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蓝色三环》的魅力
边国立
二十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蓝色三环》不仅在内容选择上富有新意,而且具有相当强的可视性。其成功经验便是它重视在综合视听信息基础上,强化情节性,将历史、思想、情感融入其中。
此剧善于通过编织多层次的情节网络增强叙事的魅力,在叙事中开掘历史的意义。《蓝色三环》设计了一系列围绕中心的具体事件,如我军李先念、王震部中原被困和胜利突围、黄村事件等。
如果说《蓝色三环》中“军调”本身是史实性叙事主干,那么这部作品又始终穿插了高天鹰一家的命运这虚构的线索。很巧,高家兄妹三人都在军调部工作,却分属三方。全剧将这种巧合巧妙地融入历史的必然,形成敌中有我、我中有敌、阴差阳错、交叉纵横的人物关系。全剧采用从大局宏观处落笔,然后织入高家等具体线索网络,最后再上升到宏观高度终局的结构艺术,最终表达了历史的趋向不可逆转的大意蕴。
《蓝色三环》在情节架构中寄寓着历史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在揭示人物的情感心态中透视历史的本质。剧中有两个基本阵营,有中共、国民党、美国三方代表人物,并以上中下三个层次、若干组人物交叉起来。上层人物中的美国特使、退休五星上将马歇尔,是我们观察复杂局面的一个中间窗口。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银屏上多多少少被模式化了的马歇尔们的形象。马歇尔在评判中国人民历史性斗争时使用抽象人道主义武器,在调解国共关系时则牢记具体的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治立场,因此,他的“公正”带有虚伪性。这部剧对蒋介石形象塑造的深度在于,注意揭示出他不仅处处独裁,而且是一个深爱独裁的独裁者,他做事的准则就是是否有利于自己。因此他“不喜欢”美国的民主,也与共产党水火不相容。
中层人物比较宽泛。高天鹰一家是核心,而又以高天鹰为核心的核心。由他将全剧贯穿着的军事冲突、政治冲突、道德冲突交织起来,不仅使历史更具体化,而且人格化。其他各层次、各种人物表现上也都有一些关乎全局的细致笔触。
有一种意见认为电视剧通俗文化的本性决定着它排斥和放逐深刻,但从电视艺术综合观赏效果来看,一切溶于其中的教育性因素都是在使观众觉得“好看”和被吸引中得以悄然实现才是艺术的本质规律。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夕阳下,一片温热的海滩
本报记者向兵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带着爱人常回家看看……”
生活观念在变,生存环境在改善,几代同堂的光景已日渐稀罕。老人不再为儿孙的衣食平添白发,却也少了些天伦的慰藉。由三口之家的细胞组成的社会在追赶现代化的匆忙中似乎忘了些什么。于是,一首《常回家看看》在世纪末忙碌的中国响起,一时间便传唱于大江南北。“常回家看看”,老人们的希冀成了社会的呼唤。敏感的艺术家们触摸到了社会生活的脉搏,艺术地表现它们便成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其实,还在“常回家看看”的歌声远未到处唱响之际,山东电影厂的电影工作者就已将镜头伸进老人晚年的情感生活,拍摄起一部名为《金婚》的故事片来。
一张旧照片,勾起了苏清云、季玉娴老夫妇相濡以沫五十年共同生活的回忆和感慨,老两口儿想叫儿女们回家吃顿饭说说庆祝金婚的事。老人紧忙着筹备了一通,到时候,孩子们却因各自走不开的原因,一个也没回来。国庆节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孙儿们看了旧照片,惊异爷爷奶奶也曾如此年轻。儿女们对庆祝金婚各有想法,却都不对老人的心思。日子像平常一样平静地过着,金婚的时候到了,老人给孩子们留下一封长信,登上火车,依偎着走向五十年情感的源头……
这就是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这故事一如我们日常的生活一样平淡无奇。而要将这样一个故事讲得生动,讲得富于情趣,还有那么一点隽永的意味,这就全靠创作者的本事了。该片的导演是王坪、赵重光。前者曾与陈国星一道执导过影片《孔繁森》,他说拍孔繁森,是为人杰塑像,需要抒发激情;描写老人的生活,却要将激情掩藏起来,融进平实的表现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出老人情感的微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环境、氛围的精心营造。为了表现老人重归五十年前母校的喜悦,他们不惜用重金租借照明器材,生生将北师大里一条阴暗的长廊照得如艳阳一片。当王玉梅饰演的季玉娴历经大半个世纪的风雨,身着鲜红的长大衣高视阔步走过这长廊时,人们分明感受到了老人心中燃烧着的生活热情。老人的内心犹如灰烬下的炭火,没了火焰却依旧温热,亦如夕阳下温婉的海水,一波一波从容不迫,绵绵不断。这正是影片要告诉我们的。日前,记者在京与老龄委的同志一道观看了影片。问起感受,老龄委的同志说:“实在,一点不花哨。只要老人和做儿女的走进影院,都会感动的。”这亦算是对影片实在的评价了。(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没有表演的表演
维国
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牵手》,让人们再次认识了吴若甫。
