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青年朋友,努力吧!
黄团元
青年,如云霞,光彩熠熠,似白杨,生机勃勃。看到青年,便想到初升的太阳、祖国的未来。李大钊曾经深情赞颂青年为“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毛泽东称青年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但是,青春也需要营养,需要光热和源源不断的活力。去年“五四”青年节,江泽民同志谆谆告诫广大青年,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以永葆青春活力。江泽民同志的告诫,为新时期的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就是既要有真才实学,又要有远大理想;既要源源不断地汲取现代文明成果,又要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力量。这两条,缺少哪一条,青春都会枯萎,韶华就会虚度。想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进步书籍的影响下,毅然离开家乡,立志求学。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舍小家,怀大志,远涉重洋,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都是坚持两者的统一,使青春焕发异彩。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使知识化为力量,化作财富和贡献。离开了社会实践,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理论,我们的实践便没有力量,没有力度和方向。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和实践相结合的理性知识,才是真正的有效的知识。如今,一些青年朋友赴边远山区代课,下工厂农村劳动,当“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服务,正是增长学识、获得真知、学用结合的有效行动。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就是要懂得,如果脱离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去寻求自身价值,人民不需要,不答应,到头来,只能是身败名裂。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莫不将两者统一起来,在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青年岳飞将“精忠报国”铭刻身体,范仲淹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倾注笔端,雷锋为“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付出生命,李向群用满腔热血抗洪抢险,誓死为民!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报效祖国人民相统一,是历史必由之路,先驱未竟之志。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就是既要志存高远,又要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作风。优则生,逸则亡。享受本身并非过失,但是为人造福最为甜美;坐享其成容易坐吃山空,艰苦奋斗才有真正财源。实现理想要靠辛勤劳动,但胜利路上从来都是山重水复。对此,李大钊鼓励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先驱之教导,给人启迪,令人油然而生豪气!
“四坚持”、“四统一”是青年成才的规律,也是革命前辈对青年的希望,党和人民对于青年的希望,是全国各界青年树立革命理想、争做世纪栋梁的行动准则。青年朋友们,努力吧,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正当其时!


第4版(要闻)
专栏:

南京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
据新华社南京4月22日电(记者徐机玲)江苏省、南京市党政领导及各界人士今日隆重举行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纪念大会。
5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的统一指挥下,从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千里江面,发起了规模空前、气势磅礴的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南京。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结束了蒋家王朝22年的反动统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纪念大会在南京下关新近竣工的胜利广场举行。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江苏省省长季允石以及渡江老战士代表、青少年代表分别在会上讲话。人们抚今追昔,深切怀念为创建新中国建立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为中国革命胜利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的千百万革命先烈;热情称赞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古城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昔日经济崩溃、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的旧南京,现已成为初具现代化规模、人民生活富裕的新南京。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伯承塑像在南京落成
江泽民总书记为塑像题名
本报南京4月22日电记者顾兆农报道: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同志塑像今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胜利广场揭幕。江泽民总书记为塑像题名。
为中国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刘伯承同志,当年曾亲自指挥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后是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并长期在南京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工作。
巍然挺立的刘伯承全身塑像,高5米,寓意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4月23日南京解放纪念日。塑像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刘伯承同志”。
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为刘伯承塑像揭幕。参加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纪念大会的各界代表、刘伯承同志的亲属向刘伯承塑像敬献了花篮和鲜花。


第4版(要闻)
专栏:

贯彻科技强军战略思想
中央军委举办军事通信高科技知识讲座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罗玉文)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领导干部要加强高科技知识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军委今天举办军事通信高科技知识讲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参加了讲座。
通信指挥学院季卜枚教授作了题为“现代通信技术及其运用”的讲座后,张万年发表讲话。他说,江主席对高级干部的学习历来非常重视,抓得很紧,要求高级干部通过刻苦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更好地肩负起指导军队建设的历史责任。我们军队的高级干部一定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以自身的学习影响和带动全军部队的学习,在全军大兴学习之风。要多学一点历史知识,不仅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军事历史,而且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通过学习历史,增长知识,解放思想,认清趋势,把握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
张万年强调,要切实加强高科技知识学习。我们正处在世纪转换、经济转型、军事变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贯彻江主席关于“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密切跟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加强军事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动权。张万年说,加强学习,要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搞好我们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树立一个好的学风,注重实际效果,使学习成果体现在改造思想、改进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上。
张万年、迟浩田等领导还参观了全军通信新装备展览。这个展览展示了近年来全军通信建设取得的最新成果。
参加讲座和参观活动的还有解放军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及军委办公厅的领导同志。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军转安置工作会议要求
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把军转干部安置好
本报北京4月22日讯新华社记者曹智、本报记者翟启运报道: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1999年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在会上讲话,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组长、人事部部长宋德福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1998年全国共完成近5万名军转干部和1.6万余名随调随迁家属的安置任务。1999年是落实党中央关于裁减军队员额50万战略决策的关键一年,有8.1万余名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切实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各项有关安置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做好。
于永波在讲话时说,各级军转安置部门要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妥善安置好军转干部尤其是师团职转业干部。部队各级党委和领导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转业安置过程中突出的思想问题,教育和激励转业干部满怀信心地到新的岗位建功立业。各级组织和领导还要设身处地为转业干部着想,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密切军地之间的配合,积极探索军转安置工作的新路子,确保今年军转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
宋德福在讲话时说,今年转业干部数量多,安置难度大、时间紧,能不能把这批军转干部顺利地安排下去,对于实现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军转安置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军转安置工作为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把中央确定的各项安置政策落实好,把军转安置工作的改革措施研究好,扎扎实实做好军转安置工作。
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成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主持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党政领导同志以及人事、组织、军转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政治部领导,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领导以及干部部门和干部转业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第4版(要闻)
专栏:

