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热点观察

损害中日关系埋下对抗隐患军旗打向海外脱离和平轨道
“新指针”意欲何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陆忠伟
战后较长时期,日本推行“一个中心,两个基点”的国家战略,即以实现“经济大国”为国家目标,以日美同盟、和平宪法为两大国策。进入90年代后,经济至上逐渐被“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所替代,两个基本点之一的日美关系调整提上了外交决策议程。为配合新国家战略的实施,日本迈出了十分危险的几大步:1996年4月日美发表安保联合宣言,从战略高度对同盟重新定位、定向;1997年9月两国军方推出防卫合作新指针,从军事层面界定了矛头所指的“范围”与“对象”;刚出台的相关法案则把军方的意图上升为国家意志,使之能突破宪法的制约,突出了日美军事同盟,为“政治大国”、进而为“军事大国”战略服务。这一系列举措,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防卫指针及相关法案的出台,表明日本对美、对华关系的调整基本上同步到位,在日美中三角关系中,日本企图以牺牲中国的安全利益为日美关系服务。
日美关系的调整,给日本提出了几种战略选择:“脱美入亚”、“联美入亚”或“脱亚入美”。日本决策层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作出了“联美入亚”的谋划,即不惜在外交、经贸上付出高昂代价而坚持日美同盟关系的“基点”不动摇,核心是敲定了日本在“周边”地区配合美军行动,回应美国出于亚太战略考虑而要日本在军事上进一步配合的要求,借机提升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角色。问题的要害在于,世界上不存在无假想敌的军事同盟,中日两国是和平友好条约缔约国,如果作为和平友好条约缔约一方的中国成为日美军事矛头之的,显然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对中日关系的亵渎,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sumgame,在国际关系中,意指一方得利另一方受损)的外交权谋。
二、新指针及相关法案拒不明确将台湾排除在外,对我国的统一大业构成威胁,埋下了美日与我战略对抗的隐患。
日美将军事合作范围定位在“周边”,并称这不是地理概念,是事态属性,但从不明言不包括台湾。从一些政要的言论及相关法案设定的事态类型看,其欲染指台湾的意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首先,1951年缔结的《日美安保条约》有一个“远东”条款,1960年日本官方将其定义为“菲律宾以北与日本周边,也包括韩国和台湾”。在此问题上,日本一直吞吞吐吐,含糊其辞,但内心都是肯定“远东”的地理概念。其次,相关法案设定的多种“周边事态”基本是地理属性:诸如周边地区“发生了”或“将发生”武装争端;某个国家“发生内战”或“内乱扩大”等等,显然这种“周边事态”不是指欧洲、南美洲或非洲,实际上是圈定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地理范围。换言之,若中国为威慑台独,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采取行动,当美国非法介入时,日本都将依“法”通过与美军事合作间接或直接介入,必将使中日关系出现大倒退。
三、新指针及相关法案使日美军事同盟向“北约型”演变,日本突出军事,参与“集体防御”,将军旗打向海外,从而使其“专守防卫”、“不作军事大国”的防卫思想名存实亡。
“新指针”是相对于1978年的“旧指针”而言的日美军事合作原则。其“新”意主要有三:第一,主功能从“专守”日本变为对地区冲突的武装介入;第二,军事空间从“远东”扩展到“周边”;第三,对美合作从提供军事基地的静态参与转为实战的动态合作,为此增加了40多项军事合作项目。“相关法案”是保证新指针落实的配套法律,它共由三条法规组成:一是《周边事态法》;二是《自卫队法修正案》;三是《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这是一整套为日本调兵遣舰、运送弹药、参与联合作战开绿灯的“战争法案”,具有进攻性和危险性,使日本完全改变了“专守本土”的防卫性质。
《周边事态法》等相关法案一旦实施,日本将如何运作呢?按日方的设计,基本上有如下程序:某年某月日本周边“发生了”或“将发生”武装争端,美国绕过安理会动武,并要求日本参战;日本政府如认定属于“周边事态”,随即制订对美合作计划。同时,由首相任主席的“安全保障会议”研究对策,上报内阁会议决定。此后,自卫队开始担当运输武器、粮食、弹药的“后方地区援助”及救助遇险美军的“后方地区搜索救助活动”。自卫队从“后方”支援参战美军,是军事力量的外向攻击反应。因为现代战争很难区分前线与后方;况且,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打粮草,打辎重,后勤是重要环节。总之,新指针是日本鹰派借船出海,突破宪法制约,扮演地区警察,提升区域战略地位的谋划,这对亚太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新指针相关法案的出笼,将引发日本国内的修宪思潮,日本进一步增强军备,脱离和平轨道的危险性增大。
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抬头,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突出军事的噪声增大,改史、修宪成为一些右翼政客的口头禅。他们宣扬,现在的日本宪法剥夺了日本的交战权,日本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社会;日本应成为“普通国家”,堂堂正正地进入国际社会。在这些人的眼中,作为战后基本国策之一的和平宪法已是影响日本走向的绊脚石,是约束日本当军事大国的紧箍咒,必欲除之而后快。
