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着眼未来发展面向市场需要
西南财大保险教育充满生机
本报讯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今年7月将毕业的15名硕士研究生已被用人单位“定购”。这是该院继去年20名硕士研究生被大连、北京、上海、深圳等保险公司“抢购”后的又一次“脱销”。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社会对保险业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西南财大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及早培养人才。1984年,西南财大在全国普通高校中,首先开设保险专业并第一个成立了保险学院。经过16年的艰苦努力和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专业统编教材体系和较强的师资队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教学体系、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完成了系统化和正规化建设,这些工作已为我国保险专业教育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办好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关键在教师。西南财大保险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该院的专业课教师中,40岁以下的占87%,高级职称的占56%,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84%。6位教师分别担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中国保险学术委员、国际保障学会会员、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和英国保险学会会员。该院教师重视教学科研的结合,已出版保险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34部,发表论文382篇,显示了较强的专业和学术实力。在全国“九五”保险本科统编教材12门课程中,该院就担任了5门课的主编和3门课的副主编。
该院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中,重视联系实际,面向市场,同国际接轨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他们先后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英国保众保险公司合作,创办了“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培养研究生;与日本住友海上保险公司合作成立“保险国际交流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成立“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通过各种合作形式,了解国际,提高自我,培养我国急需的国际型保险人才和全面提高该院的教学质量。(柴达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贵州获赠《中国贵州》VCD光盘
本报北京4月8日讯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向贵州省赠送《中国贵州》VCD光盘仪式今天在京举行,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徐惟诚出席赠送仪式。
《中国贵州》VCD光盘是为了宣传贵州、发展贵州省的旅游事业,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此次赠送由北京大百科光盘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赞助。(杨明方)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开拍
本报北京4月8日讯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中国环保大透视》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机仪式。
这部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上海郦达电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专题片,将通过多种表现手段透视中国环保的现状,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悉,该片将在国庆50周年之际播出。(邹声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川高校邓小平理论教育卓有成效
新华社成都4月8日电(记者余斌)四川省高校近几年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在教育实践中边试点、边总结、边改进,有效地推动了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四川高校邓小平理论教育有着良好的基础。1993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被列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后,四川省及时对高校“两课”教材进行了修订,同时在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校进行“两课”试点,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设置,探索增强“两课”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途径。几年的试点为四川高校“两课”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电子科技大学的改革试点成果还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开展高校邓小平理论教育中,四川省从1992年起每年都坚持举办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读书班,编辑出版《高校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文集》;为提高“两课”教师的业务水平,省教委成立了四川高校“两课”师资培训中心。1998年6月,为保证即将开设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四川一边组织知名专家教授精心编写教材,一边组织全省高校近200名教师参加“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就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要点、教学难点等问题,对教师们进行专题辅导。各高校党委也利用暑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为开好这门课作准备。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四川省还利用学校党校、党团员干部培训班等对学生骨干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通过学生学马列小组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活动,引导和发动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通过专题报告会、校报、广播、宣传等营造校园理论学习的氛围。
