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绵延万里的长城,经山西境内有400余公里,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从西汉至今,历代皆为重镇。
  仲春时节,记者北出太原,沿长城古道,踏访三关,所经之处,一片勃勃生机。
  绿染三关
  新华社记者 池茂花 本报记者 刘伟
  十年努力
  换得青山连绵
  从刻着“偏头关”三个大字的城门出来,记者坐上偏关县副县长李林的吉普车,颠簸在黄河边的古道上。极目之处,漫山遍野都是鲜灵灵的油松、樟子松和柏树,栽种着树苗的鱼鳞坑,覆盖了一座座山头。
  偏头关靠近毛乌素沙漠边缘,处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往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当地群众认识到,贫困山区经济要发展,必须彻底改善生态环境,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梁峁沟坡川立体开发”的富民之路。
  站在明灯山头的烽火台遗址下,李林拍打着身上的尘土,指点着起伏的远山对记者说,“根据本地实际,我们在阴坡上栽松树,固土;在阳坡上种柠条,固沙。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偏关县林地面积现在已达到8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14%提高到现在的30%。”
  为了改造干旱多石山区,群众创造了用鱼鳞坑植树的经验:在干石山坡上每隔一米挖一个6尺长、4尺宽、6尺深的坑,垫上土,石块垒边,保土又保湿。雁门关内代县上田乡绿化队的周礼,用粗糙的双手扒开坑里干燥的沙土,松树苗只剩下几片枯茎。他难过地说:“在雁门关植树,成活率很低。树苗不是干死,就是给野兔啃光了。”同时,他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一定要让雁门关绿起来!这几片山头,我们已挖好了14万多个鱼鳞坑。今年吸取教训,春天干旱不种树,等雨季时,坑里积了水分,再栽树。多花点钱,而且要栽80厘米的大苗,移一株大苗,需20元,但值得,浇上水90%就能成活。”
  青山常在树作本,绿水长流林为源。位于宁武关的宁武县,在三关中自然条件最好。这里虽有华北最大的82万亩原始次森林,但县委、县政府仍把涵养水源作为县里工作的重点。10年来,治山、治水、治林不松劲,治理了39%的水土流失面积,仅在汾河上游两岸就植树32万亩。现在的宁武,山青了,水绿了,鸟也多了。
  全民植树
  造福子孙后代
  山西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木材拥有量仅为全国人均的22%。雁门关外有个应县,应县有座木塔,仰望这座世界建筑奇迹,在感叹其外观之宏伟、构造之精妙时,不能不想到藏匿其后的一个事实:辽代建应县木塔,取材于金沙滩黄花梁茂密的森林,留下了“砍尽黄花梁,建起应县塔”的民谚。
  感喟的不仅是应县,走遍三关我们时时感受到绿化的紧迫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要再现山西的秀美山川,造福子孙后代。”宁武县委书记郭新民在宁武工作已有10年,从副县长到县委书记,抓生态建设始终是他的工作主题。今年,宁武又向全县15万人发出倡议:每人每年种活3棵树,坚持10年将会是很大一片绿色。毕业回宁武县的100个大中专学生,在待分配期间,组建了绿化志愿队,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山上,每人每天挖七八个鱼鳞坑。
  近几年来,偏关县坚持机关干部每年三季、每季一月义务植树。机关干部们吃住在村,种树、担水在山头。县乡两级18支林业专业队伍常年保持人数在690多人,从3月份以来,全县每天都有近27000多干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县里今年拿出50万元、各乡镇拿出3万元用于植树造林和小流域治理;群众则筹资投劳,保证男劳力20个、女劳力15个义务工的投入。偏关县南沟子村61岁的村委会主任弓反年,从1988年开始,承包了580亩荒山荒坡。独身的弓反年,常常带着干粮上山,一口馍馍一口水,直到天黑才回家。经过10年治理,他承包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树成荫。
