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市场萎缩价格下跌
新疆如何面对棉花?
本报记者祝谦
新疆人用汗水、心血凝铸成“棉”字,载入了共和国的植棉史册。
近10年,棉花已成为新疆经济的“宠儿”。1998年,新疆棉花总产达2750万担,在中国的棉花市场上,三分天下居其一。
然而,尽管朱镕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稳定新疆棉区种植面积”,但随着世界棉花市场的起伏,加之棉花收购价格一跌再跌,新疆不少人还是心存疑窦:“新疆棉花还要下功夫种下去吗?”
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进行采访,看新疆人是以何种心态面对昔日“白色辉煌”的。
喜也棉花,乐也棉花,且听棉农如是说
仲春季节,新疆农区农事之首,仍然是棉花。库车县墩阔塘乡乡长艾海提·沙吾提说,过去,全乡2000多户,888户是困难户。年年春天为发救济忙得焦头烂额。自从一跃成为库车县的棉花大乡后,第一年农民收入翻番,达到888元。从此,家家户户吃细粮、住新房、走路后面“一条杠”(摩托车喷出的尾气),全乡约90%的农户有摩托车。如今春天也忙得焦头烂额,那是忙农资、忙农技。
麦盖提县棉花单产已经连续8年过百公斤,县财政收入的85%来自棉花。县委副书记艾克拜尔说起棉花,语重心长:“麦盖提这地方,连建筑用的砂石都得从外地拉,1公斤石头等于1公斤小麦的钱,工业很难发展起来。我们不抓住棉花又能抓什么?”
是的,棉花已成为新疆农民解不开的情结。在农村采访,这样的话,耳熟能详:“没有棉花,就没有我家的新房子,也不认识银行……总之,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面对痴情于棉花的农民、农村干部,记者总有一丝担忧:如今棉花的起起落落,他们能承受得了吗?他们的回答是:“我们赢得起,也扛得住。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苦也棉花,累也棉花,再看专家怎么做
怀里抱着棉花这个“宠儿”,不是所有的人都无忧无虑。新疆棉花生产的高速发展,许多问题如资源保护与利用、市场开拓与竞争、持续增长与效益、病虫防治与科技……牵动着不少人的心。专家们一直以欣喜与忧虑相杂的心情,进行着全方位的思考。
自治区科委副主任李文森充满信心地说,发展棉产业,是新疆农业几十年来碰到的一个宝贵机遇。新疆只有抓住机遇,成为国内棉产业的领头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新疆不应动摇,而是认清区情、分析危机,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摆脱困境。
专家们都清楚,当前棉花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病虫害。1998年,棉农扒土捉虫蛹达150多吨,800只虫蛹约为1公斤,这是何等浩繁的劳作。
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棉农高涨的植棉热情,开展了对病虫害的科技攻坚战。如人工饲养释放天敌,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使用生物农药,防治黄枯萎病;以种衣剂、药肥作种肥,提高棉花抗病虫害能力;选育抗病抗虫良种等。
为了提高棉花效益问题,专家们想尽了办法。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了,单产提高了,但投入增大与单产提高未成正比,“原”字号产品出售份额过大,产品附加值低。科技人员又走上了攻关的前线:抓有效投入,精算投入产出的细账。棉区采取地膜覆盖、测土施肥、精量播种,化控、水控,探索“懒棉花”种植办法……把投入降下来,让效益升上去。新疆每年有近千名科技人员,长年奔波在植棉第一线,成果转化在第一线,难题解决在第一线,使科技含量在棉花增产中占到45%以上。
说也棉花,抓也棉花,三探领导有何谋
塔里木盆地的喀什是新疆最大、也是最贫困的地区,是棉花使干部、农民阴云密布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地委书记姚永峰给记者作了一个比较:1978年,喀什地区棉花总产1.8万吨,农民人均收入68.73元;1997年棉花总产25万吨,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去年,增产5万吨,增收7亿元。在这么偏远的一个地区,搞什么一年能有7亿元的收入?
由此可见,棉花兴,则喀什兴。而在新疆,棉丰则农富。
更为重要的是,新疆的植棉业,在全国屡屡蟾宫折桂,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26万亩棉花,创造了单产103公斤的高产纪录。
然而,如此高产,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记者在阿克苏采访,地委书记侯长安说,棉花种下以后,从“解放”棉苗开始,间苗、定苗、打顶尖、施肥等等,直到拾净棉花,全过程下来,农民要弯近20次腰,点近20个头。一亩地按1万株算,这个100公斤的单产,是磕20万个头“磕”出来的呀!
