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惊涛奔腾
——“一个老将军自述”礼赞
管桦
回首塞上山川路,
军行迷濛风雪中。
后队跋涉登云岭,
前卫旌旗动远空。
君不见辽河两岸阵如云,
迅猛包围蒋军营。
捷报歼敌五十万,
乘胜走马取津城。
这首诗是我一口气读完《李中权征程记》后即兴所作的。诗中忆起的是李中权政委和詹才芳司令员带领我们冀东子弟兵“九纵”出关参加辽沈战役的最初场景。但是在我脑海中翻腾更多的却是我没有经历过的那些战争生活。肖克将军为此书题写了书名。李中权将军少年时候的恩师张爱萍将军以及李运昌、李德生、迟浩田、伍修权、张廷发、杨成武、秦基伟、王平等高级将领,也都为之题了词。这些将军们都是历史见证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这种作为历史见证的回忆录,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肌体与精神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训,是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是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岗位的站岗人的嘱托。
《李中权征程记》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李中权将军一家九口人全部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在全国全军都是罕见的。雪山草地漫长的路,饥饿、寒冷和无止息的战斗,使母亲的身体变得十分衰弱。最后一次见面时,她反复向儿子讲着临别的语言。母亲、父亲、兄弟、姐妹五人都牺牲在长征路上,骸骨埋在冰雪里,悲风呼嚎着。他的长兄原为区苏维埃主席、共产党员,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张国焘杀害。李中权本人一生坎坷,虽遭陷害,却没有凄苦缠绵的哀叹,战斗的宝剑反而愈加锋利。最后全家只剩下四个人到了陕北,其中最小的八岁的妹妹竟幸存下来。当李中权见到小妹妹时,把这个历尽长征艰辛而活过来的亲人抱在怀里哭起来了。真是开卷惊风雨,读来泣鬼神!于是我说:历史决不是从萧瑟的黄昏绝岩上降下来的月亮,它是浩瀚的海洋。在人生的海洋里,平安到达海港的人是幸福的,在他们的后边留下了海洋和风暴,淹没着自己的亲人和同志,至今还能听到奔腾的惊涛骇浪,发出悠远的回声,唤起这位已经八十三岁老将军的怀念与悲伤。我们的新中国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李中权将军有着健壮的身体、英武的外貌和坚强的灵魂。抗日战争任冀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时才二十八岁。这位红军时的师政委深知文学艺术对军队的重要性,在冀东极端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里,他坚持成立了尖兵剧社,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他对文艺工作者十分关心和爱护,与我们有着朋友之谊。今年春节,我们尖兵剧社在京的全体老同志二十多人,给他拜年贺岁,他的热情使全屋充满歌声和笑声。
老将军慷慨的心灵忠实地陪伴了那个战争的年代,并在建国以后参加了祖国的现代化空军建设。《李中权征程记》以悲壮的气概向我们再现革命历史,以慷慨激昂的情调,讲述将士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和为打出一个新中国同蒋匪军浴血奋战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这本书有着震撼心灵的力量。现在常听到“美的享受”这个字眼儿。美应该是生命激发奔放的状态。沉郁顿挫,深刻悲壮,磅礴气势,成为经历长期战争入城后一个相当时期总的审美理想。《李中权征程记》自然而然地表现了这种美。
李中权将军在细密地记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倾诉了自己的憎恨、愤慨和渴望。他以敏锐的感受和细致的观察力,把他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毫无雕饰地写出;以百战将军豪迈的情怀,如九天倾泻的瀑布,给以汪洋恣肆的描述,不仅使我军生色、军威摇撼天地,也使我们的精神再一次得到感染和熏陶。于是我们说:要建设中华民族自己的内心世界,革命历史是不可少的。今天,在同形形色色的腐化、个人自大狂作斗争时,重温革命历史有着极大的教益。
《李中权征程记》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这就是:伟大不是在理想实现的时候,而是去实现理想的时候。为摆脱奴隶命运,不断拼搏会感到生命的快慰;生命的快慰又恰恰寓含于生命所畏惧的一切之中。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找回批评的辣味
任炳
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纠正错误缺点的手段,刺激性是批评的本质属性。因此,“正宗”的批评,是必然带有辣味的。有时辣味还很浓烈,让人像吃辣椒一样,刺激得你开窍通络,出一头汗,而后全身畅快、舒适。但不知何时,在相当多的单位和部门,批评逐渐变味了。不仅带辣味的批评早已“拜拜”,就是一般规劝式的提醒也不多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那种不痛不痒软绵绵、甜丝丝,使被批评者听了像吃蜜糖那样十分舒服的“批评”。据说开展批评时还必须掌握“四条基本原则”:能回避就回避,不能回避就淡化,不能淡化就说大话,不能说大话就异化。
“回避”就是“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开走”,“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或者只检查自己,不批评别人。讲别人时只讲优点,不提缺点。“少栽刺多种花,你好我好笑哈哈”。
“淡化”就是提批评意见时,尽可能缩小事实,抹平棱角,模糊原则。“讲小不讲大,讲虚不讲实,讲明不讲暗,讲远不讲近”。比如,有人工作消极、生活懒散,“班上打瞌睡,晚上打麻将”,一条批评意见却说成“个人生活有时不够规律”云云。如今淡化批评最普遍最通常的手法是“希望型”,即“自我批评谈感想,相互批评提希望”。对一把手的“批评”:“希望把钢琴弹得更好一些,你抓重点工作虽然是狠的,但也要照顾一般”;对同级的“批评”:“希望在工作中多请示、多汇报,生活中联系面更广一些”等等。淡得如同白开水。
“大话”是以高标准严要求的面貌出现的,说一些空话、套话,提几条人人都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都应重视的原则意见。批评的内容虽然空泛,但批评者的表情却往往很严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使人有演戏的感觉。比较典型的“批评意见”是:“理论学习虽然抓得很紧,但如何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还远远不够”,“还应当继续解放思想,使我们单位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工作中虽然重视了调查研究,但还应进一步加强”云云。
“异化”是以讲缺点的形式赞扬对方的优点,以谈问题的口气渲染对方的成绩,看似批评,实则吹捧。比如:“对你的意见只有一条,不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日没夜地干,要注意身体,没有好身体怎么能坚持如此繁重而艰巨的工作呢?”又如:“你只关心群众,关心大家,就是不关心关心你自己”等等。把辣味异化成了甜味,批评变成颂扬。
批评失去了辣味,容易变为忸怩作态的虚假言辞,其结果往往会误了工作,坏了作风,骗了自己,应该像对待市场的假货一样,也搞个“3·15”,列入“打假”对象。
显然,这里所讲的批评的辣味,并非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把批评变成斗争,把同志当作敌人,扣帽子、打棍子,声嘶力竭,吹胡子瞪眼,无限上纲,乱批乱斗。而是同志之间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与人为善的、实事求是的诤言。
找回批评的辣味,不是轻而易举的。关键是我们的领导者是否能虚怀若谷,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能虚心听取各种批评意见,包括批评错了的意见。如果唐太宗心胸狭窄,哪能出现像魏征那样敢于当庭直谏的名臣?应大力提倡并学习四川人吃辣椒的精神,不仅“不怕辣”、“辣不怕”,还应修炼至“怕不辣”的最高境界,克服“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的庸俗作风。只有这样,批评的辣味才能找回来。
当前,中央要求以整风精神,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在“三讲”活动中,如能恢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那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12版(副刊)
专栏:共和国之庆