据对四川高校5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6.9%的学生认为学校近几年在开展邓小平理论教育方面有明显成效。许多学生认为,学会用邓小平理论认识看待社会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成熟的表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创伤在这里愈合
——记北京积水潭医院
本报记者丁伟
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采访,正赶上科里组织团员青年集中学习,电视里播放着介绍烧伤科40年历史及科研成果的录像,老教授孙永华“现身说法”,结合自己几十年临床科研的实践经验教导年轻人: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所追求的事业中去,做一个成功的人。
在我国,烧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50年代末期的事。1957年7月,开院仅1年多的积水潭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烧伤抢救组。从那时到现在,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共收治各类烧伤患者1万多例,200多位烧伤面积达80%以上的病人在此康复,其中包括12位三度烧伤面积超过90%的患者,治疗病人数量、治愈率、深度烧伤治疗技术等方面,均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们逐步摸索出一系列极具特色的“看家绝活”,其中削痂疗法、血管游离移植、各种创新皮瓣移植、微粒皮肤移植四项技术,不仅推广应用于国内各大医院,而且被国际权威组织誉为对烧伤学具有革命意义的“四大发明”。近些年来,他们在深度电烧伤的治疗和晚期烧伤患者的功能重建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深度电烧伤的截肢率由原来的80%下降到38.9%,大创面修复与整形效果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截至目前,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拥有3个病区80张床位,建起了2个研究室和1个皮肤库,成为我国烧伤医学的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之一。
手是人体最复杂、灵巧的四肢器官,内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密集而细微。由于与外界接触频繁,手极易受到损伤。据统计,在肢体创伤疾病中,手部创伤占1/4强。从50年代开始,在著名手外科专家、工程院院士王澍寰等人的带领下,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手部创伤的治疗和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外领先位置。针对开放损伤术后多感染的问题,他们在国内最早自行设计、制作出非常实用的清创术专用设备,创立了一套高标准的清创原则和方法,在基本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使术后伤口感染率锐减;他们一改扩创、创面闭合分开实施的传统,使慢性骨髓炎一次手术即可治愈的愿望成为现实,为骨髓炎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1毫米以下小血管吻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大量断足、断手、断肢、断指再植手术,断指、断肢再植成功率高达96%。由于对手部创伤学的诸多贡献,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被卫生部认定为全国骨科医师进修中心之一,先后为全国各地培养、输送了1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很多人已成为我国手外科界的权威和独当一面的名医。
见到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王满宜时,他刚从手术台上下来,脸上挂着倦意。他介绍说,治疗骨折有3个关键环节,即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其中固定是中心环节。1984年,在创伤骨科专家、院长荣国威等人的倡导和主持下,他们与国际创伤骨科权威机构AO组织合作,在国内率先引进先进的内固定技术,使骨折治疗效果大幅度提高。近5年来,他们平均日急诊量达100余人次,每月完成骨折手术350多例,累计治疗骨盆折断、髋臼患者100多例,优良率达84%,居国内领先水平。
创立于1997年的脊柱外科是积水潭医院最年轻的科系。年仅40岁的医学博士、副院长田伟从日本引进先进设备和治疗方法,在各种脊柱、脊髓疾病的检查定位、减压手段、固定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他们在国内率先采用刺突纵割式颈部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形术、颈椎前路减压珊瑚人工骨植骨钛钢板固定术、颈1—2侧块间螺丝钉内固定术等技术,治疗高位颈椎先天畸形、半脱位等病症,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称道的佳绩。
在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中,包括烧伤在内的创伤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学科。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各类创伤疾病正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进一步发挥跨学科协作优势,改进现有治疗技术,发明新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创伤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这是摆在积水潭医院1800多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也是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厚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春风化雨润艺苗
——沈阳艺校采访记
李德润章劲松
沈阳市艺术学校专业课期末汇报演出正在进行。垂着紫红色丝绒帷幕的舞台上变幻着迷人的色彩:
优美的舞姿,似雏燕凌空;健美的模特表演,如诗如画;亦柔亦刚的杂技,像一首首生命的赞歌;悦耳的歌声,诙谐的小品,让人笑逐颜开……
前来观看的有关领导、专家、艺术院校同行和学生家长都被感动了。当大幕在热烈掌声中闭合又拉开的时候,他们纷纷走上舞台,表示由衷祝贺。
沈阳艺校是一所培养多专业、多层次艺术人才的国办中等艺术专业学校。高起点办学、高目标发展、高质量育人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为此,他们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最根本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少年学子遂良师,他们的实践经验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选精苗请名师
走下舞台的孩子们,从七八岁到十六七岁的都有。他们个个朝气勃勃,彬彬有礼,尊师爱校。谈起这些孩子们,校长李绍栋颇感得意。他说,这些艺术幼苗都是老师们精选来的。为了选好苗,能培养出艺术人才,学校把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由沈阳市到辽宁省又延伸到东北三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挑选出最好的有培养前途的艺术幼苗。1997年报考沈阳艺校的学生有1万多人,选来选去只录取了160个学生,都是有艺术天赋的孩子。
