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主观世界的改造带根本性
张晓林
学习科学理论,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学风是否端正。而学风问题,直接看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进一步看,背后则是一个对待整个世界的态度问题。因为世界观是管“总”的,任何重大问题,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世界观,学风问题也不例外。
既然学风问题归根到底是世界观问题,那么就必须把解决学风问题和改造世界观联系起来,必须把改造主观世界摆在首位。只有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客观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世界,才能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客观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我们的世界观是什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在解决学风问题、在强调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时,必须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再学习、再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观察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革命取得成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键是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能够科学地对待马列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创立毛泽东思想,创立邓小平理论,关键也在于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常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ABC,但又是不可动摇、千真万确的真理。不要以为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历史上由于学风问题导致的大跟头、大挫折、大教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淡忘和背离了这些老生常谈。为什么“文化大革命”中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为什么“文化大革命”结束了还会有“两个凡是”的出现?从认识论角度讲,就是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践证明,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就必须首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学好辩证唯物主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客观与主观的基本关系,懂得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用僵化的教条来裁剪、评判活生生的现实,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某些个别论断,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用中国语言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是“实事求是”。提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说到底,就是提倡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不仅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外部世界,而且也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理论自身。历史证明,凡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的学风就端正,反之,我们的学风就不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又是一脉相承的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都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根本原则,作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因此,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历史性课题。这些历史性课题的解决,既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既定的经验可以照搬。因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所面对的历史性课题,由此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能够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能够做到坚持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对于当前来讲,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最要紧的是按照党的十五大所要求的那样,做到“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价

评“中国灾害研究丛书”
高山
马宗晋、郑功成主编的“中国灾害研究丛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灾害学界的一项重大出版工程。丛书涵盖了灾害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灾害学导论》、《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医学》、《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中国地质地震灾害》、《中国矿山灾害》、《中国交通灾害》等。这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学术界对灾害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丛书由全国二十多名对灾害问题素有研究的专家耗费四年的心血才得以完成,它不仅在整体上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其中有的著作还具有一定的拓荒性。如《灾害经济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等书,所涉及的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以往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统计学界忽视的领域。因此,就丛书中单种书的开拓性价值而论,丛书确实在整体上代表着我国灾害问题研究的水平。
研究方法科学。以往研究灾害问题的一些著作,往往不是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就是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割裂开来,读者很难把握灾害问题的全貌。本丛书不仅在作者队伍上实现了两大学科领域的结合,而且在研著中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有机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成果的应用价值。一方面,《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中国地质地震灾害》、《中国交通灾害》、《中国矿山灾害》等是研究具体灾种的著作,阐述了这些灾害问题的规律与特征,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减灾对策;另一方面,即使是理论性著作,也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如《灾害管理学》提供了可供决策参考的灾害管理模型,《灾害统计学》提供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与计算方法,《灾害经济学》阐述了追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宏观与微观路径,《灾害保障学》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混合型灾害保障体系框架。


返回顶部