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河魂·艺魂
  ——从几件黄河题材的作品所想到的
  邵大箴
  一件好的美术品之所以能动人,主要是它有充足的精神内容,体现一种崇高的理想,反映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在这些理想和追求中,最珍贵的是对祖国真挚的强烈的热爱。当然,表现在作品中的这种感情不能是空泛的、概念化的,应该是具体的、形象化的。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必须有生活的积累,必须对所表现的题材有较为深刻的感受。光坐在画室里凭空臆造不行,从画报里收集素材拼凑画面也不行,用先进的照相机拍摄一些“动人”的照片来进行加工也不行,因为用这些方法做出来的作品缺乏作者的真情实感,显得空,显得假。作者自己不感动,怎能感动别人?要创造出好作品,需要扎扎实实地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到人民大众中去呼吸、去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创作者有了真切的情感,有了迫切表现的愿望,作品的成功便有了良好的基础。自然下面还有许多事要做,要有好的艺术处理手法和描绘技巧,等等。但是,在整个艺术构思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充实是保证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通常说,一件作品有精神内涵,就是指它所体现的感情内容很充实。感情内容贫弱的作品,即使艺术技巧再高超,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近翻画册,发现不少以黄河为题材的作品,有的是比较成功的,有的则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不用说,所有作者都试图以这条“民族河”流域的激荡、雄浑和壮阔,来表现我们民族历史的沧桑,表现我们民族的苦难、奋斗和崛起,表现祖国的山河之美。但有的作者有生活体验,有感情积累,作品自有内在的魅力,而有的作者只看到了题材的重要,没有相应的感情基础,即使在艺术手法上精心推敲,作品也显得干瘪和没有生气。
  在这类题材的作品中,我认为杜键的油画《黄河激流》、何鄂的雕塑《黄河母亲》和张仃的中国画《壶口瀑布》比较成功。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感情真挚。他们对黄河的爱,对祖国、民族的感情,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自然、真切。《黄河激流》创作于1963年,当时国内刚刚战胜了三年经济困难,又面临险恶的国际环境。作者在构思作品时,很自然地从黄河激流中船夫的坚定、沉着,联想到了我们民族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气概。在黄河边长大、长期受民族文化乳汁哺育的女雕塑家何鄂,对母亲河有深厚的感情,她用带有象征性的写实语言,塑造了黄河———母亲慈爱、端庄、雄伟、美丽的形象。老画家张仃,喝过延河的水,经历过战争烽火的洗礼。他十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心民族艺术传统的发扬光大。近十多年来,他不顾年迈体衰,经常跋山涉水,到祖国各地写生、作画。1994年,他创作的《壶口瀑布》,写汹涌澎湃的“山水”,从天地尽头,从山岩峭壁间,倾泻而下,气势非凡,作者在画面上的题字说:“余三次畅游,数次写之,兴尤不败。”壶口瀑布何以如此吸引这位艺术家?是作者从这动人的景色中,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领悟到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从而激发起他的浓厚兴致和强烈的创作欲望。
  当前我们的美术创作正处于空前活跃的状态。安定的国内环境和良好的创作氛围有利于艺术的发展。艺术品走向市场对艺术创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值得我们关心和忧虑的问题。一些画家只注意在艺术形式上取悦于市场的需要,在技巧上炫耀自己的才能,而对作品的精神内容有所忽视。社会上浮躁的风气在美术创作中有明显的反映。真正深入生活去体验、去感受的美术家日渐减少,与此相应的是内容贫弱、感情不真切的作品日渐增多。这些情况已经引起社会和美术界的关注,有关方面也正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扭转。但美术创作状况的根本改善,最终得靠广大美术家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自觉。只有大家真正懂得并掌握艺术规律,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实感情是创作的基础,精神内容是作品的灵魂,并扎扎实实地去做,美术创作的面貌才能改观。(附图片)
  压题作品《黄河母亲》(雕塑)何鄂作
  壶口瀑布(中国画) 张仃
  黄河激流(油画) 杜键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多彩的北京
  ——北京画院作品展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北京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北京画院于5月11日至1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多彩的北京———北京画院画展》。为筹备此次展览,北京画院于去年3月开始组织画院画家分批去北京各郊区县考察写生、体验生活,创作了一批反映北京城市发展、郊区农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及首都旅游景点的作品。这里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编者(附图片)
  多彩的北京(中国画) 庄小雷
  燕山雨后(中国画) 张仁芝
  圆明园(中国画) 金连经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苑掇英

