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服务体系完善 基础设施齐全 合作双方真诚
  苏州工业园区高起点高效率
  本报苏州5月22日电 记者曹焕荣、杨晴初报道:中国和新加坡双方真诚合作,高起点开发苏州工业园区,高效率运行吸引国际资本。去年,全区财政收入达4亿多元,年均增长79%。
  来自新方的一份调查说,前些日子,入驻园区的多数外资企业对投资环境投了满意票,普遍的好评是——办事高效、制度透明。5年的“软件”建设,使园区初步形成有效、便捷的客户公共服务系统,以及新型的社会保障体制。到今年4月底,园区先后派出公务员和技术官员627人次赴新,接受25项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的专题培训。
  苏州工业园区按高标准规划和展开基础设施建设。首期开发区内达到了“九通一平”。日供水15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一家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欧洲公司取回大量水样化验后,很快来园区建了一个上亿美元的高新技术项目。此外,日供气15万立方米的燃气厂、时产40吨蒸汽的集中供热厂等工程相继完成。首期60万千瓦的华能发电厂明年开始供电。大面积的绿茵与成片厂房毗邻,园区内比杭州西湖还大的金鸡湖,将美化成我国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园。德国《商报》评价苏州园区“是一座正在建设的崭新的工业样板城”。
  5年来,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中方把苏州工业园区当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重中之重”,新方把它视为海外合作的“旗舰”项目。江苏省、苏州市更是倾全力开创园区发展和繁荣的新局面,用苏州市委书记梁保华的话来说,这是“全市的共同责任”。如今,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但这个园区的开发基本上仍按规划正常进行,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到今年4月底,共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55家,其中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33家,90%为高科技企业;累计实现合同外资6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园区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入驻企业已有75家投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春潮激荡的土地
  ——来自湖北灾区的报告
  本报记者 罗盘
  麦苗滴翠,油菜飘香。5月的湖北大地,尽管去年那场洪水留下的沟壑和废墟依稀可见,但生机盎然,人民安居乐业。在武汉郊区的金岭移民建镇小区,102岁的老人田黄氏说:“我在水垸子住了89年,受够了水灾的苦。如今政府帮我们迁进了新居,以后再也不会受水灾了,我们子子孙孙都要感谢党!”
  不让一户群众无房住
  1998年是湖北的大灾之年,全省64个县受灾,122万间房倒塌,3800万亩土地受渍。水灾之后,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始终挂在心头。经过2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的规划设计,全省确定130个民垸平垸行洪,建移民新镇36个、新村50个,就地重建的灾民有25万户。
  为了切实造福人民群众,湖北要求移民建镇高起点、高标准。武汉市长王守海说,我们一定要确保决不让一户群众无房住、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决不让大灾之后出现大疫。今年5月,武汉已按计划完成新居82%,今年10月前全部解决移民建镇。许多灾民住进了两层小楼,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黄冈市去年完成了1万户的移民建镇任务,恢复倒房100%。黄冈市还决定5年内完成长江江滩民垸3.2万户、12.7万人的移民建镇任务,并将这项工程延伸到扶贫工作中,计划今年年底前把高寒山区的1000户特困户全部移民到邻近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黄冈市委、市政府还明确提出,要把灾民建房与建镇扩镇结合起来,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实现移一批灾民,退一批民垸,建一批集镇,活一批市场,富一批百姓。黄冈市蕲春县双沟新村建在3座荒芜的山包上,其标高比去年的最高水位还要高出2米,民房设计新颖,建筑质量高,水、电、路、下水道、卫生间等全部配套,居民生活十分方便。
  争取实现大丰收
  水灾考验了湖北的党员干部,灾后重建中,党员干部切实关心灾民生活,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深受人民群众赞扬。阳新县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水灾多发县,去年因受水灾,1万多户农民田园被淹。大水过后,县委、县政府切实解决灾民生活困难,县民政局局长、“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贤田带头一家一户了解困难,一家一户送温暖。阳新县一些农民以养鱼为业,去年大水冲毁了鱼塘。今年,王贤田带领民政干部帮助群众恢复部分鱼塘,购买了鱼苗。繁重的工作使王贤田多次旧病发作,但他始终不离开自己的岗位。公安县的党员干部为了让灾后离家外出的孩子们上学,主动到长沙、武汉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将他们一一送回学校。
  大灾之后,湖北灾区人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党的温暖,也更加热爱党。仲春时节,记者来到嘉鱼县簰洲湾。如今,灾民已迁进了新居,土地已种了庄稼。新建的小学早在今年1月就已全部完工。58岁的老大娘林秀英指着自己的新居对记者说:“我家原来住两间房,现在政府帮助建了三室一厅的楼房,发了棉衣棉被,日子好着呢。”她教育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村民毛稻炎对记者说:“是党和政府、是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使经受灭顶之灾的簰洲湾人很快过上了幸福生活,现在,我们要争取一个大丰收,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