鱼肥青城
冷冰鑫
青城,多么好听好记的地方。全国叫青城的地方可不少,如四川都江堰有青城山,内蒙古、东北也有青城,好像叫青城的地方都山青青、水粼粼,透出一派青翠欲滴的韵致。我这里描绘的青城也不例外,山青水碧,田园风情,几十里一马平川,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她位于黄河兰州段南岸的榆中县境内,一片片稻田,一块块玉米林,错落交叉的水渠,连接着每一处果园和每一个村落,阡陌纵横,水流潺潺,景色十分宜人。
从八十年代初,我们地税局的同志就经常到这里来,为当地发展渔业提供资金。记得第一次来,还是乘渡船过黄河,一根钢索,横贯南北,船上有一个引索,顶端有滑轮固定,依照水流,船从北往南岸横渡,船头向西南倾斜;回来则向西北倾斜。站在船上,湍急的河水拍打着船舷,水花飞溅,雾蒙蒙的水汽扑在脸上,别有一番情趣。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由国家投资和当地政府集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钢索桥,从此两岸变通途,也使这个与城市隔离的乡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青城的地形,沿黄河走向从西到东形成自然落差,方圆几十里,村落、学校、工厂、果园、树林、池塘构成独特的田园景象,丰收季节,车水马龙,欢声笑语,十分繁盛。这里号称“风雅青城”,人们文化层次比较高,八十年代以来,考上大学、中专的不乏其人。然而,就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有水不养鱼,有鱼没人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特别是东滩的一大片地方,足有几千亩,地势低洼,不能种庄稼,成了水草丛生和青蛙繁殖之地。偶然有人种上水稻,黄河发大水时便全被淹没了。后来,人们与河争地,修起了拦河坝,还真起了作用,几千亩的河滩终于不受水涝之苦,有了稼穑之利。市上农业部门的领导看到了这里的优势,牵头发展养鱼业,由国家投资扶持,给养殖户贷款,鼓励他们挖池塘、购鱼苗,还动员当地的王队长带头,首先在自家的稻田里挖掘了鱼池,可喜的是第一年就收到了效益。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沿河办起了成片的鱼池,水面逐渐扩大,从几百亩一直扩展到几千亩。由于这里水质好,鱼的产量还蛮高。加上黄河北岸有铜城,东面几十里有大煤矿,不愁没有销路。养鱼的起初是一些老人和胆大的,后来一些有文化而进不了城的人也都参与进来了。因为有文化,容易接受科学的养殖技术,养殖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有的还在水里种上莲藕,鱼的品种也多了,有鲢鱼、白鲢鱼、青鱼、鲫鱼、草鱼、武昌鱼等等。综合养殖业的兴旺,使很多人都成了富裕户,特别是东滩这个地方,农民兄弟都盖了新房。他们不单发展养殖业,还办了不少乡镇企业,并经营果园,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这里成了人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幸福乐园。清晨漫步鱼塘边,一块块晶莹的水塘,在旭日的映照下,像一面面镜子倒映着蓝天彩云、绿树青山。触景生情,我不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波光粼粼微笑,水草轻轻飘摇;
田田荷叶滚珠,鱼儿水面欢跳;
如烟缥缈晨雾,传来水乡歌谣——
光景如画农家乐,全靠富民政策撑腰……


