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在小孩子面前,父母怯生生地打开电脑,大学教师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向孩子学习》一书告诉你——
耐人寻味的“文化反哺”
周晓虹
孙云晓、康丽颖主编的《向孩子学习》(晨光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看似平淡的小书,却以大量的事实,向我们描述了20世纪末中国社会在代际关系或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惊心动魄”的变化:人高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点下“怯生生”地打开电脑、移动“鼠标”,或学富五车的大学教师、新闻记者被自己上小学的不起眼的孩子问得“一愣一愣”的……
我们知道,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文化传承的方向而言,总是从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与此相应,在家庭内部,父辈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辈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然而,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的急速变迁,对此,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父辈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的同时,子辈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由于中国社会是在长期的封闭、停滞乃至倒退以后,突然面临开放,面临一个如此现代化的外部世界,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年长一代从“至尊”到“落伍”的过程几乎是瞬时性的,这也使得在中国,传统的亲子关系的“颠覆”比任何国家都来得突然。所以我始终认为,尽管“向孩子学习”或曰“反向社会化”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现象,但80年代以后的中国肯定是这场“代际革命”演绎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国度。我用了一个十分本土化的概念——“文化反哺”,定义为“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998年夏,我在北京第一次和孙云晓、康丽颖两位作者见面。他们采访了9个省市的41位学者和116位家长、老师,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理性的分析,将“向孩子学习”的“横幅”挂到了我们迈向21世纪的路口上。
当然,即使在今天,社会化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成人社会仍有责任向孩子传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终于由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喊出“向孩子学习”的口号,这不仅能够化解两代人之间的鸿沟,而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们终究会树立起一块人格的丰碑。


第11版(文化)
专栏:

《说文解字》有新解
日前,复旦大学为本校中文系77级毕业生祝敏申博士的著作《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学》在京举办首发仪式。
该书对出土古文字材料用现代考古学器物排队和图表统计的方法进行了较详尽的梳理,并同文字学的经典著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古文字起源的某些新见解。
“老三届”的祝敏申曾当过10年工人,在此期间师从胡邦彦先生自学《说文解字》。粉碎“四人帮”后,他由当时的黎澍主编拍板,被借调到《历史研究》编辑部;后考入复旦大学语言专业,曾被视为古文字学研究的接班人。1984年,他赴澳留学,获史学博士。近年来,他用经商所得回馈学术,赞助并参与主编复旦出版社的严肃学术集刊《海上论丛》。(子建)


第11版(文化)
专栏:坐拥书城

书香播天涯
——读《书与人》杂志
本报记者龚永泉
这几年,中国的书籍出版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新书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而江苏出版总社主办的《书与人》无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向导。端木蕻良先生称:“南有《随笔》,北有《读书》,中有《书与人》。”
作为双月刊的《书与人》,已走过整整5个年头。随手翻翻,犹如走进了书文化的百花园:既有洋洋洒洒的牡丹,也有小巧玲珑的芍药;既有暗香浮动的腊梅,也有异国情调的郁金香;当然,间或还有带刺的玫瑰!仅浏览一下栏目就足以让人心旌摇曳:“广角”、“书缘”、“品味斋”、“画中话”,韵味十足;“文瀚沧桑”、“编辑琐记”、“先读为快”、“域外传真”,情趣盎然;“读者点题”、“我与书征文”,发表了30多位读者自撰的经历,既娓娓动听,又给人以启迪。
《书与人》并不是单纯地介绍图书,而是展现了出版界和文化界的许多新鲜风景,在广大读书人、写书人、编书人、藏书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作者队伍中,固然有诸多人们熟悉的名家,但也不乏读者陌生的名字,而这些陌生名字的笔下,更有咄咄的锐气和叫板的锋芒。有谁能断言,这些陌生名字青年人中,将来不也出几个名家呢!
南京历来是书香盈邑、书声盈耳之地,也是一座与书文化刊物有缘的城市。30年代,南京曾诞生过《读书顾问》和《图书评论》;40年代,曾诞生过《读书》和《书林季刊》;如今,名声鹊起的《书与人》正以越来越稳健的步伐,从江苏走向华东,走向全国!