本届国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审议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相关法案,各政治势力围绕相关法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联合执政的自民党与自由党,竭力将“舞台”搭宽,极力通过相关法案;在野党方面,民主党明确提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应把台湾包括进所谓“周边事态”;其他政党受社会的民族主义思潮左右,表面居中,实则偏右;日共、社民两党虽奋起护宪,但人少力单、无力回天。“新指针”通过后,日本今后将作何动作,人们拭目以待。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下图原载今年3月18日日本《每日新闻》。图中标题为《日美安保条约中设定的远东范围》,图中用虚线表示的“远东范围”自上至下的地名分别为择捉岛、韩国、小笠原群岛、冲绳、台湾、菲律宾。——本刊编者注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风云百年
风云百年
1908年8月27日,清廷在故作姿态的预备立宪过程中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犯。两个半月之后,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命归黄泉,只有两岁的溥仪登上皇位。不管是《钦定宪法大纲》,还是2岁的溥仪皇帝,都挽救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清朝300年国祚已届尾声。
10月5日,奥匈帝国政府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了民族意识极其强烈的塞尔维亚人的极大愤怒,虽然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但在德国的胁迫下,俄国反而劝塞尔维亚屈服。塞尔维亚人的反抗情绪虽然被暂时压制下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被悄悄地播下了。
在意大利风光旖旎的西西里岛,第二大城市墨西拿的市民们迎接新年的气氛可真是凄惨。12月28日,强烈的地震使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建筑顷刻间毁于一旦。在这个15万人的城市中,大多数市民被死神夺去了生命。
在美国,汽车已经开始了走向平民的进程。8月12日,第一辆“T型”汽车从亨利·福特的汽车生产线上造出来,这辆汽车的售价是900美元。
1909年这一年的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妇女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使妇女解放运动发展到高潮。翌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4月6日,美国海军军官罗伯特·皮尔里到达北极。这是他的第六次尝试。他把船驶向格陵兰,然后向极地艰难地跋涉。为了完成到达北极的愿望,他已经进行了7年多的不懈努力。
7月25日,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成为第一个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这次飞行从加莱附近起飞,降落在多弗堡,历时43分钟。这样,他赢得了《每日邮报》提供的1000英镑的奖金。不过他可不是冲着这1000英镑才冒这么大的风险的。
10月26日,日本驻朝鲜前任统监伊藤博文在中国东北的哈尔滨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杀身亡,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于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警告似乎充耳不闻。
1910年日本随着国力的迅速增强,它的扩张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本世纪初,日本政府陆续废除了与欧美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日本并未推己及人,反而变本加厉地奴役邻国的人民。8月22日,日本胁迫朝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规定“一切统治权完全而且永久地让给日本天皇”。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1月4日,中国的清政府将9年预备立宪的期限缩为5年,但这对于即将坍塌的清王朝的大厦来说已经于事无补了。此时清政府的官员们肯定不会料到,他们的国运只剩下一年时间了。
本世纪初的妇女运动在斗争中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妇女不断尝试在新的领域显示才干。3月8日,法国拉罗什男爵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女飞行员,这一天与上一年美国芝加哥妇女大游行是同一个日子。
这一年离开人世的两位著名作家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马克·吐温嬉笑怒骂,列夫·托尔斯泰深沉庄重,但他们的作品都使人对现实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五)(薛飞)(附图片)
图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北极的罗伯特·皮尔里。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不合时宜