刚刚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吴若甫是幸运的,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就是陈凯歌导演的《大阅兵》。随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又接连主演了于彦夫执导的《陆军见习官》和韦林玉执导的《望日莲》。“这些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包括对电影的认识、作品的理解、人物的把握,一直影响我到现在。”吴若甫说。从那以后他塑造的人物有士兵、军官、工人、农民、山村教师、工程师、总经理、特警队长、黑社会老大,性格各异,又多是硬汉形象。而《黑脸》中的反一号郑世礼,对他却是一次新的尝试。
吴若甫没有把郑世礼作脸谱化处理,虽然他在剧中是一个腐败的乡镇干部,“但如果我简单地把他理解为一个反面人物,那么,在创作上我先就失败了。我们是在演人,要表现出一种常态和非常态”。吴若甫理解郑世礼这个人物一定有其优秀的一面,智慧、能干,曾经做过造福一方百姓的事。否则,他不会从一个普通农民坐到镇党委书记的位置。“只是后来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在他的权力大了之后,贪欲膨胀,做了有害百姓、有损于党的基层干部形象的事。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到社会层面,多视角、立体化地将他塑造出来,才可能令人信服,才具有生命力”。戏播出后观众和专家大都对这一人物给予了肯定。一位知名导演由衷地说:“戏演到这份儿上太难了,到位,很棒。”
吴若甫进步了。《黑脸》是他表演上的一次突破,而《牵手》让他迈出的步子更坚实。“《牵手》直面人生,直面社会,揭示了人的情感世界,又不简单地施以道德批判,给观众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读剧本的时候,男主角钟锐给吴若甫的第一感觉很朴实、很单纯,同时他还有着一个特定的身份——电脑人。后来他去体验生活,发现电脑人并不古板,并不麻木,并不痴迷,他们都很智慧,也很风趣、幽默,常常能够从思想中传达出非常浪漫的信息。吴若甫改变了过去对电脑人的主观印象,抓住了他们的思想脉络、性格特征、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牵手》是一部当代都市题材的电视剧,吴若甫把握住它的现实性和贴近性,注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得自然、流畅,做到了没有表演的表演,不是设计的设计。在等待了十几年后,他终于可以鼓起勇气说:“《牵手》是我的第一部代表作。但我相信我还有能力拍出更好的作品,去面对自己,面对观众。”(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荧屏演绎《精忠报国》
三十集电视剧《精忠报国》近期投入拍摄。该剧讲述了宋代名将岳飞从一个热血少年成长为民族英雄的故事。创作者们称,岳飞所在的南宋王朝和他所抗击的金王朝,都是当时中国内部的割据政权,该剧无意将任何一方排斥于中华民族历史之外,却意欲在雄浑悲壮、富于观赏性的历史画卷中,通过对岳飞、宗泽、牛皋、梁红玉、韩世忠等爱国将领的讴歌,对秦桧、赵构等奸佞的鞭挞,昭示后人,发扬光大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该剧由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发教育电视开发中心和北影厂联合摄制,王星军执导。
(西央)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电影游戏联手闯市场
北京图书馆院内的图新电影院日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首映与电脑游戏首发式。八一电影制片厂最新摄制的影片《铁血大动脉》,与金山公司开发的电脑游戏《决战朝鲜》在内容上都表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中朝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在国内电影市场滑坡、电脑软件盗版严重的形势下,二者能否在宣传和发行上优势互补,以促进和扩大各自产品的影响,此次活动可谓一次有益的尝试。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情绪高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这两个文化产品联袂推出表现出的热情。
(春铭)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新中国外交》亮相荧屏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外交》,近期在北京电视台首播,同时在全国省、市电视台与观众见面。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由北京电视台与中国外交史学会、浙江省嘉兴市政府、中国菱花集团联合摄制的这部长达三十集的电视片,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全面、系统地再现了新中国半个世纪可歌可泣的外交历程。该片透过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真实生动的细节,展示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外交远见和个性魅力,表现了一大批新中国外交官在特殊战线斗智斗勇的丰采。摄制组在两年的创作中,远涉欧美十几个国家,采访外交家及国际知名人士五百余人,摄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这部由钱其琛副总理担任总顾问并题写片名的电视片,得到了宫达非等外交界资深人士的大力支持。该片总编导陈宏。(西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