有了好苗子,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好苗子不等于将来一定成为艺术人才。为了请来名师,艺校不惜血本,投资100多万元,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国外聘请专家名流到艺校任教和讲学。于是,芭蕾舞教育家鞠玉鹏、谢惠珍教授来了;中国舞教育家张景顺、张宗英教授来了;民族民间舞专家战肃荣、廖敏来了;模特教育专家李静波来了……
为了使好苗子真正成为艺术人才,他们又首创了“多元立体教学”法。要求各专业吸取其他专业之长,进行高水准嫁接,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技能。教学中他们把芭蕾舞演员训练的方法运用到杂技训练中,把戏曲、体操的训练方法运用到舞蹈训练中,声乐教学中增设了舞蹈训练,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教学改革新路子。
历练师资志在一流
8月,正值三伏天,辽宁省著名舞蹈教育家鞠玉鹏教授站在沈阳艺校的讲坛上讲授教学法。台下坐的不是一般的学生,他们是艺校的校长、副校长、副教授、高级讲师,更多的是青年教师。其中年龄大的已有50多岁,年龄小的才16岁。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做笔记,跟着鞠教授做示范动作,个个汗津津的。
在沈阳艺校,教师也是学生。学校聘请来的国内外专家名流不仅给学生授课,也定期给教师上教学法课、实践课。老师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星期六公休日在这里补充新知识,增长新才干,每次还要交5元钱学习费,校领导带头。青年教师张元化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学校斥巨资聘请名教授手把手地为我们讲课,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知识,更深切地体会到学校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信任。我们只有好好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来回报学校的关怀与厚望。
艺校一直把对教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除请专家名流来校为教师授课外,还把一些教师送到省内外高等艺术院校或专门培训班去学习深造。仅1998年,他们就先后送出14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中国舞、现代舞、全国舞蹈编导等各类研修班,还有3名英语老师进修大学本科。
校长李绍栋认准一个理,这就是没有一支有理论基础、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艺校的光明未来。正因为这样,艺校在教师培训和教学科学管理两个方面都加大了工作力度。艺校的教师们都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拼搏进取精神增强,教研气氛浓厚。教师们的文化、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了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正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
处处皆楷模
在校园的一处显眼地方,有一幅大字横标令人注目:“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艺校的教师们这样认识,也这样实践着。
现任校长李绍栋原是沈阳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省劳动模范、市“五一创业楷模”、市“德艺双馨”十佳之一。1996年10月,李绍栋告别了他洒满汗水并给他带来许多荣誉的艺术舞台,来到沈阳艺校当校长,他又把全部心血浇灌在艺术幼苗上,为培养艺术人才而拼命工作。他身患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但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忙碌着。犯病了,吃片药,咬咬牙,挺过去;出差归来,不论多晚,都先奔校门,看看老师和学生;为了工作,甚至把行李卷儿搬到学校里……
副校长王中青为了兴建教学楼,几个月不回家,筹措资金、跑材料、办手续、在工地上指挥,仅用4个月时间,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保证了上百名的新生入学。
在艺校我们还看到了群文科学生董华葳的母亲写给校领导的一封长信,感谢科主任李璐玲、韩航波对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她在信中说:“我是一位母亲,我深知母爱对孩子成长多么重要。艺校的老师正是把这人间最伟大的母爱奉献给了他们的学生。”
教师们深知,自己是学校里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楷模。他们对自己的举止言行要求十分严格。杂技科主任王晓红有一次被车撞了,腿肿得老高,仍站着讲课。校长从监控屏上看到这种情况,心疼地掉了泪,请她坐下来讲,但她坚持站着。在艺校你稍注意就会发现,男教师都不留长发,没有穿着短裤、趿着拖鞋进课堂的。女教师没有染指甲、戴项链、戴耳环的,也没有穿超短裙的。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教师们正是通过使孩子们刻骨铭心的言传身教,把无私、奉献、崇高的做人品德和严肃、认真、勤勉的治学精神传给了自己的学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积极推动管理理论和技术进步
中国工程院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委员会
本报北京4月8日讯中国工程院今天宣布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委员会。此举旨在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管理工程科学的理论研究和管理技术的进步。这是中国工程院继环境委员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出版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后设立的第六个主席团常设委员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潘家铮院士担任。
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说,我国在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技术方面也取得过成就,但总的来讲,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管理水平落后和人员素质不高。长期存在的一些痼疾如科技研究与经济发展的脱节、企业缺乏创新激情和欲望、企业管理混乱等等,很大程度上都是管理问题。要治好这些痼疾,就非要从科学管理抓起不可,使科技、劳力、资本等生产力要素通过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宋健表示,科教兴国战略应包括管理科学和技术的振兴,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率、管理出生产力,大力推行科学管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得以持续、高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振兴大中型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是重要的工作。中国工程院将侧重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即侧重于管理原理和技术。