仲阳
日本国会众议院于27日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它们分别是《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三项法案的通过,使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实施有了法律依据。它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其涉足范围突破了日本本土;在二战结束54年后,日本军事力量再次有可能出现在日本的“周边地区”。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所确认的专守防卫原则公然受到违犯,这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陡增新的不利因素。
3年前,日美决定修改防卫指针时,人们就感到疑惑: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出现了战后最好的和平局面。本地区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日美两国感受到威胁,从而认为有修改、强化防卫合作指针的必要呢?日美两国的行动显然恶化了亚太地区的局势,是与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的。
人们注意到,三项法案中核心是《周边事态法》。什么叫“周边事态”?日本政府的解释是对日本“和平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态”。“周边”包括多大范围?日本政府的回答曰,“周边不是地理概念,要由事态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来说,暧昧的解释往往包藏着难以公言的居心。按照日本的解释,岂不等于说,只要认定是“紧急事态”,日本自卫队便可开到出事的任何地方去,日本岂不成了“周边地区”的宪兵了吗?这样做显然违背了日本宪法第九条(见本版资料)的规定。
谈到“周边地区”不能不说到日本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态度。1960年修改的日美安保条约第六条规定安保范围包括台湾,那是冷战时期日美两国敌视中国的产物。在世界局势和中日、中美关系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日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人们不能不警惕地看到,日本至今没有明确宣布“周边地区”不包括台湾。这种明显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与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精神是抵触的,与日本政府就台湾问题对中国所作出的承诺也是抵触的。
日本口口声声说,防卫合作指针是“防御性的”。其实,任何加强军事同盟的行动本身都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都会触发军备竞赛,造成紧张局势,因而都带有某种进攻性。更何况,日本通过修改《自卫队法》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日本自卫队可介入“周边地区”的“紧急事态”,行动中可携带武器,日本可向美军提供各种后勤支援。如果出现这种事态,日本的行动就不会被视为“防御”。北约成立时也号称是“防御性”的。看看它目前在南联盟的所作所为,人们就不难预见日美强化军事同盟将会造成的后果。
在观察日美军事同盟时,不能忽视美国的主导作用。战后50多年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伙伴。此次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也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新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防卫范围”问题也好,“后勤支援”问题也好,“战区导弹防御计划”问题也好,日本在前台表演的同时,人们都不难看到美国在幕后的憧憧身影。目前,对美国来说,西有“北约东扩”,东有日趋强化的日美军事同盟,这种战略态势值得人们高度警惕。
日本关心自己的安全,这本无可非议。但是靠加强日美军事同盟,跟在美国后面,在“周边地区”舞枪弄棒,不仅不会给日本带来安全,反而会招来祸害。日本一些舆论及有识之士指出,“新指针”的相关法案,是把日本拖入战争的法案,违背广大日本国民意愿,是不合时宜的。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热线

众院通过“新指针”之后
本报驻日本记者于青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27日下午在众院通过。傍晚,小渊首相召集外务省官员在首相官邸举行访美“学习会”,为29日开始的美国之行“充电”。当晚一位电视评论员说,小渊首相可以把新指针在众院获得通过作为见面礼交给克林顿总统,但是,这个见面礼中装的是日本国民的生命和财产。
社民党和共产党对新指针相关三项法案都表示反对。众院会议结束后,社民党党首土井多贺子对记者发表谈话说:“以这样的作法在众院通过,在日本议会史上留下了祸根。对于国家的未来是严重的问题,从宪法来说是不能允许的。应该回答的,政府没有回答,应该出示的资料没有出示就强行通过。要展开全国性的运动,让大家充分了解事实,现在是宪政危机。”共产党委员长不破哲三说:“这是前所未闻的暴举,违背多数国民的意愿。在参院要以废除相关法案为目标,进行彻底追究。”