新疆人热爱棉花,是因为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现阶段还没有哪个产业能像棉花这样,能如此紧密地同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同发展生产力、同维护一方安定结合在一起。
那么,新疆棉花发展潜力究竟有多大?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指出,新疆有发展棉花生产的三大优势:光热资源充足,在全国首屈一指;土地资源丰富,有1亿亩宜农可垦荒地;水资源稳定,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达1100亿立方米,目前利用量不足一半。我们抓优质、高产、低成本,今后,只要亩产提高1公斤,总产就可递增30万担。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说,安排1999年的棉花生产指标与去年持平。在国家“稳定新疆棉区种植面积”的政策指导下,努力在提高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使新疆的棉花在全国保持应有的地位。(压题照片为梁斌摄)(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别让农民离开路
孔之见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前几年在农村奔小康中形成的共识,如今乡乡村村通公路,农民们普遍得到了实惠,应该说,这是一条农村通往富裕的希望之路。
可是,最近笔者却在地处县乡公路边上的老家听到好几位乡亲说:“要想富,离开路。”村支书告诉笔者:村里有8户不愿再承包公路两侧的土地,以致路边的100余亩地至今无人问津。
为致富,千方百计先修路,可如今修好了,却又要离开路,这是为什么?经了解,主要是“路边工程”引起的。少数地方专在路边下功夫,今天搞这个园,明天建那个基地;这里千亩,那里万亩。若能出高效益,农民们自然欢迎。只可惜,这些地方重视建点设景,却忽视了推广技术,加之盲目指挥,服务滞后,结果造成减产歉收,甚至亏本。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怎能不想离开路?
农民们不愿做的,为什么有些地方仍热衷呢?怕是与少数干部的思想作风有关。在他们看来,路边搞这个园,那个基地,领导可以坐在车子里隔着玻璃看到,若放在远离公路的地方,不便领导观看。为此,不顾地域自然条件是否许可,不顾农民是否愿意,只管在靠近城镇,顺着领导常来的路线搞“路边工程”;而且,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好像上级看了越开心,自己的政绩也就越大。
路边工程并非不可搞,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尊重客观规律,研究市场需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切不可一建了之,撒手不管,更不可为了追求表面的政绩而损害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致富的积极性。不要让农民离开路。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朱老汉与万株意杨
苏久红赵国华
3月2日傍晚,刘沟村74岁的老汉朱井春在所承包的4.5公里圩堤上植下了第一万棵意杨。老汉直起腰,捶捶背,望着栽下的一排排树苗,脸上露出了乐滋滋的笑容。
老汉是江苏省兴化市舜生镇刘沟人。今年,该镇圩堤加修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后,镇党委、政府为管好圩堤,对圩堤经营权实行公开招标承包,一定15年不变。中标人在圩堤承包期内,一方面全权全责保护圩堤,一方面可栽植树木,待成材后按7∶3比例,个人与集体分成,且承包人享有继承权。今年1月5日,朱老汉在竞标后与村里签订了4.5公里圩堤承包合同。老汉计划植树1万株。春节前,他通过自己积蓄拿一点,儿子出一点,又向亲戚邻里借一点,筹措了1万多元钱。老汉赶到宝应县郭桥镇,花7000元购回1万株意大利杨树苗,每棵树苗都在3米来高。
这天,我们在圩堤上采访他时,老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15年圩堤承包期内,可栽植两茬意杨树,每茬1万株,七八年后即可成材,每株100元,总计收入可达200万元。按7∶3与集体分成,再除去打药、除草等管理费用,怎么说,也能获纯收入100万元。难怪老汉望着植下的一排排树苗,脸上眉毛胡子都挂满了笑容。其实,老汉只是算了一笔经济账,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巩固圩堤这些社会效益的账还没算呢!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闲水忙用小水大用零水整用
古县“人字闸”造福山里人
本报记者安洋
正值麦苗春灌时,记者下乡到山西省古县的山庄窝铺,到处可见一处接一处的“人字闸”,正在给一顷又一顷的麦田浇灌。这种当地人因地制宜创造的小型节水工程,使山里的农民得到实惠。
地处干旱山区的古县曾经走过争取大项目、兴建大工程的路,由于投资大、跨度长、配套难,其结果大多是中看不实用,事倍功半。如何让有限的财物赢得实际效益,把农民渴盼的实事办得实用,县委、县政府深刻反思了过去一味贪大的教训,明确提出了“一切从实情出发,一切从实效入手”的思路。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依据县里“旱季山地冒烟无处求水,汛期山泉横流无法存水”的县情,组织包括有经验的农民在内的专门力量攻关,历经四年的探索实践,成功地创造和推广了“人字闸”综合节水灌溉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用水状况。
