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视点·统一战线)
专栏:光彩事业

  情意浓浓寄厚望
  ——记王光英副委员长关心非公有制经济事迹
  本报记者 陈晓钟
  春意融融,阳光和煦。来京参加纪念光彩事业五周年暨农业产业化经营研讨会的大连代表小组,在北京一所中西合璧的小院里,看望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同志。两代工商界人士会聚一堂,使不大的客厅里充满了亲切热烈的气氛。
  八十高龄的王光英,一直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多年来结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今天新朋老友相聚,大家都格外激动。王老首先询问号称“光彩第一人”的中年企业家姜维近况,他们已是老“熟人”了。早在80年代初期,姜维就“下海”经商。那时干“个体”社会舆论压力很大,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鼓励姜维:靠劳动养活自己,这样的事业很光彩!10多年来王老每次见到姜维,都鼓励姜维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
  投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工厂化的“豆豆豆”实业开发中心总裁孙景业向王老介绍了自己从国外引进的“农业化工厂”,不用土壤,不用化肥、农药,不用培养液的“绿色”菜芽生产线,全部生产环节都在计算机控制的厂房里完成。产出的20多个品种的菜芽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无污染A级蔬菜。视野宽广的王老听了十分高兴,他说,这种蔬菜在国外已经流行,在国内也会有发展,但重要的是开拓市场,这是关键,是“龙头”。他建议说,北京是个大城市,也可以进军北京市场,但要搞好市场调查。
  当王老听到华宝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宝强介绍生产为光缆配套的高科技防渗(水)产品时,鼓励他走对了道路,强调21世纪是高科技竞争的时代,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
  王老回想起改革开放初期,方方面面的阻力很大,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自己号召了一批港澳人士,引进了大量的资金与现代管理技术。曾有北京第一高楼之称的京广中心大厦就是这样平地拔起的。大厦竣工后,邓小平同志曾亲自登上顶层。环视着脚下的北京城,他坚定地说:这就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面对年轻的一代,王老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你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一定要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努力开拓自己的事业。
  深情的回忆、亲切的鼓励,在座的私营企业家们纷纷表示: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有修改后的宪法保护,大家的心情更畅快了,向前发展的干劲更足了!(附图片)
  图为王光英副委员长接见大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 陈晓钟摄


第8版(视点·统一战线)
专栏:

  十年和衷共济同振国企雄风
  ——民建常州合成纤维厂支部与中共党委合作兴企纪事
  裴伯铭 常彤
  在今年江苏省常州市的“两会”上,代表们发现,时任市政府副市长和市政协副主席的王正平和沈福祥,竟来自同一个企业中的民主党派支部——民建常州合成纤维厂支部。一个企业中的民主党派支部出了两位市领导干部,这的确非同寻常。说起民建合纤厂支部,局外人可能不了解,但企业的领导、工人心中有一本账。虽说支部从1988年成立至今才11年,成员只有8名,但个个都是厂里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子。
  为了把更多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与厂党委同振国企,11年前,参加民建组织不久的沈福祥谈起发展会员之事,厂党委非常支持,并积极帮助他吸收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骨干参加民主党派,组建了民建常州合成纤维厂支部。
  进入90年代,常规涤纶丝产品已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任支部正副主任的沈福祥和王正平带领支部成员一起收集了大量国内外信息,结合企业实际,拟定出企业“八五”发展规划,对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生产线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等大胆提出改革设想。厂部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邀请有关方面对规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后,决定投入1亿多元资金用于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厂领导大胆提拔德才兼备、有实干精神的王正平担任副厂长,并决定由沈福祥、王正平两人全面负责规划的实施工作。他们在国产加弹机上把144个常规仪表控制改为计算机控制,大大提高了加弹丝质量,从而为企业的涤纶长丝产品获得了国内合纤行业第一枚国家银质奖立下了赫赫战功。1992年,他们在主持实施被江苏省列入“火炬”计划的FDY一步纺丝法技改中,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成功地开发出全国第一批FDY长丝。FDY技改的成功,改变了涤纶长丝的纺丝——牵伸——加弹分步作业的常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次性集中作业的工艺、机械和计算机控制三位一体的系统配制,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沈福祥、王正平两位正副主任带领民建会员与厂党委同心同德,紧紧依靠全厂职工,先后主持实施了10条重大技改生产线,完成了11项科研攻关项目,并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江苏省优秀新技术应用项目金牛奖。企业由此步入全国百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500家最大规模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的行列。
  该厂民建支部成员深深体会到,有为才有位。鉴于民建常州合成纤维厂支部在合作兴企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民建中央授予其全国先进支部的称号。1997年,王正平、沈福祥还双双当选为民建中央委员。


第8版(视点·统一战线)
专栏:

  在西郭村蹲点的日子
  河北省保定市政协副主席 王旭波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农村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政协参政议政的基础。
  我到保定市西郭村后,就在街头巷尾和老乡们拉家常,询问他们家里的生活情况和对村干部、村务公开、计划生育等问题的看法。在用餐方面,我们坚持到村民家里吃派饭,不提前打招呼,走到谁家在谁家吃,并不准起小灶,不准上酒,每顿饭交主家10元钱。通过走访,群众道出了心里话:行路难、用电难、浇地难、种地难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召开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干部会议,确定了全村总的思路和当前工作重点,拟定了《西郭村三年党建工作规划》、《小康建设规划》、《依法治村民主管理规划》和《村民自治章程》。在党支部领导下,召开了全村党员大会,又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就村民代表的地位、作用对代表们进行教育,并推选了6名常务村民代表和集体财物管理、电价电费管理、土地和宅基管理、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等5个监督小组,审议通过了全村《依法治村、民主管理规划》和《小康建设规划》以及《村民自治章程》。目前,该村已初步建立起以依法建制、村民自治为核心,以村民代表民主监督为保障,以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农村民主管理新体制。
  在蹲点的日子里,我们认识到力所能及地办成几件大事、实事,才能使广大群众看到希望和前景。为把好事真正办实、办好,市政协邀请市农开办、市水利局的专家到村实地勘察、探井、搞规划,拿出了该村建设800亩示范田的规划,初步探定了水位,电力部门也进行了线路规划和预算等。群众一看是跟他们一个心眼地干事,热情非常高涨。按照办电规划,村内的乱石需要清理,村里一广播,村民代表分头做工作,仅5天的时间,就清理石料近100吨,且没有出现一起矛盾和纠纷。目前,全村已更新标语120多条,办电工作已全部完成,学校围墙正在紧张地施工,修路、工业小区建设等也已开始施工。


第8版(视点·统一战线)
专栏:统战工作论坛

  辩证地对待民主监督
  虞爱华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指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实践证明,推进民主监督,有利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发现问题、纠正失误,及时有效地改进工作,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好民主监督,应该坚持辩证法的观点。
  一是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民主监督,不能把民主监督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割裂开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政治协商中有监督,参政议政中也有监督;视察中有监督,提案中有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中也有监督。有些意见、建议和批评,从这个角度看是政治协商或参政议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是民主监督,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民主监督实际上贯穿于政协活动的全过程,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反映参政议政的成果,参政议政为协商和监督提供了依据。
  二是要用具体的观点对待民主监督,不能将民主监督视为强制性监督。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民主监督不同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其特征是协商性而非强制性。因此,开展民主监督不能企求“说了就一定能算数”,更不能靠言辞的尖锐和态度的激昂来解决问题。这种监督作用能否发挥、发挥的大小,关键在于批评、建议本身的质量,即在选题上是否具有宏观性、针对性;在分析问题上是否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在所提意见和建议上是否具有建设性、可行性。实践证明,政协组织只有认真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肯的批评和积极的建议,才能很好地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并会受到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各方配合、群众欢迎。
  三是要用历史的观点对待民主监督,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民主是历史的,必然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传统;现阶段经济不太发达,科学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历程还很短,其间又遭受“文革”的挫折;此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因此,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待民主监督不能单凭良好的愿望,不能企求一蹴而就,不能简单从事,而是既要积极探索,又要循序渐进。
  四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民主监督,不能缺乏信心。民主监督是政协有组织的行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严肃政治性。这种监督从根本上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赋予的职责、《政协章程》规定的任务。加强民主监督,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需要,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们只要满腔热情、锲而不舍地探索民主监督实现形式,政协一定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作者单位:安徽省政协办公厅秘书处)


第8版(视点·统一战线)
专栏:视点(二十四)