第11版(文化)
专栏:坐拥书城

圈点千古江山
——写在《边疆史地丛书》再版之际
本报记者卢新宁
北平,西安,威海,南宁……翻开地图,仅从这些边关重镇的名字里,我们就能感受到疆界的安危进退与国家的治乱兴衰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讲,边疆史地的研究犹如丈量一个几何图形的边线,开启过去和未来之门的秘钥就在其中。
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晚也可追溯至两汉时代。近代以来,这一领域不乏著述繁复、人才频出的时期。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研究的深度、广度相差甚远,学科体系也亟待建设和完善。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它力图把以往分散的、封闭性的研究引入集中的、开放性的轨道。近8年来陆续出版的《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安西与北庭》、《西汉时代的边政与边吏》等20种著述,集历代边疆研究之大成,多为某一问题、地域或角度的开山之作。随着以此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问世,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中国边疆学正在形成。
作者们突破了边疆史地研究的旧有范围,不仅追寻边疆历史发展的轨迹,更重在探求边疆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实现了信史原则和功能信念的高度统一。“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丛书的出版者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决定在建国50周年之际,精选其中的8种重新刊印,其用意不言自明。


第11版(文化)
专栏:

电视节目应有平民感
时统宇
屏幕上太多的霓虹闪烁、腰缠万贯、美人翔集、情深缘浅,不仅造成了观众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电视的巨大隔膜和疏离,而且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严重误读和歪曲。面对电视中的富丽堂皇和缠绵悱恻,观众在感叹“看看人家活的”的同时,极易引发一种人生无奈、抱怨自身命运的悲凉哀叹。当人们把自己的真实生活与屏幕上的人物生活相比较而感觉差距太大时,自然会心理不平衡,觉得社会分配不公平,所谓误导由此可见一斑。电视里灯红酒绿、大款富婆、白领丽人之类的“活法”,冲击着电视本来就必不可少的平民感和底层情结,动摇着电视传播对民族生存状态的当下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殷切关怀。它恐怕不是给生活增添亮色,而是给社会蒙上虚伪的纱帏,造成极强的负面效应。电视中过多的商业气息和脂粉气味,对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道德积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消耗。
令人欣慰的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为代表的电视深度报道,以其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人文关怀,匡正着社会正义和公众利益的位置。这些栏目雄居中国电视传播主流地位的秘诀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于破败的农舍、农村老夫妇被人贩子骗后的悲痛欲绝、辍学儿童呆滞的目光、下岗工人的迷惘和无奈,所有这些“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真实画面,都是电视传播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引人思考的起点。或许,从中国社会这些最常见、最普遍的小问题入手没有“历史方位”、“辩证思考”等等来得过瘾,但这种低位进入竟包含了大智慧、大手笔、大思路。这实际上是电视的自我批判和屏幕的自我净化,堪称中国电视的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
中国电视要在消除贫困、公平分配、大众参与、生态保护等方面体现出自身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底蕴。工业化的电视节目生产决不能以牺牲电视的美学属性为代价,任何商业化的包装也不应该使电视传播失去其应有的人文关怀与诗性品格。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电视影响评析》)


第11版(文化)
专栏:

电视谈话展示国民风采
杨东平
近年来,一种新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异军突起,精彩纷呈,成为荧屏上的一道奇异风景。中央电视台先后开办的谈话类节目有“实话实说”、“文化视点”、“精品赏析”、“半边天”中的“谁来做客”、体育频道的“体育沙龙”、电影频道的“影星茶座”等等。各地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谈话节目,其中上海电视台的“有话大家说”、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浙江卫视的“人生AB剧”、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等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以往的电视节目除了新闻节目,主要是电视剧和各种综艺晚会。谈话节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视观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谈话节目在国外是供成人观看的主流电视节目样式,英文为talkshow,港台通常称为“脱口秀”,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它的基本样式,是在演播室营造一个特定的谈话现场。在主持人的调动下,组织现场的嘉宾、观众进行双向交流的参与式的谈话。由于谈话节目信息量大,制作灵活,重视发挥语言本身的魅力,一个好的谈话节目可以融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身,通过在笑声中的交流,寓教于乐,有效地传播新的社会文明,提高电视节目的思想和文化含量。
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自1996年4月正式开播,历时3年,至今仍势头强劲,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谈话节目之一。“实话实说”注意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心大多数人的生存境遇,重视真实、平实的价值,追求说实话的魅力,在平等和轻松诙谐的气氛中,探讨公众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实话实说”节目的类型,主要有讨论型和展示型两类。前者是对社会生活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思想、观点上的交锋、讨论,所讨论的话题涉及了社会热点问题、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例如谁来保护消费者、人造景观、电脑游戏、克隆技术、该不该打孩子、孩子的零花钱、家长会、语文课、夫妻关系、黄昏恋、谁来养老、大学生择业、下岗再就业、一块钱官司、艾滋病等等。后者则通过展示一个具体事件或一段个人体验,与观众进行深入细腻的情感交流。比较有影响的节目如反映两代人关系的“父女之间”、展示中外不同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跨国婚姻”、帮助残疾的孙女继续学习的“上学的外婆”、以自己的爱心重建家庭的“继母”、表现一个面对癌症开朗乐观的女孩的“感受坚强”、探讨老人应当如何对待子女婚姻的“儿女婚事”等等。这两种节目类型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谈话节目不同于电视辩论,当然更不同于朗诵、播音和表演。许多观众最初看到谈话节目,都是为它的真实、平实而打动的:怎么在电视上也可以像平时在生活中那样说话?的确,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在大众媒体中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学会说话,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交流。这不仅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化建设,同时也营造着健康、祥和、自信、乐观的社会氛围,展示着我们社会精神文化空间的丰富和开放。换而言之,当我们都能成熟自信、开放自如地在电视上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时,将标志着我们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民族的文化素质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话实说”等谈话节目的出现、存在和提高,便具有了超越单纯娱乐观赏的意义。
(作者为“实话实说”节目总策划)