作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研究咨询组织,新成立的中国工程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将与国内外管理科学界、经济界以及有关学会、协会进行广泛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为国家和企事业部门今后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有参考性的改进意见。(庆九)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这株已有350多岁的紫藤上半身攀绕在一棵树干庞然的巨大枫树上,藤长约50米,皮呈紫色,状若游龙,虽下半身藤干中间已空,但仍枝繁叶茂,树影婆娑,蔚为奇观,人们将它奉为“紫藤之祖”,近日被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植物。
新华社记者鲁迅承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获进展
可为中草药煎熬提供先进手段
本报讯记者任建民报道:由北京华颖实业集团研制的“超临界流体优选萃取技术工业化装置”,日前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一装置设计新颖、工艺合理、设备安全,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适合于在中医药及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现代分离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萃取技术的一大进步。其基本原理是:任何物质都有一个临界点,当物质的温度和压力都高于临界点时,就成为一种具有液体和气体双重性质的超临界流体。物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力而变,在临界点附近变化迅速。在高温下溶于超临界流体的物质降压到临界压力以下后会自动吸出。这样就将萃取和分离过程合为一体,可对物质的有效成分进行高效率萃取和分离。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了超临界萃取工业化装置的生产技术。超临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应用于中药提取方面,可从根本上弥补中草药煎熬等传统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华颖集团已成功地应用该技术提取和精制了薏米油、沙棘油、补骨脂、芹菜香料和天然胡萝卜素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统一管理方便群众
寿光推行乡村卫生社区一体化服务
本报讯记者李仲春报道:自去年以来,山东省寿光市卫生局为便民治疗,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社区一体化服务与管理。据当地社会监督员参加的问卷调查结果,市民对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工作的满意率大幅上升,全市的爱婴医院、爱婴卫生院已达29所。
他们首先由各乡镇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服务半径在1000米以内的邻近村原来的卫生室合并成为一个卫生所,并上报卫生局批准,发放《执业许可证》。卫生所建设采取卫生所与受益村共同投入的办法,达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等“五室”硬性分开。卫生所流动资金、医疗设备、办公用品等由乡镇卫生院提供。目前,全市用于卫生所建设资金达4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高档次卫生所374个。
其次是围绕人员调配、药品供应、财务核算、工资发放、日常业务实行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全面考核,对成绩合格者择优录用,报卫生局批准备案后,由卫生院聘任使用,并建立乡村医生档案,聘用、考核、工资、职称等情况列入档案管理,任何人不得在村卫生所随意撤换或安排人员。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心药库,实行专人专账、微机管理,有计划地从国有主渠道统一采购药品、医疗器材,调拨到村卫生所使用。同时,为解决乡医的后顾之忧,稳定乡医队伍,调动工作积极性,实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保险基金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乡医个人三方缴纳,卫生局设立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统一核算,统一标准,统一支付,得到了全体乡医和社会各界的赞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西安实施“千名白内障复明工程”
本报西安4月8日电西安市为落实国务院残工委等19个部委发起的“无障碍与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日前全面启动“千名白内障复明工程”。
该项工程是救助贫困的白内障儿童患者和孤寡老人患者的抢救性康复工程,其宗旨是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使他们脱盲脱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程经费采取政府拨款、医院减免、社会捐助、家庭分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
(孟西安祁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三峡地区发现楚人墓群
据新华社重庆4月8日电(记者王松涛)重庆忠县崖脚遗址近日发掘出14座战国晚期楚人将士的墓葬。参与考古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系赵化成教授对记者说,这是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所发现的位于最西端的楚人墓群。
崖脚遗址位于忠县县城东北3公里处,在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规划中属重点发掘项目。这次发掘出的14座楚墓,从墓葬形制看悬底棺占70%,具有楚墓的典型特征,和湖北江陵一带出土的楚墓相同。随葬品多为楚国制式青铜剑、矛、镞等兵器,还有楚式陶鼎、敦、壶、豆、罐、盆以及璜和玉璧等,这些器物的年代初步判断为战国中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安徽国祯集团向治污要效益
本报合肥4月8日电记者刘杰报道:大型民营企业安徽国祯集团在大力发展热电、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同时,时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集中供电、供热,变二次污染为二次利用,是国祯集团的一个成功探索。创办于1994年的阜阳国祯热电厂,一上马就代替了周围36个浓烟滚滚的大小烟囱,使环保质量提高1倍多。在集中供电的同时,他们又致力于废气余热利用,投入大量资金,铺设了8公里的地下管道,使20多家企业、商厦、宾馆实现集中供暖供气。
利用高新技术变废为宝,既治理污染,又创造效益,是国祯集团又一贡献。淮北矿区有大量煤矸石,占压土地,污染环境,成为矿区一大公害。集团总裁李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考察国内外有关利用煤矸石发电技术,合作建设了淮北烈山煤矸石发电厂项目。目前,这个发电厂年耗煤矸石30多万吨,年发电1.26亿千瓦时,成为节能、环保和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总资产已达7亿多元,净资产3亿多元的国祯集团最近又花巨资,购买了国家二类生物制药“分枝杆菌”专利,拿到了新药证书。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的以治疗肺结核、矽肺病为主的新药,李炜透露,由于粉尘、废气污染,全世界有10多亿肺结核和矽肺患者,国祯愿意为减少他们的痛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