兰州:植小树添绿母亲河
下图:兰州百余名干部群众于去年春天在兰州市黄河岸边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长200多米、宽10多米的小树林,在绿化美化母亲河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新华社记者梁强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如海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原空军学院副政治委员李如海同志,因病于2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李如海同志是山东省高唐县人,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指导员,连长,教导员,股长,副团长,团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团长兼政治委员,军随营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副参谋长,军事学院空军系合同战术司令部勤务教授会主任、空军系副主任,空军学院基本系主任、指挥系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等职。


第4版(要闻)
专栏:

音乐家曹火星逝世
新华社天津4月20日电(记者张淑英)著名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者曹火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6日逝世,享年75岁。
曹火星1924年10月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农民家庭,13岁参加革命,1940年开始作曲生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创作于1943年秋天,那时曹火星刚好19岁。这首歌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被亿万中国人民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曹火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他用美好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创作了1500余首歌曲。
曹火星曾先后担任过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第4版(要闻)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黄菊会见南非客人
据新华社上海四月二十一日电(记者周解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今晚在这里会见了以全国主席帕特里克·莱科塔为团长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代表团。会见时,黄菊向南非客人表示中国重视两党长期以来的友谊和合作,并希望两党关系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加强。
吴仪会见贝拉米
据新华社北京四月二十二日电(记者邹春义)国务委员吴仪今天在这里会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贝拉米时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和儿童工作,愿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强合作,以不断改善中国妇女和儿童的生活状况。吴仪说,中国政府的妇女和儿童工作是以促进实现世界儿童首脑会议确定的二○○○年目标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为核心,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
石广生会见贝拉米
据新华社北京四月二十二日电(记者王晓东)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今天在这里会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贝拉米。
石广生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妇女和儿童工作的发展状况。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提高生活水平和教育状况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吸引大批中外记者采访
据新华社澳门4月22日电(记者唐小可、李凯)将于明天举行的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于将提名产生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候选人,因而吸引了大批中外记者前来采访。到今天下午报名截止时,已有150多名记者领取了采访证件。负责报名工作的彭婕小姐介绍说,报道这次会议的记者主要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及美、英、葡萄牙等国。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特区将进行市政服务架构重组
据新华社香港4月22日电(记者朱冬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市政局和临时区域市政局现时的权利、责任、职能、权力及财产将从明年开始移交特区政府和其他法定机构,有关的条例草案将刊登在明天的宪报上。
香港特区政制事务局局长孙明扬今天表示,特区政府于1998年就区域组织检讨进行了广泛的公众咨询及讨论,在对有关意见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后,决定在临时市政局和临时区域市政局两局议员于1999年12月底任期届满后,成立一个新的架构提供市政服务。孙明扬说,成立新的市政服务架构,有利于促进环保专业人才和社会人士参与有关事务;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整体的艺术和体育政策。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用爱心支持改革
本报记者董伟
4月21日上午,黑龙江省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主题是“全省干部向煤矿职工献爱心”。在哈尔滨主会场,省委副书记韩桂芝动情地说:“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用爱心援助困难的煤矿职工,支持煤矿深化改革,发展生产。”
黑龙江省鸡西、鹤岗、双鸭山矿务局和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都是年产千万吨的国有重点煤矿,有30多万名职工。由于煤炭行业受到旧体制的影响较深,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较晚,企业办社会的负担较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相当一部分职工工资长期拖欠。去年底,上述4个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到地方,经过省里多方努力,有的矛盾已经得到缓解,但是一些特困职工的生活仍十分困难。
4月19日晚21时,从齐齐哈尔市赶回哈尔滨的省委书记徐有芳连夜召开省委常委会,副省长张成义去北京向有关部门汇报4个煤矿的情况后,也赶回哈尔滨。常委们认真分析形势,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省委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深厚感情,用实际行动帮助煤矿职工解决生活困难。“省委常委们都表示,每人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捐献给生活困难的煤矿职工。”韩桂芝说。
电视屏幕上,各地市领导不停地记录着,坐在记者旁边的省教委主任张惠芳说:“改革需要爱心的支持。”


第4版(要闻)
专栏:

西宁:“香港林”栽上纳家山
右图:4月22日,香港民间环保组织“地球之友”考察团成员与青海环保志愿者一起在西宁市纳家山共植“香港林”。这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女士为植下的树浇水。
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未来一周天气趋势本报讯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信息预计未来一周,影响我国的冷暖空气都较活跃,我国大部地区雨水将增多,气温变化较大。23-26日,受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自西向东先后转阴,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雪),并伴有5-6级偏北风;日平均气温将下降6-10℃。27日起,北方地区天气将先后转晴,气温将逐渐回升。26-28日,冷空气将继续南下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并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日平均气温将下降4-7℃。另外,23-24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淮和江南北部地区还将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