  艺术教育的春天向我们走来
  ——青少年美育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本报记者 温红彦
  编者按:美育并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话题。它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期“视点”透视了美育教育的意义和美育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将美育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教育观念的一个新发展,显示出我国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深邃眼光。
  草长莺飞,春风化雨,季节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更迭着。然而在我国教育园地,今年的春意却格外浓,频频传出关于“美”的消息:
  ——在3月闭幕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美育”被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国艺术教育工作者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自春节后拉开帷幕并将持续到6月底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正秩序井然地在全国各高校开展,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在全国隆重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以加强大学生艺术修养为宗旨的“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走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园,两万名学子沉浸在艺术歌曲的优美旋律中……
  在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全国上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何以对美育、对学校艺术教育如此重视,美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艺术修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爱美天性从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提升的教育,就是美育。人们说,美育像春风,无处不在,令万物充满生机;美育又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
  两千多年前,中外先哲们就有了关于美育的思考。庄子强调以艺术之美来悟道,儒家强调以艺术之美来化人。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这个道理。与我国先秦诸子生活的年代大体相近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经过充分的美育,人便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美育的思想源远流长,然而人们将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门类,还是近100多年的事。本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以美辅德”的美育观,在五四时期产生重要影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积极倡导美育,并设置了一系列艺术教育课程。清华大学在建校初期的《章程》中明确规定:学生必修音乐、美术等课程。此后,音乐欣赏、音乐史作为计入学分的课程被列入课表。清华大学还涌现出洪深、赵元任、曹禺等一批艺术大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大批艺术家如李德伦、郑小瑛、李光羲等,率先实践,他们或著书立说,或深入学校、工厂演讲,或举办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使高雅艺术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李政道博士近年来凡到国内讲学,必会提到“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的观点。他认为艺术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和手段来学习,美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
  美是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人只有从自然的人提升到审美的人,才能最终成为理性的人。美育是育德的摇篮,育智的风帆,这在我国教育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说美育是育德的摇篮,是因为美的事物所展示的社会和人生画卷,能启迪我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的事物还能陶冶性情,使人愉悦,让人净化,对于人格的完善、人生境界的提升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能益智,是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需要想象和创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正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而应试教育恰恰是对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束缚。
  教育家认为,美育事实上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寄情于山水,融美于心田,可以说是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党和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美育。李岚清副总理多次指示要加强学生的美育修养,并要求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为发展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多作贡献。美育也因此在我国教育方针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美育之于学校,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来实现的。因为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物,是美的积淀,是美的最集中的体现,优秀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对于青少年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启迪作用。
  我国的艺术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艺术教育。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艺术教育逐步发展。1989年12月颁布了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之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教学、师资、设备以及科研方面开始有了指导、检查、评估的依据。被誉为普通学校艺术教育自1989年至2000年蓝图的这一规划,近10年来得到较好的执行:
  ——学校艺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研机构基本建立,规章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现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中央、省、地三级学校艺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研网络。围绕《总体规划》的实施,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文件。
  ——系列教育教学大纲、课程方案的实施使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北京、四川等13个省、直辖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的开课率已从80年代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普通高中设艺术欣赏课不到4年,开课率也达到70%以上。全国已有600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艺术课程,不仅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也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和培训师资,中小学艺术教师奇缺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一些地区还通过开办自学考试、卫星电视函授等形式扩大师资培养和培训规模。目前,我国艺术课教师已逾30万人,普通大学艺术选修课教师近千人。为鼓励艺术教师安心从事艺术教育工作,1997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对全国500名音乐、美术教师予以表彰。
  国家还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全面实现《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将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探索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中、小学相互衔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据介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的起草工作业已完成,可望早日颁发,一个依法管理指导艺术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将逐步形成。
  目前,教育部门和学校正将推行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而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又反过来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应该说,美育、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向往文明:时代和心灵的双重呼唤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不久前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等单位承办的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深深打动了北大、清华学子的心。
  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艺术歌曲是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当时以李叔同、赵元任、刘半农为代表的文化人、音乐家,吸取外国的艺术,结合中国的特点,创作了一批诸如《送别》、《教我如何不想他》等优美抒情的学堂乐歌,成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先驱。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词、曲作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那些久唱不绝的旋律,如今已经化作我们民族的呼吸,化作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曲《送别》唱得大学生们无不为之动容。听完音乐会,大学生们说,原来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此富有魅力、如此激动人心,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还有歌外的情,声内的魂。北大艺术系教授严宝瑜说:“听这样的音乐会,有一种归宿感。谁说高雅艺术没有知音,知音就在大学生中间。”在音乐会上演唱《怀念战友》而备受欢迎的男高音歌唱家聂建华说:“演出前我们还担心,这些歌曲能让大学生接受吗?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热情如此高涨。我们应借这个东风,努力把真正的艺术介绍出去。”
  像这样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近几年一直呈现着蓬勃发展的势头:1994年,上海首先发起为学生举办免费音乐会的活动,北京、广州等地也相继开展,一场普及高雅艺术的热潮遍布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99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在北京举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天地;1998年春天,中国交响乐团举行了大学生交响乐专场演出,指挥家边演奏边讲解,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3500多名大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一种生动活泼、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开始形成。
  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教育部门和学校意识到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广大青少年本身对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对审美的追求层次越来越高,这为我国艺术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智育第一、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地方把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甚至看成是一种负担。在部分省市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与之相应的,一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偏爱那些宣扬色情和暴力的影视作品,盲目崇拜歌星舞星;对古今中外艺术精品缺乏了解,缺乏兴趣;一味沉湎于那些以满足官能享受的所谓消闲性、娱乐性的低俗文化。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丰富的艺术,更不能没有具备艺术素质的民众。北大艺术系主任、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认为,艺术品种本身无高下,但艺术趣味和格调还是有文野之分的,欣赏和审美也有层次之别。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艺术教育,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抵制假、丑、恶的侵蚀和影响。只有提高了鉴赏力,才能增强免疫力。
  人们的心灵渴望美,新的时代呼唤艺术教育。令人欣慰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美育”被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过去“德、智、体”的表述,到现在强调“德、智、体、美”,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新的发展。
  可以说,在时代和心灵的双重召唤下,一个艺术教育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附图片)
  最近,清华大学万余名师生在校园欣赏了一场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等单位艺术家表演的中外艺术歌曲露天音乐会,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是师生们在欣赏艺术家的演出。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