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横眉怒对的文化战士,或是“民族魂”,鲁迅都是说不尽的。北京出版社不久前推出的六卷本《鲁迅回忆录》真实地呈现爱人眼里的鲁迅、亲人眼里的鲁迅、友人眼里的鲁迅,不朽的鲁迅通过这些追光寻影的回忆渐渐还复了一颦一笑。谨以这套书的序言刊于报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纪念一个伟大的战士。
  无论是研究雨果、歌德,抑或研究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有作家本人或同时代亲友的回忆录可供参考。中国文艺复兴之父鲁迅的回忆资料可能更为丰富。据说,仅日本友人撰写的鲁迅回忆录,就多达60余万字。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鲁迅回忆录汇编,也洋洋洒洒,多达六卷,240余万字。目前,随着鲁迅同时代人的相继谢世,有分量的回忆鲁迅新作的问世几无可能。为保存史料计,为推动研究计,编辑出版一部集回忆鲁迅文章之大成的资料汇编就成为了一件很合时宜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出版界和鲁迅研究界的又一次盛举。
  在现存回忆鲁迅的著述中,鲁迅夫人许广平撰写的回忆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1951年7月,许广平将她含泪撰写的忆念鲁迅的文章15篇结集出版,名为《欣慰的纪念》。1954年6月,又将另9篇回忆录结集出版,名为《关于鲁迅的生活》。作者声明,这些文字可说都是零星的感想和片断的回忆,行文时不免浓厚地流露了个人的怀念之情和某些感触,反映出的也是鲁迅跟某些同时代人生前的实际关系。
  1960年5月,许广平推出了她的新著《鲁迅回忆录》,遗憾的是受到了当时“左”的时代氛围影响。
  在鲁迅的亲属中,发表鲁迅回忆录的还有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笔名乔峰)。他在《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中描写了幼年鲁迅糊纸盔甲、藏画描画、借书抄书、种花等生活趣事,介绍了阿Q时代的风俗人物。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建人口述、其女周晔编写的《鲁迅故家的败落》。全书20万字,介绍了绍兴覆盆桥周氏家族——特别是鲁迅所属的兴房一支的情况,并订正了周作人著作中的若干错误。
  鲁迅和周作人由“兄弟怡怡”到“成为参商”的情况,鲁迅作品的爱好者大多熟知。但解放后,周作人却连续出版了三部鲁迅回忆录:《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书中《鲁迅的国学与西学》、《鲁迅的中学知识》、《鲁迅的文学修养》等专文,对于了解鲁迅如何形成“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观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尤有裨益。鲁迅早期文学活动的资料是鲁迅生平资料中的欠缺部分,周作人撰写的《鲁迅和清末文坛》、《鲁迅在东京》等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周作人撰写的《呐喊衍义》与《彷徨衍义》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两部经典性的短篇小说集提供了珍贵的背景资料。
  许寿裳先生是鲁迅的同乡、同学和交往长达35年的挚友,互相关怀,不异于骨肉。他的回忆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醇厚,对于研究鲁迅的思想人格和创作均具启示意义。比如,《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谈到鲁迅在弘文学院时经常跟他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一回忆,为了解鲁迅从事文艺运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许寿裳对鲁迅著作、翻译、美术活动、古籍整理等文化活动的近乎全方位的述评,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鲁迅光辉的文化业绩。许寿裳对鲁迅精神和人格力量(对祖国和民族的挚爱是鲁迅人格的核心)的阐释,准确回答了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根本原因。
  在回忆鲁迅的专著中,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是冯雪峰的《回忆鲁迅》。他的回忆录侧重忆述了一系列极富政治意义的事件,如“革命文学论争”,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特别是提供了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及国际友人交往的珍贵史料,以具体事例反映出鲁迅作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思想发展历程。
  郁达夫早在1928年就指出以作品的深刻老练而论,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在当时一片尖酸刻薄甚至欲置鲁迅于死地而后快的围剿声中,郁达夫的看法真可谓空谷足音。他的回忆提供了鲁迅北京时期跟周作人失和、上海时期跟林语堂冲突的第一手资料,可资征信。萧红是鲁迅扶植提携的东北女作家,她的《回忆鲁迅先生》笔触纤细,文采斐然,其文学价值在鲁迅回忆文章中堪称首屈一指。文中提供了鲁迅晚年的大量生活细节,为再现血肉丰满的“活的鲁迅”形象提供了素材依据。