第12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春韵峭岩诗
邵华摄影
春韵
是云是雾弥漫在林梢地角
几多情愫几多怜爱
不忍伸手触摸春天在轻声啼鸣
朦胧里含蕴着季节的憧憬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境界
用语言和眼光可以到达的彼岸


第12版(副刊)
专栏:

我的北山坡
毕东海
北山坡
让我回到你身边去
听树叶弹琴
看松鼠攀壁
低头就是野花的眼睛
伸手够着云朵的白衣
北山坡
让我回到你身边去
挽清风一绺
淋碎雨几滴
用你的酸枣穿珠链
借你的水洼照镜子
北山坡
让我回到你身边去
送飞鸟上路
迎夕阳休憩
跟在羊群后翻画书
骑在牛背上吹牧笛
北山坡
你哺育了我喂养了我
小麦玉米高粱
黄豆红薯芝麻
还有那胖胖大枣
还有那鲜嫩的瓜果
我蒙昧时代的摇篮
我恩重如山的母亲
我金黄金黄的北山坡
我火红火红的北山坡
北山坡
我别你很久很久
我离你很远很远
住高楼大厦
着西装革履
乘宝马奔驰
可我不忘我是你膝下的儿子
走南闯北天涯海角
为你而行呀为你而歌
我灵魂深处藏有你一抔泥土
生长着你永远的嘱托