  边关绿化
  农民获得实惠
  明代诗人王越有一首诗:雁门关外野人家,不种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现在的雁门关却是另一番景色。记者经忻州去雁门关内的代县,路两侧不时能看到一片片盛开的白的梨花、粉的桃花。而关外平原绿化卓有成效的应县,今年又提出建设基本生态园林县的目标。该县在开始5万亩成片林、10万亩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同时,还加大了经济林建设的力度。大临河乡和南泉乡分别建起千亩仁用杏、红枣园。代县属干石山区,县里因地制宜在干旱的阳坡种油松,在山沟及丘陵地带则种山杏、山桃和酥梨。北关村村集体的450亩果园,主要种的是酥梨,一年产30多万公斤,畅销省内外。因果园效益好,村里72户村民要求承包。
  记者途经宁武县分水岭村,见20多个男女村民正在山坡上种油松。问村民张虎虎,“愿意种树吗?”他放下肩上的挑水担说:“当然愿意种树。四周山上树有了,啥也有了,咱钱也挣下了。”这片山坡由村民包种400棵油松。村民自己掏钱,花一块钱挖一株1.2米高的大苗,栽种后,秋季县里来人验收,成活一苗,给7块钱。算下来,除去买苗的1元钱,每种活一棵树就挣6块钱。
  保活新种的树苗,使大批农村闲散劳力多了一份收入。在黄河边的山梁上,十八盘村77岁的蒙连合与10来个乡亲,正在用三根硬铁丝绑成的爪子,挨个给鱼鳞坑里的树苗松土。县林业局局长张军介绍说,刨松100窝土坑的土,收入5块钱。代县城关镇45岁的杨明生是个精明的汉子,他承包275亩荒地,种了4000多株苹果和酥梨。记者到他果园时,杨明生用从县里雇来的拖拉机正在犁地。他指点着说,这两片空地今年种3200株李树苗和20000株葡萄。经介绍才知道,正在地里干活的几个男女,是杨明生从糖厂、酒厂雇来的下岗工人。城里工人给农民打工在代县已不是新鲜事。
(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远行记

  无尽春色在箕山
  本报记者 贺广华
  重庆西部有个永川市,那地方不缺山,缺的只是“名山”。多少年来,向往山川名胜的永川人,一直苦于本地旅游资源的缺乏,习惯于远足他乡。
  可眼下,慕名前来永川踏青观光的外地人却川流不息,甚至连日本、台湾等地的客人也闻风而来。5月13日,在当地一座名不见经传的箕山举办的首届“开山节”,吸引了众多喜爱绿色的人们,令永川人大大的风光了一番。
  面对一个个瞪大眼睛作惊喜状的外地游人,不少永川人似乎有些困惑:箕山既无奇峰也无奇闻,这样一座山,居然也能让人如醉如痴。想想也是,箕山虽说是永川最高的山,海拔不过千余米,除了连片的茶园与竹林,别无其它。
  但从城里来的观光客则持另一种说法。他们称名山胜景看得多了并不稀罕,而箕山由茶与竹构成的独特而纯粹的绿海,其风情与韵味,即使走遍天下也难以寻觅。
  箕山面积116平方公里,蜿蜒连绵33公里。这座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达97%,竹青、茶绿、林郁、草茂、花香。一进山,先是一坡连着一坡层层叠叠修剪得非常平整的茶园,满目鲜绿,令人简直透不过气来。同行的永川市委宣传部部长唐建华告诉我,箕山茶园面积达2万多亩,是亚洲最大规模的连片茶园。
  箕山种茶的历史已越千年,其最出名的是“永川秀芽”,《茶经》上称它形美、味爽、香浓,但时至今天,箕山茶品种齐全,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品味。好客的主人随意抓来一把新茶,冲上半杯烧开的山泉,便让我们心花怒放。
  时值采茶时节,和风细雨中有许多身挎竹篓的采茶男女。过去,我听过一些采茶的山歌和情歌,总以为采茶是一桩挺浪漫的事,但眼前所见的却分明是汗湿衣裳的身影,他们的辛苦,不知坐在城里茶馆品茶的人们能否体味?