第11版(文化)
专栏:

看电视能代替读书吗?
刘卫民
看电视可以代替读书吗?在电视风靡整个地球之时,电视确实摆出了可以代替一切的架式,尤其是对书籍提出了挑战。在过去,正是因为不可能表达和传达直接的体验,使语言的使用成为必要,因而也强迫人们使用概念来思维。当传播可以通过手指的一按来进行时,人的嘴便沉默了,写作也停止了,心灵也会随之凋谢。
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在研究和揭示电视文化和阅读文化不同的特点。这里从众多不同中举出三种:第一种——注意力类型的不同。电视由于人人看得懂,不需要准备,容易吸收,所以注意力分散。阅读则需要注意力集中,不可能一边看书一边谈话或打扫房间。第二种——内容的不同。电视播放大量的信息,有政治、科学、生产、体育、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信息都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但是庞杂零乱,没有系统,勾勒不出世界的整体轮廓。而书籍永远是有组织的材料,是系统的知识、观察、形象、感觉,是整体性。第三种——感觉的性质不同。电视速度快,节奏快,动作快。阅读除了速读、浏览等以外,特别是阅读文艺作品,总是慢条斯理,细细品味,不慌不忙,默不作声,需要时间在读者的脑海中再现作品人物的形象。阅读是一种创造,容不得匆匆忙忙。
书籍和电视是两棵文化巨树,非同根而生。电视不能代替书籍,因为书籍不仅具有信息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书籍从内容到形式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像任何形象一样,书籍是没有止境的。
“电视与我们”征文已近尾声,从这块版开始,不限话题,欢迎读者各抒己见。来稿请寄:北京人民日报教科文部,邮政编码100733,传真(010)65092740。


第11版(文化)
专栏:

经济增长给环境机遇
李建民
周毅的文章带给我们兴趣盎然的课题:关于科学艺术化,关于跨学科之路,关于综合、杂文、嫁接,然而更多的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加速转轨和社会结构加速转型这样两个转变时期,即从计划向市场体制转变,由农业、乡村、半封闭向工业、城镇和开放社会转变。这两个转变是一场丰富深刻的革命。因为这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过程,而且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三位一体、和谐进步的巨大社会系统工程,是在世界上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摸着石头探索的,其艰难程度前所未有。周毅敏感地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密不可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可置疑,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为什么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有全面、周密的环境考虑?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哪些教训?中国如何通过切实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林?他在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可以找到许多机会来采取既在经济上有效也在环境上有效的政策和投资。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质量对于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对穷国尤甚。环境退化将导致经济产出减少,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保证一定的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供应是人类健康、福利的基础,例如,水质恶化会导致疾病发生,土壤质量降低会导致粮食产量减少。环境退化通常产生于经济过程中,特别是由错误管理方式所致,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纠正经济扭曲以及提供保护资源和减少污染源的刺激手段。”作者的思路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对环境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实现持续、公平、和谐发展的机遇。
周毅曾获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史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又在北京大学做经济社会学博士后研究。哲人奥修说过:“一个梵高远比亨利·福特来得富有。富有不只是意味着财富或金钱,富有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一个诗人或许是贫穷的,但是他具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敏感度,他比任何富有的人都来得富有。”周毅博士深深领会这位智慧老人的教诲,他二十年如一日地坐冷板凳,面寒壁,耐清贫。从他的这本50万字著述中,我们或许可以领悟到“精神富有”的人生真谛吧。


第11版(文化)
专栏:

梁思成古建筑图片走出尘封
臧恩钰
由和宏明长期搜集整理、林洙潜心编制的《中国古建筑图典》,近日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套汇集30年代梁思成等人拍摄测绘的1800多张照片的图集,用汉英日文说明,首次向世人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主要以木架结构为特点的我国古代建筑,与西方石结构建筑并存、对峙,是世界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管这些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当年如何坚固、精美,总是无法抗拒历史风雨的侵蚀。这就有一个抢救古建筑资料的紧迫问题。为此,朱启钤先生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功不可没。梁思成、刘敦桢二先生率领学社成员,从1930年到1940年期间,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足迹遍及16省、200余县的2000余建筑文物、城乡民居和历史城市,拍摄测绘了大量建筑资料,鉴别和绘制了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些重要文物,是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抢救古建筑文献资料的壮举。
这些拍摄于抗战之前的古建筑图片记录下来的古建筑,有相当一部分或毁于水火战乱,或年久坍塌而不复存在,即使尚存的部分面貌也有所变异。因而,这批古建筑照片便弥足珍贵!
遗憾的是因为解放前社会动荡,而后又因出版经费等原因,这批古建筑资料尘封了半个世纪。今天这批稀世图片得以大放光彩,实在可喜可贺!
这些照片虽然摄于半个多世纪前,但仍清晰透彻,层次分明,很有质感,许多古建筑历历如在眼前。读者可借此多侧面地领略我国古建筑的风貌,体味古建筑的风韵。古代文化研究专家,特别是古建筑研究的专家学者,可根据这些具体可感的照相记录和测绘资料,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从事建筑事业的设计师们,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设计出兼具现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适用、坚固而美观的建筑来。


第11版(文化)
专栏:画外音

书香地风雅事
摄影新华社记者鲁迅承
点评本版责任编辑祝华新
101年前,社会上风气未开,译稿每千字才值2元钱。就在这时,严复译出了西方经济学奠基之作、亚当·斯密的《原富》。出版家张元济慧眼识珠,对这部15万字的译稿当场拍出2000元,平均千字高达13.3元,并允诺出版后再付20%码洋的版税。严复大受鼓舞,一本本振聋发聩的译著接踵而来,近代中国展露出文化启蒙的微微曙光。
张元济开创的商务印书馆,把出版的功能发挥到如此极致,在几代人的心灵中、在一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烙印,似乎无出其右。它提示后人,文化产品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商品,出版社、书店、图书馆等也不能等同于单纯的商业经营机构。他们出版、出售或出借的不仅是图书,也是一种尊重知识、服膺理性、以文会友的氛围,也是在为国民的文化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加油升温。我们欣慰地看到,近年来文化经营机构儒风日盛。像图中的合肥新华书店,今春在售书大厅里辟出200平方米,开设一个品茗读书的免费茶座。购书者手里的这杯水,也分明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文化经营者一肩挑着两头,一头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一头是从五千年历史深处走来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书香地,风雅事,从古流到今,在这个商品交换日益频繁的时代,别忘了再续前缘的使命!


第11版(文化)
专栏:

蔡志忠很传统,赵汀阳的漫画却有些荒诞——
“非常姿态”说哲学
丁洪亮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百年来最伟大的智者中,有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毕生的研究结果是——形而上学是废话。在偏激中道出几分人生真谛。这消息该让赵汀阳特高兴,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青年学者非常欣赏维特根斯坦用平实、朴素、生活化的语言叙述哲学的风格。
从1992年开始,赵汀阳尝试用非专业术语表达哲学理念。除“画说哲学”丛书中近一半漫画出自他的手笔,近期又出版了漫画集《非常姿态》。台湾蔡志忠的漫画,用简洁、质朴的画面诠释一种传统、入世的价值理念。赵汀阳却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价值体系,发掘人们熟视无睹的另一面,看似荒唐的背后,别有深意。
赵汀阳用简洁却不单调的漫画表达深刻却不一定深奥的道理。只因为他相信,“长期以来,哲学形成了一个内向性的精神生活空间,专业语言演绎成一种自闭的术语,离实践越来越远,以至于难以用日常语言进行哲学对话,这破坏了哲学与真实问题的直接关系”。赵汀阳认为:“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学是可能的,而语言方式的改变实际上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如世纪初的白话文革命。”赵汀阳不仅用漫画诠释这一信念,他的一系列著作如《论可能生活》、《人之常情》等都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层次上有新的探索和突破。他说“理论的眼光是灰色的,诗的眼光是绿色的”,诗是灵动和创造的化身,诗意的创造正是新事物降临的预言。(附图片)知识过分增长带来的危险:
或者掉下来,或者下不来。赵汀阳作


第11版(文化)
专栏:

让幽默滋润生活
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思想必日趋迂腐,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话说得有些武断,但也未尝没有几分道理。
与周启明、罗念生先生先后翻译的伊索寓言相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伊索幽默》,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普及型小品。但作者吴泽清大胆地把158则伊索故事改编成通俗诗,可供那些不熟悉西方文学的读者开颜一笑。作者充满自信地写道:“不由你不乐,合辙押韵的幽默,心灵舒展的花朵,人类智慧的光泽。”(京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