全国举办青年电影展映月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日。为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民主、科学精神,自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全国各大中城市将全面开展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青年电影展映月活动。
展映月期间将放映国产新片《挥师三江》、《遥望查里拉》、《快乐老家》、《良心》、《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没有你》、《龙飞凤舞》、《网络时代的爱情》、《长征》等;以及复映片:《开天辟地》、《青春之歌》、《大浪淘沙》、《战火中的青春》、《青年刘伯承》、《烈火金刚》、《青春万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女大学生宿舍》、《赢家》等。青年电影展映月将在全国中华院线主要影院和各省会、自治区首府主要影院全面展开。中央电视台第六套节目(电影频道)也将安排一批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和青年影片回顾展的节目。届时,有关电影主管部门还将一批青年题材的影片送到各大中学校去放映。
为使此次展映活动开展得有层次、有效果,国家电影事业管理局要求,全国各主要影院的主要银幕以新片展映为主,复映影片则结合各地开展的青春主题活动如青年电影节、展等举行。
(颖轩)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电影界研讨《世纪之梦》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日前在京为故事片《世纪之梦》召开了研讨会。由湖北电影制片厂、湖北经济电视台出品的《世纪之梦》,由中国影坛擅拍革命历史大片的李前宽、肖桂云执导拍成。该片以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为题材,在阔大的背景下展现了我国几代水电工作者,在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下,孜孜以求,奋发图强,终于在举世闻名的三峡,截住千古奔腾的大江,圆了一个民族的世纪之梦。与会的数十位电影评论家、教授认为,该片以如椽之笔追述历史,描绘时代大事件,却也不乏生动的细节。同时较成功地刻画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文一)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文化观潮

由“天地数码”想到的
杜英姿
近日,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与香港上市的凯威国际有限公司联手,组创了“天地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她将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数码传输技术与网络管理经验,在文化部文化市场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开始在全国十几万家录像厅和三十多万家卡拉OK等文化娱乐场所建立电子点播网络系统。业内人士将这一举措形容为以高科技的手段、市场化的运作,促进文化企业良性发展,以期在荆棘丛生的音像市场中杀出一条生路来。
“天地数码”的出现,给面临何去何从严峻局面的音像业吹入一股劲风,也带来了有益的思考。
高擎高科技和市场化运作的旗帜,向盗版宣战,“天地数码”试图走出打击盗版的一条新路。用“难以维系”形容盗版音像制品挤压下的中国音像企业恐怕并不过分。拥有一千多家制作、发行公司和三百多家出版社的中国音像业,正版产值去年为七个亿,而盗版音像制品则近三百个亿。这种悬殊的对比,正是国有音像单位生存困境的真实摹画。盗版猖獗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盗版的危害也是人所共知,关键在于如何开出良方,找到行之有效的对付方法。内容、时效、质量、价格是正版和盗版音像制品较量的主战场。凯威公司采用独有的最新加密技术、IPS中文指南软件、MSS以及智能卡软件,以更快的速度、高质量的传输效果和低廉的收费抢占制高点,再结合中录独家代理的主要华语片源以及迪斯尼影视产品,同美国华纳家庭娱乐公司、哥伦比亚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等签约代理的片源优势,力争使盗版音像制品在文化娱乐场所难以立足。
罗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如果同另一个时代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孕育着前所未有的突破。“天地数码”依靠人才和技术优势,将国际上最先进的数码技术进行系统综合,使之本土化,因而也将崭新的理念和实践带给我们,展示了高科技同音像产业结合所具有的广阔前景。四年前就为成立“天地数码”这样的公司而精心筹备的凯威公司总裁吴征博士,把音像传输的数码化称作后DVD时代。区别于半模拟、半数字式的VCD和数字化但仍离不开物理载体碟片的DVD,宽带电缆进行的数码传输,一秒钟可运行一万亿个比特,这意味着《华尔街日报》创建至今一百多年来的所有内容在半秒之内便能完成在两个终端间的传送。数字化比特信号传输对中国现有传输网络参差不齐的技术标准都能兼容。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如果政策允许的话,电子点播将进入家庭,人们可以更经济、更实惠、更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播,购买碟片只是为了收藏。不满足于有线电视的雷同的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各种音像节目。高质量、低成本、内容无所不包的电子点播网络,极大地拓展了文化消费的空间,为满足不同欣赏层次人们的多样需求提供了可能。
