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决定推迟宣布建国
本报开罗4月29日电记者朱梦魁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今天结束其全体会议,并发表特别会议公报说,会议决定巴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暂时休会,直至5月17日以色列大选结束后再继续商议巴勒斯坦的建国日期等问题。这意味着巴勒斯坦原定于今年5月4日宣布建国的计划发生变更。
据报道,巴解中央委员会于27日至29日举行会议,磋商何时宣布建国等问题。出席会议的各派组织在建国日期和确定巴以过渡阶段的期限等问题上发生分歧。
据巴首席谈判代表、巴地方自治部长埃雷卡特向新闻界披露,会议的主要分歧集中在美国对巴建国问题的立场上。美国主张,巴勒斯坦自决和建立国家的权利应在巴以谈判的基础上得到体现。巴方认为这是“令人遗憾”的立场,因为它把巴勒斯坦人民决定自己命运和建立国家的权利交到了占领者的手里。埃雷卡特昨天就此向美国方面呼吁,要求美国政府承认巴勒斯坦人民自决和建立国家的权利不受巴以谈判结果的限制。
据此间的埃及和阿拉伯媒体报道,巴方宣布推迟建国计划后,以色列外长沙龙声称这是以色列政府的“成功”。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表示,埃及支持巴勒斯坦在建国问题上所采取的符合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的决定。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众院通过决议限制政府扩大战争
围绕科索沃危机国际外交磋商频繁
马其顿同意北约在其境内驻军增至1.6万
本报华盛顿4月28日电记者王如君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今天通过决议,限制克林顿政府扩大对南联盟战争的能力,并拒绝支持对南的空袭。
尽管克林顿在投票前向国会议员呼吁,“美国必须继续以一个声音说话”,但众议院仍然以249∶180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克林顿在向科索沃或南联盟其他地方派出地面部队之前,需得到国会的批准。
对另一项由民主党议员提出的事后赞同北约空袭南联盟行动的议案,众议院投票结果是213∶213票,议案未获通过。
本报波恩4月29日电记者江建国报道:围绕科索沃危机,有关各方近日频繁进行外交磋商。德国国防部长沙尔平昨天访问莫斯科,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昨天同德国政要举行会谈,俄罗斯的巴尔干问题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今天将在波恩会晤德国领导人,并接着访问贝尔格莱德。据宣布,美国总统克林顿将于下个星期前来德国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此间舆论认为,一连串的外交活动表明俄罗斯在解决科索沃危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安南昨天在会晤德国总理施罗德和外交部长菲舍尔后在柏林说,科索沃危机的政治解决是一个“漫长、困难和包含诸多方面”的任务,现在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他不指望会很快取得成果。他说,联合国安理会必须重新形成一致立场。施罗德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德国如同北约一样奉行双重战略,即一方面保持对南联盟的军事压力,但另一方面同时努力实现政治解决。菲舍尔外长说,外交努力的目标是形成一项联合国决议,迫使南联盟放下武器。他强调说:“俄罗斯在其中应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29日电(记者张金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来访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9日在莫斯科会谈时一致认为,南斯拉夫问题必须在联合国宪章和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俄外长伊万诺夫在双方会谈后向新闻界透露,叶利钦与安南在会谈时对巴尔干危机深表忧虑,因为这种危机已威胁到世界的稳定与安全。伊万诺夫说,双方在会谈时强调,俄罗斯与联合国在解决南斯拉夫问题上具有一致的目标和相似的立场,双方有信心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南斯拉夫问题。
俄外长透露,叶利钦强调,联合国应当在政治解决南危机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安南则希望俄坚定地支持联合国的这种作用。
新华社地拉那4月28日电北约驻马其顿部队发言人蒙戈特28日在斯科普里宣布,马其顿总统格利戈罗夫已同意北约在马其顿境内驻扎总数多达1.6万人的部队。蒙戈特说,目前,北约驻马部队人数约为1.3万。英国和德国将在近日内各增派1500人,加拿大将在今后60天内增派800人。
马其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报》28日报道说,目前北约驻扎在马其顿部队的实际人数已超过2.2万,北约还在马其顿部署了重武器和尖端武器。
根据北约与马其顿政府达成的协议,北约驻马其顿部队的任务是在科索沃冲突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后进驻科索沃执行“维和使命”。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铁映会见英副首相
据新华社伦敦4月28日电(记者江亚平)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28日在此间会见了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双方就发展科学研究和相互交流等问题进行了会谈。会谈中,普雷斯科特称赞最近一段时间来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双方还探讨了中英双方在文化、学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日上午,李铁映还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吉登斯签署了两院合作交流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泰政府力促经济复苏
本报驻泰国记者成元生
今年以来,泰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主要表现在泰铢币值稳定,外债减少,外资回流,经常项目出现盈余等。但泰国经济复苏之路仍不平坦,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为进一步促使经济复苏,泰国政府最近采取了四项措施。
首先,刺激内需。今年3月底,泰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新措施。主要是将国外提供的530亿铢(约合14.5亿美元)贷款,直接用于政府预算开支。此项措施可解决48万人的就业问题,缓解目前严重的失业问题。此外,政府还将1999年度的预算赤字由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提高到6%,以此刺激国内市场的需求,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第二,全面减税。政府将增值税由10%降低到7%,从4月1日开始执行,为期两年。政府同时还降低个人所得税,年收入5万铢(目前1美元合37铢)以下的免交个人所得税;年收入5万铢—10万铢的个人所得税由4%降为2%;年收入10万铢—50万铢的个人所得税从5%降为3%。此外,政府决定降低电、汽油、煤气等费用,以减轻消费者负担。据统计,由于增值税降低,物价将会普遍降低2.7%。虽然由于政府减税使每年财政收入减少770亿铢,但从长远看,此举能促进经济回升,实际得大于失。