不能想你北山坡
想起你来
我的梦就会飘起伤感
我的诗就会流下泪水
我就想插翅飞到你地头
光着脚丫扶起犁耙
去翻耕那种久违的亲切的气息

绚若桃花的北山坡
静若处子的北山坡
你是棵五彩缤纷的树
我轻轻一摇
就有无尽的欢声和笑语
就有无尽的思念和乡愁
纷纷落下呀
纷纷落下
北山坡我的北山坡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送石少华叔叔
王毅强
石少华叔叔走了。按照他的遗愿,不发讣告,不送花圈,一切从简;按照他的遗愿,两项国际摄影奖所得的奖金,全部捐献给教育事业;按照他的遗愿,骨灰撒放在新华社绿化基地,“作植树造林的肥料”。
在听说石叔叔去世的当天晚上,妈妈要我立刻动身去北京,代表全家最后见一见石叔叔。那一夜,她回忆起一件件往事,回忆起石叔叔与爸爸的战斗友谊以及他对我们全家的亲情。
作为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的两位摄影家,石叔叔与爸爸共同开创的事业是人所共知的。爸爸去世之前的整整十年,一直与石叔叔在一起,分别担任晋察冀画报社和华北画报社的正副主任。妈妈说:石叔叔曾经就读于陕北公学和抗大,理论水平高,爸爸将他看做自己的政委;爸爸原来是用带徒弟的办法培养人才,而石叔叔一到晋察冀就开始创办摄影干部训练班,训练班的学员在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骨干力量,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另外,爸爸对石叔叔和吴印咸伯伯的摄影艺术水平也非常赞赏。后来石叔叔在晋察冀与连阿姨结婚,而连阿姨的哥哥连贯同志正是妈妈在三十年代的老领导,我们两家人又都来自广东,所以更加深了相互的友情和信任。
但是就在全国解放之际,爸爸由于健康问题突然出了事。石叔叔想尽办法,而当时医疗鉴定技术的水平有限,比较了解爸爸情况的周恩来总理又恰好不在国内,所以终于没能挽回。那一年我三岁,妹妹只有一岁,妈妈经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很多同志担心妈妈和子女们受到牵连,所以劝妈妈离婚。这使妈妈感到非常痛苦。真正了解爸爸和妈妈的石叔叔却说:“你在感情上离不开沙飞。沙飞是好同志,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你应该坚强些,珍藏这份感情。”妈妈回忆起这段历史,总是说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让她难以忍受,让她觉得抬不起头来,只有石叔叔给了她勇气。不久,妈妈申请回广东工作,后被派驻香港。又是石叔叔派人将我和姐姐从张家口、阜平等地的老乡家接到北京,送进八一学校。哥哥报名参军时因爸爸的问题受阻,也是靠石叔叔的担保才得以成功。
上小学以后,我逐渐通过同学的传言知道了神秘的“沙飞之死”。当时的感受,使我后来特别理解妈妈为什么受不了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在我听到的传闻中,爸爸就像是反革命分子,以致我不好意思去参加学校定期召开的烈士子女会。石叔叔知道了这种情况,立刻来找我们和学校的老师。他告诉我们爸爸当时有病,但是谈得更多的,仍然是爸爸的贡献。二十多年后我才知道,其实爸爸的罪名当年被定得很重,几乎没有平反的可能。而石叔叔为了我们的成长,替我们顶起了各种压力。为此,他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以及“文革”期间,都曾受到攻击,他却让我们对这些压力毫无察觉。事后他也从来不谈详情,只是淡淡地说:“我是怕你们受欺负。”甚至在石叔叔的子女帮助他整理回忆录的时候,他仍然闭口不提有关部门当年对爸爸的定性,而是坚持说:“处理沙飞的问题时,已经决定让孩子们享受烈士子女待遇。”直到石叔叔去世,我们两家的第二代终于通过相互的倾诉完整地了解到这段历史;而我们又终于忍不住去揣测:是何等的压力和艰难,才会使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永远将真相封存?在他那颗博大的心灵里,还埋藏着多少为历史承受的负担?
可以说,是石叔叔和八一学校给了我们一个金色的童年。石叔叔的鼓励也始终支撑着妈妈,促使她坚强地生活和工作。六十年代初她从香港回国后,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兼副行长。但是过了不久,“文革”开始了。爸爸的问题原属严格保密,而“文革”期间根本无密可保。妈妈不仅被打倒,还被视为反革命家属;在部队的哥哥也因为“反对江青”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灾难又一次降临到我们全家。
“文革”开始后,多年担任新华社副社长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的石叔叔,也作为当时中国摄影界最大的“反动学术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迫害,在两年之内被批斗二百多次。但是他刚刚恢复工作,就成了我们全家唯一的救星。
在争取为爸爸平反的问题上,石叔叔的远见也使人不得不钦佩。他认为,如果想彻底解决问题,就先举办影展,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沙飞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人们对沙飞的作品并不陌生,他真正的价值也在于他的作品。后来的种种曲折证明,石叔叔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影展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胡耀邦同志亲自过问了爸爸的事情,并立即批示予以平反。
石叔叔走时,我默默地坐在灵车上。新华社的同志们要求灵车从宣武门西大街驶过,让石叔叔再看一眼他工作了几十年的新华社,再看一眼他亲手创办的中国图片社。车也依旧,人也依旧,而我分明产生了一阵幻觉:车也无声,人也无声,因为这已是石叔叔六十年革命生涯的最后行程。