  空谷流思
  ——霍春阳的花鸟画
  李靖
  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霍春阳教授作为当代“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花鸟画创作的意义在于绘画语言的开拓。他的画,用笔洗练,不事琐碎;色彩淡雅,摒弃俗艳;墨色单纯,水墨和谐;构图奇巧,但不造作,画面宁静高远。他笔下的鸟,总是寥寥几笔,神采凸现,小小生灵眼里的春夏秋冬便跃然纸上。
  霍春阳早期的花鸟画尚有师法吴昌硕、齐白石、陈衡恪等近世名家的痕迹。进入九十年代后,霍春阳的大写意花鸟画直溯元、明、清文人画的传统,在花鸟画底蕴深厚并以小写意花鸟见长的“津门画派”中独树一帜。
  “萧条淡泊”、“闲静趋远”,向来是文人画所追求的意境。霍春阳数十年不知疲倦地浸淫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著作。这些画外的修养,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积淀因素。同时,他的花鸟画还明显地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经验,在他的笔下,不难寻到倪瓒、龚贤以至黄宾虹的笔法和意境。近年来,霍春阳的花鸟画进入了沉静的创作阶段,纸上空间愈加“萧散简远”;做画则是“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附图片)
  我心比竹虚(中国画) 霍春阳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画坛风景线

  画坛风景线
  美协第二届中国画艺委会成立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日前在苏州举行。这是在美术家协会本届代表大会后重新聘任组成的新一届艺术委员会。由姚有多任主任,郭怡孮、王玉珏、李宝林为副主任,孙克为秘书长。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共二十六人,由来自全国的著名画家们组成,成员较上届中国画艺委会更加年轻化。(美一)
  首都专家推崇《解放区木刻版画集》
  日前,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明朗的天———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解放区木刻版画集》。此举得到了首都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专家们认为,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是新中国美术的源头。将其中的优秀作品加以收集、整理、出版不仅是现当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对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美术具有启示,从而使这部作品同时具有欣赏性、文献性和收藏性。《明朗的天———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解放区木刻版画集》共收入八十四位艺术家的三百二十八幅代表作,有些作品是几经寻找才得到的。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解放区木刻版画作品出版中作品数量最多、作者面最广的一部。(美三)
  首届美术学论文奖揭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暨《美术观察》主办的首届美术学论文奖最近在京揭晓。一九九八年初,《美术观察》向全国发出首届美术学(论文)奖评奖征稿通知,至一九九八年底,共收到全国各地九十余位作者的论文一百五十八篇。最后共评出优秀论文二十六篇,其中一等奖三篇、二等奖六篇、三等奖十七篇。(李一)
  “中国实验家具艺术展”开始征稿
  中国第一次以家具为主题的实验家具艺术展即将举行。目前,展览作品的征集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本次活动的参展作品分为概念家具和实用家具两部分。展览将陆续在北京、香港及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的多个城市展出。展览结束后,所有展品将在京拍卖。本次展览由北京焦应奇艺术设计中心策划。(美三)
  赵鹏书画艺术研讨会召开
  赵鹏书画艺术两岸三地巡回展座谈会暨赵鹏书画艺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刚届不惑之年的赵鹏,现任职于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赵鹏的书画既从古法,又寻求突破,作品空灵清新,颇有特点。(钱品)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成立于一九八九年的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日前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同时举行了研究会书画作品集首发仪式。(美一)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人物

  关注时代生活变革的艺术
  ——谢志高其人其画印象
  钱海源
  我与中国画艺术研究院著名人物画家谢志高,是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与大学的同窗好友。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河北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办画刊,在繁忙的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工作之余,坚持年画、连环画和中国画的创作,并不断有作品参展、发表和获奖,后又进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成为蒋兆和、李可染和叶浅予等大师的高足。
  正如人物画家林墉评价志高所言:“他是当今中国人物画坛中,可以白手对青天、笔下任舒展的为数不多的高手之一。造型的化境,正是他艺术的张力,流行的狂躁虚妄与他无缘”。当今中国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商品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作为一位功成名就人物画家的志高,却仍然保持着朴实与真诚的平常心态。一直关注着人生与时代生活变革的风云。他不理睬这些年来流行于文坛艺苑的“淡化生活”、“远离时代”的种种邪乎的理论,仍然坚持深入生活,每年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去写生,感受时代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创作中表现美。在1998年夏季震撼世界的伟大抗洪斗争中,志高从汕头安葬亲人返回北京,第二天就冒着高温赶到荆江大堤,在长江抗洪前线深入生活,画速写。与近年来人们常见的某些被吹得神乎其神、在艺术形式方面陷入另一种模式化的倾向,思想内容贫血、形象没有灵魂的作品相比较,志高的人物画,不但可以看到他坚持在人物画创作的诸如笔墨、用线与赋彩的艺术图式语言方面努力探索的新成果,而且可以看到人民创造历史的脚印。
  执着地坚持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的志高,在新时期二十年来,不断地尝试用新的笔墨与色彩等构成新的视觉形象,描绘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的新生活和新人物。在他的笔下,既有如纪念碑式的《建设者》和《黄河颂》等鸿篇巨制,又有体现了画家南方人的气质、热情歌颂南国水乡与海边渔村劳动妇女纯朴美的《春雨》、《沙田绿雨》和《惠安女》等许多人物画优秀之作。他为作家茅盾的小说《春蚕》所作四十幅水墨画插图,被公认为力作。到了九十年代,仍然不忘以他喜爱的屈原、杜甫和李清照等先贤人物入画。这不但体现了志高拥有驾驭多种多样艺术表现技巧的能力,而且表明志高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对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根基深广的修养。(附图片)
  惠安女(中国画) 谢志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