  如果说箕山的茶园是人工营造的景观,那么走进箕山深处,则有大片大片的纯天然生长的竹林,面积达5万多亩。依山起伏,仿佛是碧波荡漾的大海。
  如此之多的翠竹,给貌不惊人的箕山带来了万千风情。清风吹过的时候,万枝摇动,发出的声响如天上的仙乐回荡于山谷之间;雾气透来的时候,茫茫绿海若隐若现,宛如置身海市蜃楼;阳光照来的时候,时明时暗,令人迷幻。
  箕山,就这样不经意地让游人流连陶醉。在这竹海间,不时也有茶园出现,竹中有茶,茶中有竹,天然成趣,有这等天下难觅的自然奇观,箕山的“发现”是迟早的事情。
  精明的永川人终于意识到了箕山的价值,于去年初新成立了旅游局,以“登千重茶山、游万顷竹海”为主题,大张旗鼓地展开旅游开发。更令人欣慰的是,永川市委、市政府领导从一开始就给它定位在“生态旅游”的范围内,不许搞那些煞风景的人造景观,这真是箕山的福气。
  不过,既然要搞旅游,自然少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方面,永川人煞费了一番苦心。他们除修建专线旅游公路外,还将山上重庆茶叶研究所闲置的房地产改建成大型的茶艺山庄和茶文化博物馆,茶艺山庄的老板何代春是个颇有名气的画家,他说:“让游客在赏景踏青之余,品尝自采自制的新茶,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是我们的经营理念。”
  匆匆一瞥,远不足以领略箕山的神韵。但愿箕山永葆清纯美丽,给向往绿色、亲近自然的人们提供一片净土。
(附图片)
竹海深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穷在深山有远亲
  ——北京龙德行与怀柔姜村“结亲”记
  本报记者 赖仁琼
  地处深山的怀柔县碾子乡姜村,距北京城160公里。改革开放虽然给山村带来了许多变化,但如何发展山区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却成为摆在县、乡干部和山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238”快速脱贫致富工程
  拥有数亿资产的北京龙德行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有方的民营企业。两年前,董事长兼总裁殷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怀柔县碾子乡党委书记赵文广。谈起发展山区经济,特别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山民脱贫致富,两人越谈越投机。于是,一个调动公司、农户和乡村组织三方积极性,同时也能使三方受益的计划在殷俭和赵文广的交谈、讨论中渐渐明细了,因为当地的无霜期大约238天左右,所以该计划也叫做“238”计划,后来,双方将其完善为“238”快速脱贫工程。
  碾子乡最穷的姜村被选定为龙德行的帮扶对象。姜村有106户、317人,其中外出做工、经商的有80多人。因山多地少,龙德行便与乡、村商定,因地制宜为村民选择种养项目,扶助村民种植玉米、谷子、核桃,养殖牛、羊、猪等。当年,公司厨房将购买农副产品的资金作为农民种养的本钱,由村里按其种养的品种和数量提供给他们。在约定的238天(即无霜期)内,农民完成种养,公司以高于批发价、低于零售价的价格如数收购。农民养的柴鸡、肉牛和山上种的粮食、水果,不出村就变成了商品。这样,龙德行扶贫不赔本,农民也从中得到实惠。就在这一年,姜村人均收入由1500多元增加到2800元,一跃成为全乡两个文明先进村。
  “手拉手一户帮一户”
  前年8月,龙德行公司动员5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每人从奖金中拿出1万元,投入姜村50户村民家庭种养之中,实行“手拉手一户帮一户”。公司与姜村共同编制的“结亲编组人员名单”里,不仅将结成对子的员工与村民的相关情况一一列出,还将被帮扶村民的种养项目及数量逐项明确。一时间,龙德行员工纷纷到姜村认亲、结亲。
  在编号为5—01的“238”快速脱贫致富工程约定书上,龙德行董事长殷俭为甲方,姜村村长王占才为乙方。按约定书上的规定,甲方负责投资给乙方种养产品的成本资金;乙方负责种养约定的产品;碾子乡政府负责种养产品集体管理;龙德行公司负责收购所有产品。
  就在这一年,姜村的父老乡亲从龙德行公司拿到农副产品收购款80多万元,平均每户1.25万元,人均收入达4029元。发放完现金,殷俭比姜村人还高兴,他说,“238”工程不仅让乡亲们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行了一次商品经济知识的启蒙。
  “龙德行现象”的启示
  “238”工程启动以来,龙德行先后投入资金250万元,由乡政府组成的工作小组统一掌握,为农户提供畜禽崽雏和饲料。姜村的服务公司对村民产前、产中、产后实施有偿技术指导和监督。山村广阔的草场、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与城市巨大的市场潜力、雄厚的资金、灵敏的信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双方受益。