第12版(副刊)
专栏:多味斋

年粽
岑献青
一到过年,最想吃的就是我们壮族的大粽子,那种大粽子跟北京市面上卖的小三角粽不同,形状如同鼓鼓囊囊的枕头,两三斤或四五斤一只,用绿豆猪肉作馅。还有十几斤重的,里面卧的是一整条猪腿,那可是绝对的“巨无霸”了!
只有在过年才包这样的粽子呢,所以包粽子也就成了一件大事。临近年根,家家的男人都要上街采买粽叶粽绳五香佐料,当然最重要的是割肉,最好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女人呢,在家里泡上糯米、绿豆,涮洗煮粽的大锅。到了年前的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堂屋里摆开笸箩、瓦盆,笸箩里是光鲜翠绿的粽叶,瓦盆里是雪白的糯米、金黄的去皮绿豆,还有腌了佐料的五花肉条。
最别致的是用大瓦缸或大坛子煮粽,把几十只或十几只粽子整齐地码进去,倒入烧开的水,封好坛口,再用粗大的稻草绳将坛子层层缠起,然后在坛身外堆起稻糠,把稻绳的绳头点着了,那火便会慢慢地燃上一天两天,直到煮熟粽子。在那些日子的晚上,一家老小都会围坐在火堆旁,一边听坛里煮粽的水咕嘟咕嘟地翻滚着,一边用根小棍拨弄着火堆,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还不时地往火里扔进些玉米粒,看着它爆出一朵喷香的大棉花来。老人们不厌其烦地把古往今来的事唠叨了又唠叨,儿孙们东一耳朵西一耳朵地听着,心里却直琢磨着如何能在大年初一时抢先放响第一只炮仗。当粽子煮熟后,弥漫在屋里的那一种清香简直无可言状;打开粽子,原先雪白的糯米因吸尽了粽叶的色、香、味,变得翡翠般晶莹透明,夹一筷放入口中,香满齿颊。
其实,煮了几十只粽子,自家吃的并不多,人们除了给祖先的灵位供上一些外,其余的粽子都一对一对地挂在房门边、屋梁上、灶台旁,一不留神碰着了,便晃晃荡荡像钟摆似的摇个不停,从初一到十五,这些粽子就被当成走亲访友的礼物送走了,而自家的屋梁上也会多了一些亲朋好友送来的粽子。
于是,这过年的包粽、煮粽、送粽,便成了一种带着浓浓亲情和友情的习俗。
如今,在不是年节的日子里,也能吃到粽子了,街上已经出现了专卖粽子的店铺。但是到了年关,家家户户还是要包粽子,乡下自不必说,即便在城里,不少人也仍要自己动手包上几只的,有嫌麻烦不愿包的,也会上街买几只来,不为吃那一口粽子,只为了其中的一份念想,为了那种年年岁岁守候在灶旁时,伴着袅袅青烟和浓浓粽香而沁入心田的那一份亲情……
又何止是年粽?现在人们过着的许多节日,在节日中举行的许多仪式乃至各种游戏,其实都已经成为了某种文化的符号了。北方人要逛庙会,南方人要舞狮子,孩子要给老人磕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女人要下河挑新水,男人要到庙里烧第一炷香……人们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它们,为的不都是一种“重温”么?重温那些节日的早先意义,重温人类那远逝了的感受。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样的“重温”,才使得我们的许多节日以及仪式成为了传统和文化的载体吧?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法张德林


第12版(副刊)
专栏:

逢春(中国画) 蔡大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