  大灾之时,监利、石首等地部分民垸扒口行洪,人民群众顾大局,舍小家。大灾之后,灾民们体谅政府困难,主动为党和政府分忧,积极开展生产建设,湖北全省没有发生灾民大量外流的事。仙桃市委书记许克振告诉记者,灾区群众发展生产的热情十分高涨,去年冬天抢播油菜,今年春节刚过就开始春耕备耕,加强田间管理。因此,今年的油菜已经丰收在望,春小麦长势良好,早稻也已经全部插完。三伏潭镇的一位村支书凡桃仿说:“我们农民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用行动为国家强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话代表了湖北数百万灾区移民的心声。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奋进之笔

  售粮资金户交户结 收粮资金封闭运行
  黑龙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编辑点评
  在粮食连续9年丰收、供过于求的形势下,黑龙江省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基本没有发生新的亏损挂账。这一消息令人欣喜。
  在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各级党政第一把手狠抓落实,各部门协调配合,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这是黑龙江稳步推进粮食改革的经验之谈。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很大,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夏收就要到来,尤其需要在粮食改革上多下功夫,取得更大突破。
  本报哈尔滨5月22日电 记者董伟、胡斌报道: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储备基地的黑龙江省,在粮食连续9年获得丰收、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下,咬住粮改不放松,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今年5月1日,共入库新粮108.6亿公斤,其中保护价粮65亿公斤,售粮资金做到了户交户结,即收即付,农民利益得到了保护;实现了收粮资金封闭运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基本没有发生新的亏损挂账;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提前两年完成了全省粮食系统的下岗分流任务。
  1998年是黑龙江省连续第九个粮食丰收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粮食定购任务保持40.8亿公斤不变,同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定购粮与保护价粮同时收购,并千方百计抢在收购前解决了127亿公斤收储能力;坚决执行户交户结,即收即付,不代扣代缴农业税以外的任何税费。农民高兴地说,这回真正告别了“白条”。为了在收购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全省粮食收储企业配备了400台快速谷物水分测定仪,改造装备了288台屏幕显示电子秤,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同时建立起制约机制,检验员交流上岗,实行封闭式密码验质;公布质量标准、设置样品台;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监督。此外还实行新的粮食收购质价政策,对农民自行整晒高水分粮食进行奖励,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自行降水、交售干粮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把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当作腾仓倒库,活化资金,减轻财政压力的大事来抓,制定出了一系列鼓励顺价销售的政策,指导全省粮食收储企业测算成本,促进销售。1998年,全省调销粮食65亿公斤,其中专储粮调出29亿公斤,顺价销售36亿公斤,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60亿公斤调销计划。今年3月,省政府又同各地、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把顺价销售35亿公斤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得到加强。全省粮食系统现已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557个,下岗分流16.4万人,其中转岗安置9.38万人,有3.2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从全省857个挂牌粮库中认定了706个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并从中分离出附营业务企业796个,全面完成了附营业务与收储业务的分离工作。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998年全省粮食收储企业比上年减亏16.24亿元,减亏幅度为36.9%。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黑龙江省注重形成有效的推进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粮改列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协调推进的新格局。在推进粮改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一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讷河市老莱粮库,通过完善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做到了连续13年无亏损,获利润600多万元。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认识到,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着力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调动农民发展优质粮的积极性,要在继续坚定不移贯彻“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提高粮食质量和生产效益。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大千名学子聆听英雄事迹报告
  纷纷表示要化悲愤为力量刻苦学习不负祖国重托
  本报北京五月二十二日讯 我国驻南联盟使馆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英雄事迹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千余名学生冒雨赶来聆听了这场激动人心的报告会。