第三,振兴出口。出口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泰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出口大幅下滑,今年以来,政府采取降低原料关税,稳定泰币汇率,扶助中小型出口企业,开拓中东、澳洲等新市场等措施,大力振兴出口,并取得初步成效。泰国农产品如大米、橡胶、木薯等今年出口形势看好,大米出口将达到600多万吨。最近泰国商业部宣布,今年将向中国出口大米20万吨、橡胶10万吨、木薯20万吨。据估计,泰国今年的出口额能够达到政府制定的出口总额566亿美元的目标,比去年增长4%。
第四,深化金融改革。泰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惨淡经营,亏损严重。据财政部统计,至今年2月份,泰国金融系统呆账已超过700亿美元,占金融系统贷款总额的46%—47%。不良债权的沉重包袱使泰国银行业无法对急需资金的企业进行正常信贷,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最近泰国政府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一方面促使商业银行增资,目前盘谷银行、泰华农民银行等都已完成增资目标;另一方面解决银行呆账、坏账等问题。主要措施是降低贷款利率,进行债务调整。泰国石化企业同债主谈判把原来的贷款变成股份,解决了呆账问题。盘谷银行的经济专家认为此举是解决呆账问题的有效方法。泰国中央银行预计,今年年中,泰国银行业不良债权占整个贷款总额的比例将下降3—4个百分点。
泰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得到泰国经济界的普遍赞同。经济学家认为,去年泰国经济出现7.8%的负增长,今年泰国经济可增长1%。世界银行负责人认为,泰国经济已到达谷底,今年下半年泰国经济将明显恢复。
(本报曼谷4月2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历史的警示
严正
美联社最近报道,北约正在考虑向南斯拉夫派遣地面部队,为此,美国等北约国家已责成有关官员,研究二战期间南抗击侵略的历史,以增加地面进攻科索沃的胜算。美国总统克林顿根据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一直认为南总统米洛舍维奇会在空中打击面前后退,因此他企图以数天至一周的轰炸,摧毁南军事力量,迫使南总统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将北约军队作为“维和部队”“请进”科索沃。
如今已过去了一个多月,其结果如何呢?就连一些北约国家的领导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低估了米洛舍维奇,也低估了南人民。轰炸非但没能使他们屈服,反使南联盟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团结起来,“炸弹加强了米洛舍维奇的地位”。已感到进退两难的美国等北约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将战争升级,准备向南派遣地面部队。
历史是一面镜子。重温南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历史,对事前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地面战争不无裨益。
1941年4月,数十万德、意法西斯军队发动了反对南的“4月战争”。他们先对南首都贝尔格莱德等要地狂轰滥炸,接着又以“闪电战”占领并瓜分了南的全部国土,还建立了一些傀儡政权,其中科索沃的绝大部分地区被划入“大阿尔巴尼亚”。当时,南王国军队无条件投降。但在南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经过5年的浴血奋战,南人民最终打败了60多万法西斯军队和30多万伪军,解放了绝大部分国土。南人民虽然在这场战争中丧失了全国1/10的人口和大量物质财富,包括70%的生产设备被毁,但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美国等北约国家显然不敢直面这样的历史事实,正如五角大楼的策划人员所承认的,他们只是对南斯拉夫当时的和现在的两支部队的实力及政治背景等因素进行了比较。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南的地形以及给入侵者造成的“作战困难”没有变化,南人民保卫祖国、英勇抗敌之“顽强精神”也没有变化。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当时美英等国与南人民站在同一条反法西斯战线上,而现在,美英等国却开动世界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以武力攻击一个昔日的盟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这些没有变化和变化了的因素注定了战争的性质,也将决定北约向南发动地面进攻的前途。


第6版(国际)
专栏:

小渊惠三离日前往美国访问
日本首相小渊惠三4月29日下午乘专机离开东京,前往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12年后首次正式访美。小渊将先到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访问,预定5月3日在华盛顿与克林顿总统举行首脑会谈。小渊首相临行前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加强面向21世纪的日美同盟关系。(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一工作人员在伊遇害
联合国驻伊拉克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官员28日在巴格达说,一名新西兰籍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本月24日在伊北部库尔德地区埃尔比勒市遭枪击身亡。伊北部三个库尔德自治省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宣布脱离巴格达中央政府,当地的人道主义事务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由联合国直接监督实施。(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对伊朗利比亚苏丹部分解禁
仍维持对朝鲜古巴伊拉克禁运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28日电(记者符泉生)克林顿政府28日宣布解除对伊朗、利比亚和苏丹三国的食品和医药禁运。
美国副国务卿艾森施塔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这一政策变化时说,这是两年来全面审查美国制裁政策之后作出的调整。他说,通过审查发现,向这些国家出口食品和医药并不会增强它们的军事实力。
事实上,美国近年来已感到这种制裁对美国造成的不利后果。经济上损失最大的是美国的农场主,他们的农产品因制裁而失去了大片国际市场,因而对克林顿政府的制裁政策越来越不满。
某些国会议员也十分不满政府动辄实行制裁的政策,认为用食品和医药来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是十分可笑的。
艾森施塔特说,美国仍将维持对朝鲜、古巴和伊拉克的食品和医药的禁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