  姜村人乐了,姜村的喜讯传遍了十里八乡。有人将此称为“龙德行现象”。龙德行与碾子乡共同列出一个脱贫致富公式:都市厨房收购价格-流通环节-种养成本=农民收入。值得提倡的是,龙德行在帮助姜村农民脱贫、增收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支援方龙德行对农民不恩赐,受援方姜村农户也无等、靠、要的思想。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结亲”,经济与感情的“约定”相加,结出意外的丰收之果。
  一直关注并跟踪研究“238”工程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外,还有一种道德力量的调节。扶贫就必须有道德力量的参与,市场力量与道德力量结合在一起作用更大。他认为,龙德行的作法简单有效,如能加以推广应用,就能使一部分贫困山区脱贫。(附图片)
  北京客人进村来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市场亦有情
  周自牧
  有几句话现在常在耳边响起:市场无情,竞争残酷,淘汰迅速。新近看到一个材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这些说法。
  《国际广告》杂志上近期的一篇文章统计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集团公司是七八岁,中小企业是三四岁,大小公司加起来每天几乎有1.5万家关闭。短命公司太多,这大概是平均寿命不长的主要原因。
  市场真够无情的。
  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对另一类企业来说,市场似乎又格外垂青。
  前些日子到位于汕头市的广东轻工机械二厂采访,发现令许多总经理、董事长愁眉不展的三大难题——资金短缺、货无销路、欠款不还,在这里变成了三个容易——想贷款银行送上门;订单翻番开足马力生产;销售资金到位率在80%以上。
  原因何在?在于这家企业十分珍惜市场信誉:连续7年对银行保持AAA级信誉,加大科技投入,啤酒瓶装生产线国内领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问题,维修不出24小时。
  看来,市场经济也是信誉经济,企业和市场存在着投桃报李的道德关系。清醒一点的企业家应该学好这一课。君不见那些传统名牌产品,像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湖北的孝感麻糖、苏杭的绸缎……地不分南北,大街小巷常有。为什么?因为货不欺人,其厂家的寿命,也长着呢!市场的一些新宠儿——康师傅方便面、长虹彩电、双良锅炉……同样因为把市场视为衣食父母,尽心伺候,只用几年、十几年的工夫,就使产品畅销天下,其公司的寿命,也超过了七八岁,目前一派生机。
  现在人人爱说“培育市场”,以上面的道理看来,名牌、名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名企业家、名经济学家,都是市场培育出来的。市场又是一位何等有情有义的良师。当然,这位良师的情义,是建立在严格选择、无情淘汰的基础之上的,唯其如此,这份情义才格外难得,分外珍贵,让人感到货真价实。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特色之乡

  安国草药治“穷病”
  刘畔力 王志 何伟
  沿京石高速公路南行200公里,便进入“天下第一药市”——安国。
  的确令人生奇,位于冀中平原这个并不算大的县级市,一不靠铁路,二不靠国道,三不靠航运,竟成为中草药的最大集散地。
  整个县城药店草铺占去了一半,这儿,有国内一流的中药加工企业,有品种齐全颇具规模的药材市场,更有身怀绝技的药工、熟谙种植的药农。投资6亿元的“东方药城”集贸易科研娱乐于一体,可容纳5000商家的中心交易大厅,云集四方客商,会聚八方药材。县城的里里外外,整日浸泡在这浓浓的百草香里了。
  县志记载,安国药业起源于东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清初。当初,安国每年总要举办春秋两季药材庙会,全国各地乃至周边国家的药商常驻于此,老人们至今都能回想起“药气熏天、货山人海”的繁荣景象。
  其实,药都的真正灵魂,还是那些代代相传的药师、药工。据统计,今天的安国,仍活跃着5000名土生土长的药师、药工,而全国的中药师,十有八九又与安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我们在城中的一条胡同里见到了77岁的老药工安庆昌。在弥漫着药香的房舍里,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说起安国的四大绝技如数家珍。“槟榔百刀”是把一块拳头大小的槟榔加工成薄薄的百片,其薄如绵纸,微风吹来,可随风飘扬。“蝉翼清夏”是把蚕豆粒大小的清半夏,经白矾蒸煮后,切片如蝉翼,放在手心轻吹,飘然升空。类似的还有“云片鹿茸”等。
  时代列车进入市场经济年代,中药面临制剂革新。安国药市的“老大”地位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短短几年,全国涌现了10个大型药业市场,直逼安国。是固守,还是乘势而上,市委书记刘彦华带着一班人选择了后者。近两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千年药都”优势,确立了“富民、强市、升位”的战略目标,浓墨重彩不懈地书写“以药兴市、科技兴药”这篇文章,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复兴之路。