所谓“人字闸”节水灌溉,就是依托自然形成的小河沟、小水渠,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字形固定支架和活动闸板组成蓄水闸门,以流域为单元合理布局、分段蓄水,积小溪为深流,同时辅之以高位水池和管道,对四周农田实施滴灌、渗灌、喷灌。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是其主要特点,每处闸可保浇200亩地,等于一个万方水库的能力,总投资不过4万元,平均每亩地投入不到300元,费用只是过去同样效益水库的1/10。每建一处闸只需半月时间,可长期受益。排蓄结合是它的又一显著特点,汛期打开闸板排洪除淤,旱季关闭闸板蓄水浇地,解决了过去水库建设中屡遭洪水侵袭和淤泥沉积的难题。它最直观的效应在于,集蓄水、节水、水保为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提水漫灌、浪费资源的做法,浇灌同样的1亩地,过去需用80方水,费用在20元以上,采用“人字闸”节水技术只需5方水,费用仅8元。
显而易见的效率和实惠,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兴建“人字闸”的积极性,目前,该县已在11个小山泉和小流域中建成“人字闸”60处,总蓄水量55万方,保浇面积1.2万亩,改善水浇地面积9000亩。此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许多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效、增收的宿愿。贾村的伟晋才将1.5亩的旱地改为微灌地,仅种菜一项连续两年收入6000多元。石比村的20户人,家家拥有1亩改造过的水浇菜地,人均单项收入超过2500元。钱家峪村的王本发当时贷款4000元参与“人字闸”工程建设,如今除还清贷款外,还改造了3亩水浇地,发展了6亩果园,添购了一头奶牛,每年收入超万元。用他的话来讲,“有了水,人和土地就像长了翅膀,得到了自由和解放”。遍布全县农村的“人字闸”辐射区内,每亩粮食种植效益由300元提高到800元,经济作物和蔬菜田效益由300元提高到1000元至3000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村呼唤跟踪服务
刘维钧
如今,在农村不少地方,已很难看见牛鸣马嘶的情景了。因为各种品牌的农用车,正在取代耕作用的牛马畜力,就连播种冬小麦也是用农用车牵引木犁进行。使用农用车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这种新型人机组合劳作形式,让农村逐渐远离户户饲养耕牛的日子。
但这也让农民遇到新的麻烦。一是学习驾驶技术不够方便,买车容易,从熟悉使用车辆到办好行车手续比较麻烦。二是车辆的养护和维修难。有的车型零配件不好买,一旦车辆坏了,跑到县城却很难找到农用车维修厂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加大了出现交通事故的机会,增加交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影响到这些先进农用设备的大面积普及和推广。
这让人联想到开拓农村市场问题。现在,许多普通农民手里有了些钱,不是不想安装电话,购买VCD音响设备,只是怕买时千好万好,真要出了毛病就是废物一堆,没法收拾。如果生产厂家和供应商能够像对城市用户那样,上门服务,帮助安装调试,长期跟踪服务,让农民使用这些新潮商品,如同使用自家毛驴一样心里有底,相信农村市场肯定会是一片开阔地。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跨越温饱线
——陕西省略阳县郭镇扶贫攻坚纪事
贾连友
不久前,笔者到50年代末曾因饿死过人而震惊全国的陕西省略阳县郭镇采访时,惊喜地了解到,这个国定贫困县里的特困乡镇,在经历了漫长的贫困与饥饿之后向世人宣告:郭镇人世代梦想的温饱日子终于变成了现实。今日的郭镇,人均有粮已从1995年的224公斤,提高到374公斤,人均纯收入从342元,增加到828元。
郭镇位于陕、甘、川交界的边远山区,这里气候寒冷,土地瘠薄,自然灾害频繁。全镇10990人口中,有95%以上的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1996年,汉中市把郭镇确定为“九五”扶贫攻坚示范镇。市里各大班子的主要领导,曾先后赴郭镇参加主持扶贫攻坚现场会。分管扶贫工作的书记、市长多次深入郭镇发动群众转变观念,引进科技勤劳致富。
市委副书记郭加水包扶镇上的干河坝村,通过解决村上多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白拿白要的落后观念,在全镇开展扶本扶志教育,使群众确立了“苦干脱贫光荣,苦熬等靠可耻”的思想,经历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认识过程。干河坝村1997年一年就解决了温饱,为全镇树立了榜样,促使各村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大好形势。变救济为开发,变“输血”为“造血”式的扶贫款发放,激发了农民向地要粮、向树要钱的积极性。
观念一变,过去那些不愿动脑子,出气力的群众纷纷开始学习科学种田。杨家庄村村民郭建赵一家5口人,虽然种了16亩坡地,但日子过得十分恓惶。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1997年他家种植了7亩地膜玉米,当年粮食增加了一倍,从缺粮户变成了余粮户。尝到甜头的郭建赵如今成了科技迷,只要听说上头来了新品种,他都要抢着种。1998年他又引进了地膜玉米套种脱毒洋芋,一下使粮食亩产从过去的200多公斤,增加到600多公斤,本镇和远到甘肃的群众都来到他家田头参观。人们看到,郭建赵家不光地里的粮食惹人眼馋,房前屋后的杜仲、板栗、银杏、天麻也长势喜人。
像郭建赵这样的科技示范户,目前全镇已有138户,家家户户都能熟练地掌握地膜规格间套技术。1996年,镇上种植地膜玉米2800亩,到1998年,猛增到10316亩,加之人口自然下降,全镇已实现人均一亩粮田,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
不再为吃饭发愁的郭镇人,如今栽种天麻7000多平方米,银杏31万株,杜仲298万株,还有成片的板栗、香菇、木耳、灵芝等。他们自己算了一笔账:1998年,全镇多种经营产值1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28元。