  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一秘王辅国、副武官王树工、三秘陈波分别讲述了驻南使馆工作人员忠于祖国、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并对大学生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暴行的爱国情怀表示深深的敬意。新华社《参考消息》报总编辑夏海涛、光明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柴野介绍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高尚品质和英雄事迹。
  两个小时悲愤激昂的报告赢得了三十多次热烈的掌声,高昂的爱国主义情绪溢满了整个会场。报告团成员“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强大再强大”的叮嘱引起大学生们的强烈共鸣。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南京媛同学听了许杏虎、朱颖的事迹,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她说:“我难以用语言表达悲愤的心情,但我会化悲愤为力量,刻苦学习,不负祖国重托。”中文系博士生赵长征说:“在祖国需要时,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榜样。现在,我们需要理性的思索与刻苦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以高素质的自我报效祖国。”
  北大党委一位负责同志说,报告会为北大学生上了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课。同学们决心把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对霸权主义行径的强烈义愤化作动力,努力学习,投身国家建设。
  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丁洪亮)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通电”通向大市场
  陈川
  农村电网改造使电价大降,有从1.50元降到0.60元者,有从2—3元降到几角者。电价降低,农民用得起电,电路才算真正“接通”。用得起电,农民才可能问津电器市场,问津电灯、电话、电热器、电动机、电视机、电冰箱、电子计算机。先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和家庭开始,从结婚乔迁等操办喜事开始,从购买价格较为低廉的家电开始,直奔家电大市场。我国有9亿农民,先有几亿用得起电,就是一个大市场。
  当然,通电与通路、通水、通邮等会相互促进,携手同行。关键在“通”,关键又在能源成本降低,使“通”成为可能。
  电价降低就是能源成本降低,就会使农产品成本降低,农民收益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质也会随之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农网改造工程被称作“鱼水工程”、“民心工程”。
  改造农网,降低电价,千方百计在降低能源成本上下功夫,在9亿农民身上下功夫,是个大政策。国家拿出1800亿元投资,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战略措施,是有眼光有魄力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约轰炸南联盟进入第六十天
  已有一千二百余名无辜平民丧生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22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野蛮轰炸今天进入第六十天。据南斯拉夫官方人士日前透露,在北约空袭中遇难的平民人数已经超过1200人。
  昨天白天北约对贝尔格莱德、伏伊伏丁那、科索沃等地区20多个城市进行了轰炸。北约飞机向科索沃伊斯托克一座监狱投掷了数十枚炸弹,造成19名犯人和看守人员丧生。北约已是第六次轰炸这一目标。
  昨天深夜贝尔格莱德轰炸声、防空炮火声不绝于耳。北约再次使用石墨炸弹造成电网短路,从而破坏了供电系统,塞尔维亚20多座城市陷入黑暗。今天上午贝尔格莱德等城市供水困难,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中午,北约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新一轮轰炸,贝尔格莱德再次听到几次巨大的爆炸声。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同埃及协商会议主席会谈
  指出中埃要加强合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协作树立典范
  本报开罗5月22日电 记者张国成、朱梦魁报道: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同埃及协商会议主席希勒米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李瑞环指出,文明古国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大胆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又要注意保持本民族特色。
  李瑞环对希勒米主席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说,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同埃及始终同舟共济,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真诚牢固的友谊。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埃作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加强团结与合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协作树立典范。中国始终把埃及视为亲密朋友,看作在阿拉伯世界和非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久前穆巴拉克总统访华时,两国元首签署了联合公报,确定了两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由已故周恩来总理和纳赛尔总统开创的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江泽民主席和穆巴拉克总统的亲自培育下,又有了新的实质性的发展。中国愿同埃及一道,继往开来,共同进步。