中国音像业发展的误区之一,就在于自始至终小家小户,未能打造出一艘航空母舰,因而在市场的大浪中难免风雨飘摇。1999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音像业里免不了一片“狼来了”的惊呼。资金优势、市场推广和运作的丰富经验,尤其是高科技浪潮裹挟而来,使尚未成熟的音像业又面临新的挑战。“天地数码”以拥抱高科技的鲜明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显示了她所具有的预见能力和前瞻性。在中国音像业寻求突破的紧迫关头,中录选择了率先引进电子点播系统,适应市场要求,谋求战略发展之路,也表明了振兴民族音像工业的决心。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新网开通

中国集邮信息网
由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北京中集环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互联网站“中国集邮信息网”已开通,网址:www.cpi.com.cn。该网主要提供集邮信息、咨询、集邮资料、邮票真伪鉴定服务、邮票交易中介服务等。(艺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新网开通

中华文化信息网
文化部开设的中华文化信息网已正式开通运行,主要面向国内外普通用户提供大众化的文化性知识信息,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目前在中华文化信息网主页上设置了文化部政府主页、文化信息、数字图书馆、文博天地、文艺动态、音像世界、文化中国、每周一书、中国演艺界、美术长廊等十个分主页,网址是http://www.ccnt.com(jov).cn。(王京)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北京首开“委约”创作先例
白爱莲
由北京市文化局委约创作并出资举办的王西麟作品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王西麟先生是我国知名的交响乐作曲家,委约他创作交响乐新作品,是北京市文化局建设中国本体交响乐事业的重要举措。这在全国也是首开先例之举。文化局从1997年开始委托王西麟先生创作一台交响乐新作品,对创作作品的题材、风格、手法和创作时间不作任何规定,充分尊重作曲家的创作习惯、创作个性,给他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信任度,让他充分发挥艺术才华,并出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举办了音乐会,将音乐会的作品录制成CD唱片。
专程从上海赶来的作曲家朱践耳说:“北京市文化局站在了建设民族文化的高度委约创作,不命题、不定题,符合艺术规律,开了风气之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戴鹏海认为:“北京文化局和北京交响乐团的做法是交响乐文化自尊的开始,起了示范作用,如果其它各地都这样做,将会是怎样壮观的情景!”作曲家瞿维说:“此举表明了北京市政府对人才、对艺术家的高度重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夏说:“王西麟非常幸运,因为个人作品音乐会不要说在中国,即使在国外,由于需要巨额资金也非常困难。”
音乐专家普遍认为,王西麟不仅在技法上不断勤奋钻研突破求新,而且作品深沉凝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而北京交响乐团作为一个年轻的交响乐团能够把难度很大的作品演奏到这种水平,非常难得。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收藏话题

陶瓷邮票渐成风景
张锐强
今年4月8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钧窑瓷器”,这是我国陶瓷专题邮票的第七套,看来陶瓷邮票渐成气候。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而彩陶作为陶器中的一个种类,指的是我国原始社会那种先在坯上用矿物颜料彩绘纹样,然后入窑烧成的红陶器。第三套陶瓷邮票T149《彩陶》表现的就是这种陶器精品即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类型变体鸟纹曲腹盆、马家沟类型旋纹彩陶盆和马厂类型神人纹彩陶盆。这套邮票发行于1990年4月10日,全套四枚,发行量一千九百二十五万套,由王虎鸣设计,面值一点零八元,目前的市场价格也很便宜,只一两元。1994年5月5日,邮电部发行了第五套陶瓷专题邮票《宜兴紫砂陶》,全套四枚,由王虎鸣和李印清联袂设计,胶版印刷,由于印刷精美而在当年的最佳邮票评选中荣获最佳印刷奖。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品类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等等,但以壶为代表,被选入邮票的就是四只紫砂珍品壶,形制各不相同。由于发行量较大,这套邮票长期跌破面值,目前其市场价格依然在面值两元附近徘徊。受瓷器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出现了一种涂釉陶器即单色釉陶,釉陶发展到了唐代就成为著名的唐三彩,虽名为“三彩”,其实其釉色的种类有绿、黄、蓝、白、褐等多种,这种名称是我国古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朴素哲学思想的体现。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61年11月10日邮电部发行了第一套陶瓷专题邮票特46《唐三彩》一套八枚,发行量一百五十万,由卢天骄设计。由于发行年代早、发行量较小,目前这套邮票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六百元。