  在散篇回忆录作者中,有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和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女性宋庆龄,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之一茅盾,鲁迅的恩师日本藤野严九郎教授,还有鲁迅不同生活阶段结识的同乡、同事,以及左翼文化战线的战友和鲁迅用精神乳汁哺育过的文学青年、美术青年……
  呈献给读者的这六卷本的系列读物,无非是对鲁迅的高洁品格和卓越贡献表达崇敬之情的一瓣心香。任何回忆文字都无法表达伟人的业绩于万一。
  (本版有删节,题为编者所加)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寻找科学文化的支撑
  ——兼评《针灸的科学基础》
  龙翔  
  综观近百年来的中西医学文化交流史,大致情形是“拿来”的多,“拿出”的少。中国针灸是“拿出”的范例,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针灸疗法,每年来华的留学生中,学习、进修针灸的比例很大,仅“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一家近年就接受了3000多人。欧美因此有一句流行语:“去中国干什么,投资旅游学针灸。”
  然而,“拿出”的东西要做到被普遍承认乃至发扬光大,并不容易。对于中医学而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实现跨文化的沟通。国外对中医的理解大致可分为“有趣”、“有用”、“有理”三个阶段,起初觉得“有趣”便拿来看,发现“有用”后便跑来学,最后还必须是感到“有理”才是真正走向了世界。这个过程,实际上蕴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概念,更包含了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如何实现文化跨越的时代命题:将中医人文的感性的诗意的叙述,换为科学文化的理性诠释。针灸于此又是个极好的范例,不久前,朱兵教授编著的《针灸的科学基础》正是从“有理”这个层面,侧重于中医科学基础的阐发和探索,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应该说,我们的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近年来较为稳健。一方面我们的专家对传统理解的深度大大加强,同时在跨文化沟通及消化现代科技成果、引进最新研究手段也表现出积极的姿态。《针灸的科学基础》的编撰者朱兵有着中西医学及中西文化双重学术背景,目前正主持“攀登计划”针灸及经络研究项目,在他的专著中表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他把针灸作为跨文化沟通的范式,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科学翔实的实验论证。这种设计从针灸效应的传入系统,到针灸触发的反应系统及经络脏腑相关性等,涵盖了整个针灸学术的前沿地带。在新的纪元里,中国针灸要继续执牛耳,就必须在基础研究、前沿地带有所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兵的《针灸的科学基础》完成了一次学术奠基。


第11版(文化)
专栏:电视与我们征文

  说不完的电视(14)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能把自己与观众的距离拉近再拉近,他们不是在表演说话,而是像街坊邻居与我们唠家常。
  云南省云县国家税务局 罗如瀚
  好的主持人永远是风度与内涵的完美结合,而这又来源于主持人的知识文化修养。
  大连陆军学院3大队 张云川
  初识电视,是看举国哀悼周总理。那一天,电视机前人山人海。电视使我及时目睹了许多重大事件,它是我的世界之窗。
  陕西宝鸡66信箱 郑翔
  电视在传播信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等方面功不可没,但看过多的电视节目也会扼杀青少年其它的兴趣爱好。
  湖北大学校报编辑部 汤光伟
  正因为电视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内容必须格外健康,不能有一丁点疏忽。
  江苏省阜宁县委 张扬
  如今的农民眼界开阔了,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收看一般的地域性电视节目。
  河南开封54637部队61分队 刘向阳
  在我们豫北太行山区的农村,家里有台电视便被看成享尽了人间的富贵。
  河南鹤壁人民广播电台 牛建军
  电视不是书籍的“革命”,它是与书并存的孪生关系。它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关照民
  应该充分利用电视这个现代传播媒体,推出“知识电视”。广西梧州市交通局 姚学洪
  电视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它还应是传播知识文明的通道,关注民生苦乐的眼睛,鞭挞腐败丑恶的照妖镜。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 汪振军
  看电视无法代替读书,就如汽车永远代替不了步行一样。
  山东省胜利石油管理局 张云堂
  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有一良言相劝:要娱乐,不要“愚”乐。
  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 张永祥
  一向城市化色彩很浓的电视,能否在新的世纪更广泛地关注农村,关注几亿农民的审美趣味?