这场攻坚战之所以打得漂亮,除了观念更新,科学引路外,还有一条重要的经验是:行政推动,形成合力。市、县、镇三级组织上下一致,把对郭镇的扶贫攻坚作为一项硬任务。市委书记韩耀武亲自向省上领导汇报,解决了贯通郭镇、连结陕、甘的勉康公路修建。新任市长胡悦专程到郭镇访贫问苦,要求当地干部解放思想,加大扶贫力度。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多次深入到郭镇的贫困村解决问题。省、市包扶郭镇的部门和单位,帮助群众定项目,引技术,捐钱物,先后有3000多人次到村里开展工作。县、镇加强了组织领导,对死守老观念,工作被动的干部,不换脑筋就换人。先后有28名镇、村、组干部因工作不力被撤换。一批思想观念新,工作干劲大的干部得到调整或提拔。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中国农经学会召开第六届代表大会
本报讯日前,中国农经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经界专家、学者九十多人出席了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选举中国农经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审议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学会章程及对当前农村经济问题开展研讨。
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刘志澄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农村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三是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他还提出了七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一是稳定承包制立法;二是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转变工作职能;五是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六是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七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大会选举了第六届中国农经学会领导成员,会长由原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杨雍哲担任。大会同时选出学会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沛县生猪生产保持好势头
本报讯在全国生猪市场一路下滑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江苏沛县生产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8元的高价,吸引广东、上海等南方客商纷至沓来,上门求购,农民每头猪多增收160元,使沛县生猪生产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沛县加大科技兴牧的力度,实施畜牧业“精品工程”,以精品特色来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几年来,先后引进了大约克、长白猪、西门塔尔牛、法国地鸽、孔雀、鸵鸟等畜禽新品种50多个,推广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培育等30项实用先进技术。据统计,沛县猪、牛、羊、鸡、鸭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良种覆盖率已达100%。(戴书林严敏)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广丰白银鹅产业蓬勃兴起
本报讯江西广丰县白银鹅产业蓬勃兴起,养殖区域从丰溪河沿岸乡镇迅速向全县扩展,目前全县白银鹅饲养量达228万羽,年加工产值超过300万元,已全面形成孵化、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据统计,全县养殖1000羽以上的专业户有17户,300至500羽的专业户有50余户。(张庆棣周晓)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南召治山造林投资主体社会化
本报讯河南省25个林业重点县之一的南召县,近年来加快了治山造林投资主体社会化的步伐,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治山造林,使治山造林由单纯的政府行为变为社会行为。该县造林速度和造林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目前全县治山造林在100亩以上的经济实体已达200多个,参与经营总户数近2000户,总面积达10.2万亩。
(王豪苗立旺)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到3月15日,农行湖南省分行已将1999年的3.15亿元小额扶贫贷款发放到户。图为农行湖南省安化县支行正在该县田庄乡田庄村向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陈历健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去年秋天起遭受罕见的秋冬春连旱,灾情严重。八桂儿女奋起抗旱。
图为马山县加方乡大陆村青年梁干(左)放弃跑运输挣钱的机会,连续4个月坚持用自己的车为遭受旱灾的大石山区忠党村群众运送饮用水。新华社记者陈天湖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