商代开始出现的一种与陶器不同的原始青瓷青釉器工艺,经过西周到东汉逐渐孕育成熟为瓷器。宋元时期瓷器艺术发展至顶峰,而唐代以后就形成了以窑名来代表瓷器的品种特色的习惯,于是也相继出现了这样的三套邮票:1981年4月15日,邮电部发行了第二套陶瓷邮票T62《中国陶瓷———磁州窑系》,全套八枚,发行量一百五十万,由万维生设计,目前其市场价格在六十元左右。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分布于现今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白地黑花瓷是其代表。1991年10月11日,邮电部发行了第四套陶瓷邮票即T166《景德镇瓷器》,全套六枚,发行量一千九百二十三万,由陈荣明和张磊联袂设计,目前其市场价格在六元左右。南宋时景德镇发展了釉下彩,并创造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到了元代这种工艺已经完全成熟。邮票表现了从宋代到现代的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并不仅仅限于青花瓷。本月将要发行的《龙泉窑》是宋元时期的六大名窑之一,其青瓷尤其有名,创于六朝,极盛于南宋。
从邮票名称、枚数和图案特点看,陶瓷邮票的系列特征并不明显,应该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上图为“钧窑瓷器”之一。)(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外国“老北京”为普及音乐会出力
木子
北京音乐厅的低价位、带讲解的普及音乐会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在“打开音乐之门’99周末普及音乐会”全年的演出中,听众将见到很多新鲜面孔,其中还有三个外国人——莫大伟(DavidMoser)、顾中山(LawrenceKu)和尼克·史密斯(NickSmith)。
与以往应邀来北京演出的外国音乐家不同,这三位音乐家不仅住在北京多年,而且已深深融入北京的音乐生活之中——他们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音乐搭档。作为与中国音乐界有过接触、合作的外国音乐家,对不同文化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此番,他们将分别作为北京三支乐队——广角爵士乐队、试金石爵士乐队和北京新空气双钢琴组的成员,在北京音乐厅与听众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挚爱。
会说相声的莫大伟
当我偶然瞧见莫大伟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跟大山一起说相声时,吃了一惊。以前只觉得他中文好得打电话听不出是老外,不知道他还是“名人”。不过音乐才是大伟的本行,他的专业是作曲和小号,曾在美国最大的音乐学校——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校学习爵士乐理论和即兴演奏,师从著名爵士乐教育家大卫·贝克,此后在波士顿从事作曲,演奏爵士小号、吉他和钢琴,并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执教。
钟情爵士乐的顾中山
顾中山其实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他高高大大地站在台上弹吉他,的确有点COOL——难怪,他的名字就叫KU。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爵士吉他和作曲专业。他1997年来北京后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夏佳、首师大音乐专业的黄勇和黄海涛组成试金石爵士乐队。乐队的人说彼此配合感觉很好,因为大家都是一心埋头音乐的人。
获作曲大奖的尼克·史密斯
尼克·史密斯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音乐硕士,作曲家、指挥家。他的音乐生涯具有传奇色彩,十四岁开始在圣麦克大教堂担任合唱团指挥和管风琴师,中学时就获全英作曲第一名。尼克1996年起活跃于北京各大舞台,多次指挥室内乐、合唱和音乐剧。北京新空气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钢琴家于洋、毛东黎组成的双钢琴组,他们成立短短一年就赢得了中国首届双钢琴比赛第一名和Reding-Piette国际双钢琴比赛优胜奖。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右图名为“起舞”,安徽省铜陵市的青铜雕塑群之一,造型抽象的古代礼器,如同舞动的人形,寓意古铜都的崛起和腾飞。郜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