  河北遵化市海都道 石学锋
  一切电视病,问题都出在人类本身——我们滥用了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河北宣化交通局医院 顾春军
  电视的发明是叫人不寂寞,而电视的发达却叫人孤独。看电视多了,与亲戚朋友的来往就少了。电视是“儿童食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吃”电视长大的。
  厦门湖里三航公司预制厂 赵恒章
  许多动画片过多、过深地涉及到男女之间的恋爱问题,有的还以此作为笑料吸引观众。
  吉林省大安一中二年级 张继文


第11版(文化)
专栏:

  安阳市图书馆走进军营
  河南省安阳市图书馆走进军营“为战士找书,为书找战士”,创办“绿色书屋”。从1994年5月创办以来,“绿色书屋”每年流通图书1.5万册。
  当年,这个图书馆的领导了解到,一些战士到街头书摊上借书,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而且容易使不健康的书刊流入军营,若能把图书馆搬进军营就好了。就这样,某师提供场地设施,市图书馆选派馆员和提供图书的军民共建图书馆诞生了。蔬菜栽培、动物养殖等一系列科技书籍,有关国内外军事发展动态的书籍,深受士兵们的喜爱。通信营某连还组织读书演讲会,开展每月书评、每日格言活动。(张遂旺)


第11版(文化)
专栏:

  用小说诠释中国文化
  ——走近金庸
  本报记者 卢新宁
  5年前在踢破门槛的拥挤中,曾目睹刚被北京大学中文系授予名誉教授的“金大侠”的神采。那温文儒雅的君子风范以及与爱妻的脉脉深情,仿佛是他小说中的场景,让人感念至深。
  不久前,在上海一家酒店的咖啡厅终于有了走近金庸的机缘。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75岁的金大侠从容淡定的言辞微笑,与我心仪已久的“武林宗师”甚为吻合……
  我写武侠小说真正宗旨是肯定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使读者觉得人生在世,固当如是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副浑然天成的对联,包括了十四部颠倒众生的武侠小说,每个看似平常的字都蕴藏着一段让亿万“金迷”刻心铭骨荡气回肠的侠义故事。
  为什么金庸能有如此魅力?因为金庸小说充满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呈现了其中最雍容最美好的部分:儒的至大至刚,道的恬淡无为,佛的悲天悯人。那些侠骨柔情的英雄气概,重信然诺的君子风度,快意恩仇的人生境界,照亮了我们平庸琐碎的生活。许多人可能没有读过更多的中国文化经典,但从他的笔下获得了中国传统美德的熏染。一位知名学者认为,金庸的小说确实起到了一种普及中国文化的作用。
  金庸先生却于此谦谦,微笑着连说:“不敢当不敢当。”他说,我写武侠小说并没有想宣传什么主题思想,偶尔也有一些对社会上丑恶现象的刻画和讽刺,然而那只是兴之所至的随意发挥。真正宗旨,当是肯定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和崇高品格、崇高思想,使读者油然而生敬仰之心,觉得人生在世,固当如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欣赏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向金庸讨教不能不说“侠”字。对此,金庸先生十分认真地说:“思想家中,我最推崇孟子,推崇至大至刚的大丈夫气概。所谓浩然之气,就是侠气,就是性情中人。”
  金庸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对自己小说里的人生观有过发人深省的总结,他说:“在武侠世界里,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冤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小说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那些在侠客列传、唐宋传奇、明清小说中,多少有些怪异、神秘的侠客,到了金庸的笔下大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堂堂正正的大英雄。“虽万千人吾往矣!”笑傲江湖多年的金大侠至今依然坚持自己在14部小说中对于“侠之大者”的理解。
  金庸推崇诗教,强调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非是要学习许多知识,而是要熏染温文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君子之风。从这个意义上,他高度评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导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世纪之交,金庸坚信中国文化依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他曾引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之言强调“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他说,许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文化,认为中国的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心理状态可能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的关键。
  历史是个奇妙的筐,里面自有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凝重
  金庸要写一部中国通史。
  熟读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他的14部小说都是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写,所谓“以江湖映写江山”。金庸的许多历史观念已在小说中发挥甚多,如今终要写成学术性文字,而且是一种“与以前的历史观完全不同的人民的历史观”。对此,金庸先生解释道:我的立场是完全站在老百姓一边的。比如人们往往赞美打败匈奴的汉武帝,但他推行盐铁专卖、与民争利,似乎不足为训;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位减免税收、与民生息而且肯下“罪己诏”的汉文帝。
  西方历史学家已经渐渐重视经济史、社会史、风俗史、文化史等,不再像从前那样,以政治史为唯一的历史,近年来更兴起不少“民众史”的著作。退隐江湖多年的金大侠此番出山,潜心写这样一部“由下而上的历史”,不由又给无数“金迷”一种期待——听金大侠纵横捭阖引弓含笑说历史,当是何等快事!金庸说过:“历史是个奇妙的筐,会沉淀下一些东西,也会收藏一些人物变迁,里面自有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凝重。”但愿我们能够早日从金大侠带给我们的这个“奇妙的筐”中重温千年历史,一览风云沧桑。(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殷殷黄土情
  ——吕志平民俗中国画观后
  於复玉
  画家贵有时代意识,更要有超越常人的思维。观赏陕西长安画家吕志平的画,顿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吕志平从高师石鲁、康师尧、张义潜那里学习了现代绘画的技法,又在有着丰厚中华文化积淀的故都获得独特的滋养。黄土地上的人民,黄土地上的变化,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他的心灵,激发了他一个又一个灵感。于是在吕志平的画板上,便勾勒出了中国画法的线条、技法同西洋画相结合的产物——民俗中国画。