  其思路是把药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牛鼻子”,走以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之路。当地农民比喻为“龙型经济”。
  龙头是东方药城。目前,龙头昂起伸进国际市场,依靠国际互联网和信息网,天南海北的客商只需抬头瞧瞧电子屏幕,药材市场的晴雨便了然于胸。为了确保药乡的声誉,安国成立了“药品打假办公室”,建立健全了有奖举报、非法行为公示、市场禁入等多项制度。他们还与东方药城的经营企业签订了质量保证责任状,增强了药商的质量意识和自觉抵制假药的自觉性。东方药城1996年经检查验收,被确定为全国17家中药材合格市场之一。
  龙身是加工增值的工业园区,先后建成8家骨干企业,推出了速效牛黄、脑复苏、双黄连片等五大系列30多个知名品牌,去年实现工业产值2.3亿元。
  龙尾是种植药材的千家万户。11万亩规模药材种植基地、8个药动物养殖场,带动2万户,创效益3.6亿元。这样,农民的种养产品全部实现了增收之目的。
  据统计,去年安国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税收、农民纯收入的1/3来自药业。全市每两个农民中就有一个从事药材种植,每三个企业中就有一个加工药材。
  如何实现县域经济飞速发展,使农业县变为经济强县,安国开出了一剂显效的药方,那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走特色产业化之路。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明政清风创环境
  中共福建南安市委书记 李建国
  李建国,1952年生。大学文化。当过兵,任过教员。先后担任福建省安溪县委宣传部部长、安溪县副县长、安溪县县长、德化县委书记。1998年9月任南安市委书记。
  实践证明:要保持一个地方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和发展后劲,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关键,营造一个明政清风的发展环境是保证。我认为,明政清风的关键在领导。只要领导起好表率作用,善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告天下,慰自己,勉后人,那么,其他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用人能不能公道,能不能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是明政清风的关键。最近,为建设好跨世纪干部队伍和推进新一轮创业,市委对全市24个乡镇、几十个部门近200名干部的“进、退、留、转”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为让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不吃亏,叫喜欢投机取巧跑官要官的人占不到“便宜”,我们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明确宣布:跑官要官者,一律靠边站;行贿受贿者,一律上镜头(曝光)。然后我们严格按照组织程序,经过认真的组织考核和民主推荐,精心筛选,提拔了40名一般干部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上来,真正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己不正,焉能正人?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无论你教育下属多少遍,滔滔不绝千万言,倘若自身不过硬,到头来仍是空话一堆。有鉴于此,我们以市委学习中心组为基点,制定了每周一次的领导集中学习计划,强调领导以身作则,努力把明政清风推广到全社会。
  此外,我们强调在干部考核任免上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政绩考核,坚持以实绩说话,并形成了一整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免机制。就我看来,用好干部,而未能管好干部,是对党的事业的失职,也是一种领导体制上的腐败。古人云:“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所言甚是。因此,在严格干部选拔的同时,我们对干部管理也要形成严格的制度,对腐败现象也决不姑息迁就。1998年,我市对村级党员违纪案件的处理达47件,其中开除党籍29人,留党察看3人,撤消党内职务3人,严重警告10人。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漓江美容师
  桂林阳朔县兴坪镇老林头村76岁的老党员郑云兴,连续6年义务清除游客在漓江上扔下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等白色垃圾,被誉为“漓江美容师”。 新华社记者 刘广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