  希勒米代表埃及协商会议对李瑞环访问埃及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埃中关系非常好,埃及人民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穆巴拉克总统非常重视发展埃中关系,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埃及协商会议同中国全国政协保持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他表示相信,李瑞环主席此次来访将为埃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李瑞环说,中国和埃及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过独特的贡献。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创造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建造了属于世界奇迹的亚历山大灯塔和金字塔。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这些著称于世的了不起的文明成果,充分体现了两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他说,像中国和埃及这样的文明古国,如何振兴起来,再铸辉煌,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坚持改革。要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出发,研究造成落后的深层次原因,破除一切过时的阻碍前进的东西,而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大胆开放。要扩大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汲取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先进成果,而不能盲目自满、闭关锁国。要保持民族特色,就必须大力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学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学好的,丢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丢坏的,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而不能简单照搬,丢掉传统,有个性才有地位、才有价值。我们衷心希望中埃两国在建设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增进友谊,互相学习,面向新世纪,创造新奇迹,作出新贡献。
  希勒米说,李瑞环主席的见解富有启发性,埃中两国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都曾为争取独立、自由而长期奋斗,现在都致力于改革和发展经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注意维护自己的民族特色,埃及也一样。希望两国加强这方面的交流。
  李瑞环说,中国全国政协与埃及协商会议的关系一直很好,双方往来不断,为促进中埃两国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双方继续努力,在已有的基础上把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方参加会谈的有郑万通、卢荣景、刘忠德、安惠侯、王珣章、杨文昌、叶少兰;埃方参加会谈的有埃及协商会议副主席阿巴扎·马尔萨等。(附图片)
  5月22日,李瑞环主席与希勒米主席会谈。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闽粤赣协作区加强经贸合作
  ’99闽粤赣协作区商品展销暨经贸洽谈会21日在汕头举行,这是协作区成立4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商品展销和经贸洽谈会。来自协作区的200多个厂家参展,已签订13个项目共1.53亿元的合作项目。
  ’9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闭幕
  为期3天的’9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22日在昆明闭幕。交易会期间,与会人数达265万人次,签订合作合同2.2万份,金额超过6亿元,签订意向性协议4.4万个,意向性组团人数达605万人次。(据新华社电)
  北京建精细五金小型电子基地
  北京首家以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的精细五金和小型电子产品示范基地日前成立。基地将加强产、学、研合作,研制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钢铁研究总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与时代集团签订了合作合同。(赖仁琼)
  M900大型塔式起重机通过鉴定
  由四川建筑机械厂研制开发的M900吨米级水平变幅大型塔式起重机最近通过国家鉴定。该机最大起重量50吨,最大工作幅度70米,最大起升高度90米,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管风)
  首笔新标准羊毛买卖合同签约
  5月20日,南京纺织品公司与道森父子(羊毛)澳大利亚公司按新标准羊毛合同在南京签订了羊毛买卖合同。这是新标准羊毛合同生效后的第一笔羊毛交易生意。新标准羊毛合同,是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国共同商定的。(顾兆农)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铁牛进藏一家亲”
  新华社记者 王金涛 本报记者 何伟
  20日上午,河北邢台市“铁牛进藏”民族亲情回访团踏上万里征程。他们将跨越千山万水,把60台铁牛送上“世界屋脊”。
  邢台各界群众在市体育馆载歌载舞欢送铁牛进藏。载重汽车上,一幅“良马济邢兄弟情,铁牛进藏一家亲”的标语格外醒目,一台台崭新的拖拉机身着盛装,凝聚了640万邢台人民对藏族同胞的绵绵深情。
  邢台市委书记臧胜业说,“这些年来,邢台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在遭受地震灾害最困难的时候,藏族同胞万里送马的动人情景。”
  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8000余人蒙难,120万间房屋倒塌。震后西藏自治区慰问团一行62人赶着240匹良马跋山涉水,历时1个多月送往邢台灾区,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邢台各界人士在纪念抗震33周年之际,纷纷建议开展一次援藏活动,邢台市委由此举办了民族亲情回访活动,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干部群众捐款等形式筹集资金,购置了60台邢台牌拖拉机捐赠给西藏自治区。
  万水千山总是情。车队向南驶去,他们将把深厚的民族亲情带到世界屋脊。(附图片)
  满载铁牛的车辆启程了。新华社记者朱广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