  一张细白宣纸,折皱揉搓后苍痕累累,一经笔墨,就让人想到历史的折痕,又联想到东西文化的缠葛。完全施以中国画颜料,构筑几何图案,表现民俗风情,慢慢皴染,画出来后,绝非传统的中国画模样。它像蜡染,又像立体的剪纸,画法夸张似有漫画特色,色彩浓烈抽象又似西洋画法,民俗味乡土气很重,从中能看出画家的认识和思考。令人惊叹的还有,画面上浓烈的民族气息与世界不同文化同存一域、互动感应的效果,可以由此思索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吕志平的画在日本引起的震动证明了这点。日本与中华文化的同根性,以及同西方文化的冲突、交融、吸收甚至抵制斗争,都似乎可以从吕志平的画里找到。那种思旧还乡的感觉,令日本人凝思神往,他们似乎想起了盛唐,西洋、荷兰航队的时代……
  道之精在于发展。一个人的思想能够开掘多深,是大家与匠人的分界之岭。艺术的生命崇尚真实,崇尚创新,吕志平的成功正在于那些永远流动的色彩线条,那不竭变化着的精神探索。(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打开素质教育之门
  ——《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的魅力
  本报记者 孟宪励
  当孩子漫不经心问你什么是“完全数”时,回答起来可能颇感踌躇。那么不妨翻一翻《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与6有关系,晶莹剔透的雪花是六角形;蜂房的入口呈六边形;西方传说上帝6天创造了世界。6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它有4个约数1、2、3、6,如果不算6本身,把其余的数加起来恰好等于6自身。人们被这一美妙的性质所陶醉,并称这种除了自身以外的所有约数之和恰好等于自身的数为完全数……”
  从一个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开始,讲述一个故事,糅进一个传说,然后把一个完整、科学的“完全数”的概念娓娓道来。如此枯燥的概念却讲述得如此兴趣盎然,这就是《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的魅力。该书在出版一年多的时间里,已销售近8万余册,正在成为许多中学生的案头必备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能使孩子们激发学习的兴趣,找到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最初就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策划此书。在他们看来,兴趣会给孩子们注入渴求知识的动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为他们找到一把登堂入室的钥匙,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则使孩子们终身受益无穷。该书洋洋213万字,含14个学科、2000余个条目、近万个知识主题,覆盖了中学阶段课内外视野所及的全部知识领域。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书在最大程度上对既定目标的实现。
  《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从中学生的知识需要和阅读心理出发,打破了成人百科全书的许多写作成例。引人入胜、颇似新闻导语的“切入点”,严谨而简明的定义和准确、通俗的基本知识构成了每一个条目的主要内容。全书设定的5种检索方式,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查到他所要了解的问题。以学科分类的内容索引、汉字笔画索引、汉语拼音音序索引、问题导读索引会时时逗引着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己发现的快乐。按照该书责任编辑之一韩知更的说法,当一位小读者第一次自己动手、动脑从书中查到他所需要了解的问题时,这本书也能保证他第二次、第三次同样得到帮助,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而成。
  该向家长提个醒的是,当孩子习惯于碰到一个小小的问题,不假思索地张口就问,你同样也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的时候,一个不好的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滋长。这样,当你再一次碰到比如“什么是‘完全数’”这一类不好回答的问题时,最好的回答可能就是——“自己查书去!”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中国社科院一项重点课题揭示
  人类面临第五次信息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重点课题揭示: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一次影响最为深远的信息传播革命。前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以及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模拟式电子传播。如今方兴未艾的数字式电子传播是一次新的信息传播革命。它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包括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在内的各种信息都可以作数字化处理,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在形式上的差异将日益缩小。
  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华夏出版社的新书《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主编明安香和课题组成员宁新、闵大洪、杨瑞明提出一个新观点: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将极大地改变受众与传播者的相互关系。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报道什么,观众只能阅读、收听或收看什么;观众不能同媒介进行平等的交流。在数字式电子传播时代,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新闻事件目击者的现场录音、录像等第一手材料,可以同媒介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视频、音频对话,甚至可以通过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随时发布自己的新闻和评论。将来有一天,在突发性事件现场的任何普通人,都有可能抢拍到新闻并通过网络发布到全世界,而大众传媒作为专业性的信息发布机构,将主要转向非事件性新闻的解释性报道和系列报道。
  目前,美国报纸记者的采访手段,按使用频率为面对面采访(占61%)、电话采访(22%)和电子邮件采访(13%)。中国学者预测,电子邮件书面采访和视频面对面采访最终将成为媒介日常工作的主要手段。(天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