对三项相关法案部分赞成的民主党代表菅直人说:“(相关法案)内容不完全,审议变成了自民、自由、公明三党的国会对策政治。关于删除法案中的船舶检查,这在审议法案的特别委员会中一次都未付诸审议就决定下来。因此,这是问题极多的审议。”
此间27日晚上的电视节目和28日的报纸,都在报道众院通过“新指针”的同时,报道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此间观察家注意到,日本官员在谈论所谓“周边事态”时,多次提到日美安保条约的远东条款,似乎这样说就会取得中国方面的理解。必须指出的是,远东条款将中国台湾纳入其中,中国从未接受。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政府曾明确表示该条款涉台部分已自然失效。在中日关系已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日本政府一直不愿明确回答,中国台湾是否在“防卫范围”内。中方深表关注理所当然。
预定“新指针”相关法案下月将在参院获得通过后生效。但事情并未结束。日本还要继续进行“新指针”相关法案配套的立法,健全“有事法制”。对此,日本国民依旧在注视着:日本将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本报东京4月28日电)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第二章放弃战争
第九条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以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摘自《日本国宪法》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日美安保大事记
1951年日美签署安全保障条约,承认美国继续驻军日本。
1954年日本内阁设立防卫厅,日本组建自卫队。
1960年日美签署新安全保障条约,明确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
1978年日美签订《防卫合作指针》,其核心内容是共同应付对日本的直接攻击。
1992年日本国会通过《国际和平合作法案》,允许日本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同年,日本向柬埔寨派遣了自卫队维和部队。
1996年日美首脑签署“日美安保共同宣言”。宣言对冷战结束后日美安保的作用进行再定义。双方同意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97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公布。
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阳)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无异倒行逆施
土井多贺子(71岁、社民党党首、前众议院议长):“新指针”是日美两国政府间的许诺,并不是条约。如果真想实现“新指针”中的内容,首先应改变日美安保条约本身。在日美安保条约中,并没有写着在日本未面临被侵略的周边事态时可以出动自卫队。因此,不修改安保条约就让“新指针”在国会通过,法治国家就是徒有虚名。“新指针”的内容是明显违反宪法的。现在日本一些人为使向海外派遣自卫队、行使武力合法化,打算修改宪法。如果得逞,那就是战后日本走和平之路的倒行逆施。(附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不走战争之路
小山保夫(74岁、二战老兵、退休):现在仍经常看到右翼团体的宣传车播放着旧军歌招摇过市。对此,绝大多数市民都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60年前则不同。右翼势力与年青军人联手,制造一系列事件,使法西斯势力抬头,那时绝大多数国民丧失了警惕之心。如今,一听到那些颂扬战争的歌曲,我非常厌恶。当前日本经济处于战后最严重萧条,如果没有战争军需那样的巨大需求,恐怕难以从萧条中解脱出来。国会正在审议“新指针”,我们担心那种战争刺激需求的历史悲剧重演。市民大众应该密切注视,不能再丧失警惕之心,不能再走战争之路。(附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反对“参战许可证”
赤石千衣子(44岁、妇女民主俱乐部代表):妇女对战争问题最敏感,对保卫和平的意志最坚决,因为战争中受苦受害最多的是妇女和儿童。“新指针”就是使日本扩大军力合法化,让自卫队在所谓“有事”即战争期间以“后方支援”的名义,根据美军的需要协助参战。一旦“新指针”在国会获得通过,就意味着日本政府获得了“参战许可证”,日本政府将更加积极地参加军事行动。自民党和自由党还把宪法看做束缚手脚的障碍,他们急于在国会设立以修改宪法为目标的“宪法调查委员会”,企图进一步超出日美安保条约的框架。(附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难以自圆其说
松本哉(24岁、大学生):“新指针”的许多地方都难以自圆其说。例如“后方支援”,战争期间,不论怎样的“后方支援”都将被看做参战行动。作为敌方而言,不管是前方的敌人,还是后方的敌人,都将是打击对象。再如“周边事态”的概念,令人不知所云。国会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一个主要理由是“国际贡献”。可以做国际贡献的领域很多,难道非自卫队不可?日本对过去的侵略历史没有进行认真的反省,对出动自卫队过分积极,自然容易引起亚洲国家的警惕。
(本栏系本报驻日本记者于青采访)(附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4月27日,日本众议院不顾部分在野党和日本国民的呼声,强行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图为日本群众在日本国会外手持标语牌举行抗议活动。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